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采血小板以它浓度大、纯度高、输血反应少等优势,被医学界重视。目前临床治疗的需求量在日益上升,但由于机采血小板在时间上过程中不同于采全血,除有严格的操作技术外,更需要医护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职业素质,在整个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做的好以及采集是否能顺利进行,是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保证。我站2006—01-2008—12以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选择满足机采血小板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治疗量血小板。结果:2008—01/2008—12机采血小板供者共2196人次。结论:为减少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机采血小板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种类、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护理,对保障献血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4.
5.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诊断为核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促进患者健康为目标的护理服务和护理管理,帮助患者改善和适应环境,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况[1].机采血小板以其高纯度、高浓度、供体单一等优点[2],受到临床的欢迎.但由于其特殊的采集方式和对献血者较高的要求,使得能参加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的较少.要建立固定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作者工作实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无偿献血活动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人乐于作出奉献,踊跃献血.人们初次献血时的体验,往往决定着他们是否再次献血.因此,探讨影响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因素,已成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机采血小板由于纯度高、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而且效果好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血小板的采集量逐年增加,捐献方式也逐渐转移到无偿捐献方式。这也是无偿献血的一种新形式,由于采集时间要比献全血时间长,采集必须通过机器才能完成,人们对此还存有疑虑,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对2006年1~12月513例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全程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反复冲红机采血小板供者1例血象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献血者,男,36岁。符合机采血小板的献血标准[1],献血间隔期不低于国家规定的1个月标准,但在采集血小板时连续5次出现冲红现象,虽经更换仪器(本站有MCS+和Fresenius两种机型)和操作人员仍不能避免。为了查找原因,笔者调查了该献血者5次机采前的血象检测记录,检测方法为抽取静脉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初检结果,以提高ABO血型鉴定的准确率.方法 采用血型初检结果与血型正反定型及相关抗体检测,确定无偿献血的ABO血型.结果 13688例无偿献血ABO血型初检正确13665例,准确率99.83%;血型错误23例,错误率0.17%.正反定型不一致14例,不符合率0.10%.结论 应选择高效价的抗A、抗B血清试剂做ABO血型检测,控制好检测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及红细胞与血清试剂反应时间,并定期做好试剂使用前的质控工作.对于正反定型不符合者,应作进一步的血清学鉴定.同时,加强检验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ABO血型鉴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采集血液标本应注意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患采集血液标本亦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检验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药物的监测、健康状况的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临床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正确的采血操作方法,还必需了解影响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提高患儿颈外静脉采血的成功率,避免采血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方法做好心理护理,争取患儿及家属的配合,使颈外静脉充分显露。结果152例一次穿刺成功有148例,成功率达97%。结论对检查项目多、所需采血量大、采血难度大的婴幼儿首选颈外静脉采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确证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携带者,有效屏蔽和淘汰不合格献血者,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方法 采用ELISA法及胶体硒法双孔检测后,对有反应性样本采用蛋白印迹法确证.结果 在157例送检样本中ELISA法、胶体硒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出HIV阳性情况分别为74例(47.1%)、61例(38.9%)和49例(31.2%),在HIV确证的献血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结论 采供血机构在日常献血者血液检测中存在HIV筛查假阳性和不合格献血者再献血现象. 相似文献
15.
16.
17.
整体护理干预对在校大中专学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整体护理干预提高在校大中专学生400 ml采集率、降低献血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方法随机将234名在校大中专学生献血者分组,部分护理干预的194名定为部分组、整体护理干预的45名定为整体组,进行分组统计。结果 400 ml采集、不足量、献血不良反应部分组分别为2.58%、0.52%、4.12%;整体组分别为26.67%、0%、0%。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提高在校大中专学生400 ml采集率、降低献血不良反应方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卫生部自1978年颁布《关于加强输血工作的请示报告》后,我国开始推行公民义务献血制度,并逐步向无偿献血制度转变。到1998—10—01《献血法》实施至今,由于血液来自于低危人群的无偿献血者,使临床用血安全有了基本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我国采供血机构于2001年引进了WHO血站质量管理项目(WHO/QMP)后,血液质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本文就我国和日本的采供血现状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9.
股静脉穿刺采血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血时一般患者都选择粗、直、比较充盈的血管,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桡静脉等。但小儿特别是新生儿血管比较细小,采血的针头又相对比较粗,加上小儿哭闹,不配合,以致造成采集的血量往往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溶血,容易将血管损伤,延误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更无法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外周血液循环差,血管萎陷、扁平、弹性差,呈条索状,浅静脉消失,此时采血不易抽出足够血量,必须选择较大的静脉穿刺。还有一些是肥胖患者和长期输液的患者,也很难在周围静脉找到可供采血的静脉。 相似文献
20.
体检科血标本采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体检采集血标本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1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患者方面(1)心理因素:常见的心理因素如晕针以及对护理技术的担心、采血时心理上忧虑与恐惧等,引起呼吸和心律的变化,使检测的某些结果出现异常;(2)饮食:血液某些成分受饮食影响很大。进食后采集的血标本出现血糖、甘油三酯、转氨酶等的升高,无机磷的降低等;(3)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采集血标本。运动后的碱性磷酸酶、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