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5-烯-欧洲桤木烷醇(Ⅰ)、豆甾-4-烯-3-酮(Ⅱ)、1,3-二肉豆蔻酸-2-山梨酸-甘油三酯(Ⅲ)、α-香树脂醇(Ⅳ)、β-香树脂醇(Ⅴ)、羽扇豆烷醇(Ⅵ)、4-羟基苯甲酸(Ⅶ)、正二十八烷醇(Ⅷ)、正二十八烷酸甲酯(Ⅸ)、十六烷酸(Ⅹ)、十一烷酸(Ⅺ)、胡萝卜苷(ⅩⅡ)、β-谷甾醇(ⅩⅢ)。结论化合物Ⅰ~ⅩⅢ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Ⅺ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荨麻根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荨麻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荨麻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应用理化数据分析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从荨麻根中分离得到 10 个化合物,分别为 α - 香树脂醇 ( Ⅰ ) 、 β - 香树脂醇 (Ⅱ)、齐墩果酸 (Ⅲ)、 双( 5- 甲酰基糠基)醚(Ⅳ)、 5- 羟甲基糠醛(Ⅴ)、 4- 羟基苯甲酸 (Ⅵ)、东莨菪素(Ⅶ)、东莨菪素苷(Ⅷ)、胡萝卜苷(Ⅸ)和 β - 谷甾醇(Ⅹ)。 结论 化合物Ⅰ ~ Ⅶ均为首次从荨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从具有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宽叶荨麻中分离到的9个化学成分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的9个化学成分(0~400 mg·L-1):RoseosideⅡ(C1),(6S,9R)-3-氧-α-紫罗兰醇-β-D-葡萄糖苷(C2),(6R,9R)-3-氧-α-紫罗兰醇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苷(C3),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C4),木樨草素-7-O-新橙皮糖苷(C5),木樨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C6),芦丁(C7),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C8),5α,6β-二羟基-胡萝卜苷(C9)处理MH7A细胞(2.5×104/mL),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并通过测定DNA片段化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在被检测的9个化合物中,化合物5α,6β-二羟基-胡萝卜苷显示了较强的抑制MH7A细胞增殖的作用,其IC50值为140 mg·L-1.DNA片段化分析结果表明,其能显著诱导MH7A细胞凋亡.结论:宽叶荨麻中化学成分5α,6β-二羟基-胡萝卜苷能够显著抑制MH7A细胞增殖并能诱导MH7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邹忠杰  杨峻山 《中成药》2010,32(10):1743-1745
目的:研究宽叶大戟的化学成分.方法:对宽叶大戟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宽叶大戟素(1),山柰素(2),木犀草素(3),槲皮素(4),胡萝卜苷(5),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3,4-二羟基苯甲酸(8)和没食子酸(9).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和8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荨麻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梦月  李外  李晓波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4):1853-1855
 目的 研究荨麻的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大孔树脂、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荨麻水溶性化学成分 进行分离;运用UV,IR,MS,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荨麻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硝酸钾(potassi- um nitrate,Ⅰ)、异鼠李素(isorhamnetin,Ⅱ)、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7-O-β-D-glucopyranoside,Ⅲ)、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Ⅳ)、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isorhamnetin-3-O-β-rutinoside,Ⅴ)、3,5-二 咖啡酰奎宁酸(3,5-di-O-caffeoylquinic acid,Ⅵ)、芦丁(rutin,Ⅶ)。结论 化合物Ⅱ-Ⅶ均为首次从荨麻中分得,其中Ⅳ,Ⅴ为首 次从荨麻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宽叶荨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宽叶荨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为宽叶荨麻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雷公藤)组,宽叶荨麻水提物高、中、低浓度组,宽叶荨麻醇提物高、中、低浓度组,通过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来观察大鼠体重、原发侧和继发侧足跖肿胀度以及关节炎指数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注射弗氏完全佐剂的各组大鼠足跖可见明显肿胀.与模型组相比,宽叶荨麻水提物和醇提物高、中、低浓度组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大鼠原发侧和继发侧足跖肿胀度以及关节炎指数.结论 宽叶荨麻水提物高浓度组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最强,优于阳性药(雷公藤)组,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宽叶荨麻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7,(9)
目的研究藏药宽筋藤Tinospora sinensis(Lour.)Merr.的化学成分。方法宽筋藤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制备柱、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丁(1)、槲皮素(2)、山柰酚(3)、木犀草素(4)、杨梅素(5)、丹皮酚(6)、N-反式阿魏酰酪胺(7)、杨梅素-3-O-β-D-葡萄糖黄酮(8)、槲皮素-3-O-α-L-鼠李糖黄酮(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宽叶大戟全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雷红  张晓琦  江永南  叶文才 《中药材》2008,31(12):1820-1822
目的:对宽叶大戟全草的化学成分作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宽叶大戟全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Ⅰ)、苯甲酸(Ⅱ)、丁香苷(Ⅲ)、正丁基-β-吡喃果糖苷(Ⅳ)、乙基-β-D-吡喃果糖苷(Ⅴ)、(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糖苷(Ⅵ)、尿嘧啶(Ⅶ)、腺嘌呤(Ⅷ)、棕榈酸单甘油酸(Ⅸ)、棕榈酸(Ⅹ)。结论:化合物Ⅰ~Ⅹ均为首次从宽叶大戟全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麻叶荨麻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麻叶荨麻为荨麻科Urticaceae荨麻属植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解痉等功效[1] 。国外以同属植物大荨麻为原料开发出多种治疗风湿痛及良性前列腺炎的药物。并在该类OTC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2 ] 。麻叶荨麻在我国资源丰富,但化学成分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报道从麻叶荨麻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Ⅱ,Ⅲ,Ⅳ为首次从荨麻属中获得,Ⅴ为首次从麻叶荨麻中获得。1 仪器、试剂和药材X4型显微熔点仪(未校正) ,Bruker-Avance5 0 0型核磁  相似文献   

10.
宽叶苔草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计莹  殷学治  赵萍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202-2203
目的研究宽叶苔草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宽叶苔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对其中4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正三十二烷(Ⅰ),正三十二烷酸(Ⅱ),β-谷甾醇(Ⅲ),β-胡萝卜苷(Ⅳ)。结论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莎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连翘叶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连翘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法、硅胶柱色谱法和HPLC制备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通过MS,NMR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连翘叶水提取物中分离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芦丁(1),连翘苷(2),(+)松脂素-β-D-葡萄糖苷(3),表松脂素-β-D-葡萄糖苷(4),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forsythenside F(6),(+)-1-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7),连翘酯苷I(8),连翘酯苷H(9),连翘酯苷A(10)。结论:化合物4~7,9为首次从连翘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川产荨麻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荨麻、宽叶荨麻、甘肃荨麻3种植物水煎液的药理实验,发现3种荨麻的水煎液均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能明显对抗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以及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  相似文献   

13.
荨麻抗风湿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梦月  卫莹芳  李晓波 《中草药》2006,37(9):1300-1303
目的研究荨麻抗风湿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色谱、制备型薄层色谱等方法对荨麻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进行分离;运用UV、IR、MS、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成分,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咖啡酸(caffeic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东莨菪苷(scopolin,)、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isorhamnetin-3-O-β-D-rutinos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荨麻中分得,其中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战骨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TLC薄层色谱、层析柱、HSCC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战骨叶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1)、囊状毛蕊花苷(2)、甲基梓醇(3)、咖啡酸甲酯(4)、anthelminthicol A(5)、金合欢素(6)、scrophuloside B4(7)、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8)、木犀草素(9)、(1S,10S)-9α-hydroxy-allo-aromadendrane(10)、(+)-medioresinol(11)、猫眼草酚D(12)、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13)、4-甲氧基肉桂酸甲酯(14)、毛蕊花苷A(15)。结论:其中,化合物5、7、10为首次从马鞭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8、14、15为首次从豆腐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霉茶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霉茶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齐墩果酸(Ⅱ)、槲皮素(Ⅲ)、花旗松素(Ⅳ)、儿茶素(Ⅴ)、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Ⅵ)、没食子酸(Ⅶ).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6.
忍冬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忍冬Lonicera japonica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法、聚酰胺柱色谱法、制备薄层色谱法、制备液相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忍冬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忍冬苷(lonicerin,Ⅰ),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Ⅱ),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dicaffeoylquinic acid,Ⅲ),1,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5-dicaffeoylquinic acid,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Ⅱ,Ⅲ,Ⅳ为首次从忍冬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宽舌橐吾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宽舌橐吾(Ligularia platyglossa(Fr.)Hand.-Mazz.)的化学成分,寻找生物活性物质,为橐吾属化学分类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和RP-C18柱层析法分离、重结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标准品薄层对照、波谱数据和单晶X-ray衍射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宽舌橐吾的地下部分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8-Dihydroxy-eremophil-7(11),9(10)-dien-12,8-olide(1);1-Oxo-8-hydroxy-10H-eremophil-7(11)-en-12,8-olide(2);9B,9’β-Bis-1,8-dihydmligularenolid(3);9p,9’α-Bis-1,8-dihydroligularenolid(4);羽扇豆醇(1upe01)(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橐吾属中分得,化合物5为首次从宽舌橐吾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西藏产异株荨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西藏林芝地区产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L.)的化学成分。方法:对异株荨麻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采用多种层析方法进行分离;采用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全草中分得10个化合物,利用光谱方法,鉴定了其中的9个化合物,为β-谷甾醇(1,β-sitosterol),阿魏酸(2,ferulic acid),正三十二烷(3,dotriacotane),芥酸(4,erucic acid),熊果酸(5,ursolic acid),山莨菪素(6,scopoletin),芦丁(7,rutin),槲皮素(8,quercetin),对羟基苯甲醇(9,P-hydroxylbenzalcohol)。结论:化合物3,4,9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大叶钩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中药大叶钩藤非生物碱部 分的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NMR等波谱学方法进 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乌索酸、3β-6β-23-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3β,6β,19α-trihydroxyurs-12- en-28-oic acid、表儿茶素、β-谷甾醇、胡萝卜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20.
石静  徐云玲  聂晶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6):1568-1569
目的研究女贞叶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HSQC,HMBC、COSY)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 ursolic acid,1)、乙酰齐敦果酸(3β-acetyl oleanolic acid,2)、19α-羟基熊果酸(19α-hydroxy ursolicacid,3)、3β-反式对羟基肉桂酰氧基-2α-羟基齐墩果酸(3β-trans-p-coumaroyloxy-2α-hydroxy oleanolicacid,4)。结论这4个三萜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女贞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