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调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黎族医药的特色与发展现状,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和石碌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上山识药及走访民间黎医等方式,了解当地黎族医药的特色与发展现状,探寻黎族医药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发展情况。结果显示,由于多数民间黎医暂无合法身份从事医疗事业,致使黎族医药的传承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是黎族医药应用范围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可保障当地百姓的健康,也对现代医疗体系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因此,独具特色的黎族医药应该得到重视和传承,保护与发展黎族医药健康已经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以布朗族民族医药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查、人物访谈、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的方法,深入云南省布朗族分布最多的勐海县布朗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调查。了解当地经济情况以及布朗族医药在该地区的发展状况,为实现对布朗医药文化的抢救、传承和保护,以及进一步发掘整理与传承布朗族医药文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广东省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方法:以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及药市药贩为调查对象,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参与观察法进行调查。结果:电白区药市所售草药共86科175属196种,其中14种的用法有别于文献记载,并发现药市有售珍稀濒危植物;同时发现,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数量日益减少,相关知识面临失传。结论:电白区民间使用的草药来源较广泛,其中一些品种的用法具有地方特色,但当地药贩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薄弱;由于祖传医药知识学习周期长、患者流向公立医院、民间医生无从业执照、行医收入微薄等原因,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传承存在困难。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加强对药市的引导、制定野生药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策略、重视对传统知识持有人的扶持、开展传统药用植物知识整理工作,以促进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海南黎族传统黎医药技术传承现状,分析黎医药传承及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实地调研法及网络问卷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法走访昌江县霸王岭地区、保梅岭地区及五指山市水满乡地区,采访当地多名知名传统黎医,了解黎医药技术的传承现状;通过网络问卷调研法,向校内外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并限制IP填写次数,以了解以海南医学院中医类专业在读医学生为主体的海南省医学类高校中医类专业在读学生群体对黎医药的了解程度。结论 黎医分布偏远散在,诊疗环境落后、收入水平偏低,影响黎医坚持从业;黎医仍以家传为主,加之无文字记载,难以形成完整有效的传承体系;大众对黎医黎药认知度不高,缺乏民族医药文化宣传及以海南医学院中医类专业在读医学生为主体的海南省医学类高校中医类专业在读学生群体对黎医药的了解程度较低等传承现状及发展障碍。结论 黎医药现阶段面临的传承与发展的诸多障碍应当被重视,并采取相关的措施,促进黎医药良性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药用野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全部分布在云南境内,现有125万余人。主要分布于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也就是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的广阔地区。哈尼族聚居地为热带、亚热带地区,森林茂密,河流纵横,气候潮湿多雨。过去,疟疾、瘟疫、腹疾、兽害、蛇患等严重危害着哈尼先民的生命安全。为求生存,哈尼先民利用当地的动植物防病治病,并在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医药知识,形成了本民族的一套医药经验。其中,哈尼族把野菜作为药膳食用的方法,就是把远古时代哈尼先民们采集野生植物为食,并用来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口述医药文献是土家族医药的宝贵财富,其口述资料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土家族医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通过对巴东县土家族的走访调查,了解了当地口述医药文献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护理角度对哈尼医药中传统治疗方法、技术进行挖掘、整理,以丰富哈尼医药研究方法,传承民族医药文化。同时,拓展护理技术外延,为人民健康提供更多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客家巫氏医药是客家传统医药代表之一,在当地世代传承,谱系完整,资料保存完善。该文对客家巫氏医药的形成、源流、特色与传承现状进行梳理,旨在为中医流派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女性在民族医药传承及社区医疗保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采用文献调查、关键人物访谈和参与式评估等方法,研究了土家族妇女在民族医药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土家族医药传承具有明显的母系继承特征;女性草医通常具有妇科和儿科相关的医药知识;她们掌握了许多药用植物利用的知识等。  相似文献   

10.
土家医药是具有特色疗法和用药经验的少数民族文化,基于对土家医药文化的重视及对其生存状况地担忧,作者通过对贵州铜仁地区土家医药的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口述医药文献的现状,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梳理与整合,探讨贵州土家医药文化发展现状和水平,为保护和挖掘土家医药文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云南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省份,25个少数民族聚集于此,其中傣、布朗、哈尼、拉祜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这些跨境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医药文化,成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但受地域发展不平衡、经济水平低、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文章根据近年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概况,总结了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困境,以期为促进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可视化分析对彝族医药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并阐释彝族医药传承与发展现状。方法 本文综合传统文献研究法、信息学方法与田野调查,从学术文献发表、古籍整理与现代书籍出版、政策扶持与学科建设、传承保护等多个角度,对彝族医药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结果 目前,彝族医药在中医药现代化大背景下稳步发展,具体表现为文献发表量逐年增长、古籍整理日益完善、学科建设继续加强、传承保护受到重视等方面。但也存在体系不完善、人才缺乏、知名度不高、资源整合度较低、研究层次尚浅等明显问题。结论 未来,加大挖掘整理及发扬发展彝族医药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亟需强化应用型研究,使彝医药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的快速通道,是彝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白族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白族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境。该文通过对云南省洱源县杨永寿白族医药世家的调查,分析了白族医药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哈尼族医药文化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相关文献资料甚少、挖掘力度不足、收集整理局限、文献分析水平不高、研究方法单一等诸多因素,制约了哈尼族医药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尼族医药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同时,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探索哈尼族医药文化的本源、发展、流变,对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濒危程度、保护价值、传承现状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传承模式及制度.是哈尼族医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民族医药名老专家的医技医术是民族医学传承发展的核心,也是民族医学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对名老专家医技医术的传承是当前民族医药发展的首要任务。相比于中医名老专家传承,民族医名老专家的医技医术传承中存在一些独特的技术难点,本文从传承习俗与知识保密、语言障碍、民族医学理论体系间差异、民族医药科研状况、地域因素影响等五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医药对于体质的认识起源于本民族的文化和临床实践,其扎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与中医学比较具有更强的独特性和文化性。现以目前主要民族医药藏、蒙、维、傣、朝医学对体质的认识为基础,通过整理和归纳对目前我国主要民族医药对体质的认识进行总结,探讨“民族医药体质认知思维”的发展和传承,以期达到有效地发展和传承民族医药体质学术思想,并促进传统医学知识的现代应用和转换。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法、分析法等方法,从白族、傣族医药发展的历史特点出发,以白族、傣族医药文献资料为基础,对白族和傣族医药的传承及保护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促进白族医药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8.
推进蒙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以蒙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蒙医药理论,构建适合蒙医药特点的研究方法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蒙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分析,怒族民间医药受生存环境影响较大,主要依托生物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就地取材.而人文社会在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状况下,无文字记载,只能言传口授.怒族民间医药的传承就有了一定局限性.因此挖掘、整理其民间医药资源从多角度入手,以怒族宗教人士、长者、药商、民间医生等深入调查其对民间医药的认识(包括当地特用的民间医疗技术、药物加工技术、动物药、草药、矿物药).  相似文献   

20.
林鹏妹  赵艳 《中医杂志》2023,(17):1740-1744+1749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对目前国家级名录中传统医药类项目及传承人进行系统性分析,发现存在分类欠合理、类别偏重明显、地区分布差距大、传承队伍严重老龄化、少数民族医药欠重视等问题,并尝试从调整类别、平衡发展、合理归类、提高重视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中医药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