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艾灸防疫主要是通过艾灸消毒空气和提升人体正气的作用来达到防疫的目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艾灸治未病和防疫病的相关历史文献,以及艾灸防疫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文献,提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具体施灸穴位为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肺俞、大椎;操作方法为依次悬灸,每穴灸5~10min,灸后饮用100~150ml温开水,每天1次;并总结了5条注意事项,以期为艾灸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明洁  张秀琢  杨骏 《中国针灸》2020,(10):1035-1036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本病传染性强、人传人,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安徽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省级定点医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15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其中7例采用艾灸辅助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外感寒湿引起的,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属于中医寒疫夹湿的范畴。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伤寒论》的六经证候较为契合:先犯太阳,而后传入阳明、少阳,危重患者可直中少阴、厥阴,后期常见邪留太阴、少阳。本病的治疗,可依六经辨证方法,选用经方为主,灵活化裁论治。夹湿之证,又当注意湿邪之轻重、上中下三焦分布、化热程度等不同进行辨治,并注意健运脾胃、畅行气机。中医药预防本病,以调整阴阳、培固正气为要。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归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本研究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寒湿疫"的病因病机和艾灸防治瘟疫的经验,探讨艾灸大椎穴、足三里穴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分析艾烟对呼吸系统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简、便、廉、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季盛 《江西中医药》2021,52(8):21-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烈性传染病,具有起病隐匿、传播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已严重影响人民的健身体健康.中医学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符合预防医学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疫情以来,中医专家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新冠肺炎防治进程中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方面应用,现加以总结,以为社区治未病理念的运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7.
基于《寒湿论治》理论视角下,试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论治思路、瘥后调理三个方面探析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结合发病地点的地域、气候特点及病患临床表现考虑“寒湿疫”为该病的根本病机,强调辨证论治应综合考虑病变部位、寒湿多寡、体质差异、时令变化、病程久暂、兼夹病证的相互影响,瘥后调理应重视理气化痰、醒脾开胃、健脾渗湿、温肾益气、理血通络、激阳柔筋的综合运用。《寒湿论治》是中国第一部寒湿病学专著,内容丰富,深入学习挖掘,可使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加有迹可循、有法可依,对该病的辨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是古代医家提出的一种防治疾病的先进理念,它包含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于防治疾病非常系统而全面。首先,艾灸的消毒灭菌、抗病毒以及针灸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对人们的侵袭,起到“未病先防”的效果;其次,针灸的抗炎作用,有利于防止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的恶化,促进他们的恢复,发挥“既病防变”的作用;最后,针灸调节脏腑功能,保护肝肾功能,改善胃肠道反应,能够进一步巩固已康复患者的疗效,同时减轻西药治疗对人体的伤害,降低“瘥后防复”的风险,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的分析,研究方证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收集国家和各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对该病的分期、证型、处方用药等信息进行汇总,采用频数统计和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辨证和处方用药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该病病机及演变规律。通过检索共获得26个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1个国家方案,25个地方方案),其中16个包括预防和治疗2个方面,7个仅为治疗方案,3个为预防方案。病程可分为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因素为湿毒,核心病机为湿毒壅肺、阻遏气机,病理特点可概括为"湿、毒、闭、虚"。该病病位在肺,多涉及脾、胃,重症波及心、肾。各期的核心治法依次为芳化湿浊、宣肺透邪(初期),清热解毒、宣泄肺热(中期),开闭固脱、回阳救逆(重症期),清解余热、益气养阴(恢复期)。全国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较多,不同地域的诊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总体上遵循国家方案,在病程分期、证候分型、治则治法和处方用药方面具有共性特征,均围绕湿毒致病的核心病机及传变规律进行防治。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化,相关诊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标准化,希望重视重症期和恢复期的化瘀通络治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鲁西南地区运用扶正祛邪、祛湿通络法对轻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治,对易感人群实施辟秽防疫措施,取得良好的疗效。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应用养护正气、调节体质为主的预防调护措施,祛邪外出、疏通气血的辨证施方治疗策略,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传染性强,病因为感受疫疠之气,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病位在肺脾,发病多与“寒、湿、热、毒、瘀”等多因素有关,不同专家对疾病认识不尽相同。本文从中医药角度出发,就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和当前一线临床治疗做一简单综述,以便为中医药临床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分析肺炎临床各期症状,提出新冠肺炎"窍闭络阻"是核心病机,时刻透邪外出是治疗中心思想,应将"透窍""祛邪"思想贯穿新冠肺炎全程。本文从"透窍法"原理出发,结合自身临证经验,认识本次疫病全程的发展转归,给临证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人群普遍易感,且传变快,易出现闭脱危症.截断扭转法是20世纪70年代姜春华先生针对传染病引起的急性热病及危重症提出的治疗理念,后经过不同医家的发挥,该理念对不同疾病均有重要指导意义.截断扭转即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及早采取果断措施和使用特效方药,以直捣病巢,迅速祛除病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芩-金银花药对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关联关系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STRING数据库平台过滤黄芩-金银花的有效化合物及对应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7.0统计软件建立并分析黄芩-金银花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平台和Cytoscape 3.7.0统计软件建立并分析黄芩-金银花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PPI网络;利用Bioconductor对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黄芩-金银花59个有效化合物通过171条通路作用于202个靶点发挥其中医临床功效及潜在的COVID-19治疗作用。结论:黄芩-金银花所含的活性化合物可能通过抗病毒、抗炎等和肺、肝及心血管保护等作用,对COVID-19引发的肺损伤、肝损伤、心血管疾病和炎性反应具有潜在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武汉市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1日气象数据与COVID-19每日发病病例,探索气象因子变化与COVID-19发病关系。方法:统计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从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1日发布每日新增确诊COVID-19病例人数。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处理每日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每日降水量。采用散点图分析和关联性分析计算COVID-19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论:武汉市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1日时段,每日平均气温与COVID-19发病呈正相关(r气温=0.540,P<0.01),当平均气温大于6.16℃时候,每日COVID-19发患者数较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入院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分析其中医证候及卫气营血辨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男32例(64.0%),女18例(36.0%);年龄3~79岁,平均年龄(40.0±18.4)岁,入院前平均病程为(3.2±2.5)d,平均潜伏期为(5.0±3.5)d。处于卫气分阶段34例(68.0%),气分阶段14例(28.0%),营分阶段2例(4.0%),其中挟湿者44例(88.0%)。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者多见于卫分证,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炎性反应多见于营、气分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分证较之卫分证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多以发热、咳嗽为入院时的主要症状,湿邪是此次病机的关键因素,发病主要以卫分证阶段和气分阶段为主,部分进展至营分阶段,早期治疗可选用辛凉清轻宣透之品,注重祛湿治疗,不可过用苦寒。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笔者结合儿童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对此病因病机演变就辨证论治进行探讨,认为此次疫情以湿毒、寒毒、热毒三者胶着,以湿邪为主,互相影响,形成了天地之异气--疫戾之邪,作用于人而发病,此次疫病非伤寒非温病,治疗上既不能全按六经辨证,亦不能全按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应多重辨证组合论治,在不同病理阶段有所偏重,需要分寒热虚实、分阶段治疗,以截断疾病向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推导病机演变,为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对新冠肺炎患者75例进行中医证候采集,运用描述性分析,统计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证候特点,分析不同病程阶段病机变化规律.结果 轻型患者中位于前3位的主要症状依次为咽干/咽痛(72.73%),发热、咳嗽、乏力(45.4...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中医药领域涉及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重点对中国专利申请的授权状况尤其是已授权专利的特点等进行了论述,并通过代表性的组合物、提取物和制药用途授权案例阐述了中医药治疗冠状病毒的研究方法和专利保护现状,以期为抗击COVID-19的实践和研发提供有益参考,助力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讨疫病学说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用药启发。收集《温病大成(第一部)》中关于治疗小儿时疫的处方,筛选出适用于现在治疗小儿时疫的完整处方58个,将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其集成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等功能总结明清医家治疗小儿时疫的理论依据和用药规律。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得出明清医家治疗小儿时疫的药物频次和药物间关联规则,最终获得核心药物组合16个,提取新方8个。结果表明,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内因其体稚阳,正气娇弱;外因疫气秽浊,袭人尤甚,触而发之。治疗上,应以固护脾土为前提,攻补兼施;若疫气在表、胃气未败治宜清肺热兼芳香化浊,若疫病已传、损伤阳明则应清热养阴、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