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烫熨加贴敷疗法对膝骨关节炎WOMAC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条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予自拟剂烫熨加五方散贴敷,对照组予模拟剂烫熨加模拟剂贴敷,每天烫熨、贴敷1次,1周后采用WOMAC膝骨关节炎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WOMAC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尤为明显(P0.05);8周后随访,两组关节僵硬积分组间比较及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的疼痛、日常活动及综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烫熨加贴敷疗法能明显降低膝骨关节炎WOMAC指数,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及体征,且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中药烫熨加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入选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自拟方烫熨和五方散贴敷;对照组采用模拟剂烫熨和贴敷,两组均为每天1次。1周后分别对比观察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的变化。结果:治疗一周后,在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度上,治疗前、后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配合中药烫熨加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痹方联合五方散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作用。方法:5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骨痹方烫熨加五方散贴敷治疗,实验组实施骨痹方联合五方散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肿胀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治疗前(P0.01);两组膝关节疼痛、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烫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痹方联合五方散外用,能够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降低烫伤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针配合踝针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配合踝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液中IL-1、IL-6、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关节液IL-1、IL-6、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IL-1、IL-6含量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配合踝针能更有效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缓解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九贴敷疗法治疗老寒腿(即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寒腿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三九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奥泰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九贴敷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针法加通痹方穴位贴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针刺配合运动针法加通痹方穴位贴敷,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针法加通痹方穴位贴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草药药包烫熨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中草药药包烫熨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中草药药包烫熨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复方强膝通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30例,治疗组给予普通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复方强膝通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配合强膝通痹汤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及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ISOA及WOMAC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配合强膝通痹汤可明显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改膝关节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药湿敷配合蜡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个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50人)采用中药湿敷配合蜡泥治疗;对照组(50人)采用单纯蜡泥外敷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及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三个症状的单项及总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00%,对照组有效率74.00%,观察组在综合疗效及关节症状评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祛湿止痛作用的中药湿敷,配合蜡泥的温热效应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症状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陈元膏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配合推拿手法为对照组和陈元膏膏摩配合推拿手法为试验组,疗程结束后采用目测疼痛评分法(VAS)、中医证候疗效及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积分分值相结合观察治疗前后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缓解症状和改善体征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缓解膝关节疼痛和改善功能活动度等方面更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元膏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膝关节膏摩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灸加十一方酒配合烫疗包外敷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艾灸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单用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满意率、依从性比率治疗组分别为95.56%、93.33%、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76.19%、78.57%、73.8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艾灸加十一方酒配合烫疗包外敷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薛兴华 《新中医》2016,48(10):97-98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治疗同时联用针灸及推拿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疼痛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能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总有效率观察组98.0%,对照组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症状效果比口服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热敷配合补肾益气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配合补肾益气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敷配合补肾益气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较理想,值得推广采纳。  相似文献   

14.
张葆青 《新中医》2007,39(5):36-37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经络虚寒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采用当归四逆汤为基本方加味内服并药熨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西乐葆口服,并外敷好及施(温感)治疗,观察2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积分及指数总积分等骨关节指数(WOMAC)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指数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热熨配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将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烫疗药热熨配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32例 ,对照组(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30例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随防0 5-2年 ,治疗组优良率78 1%,对照组优良率50 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中药热熨配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用中药湿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SS评分、WOMAC膝骨性关节炎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SS评分均显著提高,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KSS评分提高程度和WOMAC膝骨性关节炎评分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熥蒸配合展筋膏外敷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熥蒸熨烫患处后予以展筋膏外敷,对照组予患处外敷展筋膏。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有效率为9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与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熥蒸配合展筋膏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易层"贴敷联合通痹方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易层"贴敷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易层"贴敷联合通痹方内服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易层"贴敷联合通痹方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及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住院治疗的7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调査简表评分、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职能和活力等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疼痛明显弱于治疗前(P0.05),生理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及僵硬均明显弱于治疗前(P0.05),且弱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生理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方案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铍针联合中药药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42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中药药熨治疗,观察组行铍针结合中药药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显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各评分(疼痛指数、僵直指数、日常活动难度指数)下降的速度较对照组快,下降的程度较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结合中药药熨治疗膝骨关节炎起效迅速,疗效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