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小燕  韩旭  余芝  徐斌 《世界中医药》2023,(17):2536-2540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胃肠道并发症,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临床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其治疗一直为临床所重视。目前研究表明,针药结合较单纯用药及单纯针灸具有明显优势,但大多属于临床小样本观察,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体内代谢紊乱加剧,常伴随多种慢性并发症,可导致眼、肾、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发生病变。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针刺结合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西医系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上,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使其保持在良好水平,并给予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与中药汤剂,日一剂,早中晚分服,同时进行一周五次针刺治疗,3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经中西医联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尿微量白蛋白(UMA)、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下降,且空腹血糖、血脂亦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纽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治疗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单味药、中药单体及汤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说明了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以《医学心悟·三消》所载“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润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为原则,采用清热养阴的方法,针药并用,调节糖尿病所致的阴虚阳亢,平衡阴阳,调节经络系统,纠正内分泌紊乱,恢复胰岛正常功能,治疗糖尿病100例,临床收效显著。1临床资料 选择1984-2002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35-45岁6例,46-60岁  相似文献   

6.
从1998年开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76例,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近几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儿童和青少年的发病占比增加[1]。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人数预计有4亿多人,而且预计到2045年患病人数将增加到6亿多人[2]。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导致的重要常见并发症之一,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西医治疗方法虽在短期内疗效显著,但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综合改善欠佳等不足,而通过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联合西药等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具有独特优势,现通过回顾近年来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分析,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10.
针药治疗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方法.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针灸关元,三阴交,曲池,腰俞,气海等穴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1%,对照组为47.5%.经统计学卡方检验表明两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是治疗糖尿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婷  高彦彬 《世界中医药》2014,9(5):679-68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终末期肾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病机研究、辨证论治及治则研究方面,评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概况,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阻止或延缓肾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也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糖尿病肾病既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在肾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因其涉及到的人体生物代谢的分子层面,固对其研究也是比较困难的,至今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现在多数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多与遗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微循环障碍、细胞因子作用、炎症作用、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等有关。据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几年来关于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SKI)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治疗作用的研究。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总结SKI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报道。结果:SKI能够抑制肾小球细胞肥大、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堆积,影响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改善DN患者微循环。结论:SKI可以作为防治DN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从中、西医两种不同的角度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病理机制、治疗等方面的认识,结合特色诊疗进行分析整理。近现代各医家综合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从而为糖尿病肾病的诊疗提供更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冰雪  周翎 《光明中医》2009,24(8):1521-1522
比较针药疗法与口服西药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DPN患者按随机1:1分为针药组与西药组.针药组以针刺通里、少府、曲池、少海、足三里、阳陵泉、血海、太溪、委中、太白、三阴交为主,配以口服糖周宁一号(院内制剂)治疗;西药组口服西药弥可保.结果:针药组疗效明显优干西药组.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治疗DN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并发症,目前DN由于病因复杂,仍以经验治疗为主,后期主要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对活血化瘀的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复方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从活血化瘀中药中开发出治疗DN的有效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综述近年来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以便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治疗依据。通过收集近五年来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报道,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从病因病机、治法、分期治疗、方药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和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和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相同的入选和排除标准,纳入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例130例,将患者随机分3组,中药组,中药加针灸组,多贝斯组,观察3个月。观察视力、视野、眼底(眼底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血液流变学及中医证候等疗效性指标。结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及针刺眼区穴位(太阳、上睛明、承泣、球后、攒竹等穴),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中心视力,改善视野的损害,促进视网膜点状,片状出血的吸收;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针刺最为明显;单纯中药组优于多贝斯组,同时中药组与多贝斯组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均有改善作用,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及多贝斯均有改善或阻止DR患者视网膜损害状况如:微血管瘤,视网膜点片状出血,异常渗漏等。中药及针刺可以在积极有效控制血糖的前提下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受损的视功能、改善DR患者的病理变化或阻止其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芹  王琳  刘国真 《针刺研究》2007,32(5):335-337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DN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54例DN患者,按分层随机设计方法分为针刺组30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针刺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肝俞、胃脘下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等穴,两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治疗前后DN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针刺组30例中,16例有显著改善,12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24例中,6例有显著改善,10例有效,8例无效。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6.7%,针刺组改善DN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针刺对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DN血液流变学,对延缓DN进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