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南阳儒文化对张仲景的影响。方法:参考古文献,并结合南阳当地文化和文物进行推断。结果:张仲景的儒学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体现在仁孝之心、大公无私和中庸三个方面。结论:张仲景著书行医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4):F0002-F0002
南阳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是由原云阳中医药学校附院和原张仲景国医大学门诊部合并而成,于1995年6月建成,同年12月正式开业。医院座落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卧龙岗上,与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武侯祠相毗邻,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省二级中医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开闸,河南南阳这座万年水都名声鹊起,一时间举国上下观水、品水、玩水、戏水、唱水、写水的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平民百姓等纷至踏来。南阳水源十分丰富,一是来自于天上雨水,古时农业谚语所云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讲的就是南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据南阳气象部门统计,南阳年降雨量平均在800mm左右;二是南阳拥有大小数万眼山泉,使得这里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0):742-742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南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南阳第六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9月20日隆重开幕。文化节主题是:“绿色、健康、合作、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胜忠 《家庭中医药》2009,(7):F0003-F0003
张仲景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区中心位置。是我国东汉伟大医学家医圣张仲景的墓及祠的所在地。是中医药界祭祖朝圣、民众谒医祈福的圣地。属国家3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6.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大约生于东汉桓帝和平元年(西元150年),卒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其故里可能在东汉南阳郡涅阳县,即今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稂东镇的张寨村。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文化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学视角对张仲景文化及其价值进行阐述.张仲景文化具备了文化应具有的创造性、继承性、民族性、价值性等基本特征.从社会发展应用方面考量,张仲景文化涵盖历史人文价值、现代应用价值和社会传承价值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8.
《环球中医药》2012,(1):62-62
本刊讯(通讯员 张攀)医圣故里群贤至,中药之都论养生。11月12日,中国·南阳第十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在白河之滨精彩亮相,来自国内外的中医药专家和嘉宾汇聚于此,拜谒医圣张仲景,论道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9.
张金虎 《国医论坛》2011,26(6):46-49
张仲景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其基本内核的独特性,创造了中医药文化的巅峰时代,带来了中医药文化的持续性繁荣.张仲景文化不仅闪耀着华夏的睿智,而且达到人类文化美的最高境界.张仲景文化的基本内核,包括“以人为本”的仁爱情怀和“平衡和谐”的思想精髓,以及“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0.
增强文化话语权是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代表,张仲景文化拥有文化走出去的一系列战略优势。提升张仲景文化国际话语权,能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增进人类的健康福祉,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文化是最具特色且拥有原创知识产权的民族文化之一,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张仲景文化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控制力在中医药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它包括张仲景文化话语的发展权、表达权、传播权、设置权和自主权等。张仲景文化国际话语权的构建过程体现了话语权获取手段的非强制性、文化价值理念的优势性、话语权传播主体的主动性、话语权传播客体的可接受性和话语权战略过程的长期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2008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八)是医圣张仲景诞辰1858周年纪念日。河南省南阳市中医药界代表、百余名名老中医及各界群众前往医圣祠纪念、拜谒医圣。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学术研究会成立暨学术交流大会,于1981年12月12~1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到会代表272人,名老中医岳美中教授给大会题词并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和中医学会副会长任应秋教授向大会致了贺词。医史学会副会长耿鉴庭研究员等出席了大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秘书长陈可冀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饮食疗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如政  李青 《光明中医》2004,19(4):14-15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开创了中医饮食疗法的先河。提出了饮食有节、三因制宜、注意禁忌的食疗原则 ,提倡食疗应选择甘温之品 ,以健脾益肺补肾为主 ,采用药食结合 ,或单以食疗 ,或与它法合用的方法 ,剂型以汤剂为主 ,兼用丸、散、膏、酊、栓等。既可用于外感诸症 ,又用于内伤杂病  相似文献   

15.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外治法就有所论述,虽然涉及的条文并不甚多,但对其具体运用却是匠心独到,我们现将其有关论述作一简要归纳分析,以启临证。  相似文献   

16.
仲景处方用药以辨证为先,不拘泥于一方一法一途,展示了中医学的精髓和内涵,即立方以辨证为准绳;组方配伍精当巧妙;煎煮多法,剂型多样,给药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南阳酒文化源远流长。1959年春,在镇平县城西北三十公里的塜上寺遗址出土了一件精制灼黑陶杯,充分说明早在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南阳就有了以谷物为原料酿造酒的历史。酒文化的辉宏与酒的制作技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南阳历史上,独具匠心的南阳人民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人们奉献了诸多琼浆佳酿,这对张仲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他在《伤寒杂病论》中用到了清酒、白酒、苦酒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不仅用到了上述名目繁多的酒,其用酒之法也是各取所宜,独具特色。纵观一部《伤寒杂病论》仲景提到酒字共有45处,其中白酒3处,清酒5处,苦酒4处,酒33处,见于不同篇章、不同病证、不同方药及饮食禁忌、杂疗方中,对酒的用法、服法也各有不同,例如:水酒同煮、以酒送服、以酒煮药、以酒浸药、以酒洗药等。  相似文献   

18.
潘秀玲 《四川中医》2006,24(6):24-24
本文以张仲景常用的代表方剂为依据,总结了半夏的5大特点,即降逆止呕、蠲除痰饮、消痞散结、开胃健脾、通络止痛。目的在于拓宽半夏的适用范围,使其更好地用于当今临床。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有大量类似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的记载:“心下悸”、“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脉结代,心动悸”、“胸闷烦惊,谵语”、“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等,所描述的病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心绞痛、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正张仲景与华佗,都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两个人一个擅长辨证论治,一个外科手术空前绝后。按说华佗外科手术做得好,内科水平也很高,他对于后世的影响应该在张仲景之上。但是,尽管在《后汉书》《三国志》之中都有华佗的传记,其对于后世的影响却远不如张仲景,这有很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华佗"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文化水平高,有太尉、郡守等高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