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芳  侯军 《广西中医药》1990,13(6):17-18
<正> 南通市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姚寓晨善用养阴清营法,以其自拟的养阴清营系列方治疗阴虚火旺月经病,临床效果显著。兹结合验案介绍如下。一、月经先期量多经水不及期而潮,每行量多,有血热与气虚之辨。姚师认为属血热者多,属气虚者少。即使血热又有虚实之分,辨治中不可混淆。张景岳亦谓:“血热者,多先期而至,然必察阴气之虚实”。又谓:“若虚而挟火,则所重在虚,当以养营安血为主。”对于阴虚火旺、热扰血海,经血先期量多者,  相似文献   

2.
“发表不远热”,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这是对表证治则的纲领性指示。所谓表证乃六淫之邪外袭肌体浅表部分。邪居肌表,当开腠以驱之,开腠非辛温莫达,即“发表不远热”旨意。麻黄辛温,质地轻扬,为解表要药,故凡肺气不畅,肌表壅蔽之证,毋论寒、热、虚、实、有汗、无汗及  相似文献   

3.
1.麻黃、桂枝、羌治、槁本、防風 数葯同屬太陽經發散剂,但麻黃走太陽最表一層,凡風寒襲表,表实無汗者,須用麻黃以解之;桂枝走太陽肌腠一層,功專調和营衛,凡表証無汗者,則須配麻黃以达之于外,有汗者則須配芍葯以引之于內;羌治辛苦性溫,功專透利关節,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遵陈潮祖“膜腠三焦”理论运用解痉法治疗皮肤瘙痒症。膜腠三焦在生理上是津、气升降出入之通道,在病理上是病邪入侵之道路,在治疗过程中是祛邪外出之路径。笔者认为皮肤瘙痒症的核心病机为风挟它邪客于腠理,致膜腠挛急,津气不利,血运为其阻。外邪以风邪为主,风邪郁滞肌腠,不得升散发越,则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筋膜腠理挛急不舒,以致气滞、血郁、湿阻,显现为红斑、风团、瘙痒等症。临证运用解痉法分型辨治皮肤瘙痒症,可获良效。具体包括:寒郁肌表证,治以调和营卫、柔肝缓急,方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合葛根汤加减;风热郁表证,治以疏风散邪、利气行津,方以简化消风散加减;湿热蕴肤证,治以清热祛湿、祛风解毒,方以马齿苋汤加减;火热血热证,治以清热凉血、凉肝息风,方以凉血消风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以养血补血、补虚止痒,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相似文献   

5.
浅部静脉炎系现代医学病名,与祖国医学中的“筋痹、脉痹”相类似。《素问·痹论》中说:“帝曰:其(痹)有五者何也?歧伯曰:以冬迂此者为骨痹;以春迂此者为筋痹;以夏迂此者为脉痹;以至阴迂此者为肌痹;以秋迂此者为皮痹”。痹有闭塞不通的意思,乃是邪气留着于经络肌腠间,致气血运行不利而发病。但与内脏都有一定联系,所以又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  相似文献   

6.
《伤寒杂病论》中出血证有衄血、吐血、便血、妇人崩漏下血等。察其病因,一是误治邪郁不解;二是阳盛胃热重蒸;三是气虚挟寒,阴阳不相维系;四是瘀血阻滞,新血不循故道。究其治法,不外下列六种:一、发汗止血法此法适用於邪束肌腠的出血证。《伤寒论》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此证乃风寒外束,腠理致密,邪气不得从毛窍发散,奔迫於上  相似文献   

7.
问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询问病人“汗出”及“疼痛”的情况尤为重要。一、汗汗液是体内阳气蒸化阴液,由肌腠外出体表而成。正常人可有汗出,为生理现象;当汗出而无汗,或不当汗出而反有汗,及汗出过多音,则为病理现象。问汗首先问其汗之有无,然后再详细询问汗出的特征及部位。 1.无汗:当汗出反不汗出者,谓之“无汗”。  相似文献   

8.
杜×,男,28岁,1992年3月左肘部伸侧有一处苔藓样皮损半月余,范围3cm×4cm,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增宽,干燥脱屑,边界清楚,可见抓痕和血痂。自诉瘙痒剧烈,呈阵发性,持续数分钟,夜间加重,需连续剧烈搔抓至流血疼痛方才住手。辨证为血虚风燥。取艾条灸患处20分钟,以觉痒知痛为度,每日1次。2天后痒止,皮损处脱屑后皮肤光滑,恢复如常。关节活动自如,未受影响。按 《灵枢·终始》:“痒者阳也”。《类经》注:“痒者散动于肌腠,故为阳”。说明瘙痒之症多在表属风。《针灸大成》云:“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达”。艾灸热力深透局部,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抑…  相似文献   

9.
腠理,是由两个意义不尽相同的名词组成的一个复合名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对腠理分别下了这样的定义。“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由于仲景只论述了“腠”所具有的内涵,没有说明“腠”的具体所指,故历代医家多以腠理并称,认为二者同指一物。现行的辞书和中医书籍中也沿袭了这种观点,认为腠理是“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  相似文献   

10.
风寒湿邪侵入肌腠、经络、关节郁久化热的化热型风湿关节炎。笔者在临床中以芍药甘草汤合二妙散灵活加减,配以风湿膏外敷,通过40例临床观察,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张鸣鹤教授认为白塞病病机为湿、热、毒、瘀、虚,热毒是其病机关键。湿热可分为上中下三焦,中焦湿热是疾病的起源,祛除中焦湿热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关键所在。治疗上主张辨证论治,清热解毒贯彻始终,活血化瘀、滋阴清热、收肌敛疮治疗兼症,同时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12.
探讨“柔肝缓急”法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辨治思维以及具体的临床运用。本病属于中医学上的“淋证”范畴,近年来有医家从肝论治膀胱过度活动症,采用了“镇肝息风”“疏肝健脾”“调肝理血”等治法。本文则认为此病病程长久,易反复发作可能与肝阴、肝血亏虚、湿热瘀滞有关。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治疗上以柔肝缓急为要,以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酸甘化阴,柔肝缓急以息风、止痛、宁神、育阴利水,临床上加减辨证辅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法。“柔肝缓急”法临床多用于治疗阴虚血亏的痉挛性疾病及各种疼痛等,异病同治,运用此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亦有奇效。现从病因病机入手,剖析其内涵以及临床具体应用,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彭顺林教授将鼻渊病机归纳为"湿热痰瘀,上焦痹阻",治疗以清热化湿为大法,根据鼻渊病机及鼻窦自身生理特点,在处方用药中强调:"清热化湿,三焦分消""轻可去实,上焦宣痹""痰瘀互结,随症加减".并认为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存在虚实转化,临证应当灵活辨证,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4.
德尔塔变异毒株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陈凤 《山东中医杂志》2022,41(1):1-5,12
德尔塔变异毒株较原始毒株载量更高,传染性更强,病情进展更快,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在国内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内疫情发生的岁运、地域、四时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认为目前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的疫情较去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变化,病因当为湿热疫毒,兼夹暑邪特点,病机与湿、热、暑、痰、瘀、毒、...  相似文献   

15.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多以学习记忆障碍和认知功能缺失为主要病症,在传统中医中没有特定的病名,而根据它的特点认为其属于“痴呆” “呆病”等范畴,传统治疗多从肾虚、肝郁、脾弱等脏腑不调或从痰阻、血瘀等邪气阻络论治。现从“血虚不养心神” “血瘀阻窍,神机失用”病机着手以黑逍遥散为代表,从“养血安神、行血宁神”的方向对论治阿尔兹海默病进行探析,为挖掘中医经典理论,探求新的治疗方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对过敏性紫癜尚无特效疗法,相对而言,中医辨治具有独特优势,并已取得良好疗效。张士卿教授诊治过敏性紫癜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临证从“敏湿热瘀”思路出发,治以清热祛湿、抗敏消瘀,创制“抗敏四草消斑汤”为基础方,并根据敏毒、湿热、血瘀阻滞脉络的病位不同,合用清热祛湿方,斟酌增损,疗效颇佳。本文整理张教授诊治过敏性紫癜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抛砖引玉,启迪后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社光名中医运用“益气养阴、化瘀祛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辨证经验,为临床解决PSS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方法:通过查阅大量高社光名中医治疗PSS的相关文献,收集病例,以PS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益气养阴、化瘀祛风”为治疗原则,选用基础方剂治疗本病,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方义探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高老师认为阴津亏虚是根本,瘀血是本病发展和缠绵不愈的重要原因。本病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津枯液涸,脏腑不荣虚,经脉瘀阻,瘀毒互结为实。益气则津生,滋阴则水津四布,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以充养,祛风使脏腑经络气血功能、津液代谢得到恢复,化瘀则气血调畅,津液流布,益气养阴、化瘀祛风四法并用可显著改善PSS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结论:高社光名中医运用“益气养阴、化瘀祛风”治疗PSS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痹症”“历节”等范畴,其病机复杂,缠绵难愈,其发病多因素体虚弱、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骨节留而不去,而生痰湿瘀毒痹阻经脉气血而成。痰、湿、瘀、毒诸邪常相互胶结,凝聚经隧,胶着难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据邪气所在的部位及邪气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麻,或重,或不仁,或胀,或痛,或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单用祛风除湿之品则往往收效甚微,若从痰湿瘀毒论治参入化痰通络解毒之品则可提高疗效。本文拟从痰湿瘀毒角度论述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凯  姚婧  杨华  包永生 《陕西中医》2021,(2):235-238
目的:分析孟景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孟景春教授治疗COPD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孟景春教授的治疗经验及用药特色.结果:孟教授认为COPD可归属中医学"肺胀""痰饮""喘证"等范畴,病因主要在于肺脾肾亏虚,复为邪所乘,痰浊、水饮、瘀血相互影响和转化使肺胀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