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施敏莅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299-4300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患者26例,回顾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的因素.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病例与未复发病例年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IN复发平均孕次与未复发患者平均孕次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IN复发孕次平均产次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3.892,P<0.05).CIN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绝经比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3.948,P<0.05).复发与未复发患者CIN分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5.361,P<0.05).CIN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累及腺体深度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 =5.837,P<0.05).CIN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开展LEEP术、宫颈锥切和子宫全切治疗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 =5.09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与未绝经比例与CIN复发呈负相关,年龄、产次、孕次、CIN分型、累及腺体深度、治疗方法与CIN复发呈正相关.结论:影响CIN复发的原因较多,临床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减少癌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术后复发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375例,依据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 n=68)和未复发组( n=307),比较两组各因素的差异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率为18.1%。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次、吸烟、绝经、颈管腺体累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切缘、手术方式等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123)、吸烟(OR=3.445)、颈管腺体累及(OR=2.612)、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OR=4.549)、切缘阳性(OR=2.691)均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的原因较多,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减少癌变,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锥切治疗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因CIN进行治疗的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性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120例患者在随访中有42例复发。研究分析显示:锥切标本切缘状态与术后宫颈病变残存或复发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腺体累及情况、锥切前病毒负荷量[由样本的相对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RLU)与标准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PC)之比(RLU/PC)来衡量]与CIN经治疗后病变残存或复发具有相关性。结论颈管腺体受累、锥切前病毒负荷量(RLU/PC)≥500易造成CIN术后病变残存或复发,同时切缘阳性中若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阳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切缘阳性高危因素。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CIN患者48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并依据患者术后病理变化分组观察,其中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呈切缘阳性患者36例(阳性组);余下术后病理诊断呈切缘阴性患者444例(阴性组),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阳性组患者在年龄、CIN等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原位癌、病变腺体受累及累及数目方面与阴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后期CIN复发率11.11%(2/18);阴性组患者后期CIN复发率0.45%(2/44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4,P=0.001)。结论患者宫颈柱状上皮异位Ⅲ级、CINⅢ级、年龄>40岁、病变腺体受累以及HPV16/18型感染均为CIN锥切术后切缘阳性高危因素;在后期治疗CIN患者中,无论患者切缘是否呈阳性,均需要定期进行必要性随访,可通过TCT与HPV方式相互结合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患者复发风险的评估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CIN患者294例,按照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将其纳入复发组(61例)、未复发组(23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产次、手术方式等临床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CIN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94例患者随访期间共检出复发61例,复发率为20.75%,复发时间为术后6~24个月。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以CIN手术后复发为因变量,已绝经、腺体累及、切缘阳性、CIN分级3级及术后6个月HPV阳性是导致CIN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IN手术后2年内复发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绝经、腺体累及、切缘阳性、CIN分级较高、术后6个月HPV阳性等,应重视高危患者的随访与干预,降低CIN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经宫颈细胞学和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IN并采用LEEP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通过宫颈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则进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采用杂交捕获HPV DNA检测技术HC-2.术后6个月以上检测到与术前相同或更高级别的病变判定为复发.结果 共收集符合要求的病例451例,年龄19~68(39.0±7.4)岁.病理学分级CIN Ⅰ级122例,CINⅡ~Ⅲ级329例.共检出98例复发病例,复发率为21.73%(98/451),其中CIN Ⅰ级的复发率为14.75% (18/122),CINⅡ~Ⅲ级的复发率为24.32%(80/329).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危型HPV感染、术后切缘、病理学分级和宫颈细胞学改变是CIN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 0.01或<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CIN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因素依次为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细胞学改变、术后切缘和病理学分级.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是CIN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高危影响因素,宫颈细胞学改变、术后切缘和病理学分级也是影响LEEP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10月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接受锥切术治疗的253例CINⅡ~Ⅲ级患者为研究对象,仔细阅览其临床资料并记录,同时记录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及随访结果,根据患者术后病理升级与复发情况将其分为病理升级组与病理未升级组、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可能影响CIN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有吸烟史、病变累及点位数多、宫颈转化区分型高、伴非HPV感染的性传播疾病均是预测CIN患者锥切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OR>1,P<0. 05)。绝经、术前病理分级≥CINⅢ级、病变累及点位数≥3个、切缘阳性、术后半年持续HPV阳性可能是导致CIN锥切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 05);且受术后半年持续HPV感染的影响最为突出;与产次无明显关系(P>0. 05)。结论 CIN患者锥切术后复发可能与术后持续HPV感染有关,高龄、病变累及点位数多、病变情况严重等也可能是影响CIN患者术后病理升级与复发的危险因素,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师应完善患者术前各项相关检查,做好一系列评估工作,提高术后病理升级预测的准确性,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锥切术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4月于本院妇科因HSIL行宫颈锥切术、术前HR-HPV感染者229例,分别于术后6、12、18、24个月行HR-HPV检测。结果:术后6、12、18、24个月转阴率分别为61.1%、71.6%、78.2%、84.3%。年龄≥40岁的患者术后6、12个月HR-HPV转阴率低于年龄<40岁(P<0.05),术后18、24个月HR-HPV转阴率不同年龄组间无差异(P>0.05);单一亚型感染与多种亚型感染患者术后各期HR-HPV转阴率无差异(P>0.05);HPV16/18感染的患者术后6、12、18、24个月HR-HPV转阴率低于其他HPV亚型感染患者(P<0.05)。年龄≥40岁、HPV16/18感染是术后HR-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40岁、多种亚型感染及HPV16/18感染对HR-HPV持续感染不具有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9、0.583、0.542。结论:患者高龄及HPV1...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诊断率大大提高。由于与宫颈癌密切相关,且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故宫颈冷刀锥切和LEEP治疗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宫颈锥切术最大的不足之处是病灶切除不彻底,而且许多实验研究已经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2月收治的9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宫颈锥切术前初诊情况、治疗方法、术后临床疗效以及未行全子宫切除的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初诊情况与宫颈锥切术术后病理确诊情况对比,宫颈锥切术前病理初诊情况明显优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初诊情况,术后治愈率为90.43%,一年内复发率为2.13%,未行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一年内的妊娠率为84.38%。结论宫颈锥切术是一种诊断和治疗CIN的理想手段,且能安全、有效地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锥切术患者577例,其中病灶切缘阳性151例(阳性组),切缘阴性426例(阴性组)。统计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腺体受累、病理免疫组化P16强阳性、高危HPV感染、术前碘不着色区域最大直径<2 cm均与术后切缘阳性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复发率高,危险因素多,应在术前积极排查,合理调整术式,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切缘阴性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进行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治疗的患者577例,选择其中426例切缘阴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为70例和356例。观察两组的复发、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同时进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年龄≥40岁,术前感染高危HPV16/18、颈管内膜可见异型细胞或病变、妊娠次数≥3次与锥切术后切缘阴性患者复发存在正相关性,是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切缘阴性患者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应做好术前分析及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的危险致病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支持。方法选择CIN病人97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阴道镜下活检和高危型HPV检测,同时给予高频电波刀宫颈环状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结果本组97例病人中CINⅠ、Ⅱ、Ⅲ期病人例数分别为53例、27例、17例,经由LEEP术治疗后94例患者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6.9%,余3例有病灶残留;7例复发,占7.2%;本组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为59例,占60.8%;与CINⅠ期相比,CINⅡ、Ⅲ期病感染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IN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性伴多、年龄、无性生活防护以及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结论 CIN的发生与患者下生殖道感染以及性行为等因素存在密切关联;CIN治疗手段中LEEP术效果确切。重度CIN与高危型HPV感染存在关联性;对于CIN患者预后而言,高危型HPV检测可有效指导临床预测复发或病灶残留。  相似文献   

14.
子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子宫颈锥切术的患者54例,随机选择子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或冷刀行子宫颈锥切术,同时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阴道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率为44.44%;宫颈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子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合理干预宫颈上皮内瘤变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范处理宫颈上皮内瘤变意义重大。对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需兼顾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已有的研究发现阴道炎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有关。滴虫性阴道炎在HPV阳性者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HPV转阴率低于无假丝酵母菌感染者;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妇女比高危型HPV转阴的妇女更易患细菌性阴道病,且细菌性阴道病与高危型HPV清除延迟有关;细菌性阴道病在CIN患者中的检出率高于健康妇女。研究还发现阴道微生物组成及pH值与HPV感染有关;阴道乳酸杆菌的减少、缺失与HPV感染、CIN及宫颈癌有关。上述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研究各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所感染HPV的基因型,来探讨不同基因型HPV的致病力。方法:对225例经活检证实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HPV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分析,根据病变级别分为CIN I、Ⅱ、Ⅲ3组。225例CIN患者均有细胞学检查结果,HPV检测采用亚能HPV基因分型检测系统进行23种HPV-DNA亚型分析。结果:HPV-16和58亚型感染位居各级别宫颈病变的前两位,两者感染率占48·4%;本组CIN病例HPV亚型感染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30·2%)、58(18·2%)、33(8·6%)、18(7·1%)、56(4·9%)、31(4·4%)、11(3·2%)、35(2·2%)、45(1·6%)、6(1·6%)、52、59、68、43、39、66、73、83、42型;HPV-16(57·3%)、58(21·4%)、18(10·7%)、31(9·8%)、35(7·1%)、56(3·6%)亚型居CINⅢ组的前6位,说明这些亚型致病力强,更易导致宫颈的高级别病变;在CINI~Ⅲ级病变中HPV二重或三重感染分别占19·4%、27·9%和16·7%,提示HPV双重或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级别之间无正相关性。结论:本组CIN患者HPV感染的常见亚型是16、58、33、18、56、31,易导致宫颈高级别病变的亚型是16、58、18、31、35、56,HPV-DNA的分型检测对预测病变进展、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镜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00例CIN患者,对500例CIN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了解病变情况,并和手术病理活检结果对比,观察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显示,CINⅠ为108例,CINⅡ为177例,CINⅢ为215例,而手术病理活检结果显示,CINⅠ为93例,CINⅡ为167例,CINⅢ为206例,其余34例则为慢性宫颈炎患者23例,浸润性癌11例。阴道镜CINⅠ诊断符合率为83.33%(90/108),CINⅡ诊断符合率为89.26%(158/177),CINⅢ诊断符合率为90.23%(194/215),可见阴道镜对于轻中重度上皮肉瘤样病变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道镜技术对CIN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较为接近,且各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冯美宁  高娟  刘洁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363-1364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收治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一年,分别对AI-MCT液基细胞(MCT)、阴道镜检查(宫颈表面无醋白上皮)、HPV病毒转阴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患者,3、6、12个月治愈率分别为86.7%(26/30)、100%(30/30)、100%(30/30)。CINⅡ患者治愈率分别为76.7%(23/30)、83.3%(25/30)、90%(27/30),未转阴3例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结论臭氧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显著,并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