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川芎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顶空进样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川芎挥发油,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类型和相对含量有所差异,顶空进样法制备的挥发油含29个化学成分,其中烯萜类成分占挥发油总量76%,苯酞类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6%。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2个化合物,烯萜类占挥发油总量的4.50%,苯酞类占挥发油总量的88%。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分别提供了不同沸点川芎挥发油的化学信息,运用这两种方法可建立更全面的川芎挥发性成分GC-MS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水蒸气蒸馏法与顶空进样法提取得到的细辛中挥发性成分.[方法]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结合两种方法共提取出73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有28种,分别占两种方法提取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31.46%和61.55%.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细辛挥发油中共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采集方法制备的麻黄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和顶空直接进样技术采集麻黄的挥发性成分,对其进行GC-MS分析。结果: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可鉴定出麻黄中34个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出39个挥发性化学成分;2种采样方法进行的GC/MS分析,有5种相同化合物,但相对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2种样品采集方法,分别提供了麻黄中不同沸点的挥发物的化学信息;运用这2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全面的麻黄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采集方法制备的干姜中的挥发性成分. 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其进行GC-MS分析.结果 两种提取方法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出28种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可鉴定出2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成分为18种.结论 两种样品采集方法,分别提供了干姜不同沸点的挥发物的化学信息;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全面的干姜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的采集方法获得的佛手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顶空进样法采集佛手挥发性成分,并对样品进行GC-MS分析。结果:两种采集方法获得的成分有一定的差异性,水蒸汽蒸馏法共鉴定出19种成分,顶空进样法共鉴定出17种成分,共有成分有13种,其中这两种采集方法获得的两种含量最高的组分相对含量基本一致。结论:顶空进样法采集到的结构种类更多,联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可获得佛手挥发性成分更全面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6.
鉴于川芎挥发油是川芎的重要药效部位,为建立川芎药材及饮片产地加工的适宜方法,该研究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以16种挥发性成分为指标,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加权评分法,考察洗/未洗、晒、炕、不同温度烘及远红外干燥等不同加工方式,对川芎药材及切片(鲜品先经部分干燥再切制烘干)品质的影响.结...  相似文献   

7.
基于顶空静态进样技术的中药鬼针草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顶空静态进样快速分析鬼针草低温易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静态加热萃取技术,提取鬼针草低温易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经GC-MS分析,鉴定出鬼针草中24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α-蒎烯、α-人参烯含量最高,分别为25.19%,12.29%。结论:GC-MS结合顶空进样技术,分析鬼针草中的低温易挥发性化学成分信息,寻求中药气味主观认识的化学成分客观表征,为中药采集术语和采集经验的客观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顶空进样GC-MS结合保留指数分析补骨脂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分析补骨脂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直接进样技术采集补骨脂的挥发性成分,GC-MS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GC-MS分析,检出39个组分;MS结合保留指数定性,鉴定出20个挥发性成分。结论:该方法分析补骨脂中挥发性成分,更准确、简单、快速并节省药材。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石菖蒲挥发油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挥发油和顶空进样直接采集挥发性成分3种方法,对石菖蒲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顶空进样技术鉴定出44种挥发性化学成分;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出2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可鉴定出25种化合物,经GC-MS分析,水蒸气蒸馏法与粉末顶空进样有14种化合物相同,超临界流体萃取与粉末顶空进样有8种化合物相同,相对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顶空进样技术分析石菖蒲中挥发性成分更简单、快速、无溶剂残留并节省药材。  相似文献   

10.
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薄荷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GC-MS联用技术比较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挥发油和薄荷顶空气体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挥发油和薄荷药材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两种提取方法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操作简单,是分析薄荷中挥发性成分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四川、甘肃和云南产川芎与其近缘植物藁本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方法.结果:从四川、甘肃、云南产川芎及藁本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9个成分,其挥发油总含量分别为0.51%,0.44%,0.47%和0.70%.结论:3个产地的川芎的挥发油主成分相同,含量上有差异;藁本与上述3个产地川芎的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市售川芎饮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结果:1~5号样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0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对-伞形花素(3.619%~9.528%)、4-松油醇(4.735%~8.474%)、β-芹子烯(4.516%~9.418%)、正丁烯基苯酞(4.270%~8.796%)、愈创木醇(2.743%~8.313%)、白菖烯(19.121%~41.659%)等。结论:市售川芎饮片的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川芎挥发油的气相(GC)指纹图谱,并且比较蒸馏-萃取耦合法和传统蒸馏法所提川芎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方法: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取川芎挥发油,气相色谱法进行指纹图谱研究,采用AT-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0.32 mm×30 m,0.25μm),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250℃,FID检测器,用"中药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相似度。结果:建立了蒸馏-萃取耦合法提取川芎挥发油的气相(GC)指纹图谱,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3%)。蒸馏-萃取耦合法所提川芎挥发油和传统蒸馏法所提川芎挥发油指纹图谱中共有成分98%,共有成分相似度0.998。结论:蒸馏-萃取耦合法所提川芎挥发油中藁本内酯比传统蒸馏法所提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增加83.46%,该法所提川芎挥发油的指纹图谱与传统蒸馏法所提川芎挥发油的指纹图谱一致。  相似文献   

14.
石世学  潘勤  元英群  李梦寅 《中草药》2007,38(8):1177-1180
目的建立川芎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以科学评价和有效地控制川芎药材内在质量。方法采用GC-MS法分析10批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标定共有峰和确定特征指纹峰。结果鉴定出13个共有峰,确定其中8个共有峰为其特征指纹峰。以特征指纹峰作为评价指标,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结论采用GC-MS法建立川芎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其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作为川芎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张晓珊  陈图峰  张海丹  高文华 《中药材》2007,30(12):1521-152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离,鉴定了松花粉中的挥发性成分。实验中筛选了固相微萃取纤维,优化了SPME的操作条件。样品在70℃下,用100μm聚丙烯酸酯(PA)固相微萃取纤维对松花粉样品顶空吸附30 min,于250℃脱附10 min然后采用GC-MS对解析物进行分离鉴定。采用HS-SPME-GC-MS测得85个峰,鉴定出70种组分,主要为脂肪类化合物。结果表明:HS-SPME可用于松花粉中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建立川芎和天麻中Cu、As、Pb、Cd、Hg共5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外标法,用ICP-MS进行测定。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最低检出限为0.003-0.134μg·L-1,回收率为80.04%-118.34%。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川芎和天麻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GC-MS法分析巴豆枝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巴豆枝叶中的挥发油,用GC-MS法测定和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共鉴定了2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以上.结论:该实验为巴豆枝叶作为新型生物农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