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加重镇安神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3年来 ,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加重镇安神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取得显著疗效 ,现将资料完整的 5 8例与 30例服消炎痛等药物的对照组对比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所有 88例患者治疗前已患带状疱疹 ,经中西药治疗 ,疱疹消退后遗有不同程度神经痛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8例 ,男 33例 ,女 2 5例 ,年龄 4 6~ 83岁 ,其中 <5 0岁 5例 ,≥ 5 0岁 5 3例 ;病程 :最短 8天 ,最长 6个月 ;疼痛部位 :肋间神经痛 32例 ,上肢神经痛 10例 ,下肢神经痛 13例 ,三叉神经眼支痛 3例。对照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4 5~78岁 ,…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局部封闭为主治疗带状疱疹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应用干扰素局封治疗带状疱疹 8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 1 本组观察 13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80例 ,男 4 6例 ,女 34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83岁 ,平均 5 2岁 ,病程最长 2 0天 ,最短 5天 ,其中出现神经痛的有 71例 ,水疱 76例 ,瘙痒 6例。对照组 5 0例 ,男 32例 ,女 18例 ,最大年龄 72岁 ,最小年龄 2 5岁 ,平均 4 9岁 ,病程最长 30天 ,最短 9天 ,其中伴发神经性疼痛 36例 ,水疱 4 6例 ,瘙痒 5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症状总评分经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老龄患者的一种难治性疾病。为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科于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2月 ,用苦参素、确炎舒松A和利多卡因的混合液穴位注射治疗 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患者 ,其疗效显著 ,副作用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入选合格的 64例均因明显疼痛 ,严重影响举手、弯腰、睡眠等功能 ,经一般止痛无效而来我院门诊治疗。其中男3 3例 ,女 3 1例。年龄 5 1~ 84岁 ,平均 65 2 5岁。病程 1月至 2年 ,平均 74 3 6天。受损神经 :颈神经 8例 ,胸神经 2 6例 ,腰神经 2 5例 ,骶神经 5例。 (排…  相似文献   

4.
1998年 2月至 1999年 8月 ,我科采用湖北省潜江制药厂生产的甘泰分散片 (阿昔洛韦分散片 )和甘泰片 (阿昔洛韦片 )治疗带状疱疹 ,对两种剂型的疗效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2 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 ,其中男性 78例 ,女性 42例 ,年龄 14~ 76岁 ,平均 48 5岁 ,临床表现为红斑基底上群集的丘疱疹、水疱、大疱及部分血疱 ,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皮疹分布于头面部 32例 ,躯干 5 8例 ,上肢及肩部 11例 ,下肢 19例。病程 1~ 2天 78例 ,3~ 4天 31例 ,5~ 7天 11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1 2 治…  相似文献   

5.
中药加芒针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应用中药汤剂加芒针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5岁,病程4~8周;病变部位:胸背部18例,腰腹部14例,上肢2例,下肢1例.病例选择标准:符合西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能够耐受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6.
仙方活命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9年10月至1993年7月对来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仙方活命饮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就诊前已患带状疱疹,均经中西医疗法治疗,皮疹消退后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痛。按其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7例,男47例,女40例,年龄34~81岁,其中<50岁25例,50岁62例;病程最短者25天,最长者4月。疼痛部位:肋间神经痛30例,上肢神经痛16例,下肢神经痛15例,三叉神经眼支痛12例,腹部神经痛10例,颈部神经痛4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0~60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3月。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可发生在各年龄段 ,发生率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易遗留严重的神经痛。但Fabian[1 ] 等发现带状疱疹神经损害为炎性脱髓鞘改变 ,此过程是可逆的。我科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对 2 4 8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做到早期治疗 ,精心护理 ,减少了并发症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使病人早日康复。1 临床资料2 4 8例均为住院病人 ,男 138例 ,女 110例 ,最大 85岁 ,最小 4岁 ,年龄 4~ 13岁 2 8例 (11.2 9% ) ,14~ 2 0岁 12例 (4.84 % ) ,2 1~ 30岁 2 0例 (8.0 6 % ) ,31~ 4 0岁 2 6例(10 .4 8% ) …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2005年4月-2007年4月采用复方甘草酸铵联合氦-氖(He-Ne)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肌内注射治疗相比较,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试验组23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65±4.54)岁(47~63岁);平均病程(7.74±1.21)周(6~9周);发病部位:胸部12例,头部5例,面部3例,腰骶部3例:疼痛性质:深部持续性疼痛13例,激发性疼痛6例,针刺样及刀割样疼痛4例.对照组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0.6±3.89)岁(48~62岁);平均病程(7.96±1.19)周(6~9周);发病部位:胸部13例,头部4例,面部4例,腰骶部2例;疼痛性质:深部持续性疼痛17例,激发性疼痛4例,针刺样及刀割样疼痛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疼痛性质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单部位发病,就诊时局部皮肤遗留色素沉着;治疗前均做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300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从 1989年 11月份~ 1998年 11月份 10年共收治带状疱疹 30 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来源及发病年龄 本组 30 0例 ,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其中 2 89例为本科住院患者 ,另外 11例为肿瘤科及骨科住院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男性 184例 ,女性 116例 ,男女之比 1 6∶1,最小年龄 13岁 ,最大年龄 82岁 ,13~ 2 0岁 5例 (1 6 % ) ,2 1~ 30岁 2 8例 (9 33% ) ,31~ 40岁 32例(10 6 7% ) ,41~ 5 0岁 43例 (14 33% ) ,5 1~ 6 0岁 90例(30 % ) ,6 1~ 70岁 93例 (31% ) ,71~ 82岁 9例 (3% ) ,5 1岁以上共计 192例 (6 4% )。1 2 发病…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1年 9月 ,应用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 42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临床资料  6 8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皮肤科学》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2例 ,男 2 5例 ,女 17例 ,年龄 17~ 5 2岁 ,病程 3~ 5天。对照组 2 6例 ,男 12例 ,女14例 ,年龄 19~ 5 8岁 ,病程 5~ 7天。所有病例此前未接受过带状疱疹药物治疗。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卡介苗素 1毫克 ,肌肉注射 ,每日 1次 ,5天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依从性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价值。方法收集150例带状疱疹患者诊治资料,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提示年龄、就诊时间、坚持用药与后遗神经痛呈相关性。结果带状疱疹患者年龄越小、就诊时间越早(病程越短)、能按时用药者,后遗神经痛风险就越低。结论指导患者提高依从性可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或降低其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套管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我们应用套管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良效,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9~76岁,60岁以上18例,平均58.1岁。病程<1个月者8例,1~6个月者17例,>6个月者5例。受侵犯神经:肋间神经15例,颈神经9例,腰骶神经和三叉神经各3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7~82岁,60岁以上16例,平均57.8岁。病程<1个月者9例,1~6个月者19例,>…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运动性麻痹11例分析及补阳还五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一般累及感觉神经引起神经痛,有时也可累及运动神经引起其支配区域的运动性麻痹。笔者对11例带状疱疹运动性麻痹患者的发病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补阳还五汤的疗效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带状疱疹患者11例,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19~71岁,平均51.09岁。疱疹病程3~9天,平均5.00天。神经痛病程7~12天,平均8.66天。运动性麻痹发病情况:Ramsay-Hunt综合征3例,表现为患侧眼睑下垂、抬眉受限、呲牙时口角向健侧牵引;Vernet…  相似文献   

14.
42例儿童带状疱疹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自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11月 ,经观察门诊患者 2 0例 ,带状疱疹专科门诊 4例 ,住院患者 18例 ,共收集了 4 2例儿童带状疱疹病例 ,并与 5 6例成年组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儿童组 4 2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18例。年龄 4~ 14岁 ,平均 9.2岁。成年组 5 6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4例。年龄18~ 5 0岁 ,平均 4 3.2岁。两组均口服利巴韦林片 (成都华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同时配合胸腺素 2ml(本院自制 ) ,肌注 ,每日 1次 ,连续 10天的治疗方案。结果 皮疹出现时间 :儿童组从出现疼痛、瘙痒等症状到出现皮…  相似文献   

15.
457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2 0 0 1年 9月我科收治带状疱疹 4 5 7例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4 5 7例患者均来自昆明市 ,其中男 2 4 7例 ,女 2 10例 ;年龄 7~ 92岁。2 0岁以下 6例 (1.3% ) ,2 0~ 5 0岁 14 6例 (35 .9% ) ,5 0岁以上 2 87例 (6 2 .8% )。发病人数除 10月份稍低外 ,其余月份无明显差别。住院天数 3~ 32天 ,发病至就诊时间 1~ 2 0天 ,平均 6 .2 8天。临床以相应区域皮肤痛或痒痛 ,皮肤上迅速出现红斑、簇集水疱 ,皮疹沿神经分布排列 ,符合带状疱疹之诊断。临床表现 有明确诱因者 4 8例(10 .5 % )。其中临床类型 :寻常型 35 1例、顿挫型 4…  相似文献   

16.
套管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消退后仍有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剂、神经阻滞等,但疗程长、见效慢、副作用大,令医者深感棘手,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我们应用套管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3-71岁,平均62·1岁;病程<1月者12例,1~6月者19例,>6月者9例。受侵犯神经:肋间神经20例,颈神经9例,腰骶神经7例,三叉神经4例。1·2治疗方法①找准最痛点,…  相似文献   

17.
自 1990年以来应用本院制剂室生产的抗 60 1口服液治疗小儿带状疱疹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共 72例 ,均系门诊选择的典型带状疱疹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0例 ,对照组 3 2例 ,其中男 43例 ,女 2 9例 ,年龄 5~ 13岁 ,平均 9岁 ,病程 1~ 4天 ,平均 3天。伴有神经痛者治疗组 2 9例 ,对照组 2 0例。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抗 60 1口服液 (黄芩、大黄各 3 0g ,黄柏 15g ,金银花 60 g ,板蓝根、连翘各 90 g ,加水适量 ,煎液量60 0ml) 10~ 2 0ml,3次 /d ,同时给予消炎痛、维生素类药口服。对照组病毒唑注射液 10~ …  相似文献   

18.
半导体激光配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2003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LHH500IVB型半导体激光配合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5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0治疗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9~84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1~90岁.所有患者均患有带状疱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病程在1周以内,就诊前未服用或外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一年间 ,采用黄芪静点 ,确炎舒松神经根阻滞、斯奇康注射及自制药物外用治疗带状疱疹 ,取得显著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73例均为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 ,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在来院治疗前未口服及外用过任何药物。其中男31例 ,女 4 2例。年龄 17~ 81岁 ,6 0岁以上 12例 ,5 0~ 6 0岁 2 8例 ,4 0~ 5 0岁 15例 ,4 0岁以下 18例 ,平均 5 3 2岁。受累神经 :肋间神经 4 7例 ,颅神经 6例 ,臂丛 16例 ,腰骶丛 4例。病程 4天~ 2 1天 ,平均 8 2 3天。 73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为治疗组 ,37例…  相似文献   

20.
红皮病型银屑病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少见且病情严重 ,近年来有增多趋势 ,为进一步了解其发病诱因及治疗效果 ,现将我所 1987~ 2 0 0 0年间收治的 91例患者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1例患者既往皆有明确的银屑病病史。其中男 6 5例 ,女 2 6例 ,男女之比为 2 .5 :1;发病年龄 :8~ 79岁 ,平均4 1.9岁 ,其中 <2 0岁 16例 (17.6 % ) ,2 1~ 4 0岁 2 3例 (2 5 .3% ) ,4 1~ 6 0岁 4 1例(45 .0 % ) ,>6 0岁 11例 (12 .1% ) ;红皮病病程 :5天~ 10年 ,平均 7.4个月 ;发病季节 :春季 4 0例 ,夏季 17例 ,秋季 15例 ,冬季19例。1.2 原银屑病类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