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雌、雄性大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动物模型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9,MMP-2、9)mRNA及蛋白表达的对比,探讨性别差异对腹主动脉瘤模型形成的影响。方法雌、雄Wistar大鼠各15只,分别用弹性蛋白酶、生理盐水灌注肾下腹主动脉制作AAA模型。14 d后取出腹主动脉,用免疫组化、适时RT-PCR测定动脉瘤组织MMP-2、9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雌性大鼠实验组与雄性大鼠实验组比较,动脉瘤扩张率分别为(104±6)%和(179±11)%(P<0.01)、MM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2±0.01和0.46±0.25(P<0.01)、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0.24和4.30±2.87 (P<0.01)、MMP-2的表达率分别为(22±5)%和(46±9)%(P<0.01)、MMP-9的表达率分别为(26±2)%和(43±3)%(P<0.01)。结论在腹主动脉瘤形成的过程中雌性大鼠的MMP-2、9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均明显少于雄性大鼠,导致动脉瘤扩张率出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LR4)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肾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M组)和AT—RA组(T组),每组6只。DM组和T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T组给予ATRA20mg·k^-1·d^-1灌胃8周。于第8周末比较各组大鼠24h尿蛋白量、肌酐清除率(Ccr)、肾质量/体质量比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LR4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部位和强度。结果①DM组24h尿蛋白量、Ccr、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均高于正常组,T组尿蛋白量和Ccr较DM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DM组TLR4 mRNA表达高于N组,T组TLR4 mRNA表达高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TLR4主要表达于近曲、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和部分肾小球细胞,DM组TLR4表达高于N组,T组TLR4表达高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TRA可能通过干预肾组织TLR4表达,从而延缓糖尿病肾脏病进展。  相似文献   

3.
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及MMP-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MMP-2、MMP-9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蒙诺组(0.833mg/kg)、糖肾方大剂量组(2.67g/kg)、糖肾方小剂量组(1.33g/kg),每组10只,利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连续给药20周。动态检测血糖和尿蛋白/肌酐水平;取肾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对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RT-PCR方法检测TGF-β1、MMP-2及MMP-9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及Ⅳ型胶原表达。结果:大剂量糖肾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肌酐(P〈0.05),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P〈0.01)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P〈0.01),减少TGF-β1mRNA与蛋白表达(P〈0.05),增加MMP-9mRNA表达(P〈0.05),减少Ⅳ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结论:糖肾方可减轻实验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和提高MMP-9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过表达对肾小管间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人TIMP-1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n=8)构建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以3 d和14 d为时间点,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肾组织内F4/80阳性细胞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TIMP-1、TIMP-2、MMP-2、MMP-9和ICAM-1的蛋白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的活性,反向酶谱法检测TIMP-1的活性。结果UUO术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加重[肾间质纤维化面积(46.24±6.58)%比野生型(36.33±5.12)%.P< 0.05],F4/80阳性细胞数目增加[(68.9±15.6)个/视野比野生型(52.4±13.3)个/视野,P< 0.05],ICAM-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术后14 d上述改变在转基因组中更为显著(P<0.05)。UUO术后TIMP-1蛋白表达及活性上调,在术后14 d达高峰,在转基因组中增加更为显著(P< 0.05)。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及活性在术后逐渐下降,UUO术后14 d转基因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TIMP-1过表达可通过增强炎症加重肾小管间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黄芪抗纤维化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造模。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厄贝沙坦治疗组(Irbesartan组)和黄芪治疗组(AM组)4组,每组6只。造模14d后抽血检测肾功能,取结扎侧肾组织观察肾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组织MMP-9和TIMP-1表达。结果①AM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较UUO组低(P〈0.05),肾纤维化程度较UUO组有明显改善(P〈0.01)。②肾组织TIMP-1表达,UUO组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1),AM组较UUO组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MMP-9表达,UUO组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组较UUO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黄芪可改善UUO大鼠肾功能,并可通过抑制TIMP-1表达,调节MMP-9/TIMP-1平衡来发挥其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后大鼠肾间质MMP-9、TIMP-1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补肾排毒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UUO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和补肾排毒合剂治疗组(REM组),用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在术后3、10、20、30d MMP-9、TIMP-1的基因表达。结果:UUO组TIMP-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1),REM组TIMP-1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UUO组(P〈0、01)。MMP-9 mRNA在UUO术后明显升高,第10天达到高峰,继之下降。REM组10d后下降幅度较小,在20、30d时间点高于UUO组(P〈0,01)。结论:补肾排毒合剂影响MMP-9/TIMP-1的基因表达,从而促进了ECM的降解过程,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地补肾胶囊对肾小球硬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同时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地补肾胶囊组、贝那普利组、苏黄泄浊丸组,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蛋白(Alb);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TIMP-1的表达,计算MMP-9/TIMP-1比值,RT-PCR检测受体TIM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地补肾胶囊组能抑制TIMP-1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P<0.01),上调MMP-9表达(P<0.01),提高MMP-9/TIMP-1的比值。结论:参地补肾胶囊可抑制TIMP-1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改善肾脏病理形态,进而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切除5/6肾切除大鼠的肾上腺,探讨醛固酮对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及发展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er大鼠分成5组:(1)假手术组(SHAM组);(2)5/6肾切除组(SNX组); (3)SNX+双肾上腺切除组(ADX组);(4)ADX+地塞米松组(DXM组);(5)ADX+地塞米松+醛固酮组(ALDO组)。所有大鼠自由饮用生理盐水,于成模第8周测定大鼠收缩压、各项血尿指标及肾小球硬化程度。应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醛固酮受体 (MR)及保护MR的酶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SNX组大鼠表现为明显的白蛋白尿、高血压、肾小球硬化、肾皮质TGF-β1表达升高,血醛固酮水平是 SHAM组的4倍以上。与SNX组比较,ADX组大鼠血浆醛固酮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病变明显改善 [尿白蛋白(mg/24 h)19.7±2.0比31.7±1.7,P<0.01;收缩压(mmHg)173.8±4.3比210.4±4.1,P <0.01;肾小球硬化指数38.2±7.9比92.3±6.7,P<0.01;TGF-β1 3.8±0.6比10.3±1.2,P< 0.01]。ALDO组的血浆醛固酮水平为SHAM组的近2倍,与ADX组比较,以上病变又加重[尿白蛋白(mg/24 h)24.9±1.4,收缩压(mmHg)201.5±4.5,肾小球硬化指数88.1±7.2,TGF-β1 5.8± 0.6,P均<0.01]。肾脏皮质MR mRNA在SNX组的表达明显增加;在ADX组明显下降[SNX(复制数/百万GAPDH)39866.7±10579.0比SHAM 2366.7±446.3,P<0.05;比ADX 22100.0±4435.7, P<0.05]。然而,11β-HSD2 mRNA表达和MR相反,SNX组为9150.0±969.9,明显低于SHAM组 (48100.0±9315.2,P<0.05);而ADX组的表达比SNX组显著升高(30066.7±5150.2,P<0.05)。 4个实验组大鼠肾脏Ccr和肾重/体重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醛固酮参与慢性肾脏病变的进展, 其对肾小球损伤的作用除血流动力学效应外,还可能存在非血流动力学的直接致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芡实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MP-9、TIMP-1及CollagenⅣ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余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DN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DN组、芡实低、中、高剂量组及氯沙坦钾组,均采用灌胃给药,N组和DN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2周后检测大鼠生化指标;HE、Masson、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MMP-9、TIMP-1及CollagenⅣ在肾组织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MMP-9、TIMP-1及CollagenⅣ基因的表达。结果:实验12周末,与N组比较,DN组大鼠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积聚,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蛋白/尿肌酐(Up/Ucr)比值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MMP-9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TIMP-1、CollagenⅣ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与DN组比较,EM组、EH组及LP组大鼠病理改变减轻,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UAER、Up/Ucr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MMP-9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TIMP-1、CollagenⅣ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芡实可能通过调节DN大鼠肾脏MMP-9、TIMP-1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DN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7例LN患者和22例无明显肾损害(24h尿蛋白定量〈500mg)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MP-9mRNA和TIM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7例LN患者MMP-9/β-actin与TIMP-1/β-actin比值分别为(0.94±0.16)和(0.78±0.49),与22例无明显肾损害(24h尿蛋白定量〈500mg)的SLE患者比较,其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TIMP-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N患者MMP-9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其肾脏病理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雌激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4组:Ⅰ组对照组;Ⅱ组生理雌激素组;Ⅲ组低雌激素组;Ⅳ组高雌激素组。UUO术后21d处死各组大鼠,光镜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分别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的表达。结果低雌激素组间质纤维化病变最明显,高雌激素组病变显著减轻(P〈0.01)。与生理雌激素组相比,低雌激素组α—SMA和TIMP-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增加(P〈0.05);高雌激素组上述物质表达则减少(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抑制α-SMA和TIMP-1的表达进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骨形成蛋白7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骨形成蛋白7(BMP-7)的表达及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第30、60、90、120、150及180 d测定各组的血糖、Scr、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Ucr)水平。以HE、PASM染色及Col Ⅳ蛋白表达衡量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TGF-β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 结果 糖尿病组各时间点血糖、尿白蛋白量(24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糖尿病组伴随病理改变的加重和Col Ⅳ表达的逐渐增强,BMP-7蛋白及mRNA水平(A%,30 d 95.87±1.19;180 d 26.43±1.26)逐渐降低,与对照组(A%,30 d 98.64±0.80;180 d 98.80±0.4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相反,肾组织中TGF-β1的mRNA(A%,30 d 40.26±0.98; 180 d 102.12±6.45)及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 0.01)。BMP-7与TGF-β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 < 0.01)。结论 BMP-7可能是维持肾脏功能稳定的一个重要因子。BMP-7在糖尿病肾病中具有与TGF-β1相反的作用,其水平下降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早期小管间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制备DM模型,分别于第30、60、90和120天处死DM组大鼠6只、对照组(C组)3只。测定尿白蛋白量(AER)、肾重指数和血肌酐(Scr)。HE染色和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胶原Ⅳ(Col Ⅳ)和可溶性tTG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不溶性tTG分布。用RT-PCR检测总tTG mRNA表达。 结果 各个时间点DM组大鼠的AER、肾重指数和Scr均较C组明显升高(P < 0.05,P < 0.01)。DM组Col Ⅳ、可溶性tTG和不溶性tTG蛋白的表达均较C组明显增多(P < 0.05,P < 0.01),且均随病程进展呈上升趋势。可溶性tTG和不溶性tTG蛋白水平都与AER呈正相关(r=0.937和0.809,P 均<0.01)。DM大鼠肾小球系膜区Col Ⅳ和不溶性tTG蛋白表达增加部位一致,且两者水平显著正相关(r=0.831,P < 0.05)。DM组总tTG mRNA的表达从第30天起开始上升、第90天达高峰,第120 天稍下降。 结论 tTG在DM大鼠肾组织的过度表达及不溶性tTG与Col Ⅳ表达的正相关,提示tTG可能参与了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期间住院的315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的患者入选,所有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测定造影前3 d内和术后第1、2、6天肾功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渗透浓度,分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IN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1)315例患者中,男性231例,女性84例,平均年龄(63.5±11.6)岁,发生CIN 19例,发病率6.03%。在既有肾功能不全又有糖尿病组中,CIN发病达4/8,与无肾功能不全、有或无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2)19例CIN患者中,造影后第1、2天,尿NAG、Scr均显著高于造影前水平(P < 0.05),但造影后第6天基本回复至基础水平。(3)CIN组中原有肾功能不全者达9/19,非CIN组为31/296(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平均造影剂剂量CIN组为(318.4±153.8) ml,非CIN组为(227.9±121.9) m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剂剂量和合并肾功能不全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N在原有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尿NAG可反映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造影剂剂量和合并肾功能不全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缬沙坦在防治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RIF)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4只大鼠随机被分为对照组(C组)、DN模型组(D组)和缬沙坦治疗组(T组).D组和T组大鼠分别给予链脲菌素( 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T组给予缬沙坦混悬液40 mg· kg-1·d-1,分别于实验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末测血糖、血浆白蛋白、Scr、尿蛋白.Masson染色观察RIF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查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其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D组及T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Scr均显著升高,肾组织RIF面积、HIF-1α、TIMP-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血清白蛋白及肾组织中MMP-9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时间点D组比较,T组在实验第8周末、第12周末24h尿蛋白、Scr均显著降低,肾组织中RIF面积、HIF-1α、TIMP-1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血清白蛋白及肾组织中MMP-9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缬沙坦可能通过下调HIF-1α、TIMP-1表达,上调MMP-9表达,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反应因子1(TSP-1)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丢失的关系。方法 36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CAAN模型组(用关木通浸膏水溶液间断灌胃)及对照组(仅自来水灌胃),每组18只。分别于第4、8和12周处死6只大鼠,用肾组织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对TS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氨基肽酶P(AP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间质TSP-1、肾小管TGF-β1及肾间质Col Ⅰ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1)。3者间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925、0.910、0.857,P均〈0.01)。模型组大鼠肾间质APP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TSP-1、Col Ⅰ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945、-0.883,P均〈0.01)。模型组肾小管VEGF表达上调(P〈0.01),其表达量与APP呈显著负相关(r=-0.607,P〈0.01),而与TGF-β1星显著正相关(r=0.625,P〈0.01)。结论 TSP-1-TGF-β轴表达增强及与TSP-1相关的PTC丢失均可能参与CAAN肾间质纤维化,而VEGF表达上调为代偿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观察TRAIL及其死亡受体4(DR4)、诱骗受体2(DcR2)和核因子KB(NF-KB)在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肾脏中的表达及分析其与肾功能的关系。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组(DM组),一侧肾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第4、8、12、16周末,随机处死各组8只大鼠,收集血液、尿液和肾组织,检测血生化指标、尿蛋白量(24h)和肥大指数等。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肾皮质TRAIL及其受体DR4、DcR2和NF-KB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各时间点DM组大鼠尿蛋白量(24h)和肥大指数(肾质量,体质量)均显著高于NC组(P〈0.05);血白蛋白在第8周末开始显著低于NC组(P〈0.01);Scr、BUN于第16周末显著高于NC组(P〈0.01)。DM组大鼠TRAIL及其受体DR4mRNA在第4、8及12周末时表达均显著低于NC组(P〈0.01);第16周末时表达显著高于NC组(P〈0.01)。DM组大鼠DcR2mRNA在第4、8及12周末时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P〈0.01);NF-KB的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RAIL及其受体DR4、DcR2主要在肾小管表达,而在肾小球和脉管系统未见表达;NF-KB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表达;TRAIL及其受体和NF-KB在各组表达趋势与PCR结果一致。结论TRAIL系统作为调节细胞凋亡的一组重要因子,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乙酰肝素酶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SD健康大鼠被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n = 6)、糖尿病6周组(DM6w, n = 10)和糖尿病12周组(DM12w, n = 10),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6周和12周末测定各组大鼠相对肾质量、血糖、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量及尿蛋白量(24 h)等指标,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HPA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蛋白尿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1)DM6w和DM12w组大鼠的相对肾质量、血糖、尿素氮、24 h尿量及尿蛋白量(24 h)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2)DM6w和DM12w组大鼠HPA mRNA和蛋白表达比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 < 0.01)。(3)大鼠肾组织HPA mRNA和蛋白表达与尿蛋白量(24 h)之间均呈正相关 (r = 0.783,P < 0.01;r = 0.793,P < 0.01)。 结论 HPA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辛夷挥发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selecti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及辛夷挥发油大、中、小剂量治疗组。造模前、后及成模后第4、8、12周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血糖、24h尿蛋白定量;第12周处死大鼠检测肾功能;光镜及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中P-selectin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对照组血糖、肾重/体重、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肾组织中P-selectin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血肌酐显著降低(P〈0.01);病理改变较明显。辛夷挥发油各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中P-selectin mRNA表达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病理改变亦较糖尿病对照组轻。结论:辛夷挥发油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selectin mRNA表达而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