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胎膜早破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感染。为了解感染情况,本文对242例股膜早破母儿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处理和预防措施。一、对象与方法l.对象:1997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共收治路膜早破孕妇242例,其中33~37周35例,37~42周206例,>42周1例,其中臀位11例。随机选择无胎膜早破242例孕妇作对照2.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方法调查,收取医院感染统计表。统计表由医院感染工作委员会专职人员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填报。二、结果1.242例胎膜早破发生母亲、新生儿感染24例,感染率为9.9%,与对照组比较,母亲产褥期感染,新生儿…  相似文献   

2.
HIV感染患者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预防医院中HIV感染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切断医院内传播HIV的途径。方法对我院1998年3~6月发现的5例HIV抗体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医院中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输血。因此,切断一切与血接触的环节,是当前医院内控制HIV传播的关键。结论用知识预防艾滋病的传播;熟练掌握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血和血液制品的管理,积极开展自身输血是重点;医护人员要防止医源性感染,坚决杜绝手术中手引导下缝合时皮肤损伤是关键;接触一切患者的排泄物,尤其是血,应戴手套操作是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难辨梭菌性腹泻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为了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对难辨梭菌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高度的重视,以预防院内难辨梭菌性腹泻的发生和暴发流行。方法 对1999年上半年内外科发生的两例难辨梭菌引起的腹泻进行分析。结果 难辨梭菌性腹泻可由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外科手术、白血病、抗肿瘤治疗、肠梗阻等因素诱发,其治疗方法,轻、中度腹泻停用抗生素,重症加用甲硝唑或万古素和生物制剂。结论 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保护机体的正常菌群,加强患者消  相似文献   

4.
产科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分析产科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其预防措施。方法 依据预防感染的措施总结产科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传统的产后休养方式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因素;手术切口感染以会阴切口为主;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因素;适当的预防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发生。结论 科学的产后休养;熟练的手术操作;严格感染是预防产科感染关键。  相似文献   

5.
ICU患者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静脉留置导管在临床治疗广泛应用,特别对ICU患者的治疗提供方便,鉴于此,我们对176例ICU患者静脉留置导管进行微生物监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病原菌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1年5月258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送检的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相关因素。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60例,阳性率为23.3%,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患者中,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抵抗力低下、老年患者、置管部位不当是高危因素,应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医院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69,自引:14,他引:169  
目的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了1993 ̄1999年7年间233例院内尿路感染病历。结果 院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0.4%,占医院感染的11.89%,位于医院感染的第3位,院内泌尿系感染与性别、季节、住院时间无关,与年龄、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无菌操作有着密切关系,其主要的病原菌以G植菌为主,主要优势菌群为大肠埃希菌、真菌、阴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而对常用的广谱  相似文献   

8.
静脉导管留置时易忽视的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7,他引:27  
据统计,美国每年经静脉放置的导管达>1.5亿次,其中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ascular catheter, CVC)500万支,每年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导致血源性感染>20万次,即1 000个患者有>50次的感染.在我国,经静脉插管的技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手段也已被广泛运用,导管相关感染(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的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本调查就输液接口的污染、穿刺部位的高菌落数、颈内静脉留置、不恰当的无菌屏障以及操作人员穿刺技术不佳等目前国内比较容易忽视的危险因素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后病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起病原菌感染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医院2005年5月-2008年4月516例所有送检PICC导管培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找出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所有送检的516例样本中,静脉导管培养阳性有119例,阳性率为23.0%,PICC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年龄,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留置时间长与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例患者留置PICC平均时间是65 d,均无相关性感染发生,仅有15例患者发生轻微上肢肿胀.结论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仔细观察、定期更换输液装置,使用有效过滤器会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儿科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目的 掌握儿科医院感染情况。方法 以回顾性方法对儿科1990年以来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我院儿科8年多医院平均感染率为3.94%,主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及鼠伤寒沙门菌,口腔粘膜真菌感染亦较常见;呼吸道感染发病较多,但病原不易检测。结论 儿科以呼吸首、消化道医院感染最为常见;提高认识做好基础护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是光前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96例开颅术后留置管预防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预防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感染。方法 开颅患者采取术中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各个环节都按无菌原则操作,对病情加强观察,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意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清闲,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 96例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进行监测,除2例经取材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外,其余为无菌生长。结论 在预防措施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的医源性感染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新的致死性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蔓延迅速,病死率高。它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止1998年底,全国3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加温甘露醇对静脉炎发生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需输注甘露醇的患者,分为加温组与常温组。输注加温甘露醇组经加温箱内加温,箱温调节至40℃,经1 h加温,取出后立即由健侧肢体贵要静脉留置针输入,对照组患者输入室温甘露醇。结果加温组平均留置时间为(72±14)h,常温组平均留置时间(30±16)h。结论输注甘露醇前将其加温至25℃~37℃,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并延长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4.
留置导管内细菌生物膜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9  
研究表明,99.9%的细菌是以固定菌落生长并黏附于物体表面(如医疗器械),而不是以漂浮状态生长于液体中。黏附的细菌分泌出各种多聚体,形成细菌生物膜,促使菌落的形成和感染。膜上的微生物具有和单个细菌完全不同的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感染的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109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情况。结果 109例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其中颈内静脉91例,股静脉15例,3例颈内静脉永久性置管)发生感染19例;导管出口部感染11例,占10.1%,隧道口感染5例,占4.6%,血源扩散性感染3例,占2.8%。结论加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明确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血液透析的规范化管理,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延长中心静脉置管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中心静脉置管者导管细菌培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感染的原因及最佳的导管留置时间。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对肝炎后肝硬化中心静脉置管者严密观察,发现感染原因并找出护理对策。结果 锁穿管细菌培养阳性12例,其中11例均有发热≥39℃。结论 感染与肝硬化自身病变、操作中的不严密、锁穿管使用频率高、保留时间长等因素有关,因此锁穿管保留最好不超过30d,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浅静脉留置针细菌污染情况,探讨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静脉留置针细菌培养结果、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7年送检的留置针细菌培养标本,总阳性率20.2%,2007年阳性率明显低于2006年阳性率(X2=7.66,P<0.01);共检出各种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1株,占51.9%,革兰阴性杆菌36株,占45.6%,真菌2株,占2.5%;导管相关感染知识的缺乏,无菌操作不严,留置期间套管口保护性措施不够,留置时间过长等是导致留置针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培训,规范置管护理和无菌操作,控制留置时间等,是减少留置针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方法对置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导管的优劣、插管操作是否正规、置管后护理和患者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选择优良材质的导管;置管操作要规范、熟练;规范化置管后护理和提高置管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是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震  陈都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12-112,114
目的 防范差错重复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方法 对2012年全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防范措施的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差错发生率降低.结论 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配制规范,并加强防范措施,将差错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医院感染管理的探讨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制定出防治措施. 方法对疑诊医院感染的病例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科,组织调查、分析原因,寻找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措施. 结果医院感染既有患者自身内在因素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又有因医疗护理不当或无菌操作不严引起的外源性感染. 结论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是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