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少敏  张雅娴 《新中医》2014,46(4):241-243
<正>中医学认为,汗属阴液,是人体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津血化生而来。关于汗液,古人论述颇为详尽。如《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评热病论》曰:"汗者,精气也";《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心为汗";清·徐定超《内经注》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为津,津渗于孔窍,留而不行者,是为液",故有"津血同源"、"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又"肺为水上之源……通调水道","心主血脉","脾统血","肾  相似文献   

2.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五液之一,是阳气蒸腾津液从腠理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如《灵枢·决气篇》所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现就生理、病理之汗等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内经》关于汗出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英 《河北中医》2008,30(2):188-188
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的一种生理现象,《内经》对此已有深刻认识。如《素问·阴阳别论》中“阳加之于阴谓之汗”,《灵枢·决气篇》中“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明确阐明了汗出的机制。《伤寒杂病论》所创汗法亦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世历代医家提出的“阴虚盗汗”、“阳  相似文献   

4.
<正>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篇》曰:"阳加于阴谓之汗。"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曰:"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  相似文献   

5.
治汗刍言     
汗是人体极为重要的津液,为五液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汗为津液所泄,津液化生心血,大汗必伤津而损及心血。《灵枢·决气篇》:“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素问·阴阳别论》云及作汗的机理:“阳加于阴谓之汗”。景岳进一步阐明:“然汗发於阴出於阳,其根本则由阴中  相似文献   

6.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为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中之常见证候.《素问·阴阳别论》谓:"阳加于阴,谓之汗".《伤寒论》、《金匮要略》有"自汗出"、"汗自出"等描述.《三因方》说:"无问昏醒,浸浸自汗出者,名曰自汗."《景岳全书》云:"自汗者,几几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本文仅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如"头汗"、"手足汗"等,另见专篇.  相似文献   

7.
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1]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2]吴瑭亦云:"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内经>云:"从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所以,无论生理性病理性的汗之有无多少,都应从阴阳盛衰及其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8.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症证。《素问·宣明五气篇》载“心为汗”,《素问·阴阳别论篇》载“阳加于阴,谓之汗”。前人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西医多种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及肝病,多见汗出症状。  相似文献   

9.
略谈中医之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熊杰 《江西中医药》1999,30(4):60-60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之阴谓之汗。”汗为五液之一,是阳气蒸腾津液从腠理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如《灵枢·决气篇》所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兹就生理、病理之汗等浅谈如下:1 生理之汗《素问·评热论》:“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言谷气化为精,精气胜乃为汗。可见汗为津液所化生,以津液为物质基础,是津液的组成部分。有云:“汗为心液。”源于《素问·宣明五气》:“心为汗。”乃心血由津液所化,汗由津液所泄,故大汗不但散热过多而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  相似文献   

10.
汗为心液,是津液代谢的产物。《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可见汗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成。人体在生理情况下,可有轻微的汗出,在病理状态下,汗出做为一个症状,可出现在许多疾病之中。正确辨别汗出,是认识、治疗疾病和判断予后的重要环节,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仲景对汗证颇为重视,他在《伤寒论》中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对后世影响殊深,特别是对汗证的辨证施治,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汗证、头痛、痹证均属于中医范畴,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均有记载,《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痹论篇》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后世医家治疗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汗证、头痛、痹证临床多单独为病,三者同时发病者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2.
正《黄帝内经·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1]),汗为中医学五液之一,由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若汗出异常即为汗证,究其病机不外乎阴阳失调,腠理开阖失常~([2])。历代医家都对汗证有着详尽研究,通过汗出部位、时间等将汗证分做自汗、盗汗、头汗、偏身汗出等,对汗证的病机及治疗常从卫表不固、阴虚内热、湿热内蕴等  相似文献   

13.
论多汗症     
<正>1定义及源流凡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引起肤腠汗出,自汗,或盗汗,兼有兴奋、紧张,或忧思、气短、疲乏、烘热等,称为多汗症。多汗症以症状多汗而命名。汗和多汗的论述,《皇帝内经》首发其端。《素问评热病论》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又《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天涩脉滑,谓之多汗",定名多汗,其原因是阴阳失调引起,症见多汗、少气。汉代张仲景所述多汗症,另有手汗、额汗、头汗之分,并认为外感不愈,正气损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素问·阴阳别论》中"阳加于阴谓之汗"一语,概括了中医对汗的生理和病理的认识.“阳加于阴”的解释不能只囿于所谓动数之阳脉出现在尺部之阴位上.试简述之,以求教正.一、从阳加于阴认识汗的生理:"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汗与津、血同源于水谷.津之行于体表,有润泽肌肤、调节体温、通利营卫作用的为汗液.故《灵枢·决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误汗钩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以法立,法以方传,"法"是指导组方的必要前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为汗法提出了理论原则.《伤寒论》不仅发挥了《内经》这一理论,而且把它和临床实践融为一体,针对各种应汗之证,立法设方,将理、法、方、药有机地联系起来,一直被历代医家重视和沿用.然而《伤寒论》中论误汗条文计有59条,约占全部条文的15%,可见关于误汗论述在《伤寒论》中占有重要位置,故笔者认为有学习和研讨  相似文献   

16.
黄飞龙  钱林超 《光明中医》2009,24(11):2055-2056
汗证是以汗出异常为表现的一种病证,在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历代医家立足阴阳肺卫论汗者众,如“阳加于阴谓之汗”,“汗由肺气宣发津液于体表而生”,汗出异常则为肺气亏虚,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临证治汗也多从肺论治,以补肺固表敛汗为主。笔者认为,汗虽由肺气宣发津气于体表而生,然其化生之源则在心,调汗之枢也不离乎心,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言:“五脏化液,心为汗”,是以汗证当以心论治。1心乃化汗之源1.1汗出于血《素问.评热病论》曰:“人之所以汗出者皆出于谷,谷生于精。”  相似文献   

17.
汗证是指因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种病证,临床上根据汗出情况的不同将其分为自汗和盗汗。《医学正传·汗证》载:"若夫自汗与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濈濈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汗证常见病机有肺气不足、营卫失和、邪热熏蒸、气阴亏虚等,但归其根本在于阴阳失调。  相似文献   

18.
<正>杨明会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保健工作,中西医知识兼备,治疗汗证经验丰富,现将杨明会教授治疗汗证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汗证的病因病机出汗有常态和病态之分[1],常态出汗属于人体的生理现象,包括天气炎热、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时汗出。《素问·评热病论》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张景岳注解:"谷气内盛则生精,精气外达则为汗。"人体的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问:湿热证常有汗出,为什么又热势不退? 答:湿热证由于湿热毒邪内郁阳明,湿热相蒸,故常汗出溱溱。但湿性浊滞,每易恋邪,湿热相合,胶浊难解,邪不能随汗外泄,所以虽常有汗出,但热势不退。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第66条自注  相似文献   

20.
汗证,指汗出异常的证候。自《内经》起,便有对"汗"的记载,《素问》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其后,历代医家对汗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完善,将汗证病因病机总归为虚、实二纲,责之气血阴阳,湿热痰瘀。冯志海教授临证20余载,在广泛汲取中医经典医籍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发现汗证患者多伴肝之气机不利,并积累了汗证从肝论治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