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探讨(附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8例钩端螺旋体病作临床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提出:①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②典型的三症状三体征;③出现赫氏反应,用青霉素效果明显;④外周血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均升高,肾功能有一定损害;⑤凝溶或凝集试验阳性.以上有①+⑤或②+③+④者均可作出临床诊断.同时,需与夏秋季节常见急性热病鉴别.  相似文献   

2.
13 颅脑疾病(1)颅内压增高①病因②临床表现③诊断④治疗(2 )头皮损伤①裂伤②血肿③撕脱伤(3)颅骨骨折①颅顶骨折②颅底骨折(4 )脑损伤①脑震荡②脑挫裂伤③颅内血肿14 颈部疾病(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①分类②临床表现与诊断③外科治疗(2 )甲状腺腺瘤①临床表现②治疗原则(3)甲状腺癌①临床表现②治疗原则(4 )颈淋巴结核①临床表现②治疗要点15 乳房疾病(1)急性乳房炎①病因病理②临床表现③诊断④预防⑤治疗(2 )乳癌①诊断与鉴别诊断②治疗原则和方法16 胸部疾病(1)胸部损伤①肋骨骨折②损伤性气胸③损伤性血胸(2 )脓胸①病因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免疫双扩散 (ID)与免疫印迹 (IBT)法检测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诊断价值。方法 :抗Sm抗体阳性的 2 2 8份病例分为 3组 :①ID法阳性组 ;②IBT法阳性组 ;③ 2种方法均阳性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它们与SLE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①ID法检测阳性 131例 ,111例 (85 % )为SLE ,2 0例 (15 % )为其他结缔组织病 (CTDs)。②IBT法检测阳性 15 0例 ,5 3例 (35 % )为SLE ,6 6例 (4 4% )为其他结缔组织病 (CTDs) ;31例 (2 1% )为非结缔组织病。③ID和IBT检测结果均阳性 5 3例 ,诊断全部是SLE ,2种方法阳性符合率 2 3.2 %。④ID法检测抗Sm抗体阳性组与IBT法出现Mr 为 2 80 0 0 ,2 90 0 0 ,13 5 0 0蛋白条带组 ,两组间比较SLE所占百分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ID法较IBT法检测抗Sm抗体更具特异性 ,2法结合检测抗Sm抗体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①恶寒,有或无发热;②鼻塞流涕;③咽痛或咽痒;④头身痛或四肢酸楚无力。查体:①咽部充血;②扁桃腺红肿;③脉浮。具备症状2项或症状1项加查体1项可以诊断。  相似文献   

5.
1 病例特点 ①病史长,一般对症疗法无效。②皮肤有对称性浸润红斑,麻木,毛发汗腺受侵。③各对周围浅神经胀大并压痛。④实验室检查抗酸杆菌阳性,组织病理呈泡沫状细胞浸润。 2诊断及依据 瘤型麻风(中期),依据病史,皮肤损害、神经损害、查菌阳性;病理报告可确诊。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组、存活组各20例)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其预后不良的因素为:①持续性发烧和(或)神志改变;②并发气胸;③持续性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④上消化道出血;⑤多脏器损害;⑥难纠正的呼酸代酸或三重性酸硷失衡;⑦积极治疗两周以上无效。为降低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住院病死率,我们建议:①改进给氧方法;②慎用肾毒性抗生素;③用制酸剂或甲氰咪胍,减少上消化道出血;④及时处理气胸等并发症;⑤监测血气及电解质。  相似文献   

7.
主证:①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②多发性生殖器溃疡;③眼损害:可有结合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眼色素膜炎、视神经炎;④各型皮肤损害:可出现结节性红斑,或多型红斑,毛囊炎样或痤疮样皮疹及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包括针刺试验阳性。次证:①关节痛或关节炎、肌肉酸痛;②低热、反复发热或间断发热;③消化道溃疡;④血管及心脏症状;⑤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8.
7 输血( 1)同种输血①输血途径②输血并发症③输血注意事项( 2 )自身输血①术中出血回输②术前血液稀释③预存自体血( 3)血液制品和代血浆①血液制品②代血浆8 休克( 1)概述①病因病理②临床分期③休克程度的判断④预防⑤治疗( 2 )外科常见休克①出血性休克②创伤性休克③感染性休克9 急性器官功能衰竭( 1)多器官功能衰竭概念( 2 )急性肾功能衰竭①病因②临床表现③预防要点④治疗要点10 损伤( 1)机械性损伤①概念②清创③换药( 2 )烧伤①伤情判断②临床经过③大面积烧伤的急救④小面积烧伤的治疗( 3)毒蛇咬伤①分类与临床表现②诊断③…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早期易误诊,晚期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本文收集1954年至1980年住院病人300例,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一、诊断标准:①有全身及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症状、体征,②脑脊液典型改变,③旧结核菌素(OT)试验阳性;④胸部X线透视检查或摄影异常,⑥脑脊液或胃液  相似文献   

1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表现及CT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 分析 6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本病的临床表现 :①头部受加速旋转性外伤 ;②伤后立即昏迷 ;③生命体征紊乱 ;④无明确神经定位体征。CT表现 :①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和 /或大脑中轴多发小出血灶 ;②弥漫性脑肿胀 ;③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消失 ;④中线无移位或轻度移位 (<0 5cm) ;⑤合并其它颅脑损伤。结论 临床和CT表现二者结合 ,可对本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1.
杨健 《海南医学》2013,24(7):1009-1011
5WD的临床分型5.1肝型①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增高;②急性或慢性肝炎;③肝硬化(代偿或失代偿);④暴发性肝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5.2脑型①帕金森综合征;②运动障碍:扭转痉挛、手足徐动、舞蹈症状、步态异常、共济失调;③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流涎、讲话困难、声音低沉、吞咽障碍等;④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2.
1 概论颞下颌关节病是口腔和上颌面科常见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功能紊乱。病人如表现以下 1个或数个症状即可诊断为该病。①按压局部肌肉有疼痛 ;②下颌关节活动受限或歪斜 ;③关节活动时有磨擦声 ;④伴有头痛。颞下颌关节病病人的性格可有别于普通口腔病病人。近期研究显示 1 / 3的颞下颌关节病病人伴有怔忡或抑郁症状。对于颞下颌关节病的治疗必须因人而治 ,可分为以下 4个方面 :①治标 ;②治本 ;③治病因 ;④治病理。治疗方法包括 :①理疗 ;②药物治疗 ;③治疗夹治疗 ;④全身麻醉手法治疗 ;⑤外科手术。2 一般资料2 …  相似文献   

13.
生殖器疱疹 (GH)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 - 2 )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GH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临床治疗亦比较棘手。我们应用阿昔洛韦联合斯奇康肌注治疗本病 ,取得满意效果 ,兹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患者均来自本院STD门诊 ,符合下列条件的列入本次观察对象 :①有冶游史或配偶感染史 ;②皮疹发于外生殖器部位 ;③有典型的生殖器疱疹皮肤粘膜损害 ,并经PCR检测确诊 ;④每年复发在 2次以上者。排除标准 :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②近2周内应用过抗病毒药物 ;③有肝肾功能障碍者 ;④对阿…  相似文献   

14.
播散性嗜酸细胞性胶原病Disseminated eosinophilic collagen disease(以下简称DECD)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可有:①红斑、浮肿、异位性皮炎样皮疹、痒疹等皮肤症状;②哮喘样呼吸困难、一过性肺炎样症状;③关节痛、关节风湿症状;④肌病、肌力低下;⑤不规则发热;⑥淋巴结肿大;⑦肝、脾肿大等。检查所见:①末梢血和骨髓高度嗜酸细胞增多症;②血沉快、C反应蛋白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③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15.
1 肝功能损害时 ,引起体内药代动力学改变的因素 :①肝脏自身清除能力下降②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的建立并开放③肝源性胃粘膜病变 ④肝损害时白蛋白合成减少A ①  B ② +③  C ① +② +③ +④  D ④2 可能引起明显肝损害的抗菌药物 :A 青霉素 B 氟喹诺酮类C 三代头孢菌素 D 维生素B3 呋喃类引起肝损害类型 :A 肝细胞毒型 B 淤胆型C 混合型 D 以上均是4 四环素可致妊妇 :A 急性病毒性肝炎 B 淤胆型肝炎C 肝细胞毒型肝损害 D 急性肝脏脂肪变性5 肝功能损害时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 :A 大环内脂 B 四环素类C 大扶康…  相似文献   

16.
1 本病特点①青年男性 ,发作性意识不清 ,且有突发突停的特点。②症状呈多样化与多变性。③病情发作时有重复刻板动作 ,发作后如常人。④抗癫痫治疗后 ,很快好转 ,停药后又复发。2 诊断及依据诊断 :①原发性癫痫。②癫痫性精神障碍。依据 :① 3岁时有癫痫发作史。②病情反复发作 ,发作时意识不清 ,间歇期如正常人 ,能坚持工作 ,能料理家务。③脑电图检查有棘慢波。④抗癫痫类药物治疗有效 ,换药后复发。3 鉴别诊断(1)精神分裂症 :①起病缓慢。②恢复缓慢。③无意识障碍。④幻觉、妄想非发作性。⑤单纯抗精神病治疗有效。⑥单纯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7.
特应性皮炎,原称异位性皮炎或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瘙痒,皮疹多形性并有渗出倾向,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患者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血清IgE增高等。1诊断要点(1)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诊断标准为Hanifin及Rajka所制定的标准。必要条件:①瘙痒;②典型的皮损形态和分布,成人屈侧苔藓化和条状表现,婴儿和儿童面部及伸侧受累;③慢性或慢性复发性皮炎;④个人或家族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和异位性皮炎)。附加条件:①干皮症;②鱼鳞病或掌纹症或毛周角化症;③即刻型(I型)皮试反…  相似文献   

18.
1 本病临床特点①青年女性 ,言语不清 ,表情淡漠 ,双手震颤 2年余 ;②呆板面容 ,动作缓慢 ,肝肋下 2 5cm ,脾肋下 4cm ,双手震颤阳性 ,双手握力差 ,左下肢肌力Ⅳ级 ;③眼科检查可见K F环 ;④实验室检查 :血清铜氧化酶为 7吸光度 ,明显降低 ;⑤B超示肝硬化 ,脾大。2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 :Wilson病 (肝 豆状核变性 )。鉴别诊断 :①脑梗塞 :多见于中老年病人 ,以往有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史 ,发病后有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CT检查可明确诊断。②震颤麻痹 :中老年多见 ,该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疾病影像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 对97例患者先进行16排螺旋CT平扫检查,然后进行增强扫描,再将两者进行影像学对比、分析和观察、研究.本组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的病例中,头颈部9例、胸部10例、上腹部54例、下腹部10例、肺动脉6例、下肢深静脉8例.结果 采用增强扫描技术后,对各类疾病的诊断依据更加充分、可靠,大大地提高影像学诊断信心.本组病例诊断结果汇总如下:1、头颈部疾病:①垂体瘤2例.②脑膜瘤1例.③腮腺混合瘤1例;2、胸部疾病:①肺癌4例.②炎性假瘤3例.③肺结核1例.④肺栓塞1例;3、肝脏疾病:①肝囊肿15例.②肝血管瘤9例.③肝癌2例.④肝转移性肿瘤2例.⑤肝脓肿1例;4、肾脏疾病:①肾囊肿16例.②肾癌5例.③肾结石2例.④肾错构瘤1例.⑤肾结核1例;5、胆囊疾病:①胆结石6例.②胆囊炎2例.③胆囊癌1例.④胆管癌1例;6、胰腺疾病:①胰腺癌3例.②胰腺囊肿1例;7、脾脏疾病:①脾撕裂伤1例.②脾大1例;8、消化道疾病:①胃癌2例.②十二指肠壶腹癌1例.③结肠癌1例; 9、盆腔疾病:①前列腺癌3例.②前列腺肥大2例.③膀胱癌1例;10、下肢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结论 在平扫的基础上再进行增强扫描,在显示病变的形态、数量、边缘、范围、结构特征等方面更加明显、更加清晰,对疾病的性质判断(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能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影像学资料,进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20.
由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肺炎报道尚少,现将1983~1987年我院儿科收治的经病原学检查证实为CMV 肺炎的5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①临床有黄疸、肝脾肿大、肺炎症状体征者或肺炎症状虽不明显,但胸部 X 线片有间质性肺炎改变者;②无黄疸但有肺炎症状与体征;③有病原学检查证实(经血清 CMVIgM 抗体测定阳性或尿沉渣找到巨细胞包涵体或尿 CMV 分离阳性),尸检在肺内找到巨细胞包涵体者。凡具备①、②项或②、③项者即可诊断为本病。二、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3例。年龄29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