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术前肠道准备的最佳途径.方法 将无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67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采用传统肠道准备方法,改良组术前给予少渣半流饮食并辅助肠内营养;术前1d使用抗生素;术前1d上午给予篦麻油口服,下午25%硫酸镁8支(20 g)+糖盐水1 000~1 500 ml口服.结果 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耐受性、电解质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人耐受性方面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的肠道准备效果优于传统肠道准备,该方法更适合年老、体弱及耐受性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爽)与磷酸钠盐溶液(辉灵)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结直肠癌手术病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口服磷酸钠盐溶液,比较2组肠道清洁度、病人耐受性、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肠道清洁度、病人耐受性、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道清洁度、病人耐受性、术后恢复情况方面均优于磷酸钠盐溶液.做法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肠道准备与否对结直肠癌病人恢复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结直肠癌病人是否进行肠道准备及其对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96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肠道准备组)和对照组(不做肠道准备组),分别比较术前、术后第2 d的血常规、血糖,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术后肠功能恢复,排便情况及切口愈合状况(有感染者行培养加药敏)。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第2 d的血常规、血糖和术后肠功能恢复,切口愈合状况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病人术前的心理状况、肠道准备的不良反应和术后排便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肠道准备与否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恢复没有明显的影响;肠道准备本身对病人身心均有不适影响,而且肠道准备后病人术后感肛门坠胀的明显增加,影响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肠道准备法对结直肠癌病人肠道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磷酸钠口服液和恒康正清进行肠道准备后,观察结直肠癌病人血液中的IL-1、IL-6、TNF-α的变化,了解两种肠道准备法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磷酸钠口服液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恒康正清进行肠道准备,两组病人在肠道准备前和手术当日晨留取静脉血样,并对血样进行IL-1、IL-6、TNF-α的测定.结果 经肠道准备后对照组的IL-6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而IL-1、TNF-α在两组中差别不大(P>0.05).结论 两种肠道准备法对肠道屏障作用影响不大,但恒康正清对肠道屏障的损伤作用大于磷酸钠口服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观察其辅助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对肠功能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于术前3天直至术后第7天给予肠内短肽制剂-百普素营养支持,对照组入院后给于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临床治疗和营养支持按常规处理(术前常规膳食,术后PN营养支持)。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3、7天分别检测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IM^+/CD8^+)水平,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肠粘膜及肠道清洁情况、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肠粘膜状况、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病人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下降幅度(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更有利于病人营养状况和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改善,是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方法 将50例行择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术前3 d 均进流质饮食并口服甲硝唑和氟哌酸.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在术前灌肠前 3 d 口服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进传统的流质饮食;对照组在术前灌肠前 3 d采用传统的流质饮食,同时口服50%硫酸镁30 mL,至手术前晚.观察2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术前第4天、术后第1天检测指标(淋巴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优良率、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天淋巴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血清转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择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肠道准备中采用口服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能保证患者良好的肠道清洁度,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生素、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饮食对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Ⅰ组)、非肠道准备组(Ⅱ组)、非肠道准备+术后非禁饮食组(Ⅲ组)、非肠道准备+术后非禁饮食组+术后抗生素限制组(Ⅳ组),围手术期分别采用相应的措施处理,收集病人手术前后粪便标本,接种于大肠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消化链球菌6种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培养,按平板活菌计数法计数细菌数量,比较各组手术前后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各组病人术后肠道菌群较术前均发生明显变化,细菌总数显著减少(t=14.784,P〈0.05),大肠杆菌计数显著增加(t=21.727,P〈0.05),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乳酸杆菌、类杆菌、肠球菌则明显减少(t=13.894~95.802,P〈0.05),且杆球比显著紊乱(t=20.963,P〈0.05)。Ⅲ组术后各种细菌水平均低于Ⅳ组(F=9.487~483.350,P〈0.05),杆球比高于Ⅳ组(F=483.350,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术后类杆菌、消化链球菌水平下降(F=42.307~169.877,P〈0.05),杆球比下降(F=483.350,P〈0.05)。与Ⅲ组比较,Ⅱ组术后类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及细菌总数明显降低(F=9.487~169.877,P〈0.05),杆球比下降(F=483.350,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肠道准备及术后禁饮食不同程度地影响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肠道菌群,容易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术后早期进食对肠道微生态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手术术前使用能全素代替传统肠道准备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结肠、直肠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术前3d口服能全素做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流质饮食。比较两组病人肠道准备期间耐受情况与自我感受、手术前后各项营养评定指标、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在耐受性、术后营养状态、各项营养评定指标、并发症及肠功能恢复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其他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能全素代替传统的肠道准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方法:将5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术前3d口服肠内制剂(能全素)做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传统流质饮食。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耐受情况与不良反应、术中肠道清洁度、肠道准备前和术后各项营养评定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在耐受情况与不良反应、术后各项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患者易耐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手术术前使用能全素代替传统肠道准备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结肠、直肠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术前3d口服能全素做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流质饮食。比较两组病人肠道准备期间耐爱情况与自我感受、手术前后各项营养评定指标、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厦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在耐受性、术后营养状态、各项营养评定指标、并发症厦肠功能恢复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其他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能全素代替传统的肠道准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术后口服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粪便分泌型免疫球蛋A(Sig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Miles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化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胶囊),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术后第一次排便、术后1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的新鲜大便,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的改变及粪便SIgA含量。结果术后第一次排便及术后1月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手术前相比,基本恢复(P0.05)。术前及术后第一次排便,两组患者粪便中的SIg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个月,观察组粪便S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低于术前水平。结论直肠癌Miles手术后口服微生态制剂可有效纠正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通过升高粪便SIgA含量恢复肠道屏障功能和局部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洗肠散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清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洗肠散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清洁的效果。方法将98例需肠道准备清洁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术前口服洗肠散,对照组口服20%甘露醇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和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清洁度为优者占8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观察组与对照组排便次数和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洗肠散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能提高肠道清洁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是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3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蓖麻油后灌肠,对照组患者术前口服蓖麻油后灌肠。比较两组患者肠道的清洁度、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较好,不良反应发生少且依从性强,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蓖麻油后灌肠能提高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可减少不良反应,更有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进结直肠术后患者肠道准备方法,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方法选择拟行结肠镜检查的结直肠术后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A组患者(同术前准备方法)结肠镜检查前5 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SF-PEG)328.8 g(3 000 ml);B组患者结肠镜检查前1日3餐后2 h分别服用SF-PEG27.4 g(250 ml),检查前5 h口服50%硫酸镁(MgSO4)100 ml,再喝温开水1 000 ml,至排泄液似清水样。服药后5 h行结肠镜检查。应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对肠腔内气泡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B组的结肠清洁程度BBPS总体评分(8.50±0.35)分,高于A组(7.35±1.25)分;B组进镜时间(3.85±1.20)min和退镜时间(6.25±0.60)min,少于A组进镜时间(5.35±1.75)min和退镜时间(8.20±0.8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肠道准备接受率、再次肠道准备接受率和总体不良反应评分分别为96.0%、94.0%和(1.35±0.05)分;A组患者分别为86.0%、72.0%和(1.75±0.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结论结直肠术后患者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采用间断冲击口服小剂量复方SF-PEG联合MgSO4,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15.
虞敏亚 《全科护理》2013,11(4):291-292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80例结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60例,A组检查前1d20:00服用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B组检查当天06:00服用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C组检查前1d20:00及检查当天06:00各服用1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比较3组病人肠道清洁度和主观耐受度。[结果]3组病人肠道准备均符合要求,3组病人肠道清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主观耐受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良率高于A组、B组(P<0.05)。[结论]检查前1d20:00及检查当天06:00各服用1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病人易于接受,是比较理想的结肠镜前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口服甘露醇溶液与硫酸镁溶液用于妇科术前肠道准备临床疗效,以便临床选择使用.方法 通过观察使用口服甘露醇溶液组与口服硫酸镁组进行对照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肠道清洁度、排便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胃痛、腹胀、腹痛、肛门刺激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排气时间、头晕、头痛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露醇口感好,使用方便.硫酸镁味苦,易长菌.结论 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均可作为妇科术前肠道准备使用药物,但甘露醇使用方便,易保存,口感好,可代替硫酸镁广泛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标准剂量复方聚乙二醇(PEG)及硫酸镁方案为对照,评价新方案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拟行结肠镜检查者33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服用标准剂量PEG(68.56g/包×2包),B组一次性服用硫酸镁(33%160 ml),C组连续服用小剂量PEG(1包)和硫酸镁(33%60 ml)行肠道准备。内镜医师用单盲法记录肠道清洁程度分级,记录结肠镜检查时间。问卷调查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记录服药后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和实验室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肠道准备和全结肠镜检查。A、C两组肠道清洁度显著高于B组(P0.05),结肠镜检查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A、C两组药物口感好评率、安全性高于B组(P0.05),C组愿意再服用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三组间完全服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标准剂量PEG及硫酸镁方案相比,连续服用小剂量PEG和小剂量硫酸镁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更为有效,耐受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妇科手术前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患者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状况、术后排气时间及血钾和血糖情况,以寻找出一种最佳的妇科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妇科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成3组,A组术前给予口服20%甘露醇500 m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1盒;B组给予口服舒泰清1盒+11omL甘油灌肠剂灌肠2次;C组给予口服舒泰清3盒.观察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患者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状况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A组发生恶心呕吐为最高,B组发生腹痛为最高,C组发生疲劳乏力为最高;3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肠道准备前后血钾和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手术前单纯服用舒泰清作为肠道准备方法,能起到清洁肠道的作用,且患者不良反应少,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手术病人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50例妇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对照组72例口服硫酸镁及常规灌肠。比较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肠道清洁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为8.9 7%,对照组为19.44%,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妇科手术病人术前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口服硫酸镁及常规灌肠,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