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脉常通”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又是诸种治疗方法所施的目标。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现结合个人学习体会,谈点肤浅认识。一、“气脉常通”的涵义《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歧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在此,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叫作“气脉常通”。何谓“气脉常通”?气包罗很广,如肾气、阳气、脏腑之气、宗气、经气、营卫之气等。脉,指经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可见脉者是言其血,由于血液运行于脉内,故脉也是血的代名词。通,即通利,畅通之意。一句话,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一种多因性、复杂性疾病,单靶点的治疗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某些替代指标,如狭窄的解除、斑块的稳定及脂质水平的降低等,但始终存在着指标改善与临床缺血症状及终点心血管事件风险不同步的矛盾。究其原因,在于对疾病认识和治疗观的割裂现象,常常陷入"重结构,轻功能""重形病,轻神变"的误区,把冠心病看成简单的"血管-血液"病变,而忽略了"血-脉""心-神""神-脉"间的复杂关系,故笔者拟从"血-脉-心-神"共病共调的整体观认识来阐释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可能起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指导,国医大师阮士怡提出"育心保脉"理论,结合治未病理论,在现代医学疾病发展观体系下,将冠心病从治疗转为预防、调护。提出冠心病危险因素有易损患者、易损斑块、易损血液、易损心肌,基于育心保脉理论,分别从调气和血、养心安神,稳斑通络、活血化瘀,化浊解毒、和血畅脉,益肾健脾、调气养血调治以上危险因素,可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我国,冠心病位居人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且年龄标化死亡率明显上升,死亡人数明显增加。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已有上千年的记载,在预防、改善预后及防复发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方祝元教授从"气血""阴阳"着手,认为脏腑阴阳失衡,气血运行失度,心脉痹阻是冠心病的病机关键。治疗当从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出发,采用"和"法,通过调气、和血、平衡阴阳以及重视未来血证论,将微观的血管内皮与宏观的机体稳态结合起来,治疗与预防并举,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演变实质是血管由稳态走向失稳态的过程,其发生是动态的、长程的、血-脉-心-神功能异常共同参与的系统性改变。以血管稳态与失稳态为时间轴上的切入点,以显性可见的斑块形成-易损-破裂演变轨迹作为阐述载体,结合各阶段血、脉、心、神关联病变的主次、缓急,总结基于"病-证-时"的动脉粥样硬化三期分治规律,即血管失稳态早期——斑块形成阶段,以血液-血管功能失衡为主,病变在血、在脉,治以益肾健脾、涤痰散结、调气和血;血管失稳态中期——斑块易损阶段,以血管结构失衡为主,病变主要在脉、在神,治以滋阴解毒、调和营卫、通脉调神;血管失稳态后期——斑块破裂阶段,以血管结构破坏为主,病变在血、在心,治以理气活血、益气保心。  相似文献   

6.
<内经>中"经脉"实际包含两套完全不同的脉道系统,即行气之脉--十二经脉和行血之脉--血脉.气血是分离的,气即卫气,血即营血,两者各自运行于这两套不同的脉道之中.古人误将"内视"所见的行气之脉与解剖所见的行血之脉及各自脉中的气血视为一体,导致了气脉与血脉、气与血相互混淆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中医络病理论在血管疾病的的防治方面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中医学中脉络和气脉两方面与西医学中的血管系统和NEI网络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发现中医中的脉络与西医中的血管系统是一致的,而中医中的气脉与NEI网络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可见中医络病理论的正确应用可以为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极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络病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古典医籍及现代医家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冠心病"气络失调,邪伏血络"的病机新观点,认为冠心病以气络失调为先导,以邪气伏络为关键病理环节,气络失调则以络气亏虚为本,邪气伏络则以痰瘀互结为要,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内径缩窄或管腔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冠心病常以预防治疗和介入等对症治疗,复发率高,不易被患者接受。中医在防治冠心病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伏毒学说的推广,对冠心病防治认识进一步加深。文章从伏毒学说、冠心病与伏毒关系、冠心病伏毒的病理产物及从伏毒理论治疗冠心病,并结合示意图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以通为补"的理论,结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提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应以通为补。"以通为补"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辨明证候的虚实,虚者补益,实者通调,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从以通为补的角度,分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胸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和心肾阳虚证7个证型论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两周.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及心电图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气脉常通”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章节,其内含古人养生之观点,对于当代养生、治未病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考证相关医家观点,提出“气脉常通”所蕴之气可能为骨气、原气、三焦之气或祖气,所处之脉必和于阴阳,内通神明,其“常通”的本质在于阳气主导下的阴阳和合,保持气机调畅、中气斡旋有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养心复脉汤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以常规西医治疗为对照,客观评价养心复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将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加养心复脉汤);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2组患者经均衡性检验,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2周为1疗程.结果 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治疗组对心悸、气短、胸闷、神疲乏力、眩晕、睡眠、口干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养心复脉汤同常规西药结合治疗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的疗效较单纯用西药要好,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型的一种较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两周。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及心电图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生脉祛瘀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生脉祛瘀汤,疗程14天。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66.67%,(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83.33%,对照组53.33%,(P0.05)。结论生脉祛瘀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心绞痛再发作。  相似文献   

16.
经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其理论不仅贯穿着整个针灸学,而且在中药归经理论中也体现出来.邱幸凡[1]提出经络系统由气脉和血脉两大系统组成,气脉系统是气运行的主要通道,经络的感传作用主要是通过气络系统来完成.气虚、气滞是气脉系统的主要病理变化.运行于气脉中的气亦即经气.氧是现代生理学认识的重要物质之一.经气与氧是中医理论与现代生理学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下的重要概念,依据上述理论分析经气与氧,不难发现二者有着许多相似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生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痰生脉汤,观察硝酸甘油服用量、心绞痛、心电图及证候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降低硝酸甘油服用量、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和改善证候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痰生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从"提壶揭盖法"这一治疗观点出发,简析"提壶揭盖法"的历史源流和理论认识,结合其现代临床运用,着重探讨了肝硬化腹水从"提壶揭盖法"论治的辨证思路。方法:"气行即水行,气滞即水滞",从提壶揭盖调畅气机观点出发,从肺及三焦论治提壶揭盖法疏通水道、上开下利治疗效果。结论:提壶揭盖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值得肯定,且使中医药防治在肝硬化腹水的辨证论治思路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开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参麦注射液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仿盲、多中心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生脉注射液组60例,参脉注射液组24例。结果生脉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91.67%,参麦注射液组为83.3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疗效肯定,且未见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0.
炙甘草汤证的核心应是"心动悸","心动悸"应解释为"心因运动而悸"较为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观点来看,仲景创炙甘草汤之治疗重点应为心功能不全,当然,"脉结代"(脉律、心律失常)在炙甘草汤证中亦不可或缺,炙甘草汤的确是治疗脉律、心律失常之良方,但其所治的脉律、心律失常应与心功能不全有密切联系。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应是心功能不全,并符合仲景所述的结或代脉象之一的脉律失常,且属于中医"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