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Caspase-3和核转录因子-κB在APPSWE转基因小鼠海马内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与神经细胞凋亡之间的规律,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调节作用,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取P0、P7、P14、P30、P90、P180日龄的APPSWE转基因小鼠为模型组,各日龄同窝生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应用Nissl染色观察其海马结构和锥体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细胞内半胱天冬氨酸蛋白3(Caspase-3)表达及NF-κB激活情况,RT-PCR检测小鼠海马Caspase-3 mRNA的表达。 结果 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中凋亡细胞密度和NF-κB阳性细胞密度均随日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在P30后趋于稳定;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细胞密度和NF-κB阳性细胞密度均增高,自P14以后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RT-PCR检测小鼠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与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基本吻合。 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NF-κB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NF-κB的激活可能促进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miR-27a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哮喘模型组(OVA组)、哮喘+miR-27a模拟物组(miR-27a组)、哮喘+anti-miR-27a组(anti-miR-27a组)和哮喘+miR-27a对照组(scramble),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3组哮喘模型处理组通过鼻滴的方式从激发前1 d开始给予4 mg/kg相应的药物干预。实验第28天时检测气道高反应性和肺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HE和PAS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miR-27a、NF-κB2、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3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γ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F-κB2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BALF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组中miR-27a的表达降低,miR-27a模拟物增加了miR-27a的表达,anti-miR-27a明显降低了miR-27a的表达。与OVA组相比,miR-27a模拟物处理后,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和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分类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减轻,NF-κB2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其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IL-4和IL-13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IFN-γ的表达升高(P0.05);与OVA组相比,anti-miR-27a组中NF-κB2 mRNA表达也无显著变化,其余检测指标的变化与miR-27a模拟物的作用相反。结论 miR-27a抑制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可能与其靶向NF-κB2的表达进而影响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二烯丙基三硫(DATS)抑制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IL-1β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DATS组、DATS预防组和DATS治疗组。RT-PCR检测肺组织中IL-1βmRNA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EMSA)检测肺组织NF-κB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磷酸化及非磷酸化IκB的表达。结果ALI组小鼠肺组织中IL-1β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NF-κB活性及磷酸化IκB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ATS预防组可显著抑制肺组织中IL-1βmRNA表达(P<0.05)、NF-κB活性及磷酸化IκB表达(P<0.05),但DATS治疗组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结论DATS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IκB磷酸化及随后的NF-κB活化,进而抑制ALI小鼠肺组织IL-1βmRNA表达,这是DATS发挥抗ALI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理过程中TLR-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机制及核因子-κB(NF-κB)对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的调节作用。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B组(AR组)、C组(AR+PGN)、D组(AR+PGN+Pam3CSK4)、E组(AR+PGN+BEL),应用卵清蛋白建造AR模型,HE染色观察鼻黏膜形态改变并计数炎症细胞浸润数,ELISA法检测鼻腔清洗液IFN-γ、IL-4、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BP)及IgE的含量,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2(TLR2)、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变应性损伤明显,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多于其他组,IL-4、MBP及IgE的表达较A组增高(P0.05);C组鼻黏膜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IFN-γ、TLR2及NF-κB的表达较B组增高(P0.05);D、E组炎症细胞浸润数、IL-4、MBP及IgE的表达较B组降低(P0.05)。结论调控TLR-NF-κB传导通路的表达即抑制NF-κB的过度表达,有利于调节变应性鼻炎病理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值聚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克雷伯杆菌肺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Klebsiella组)、Kleb+Andro(2.5 mg)组、Kleb+Andro(5 mg)组和Kleb+Andro(10 mg)组,每组12只。气管滴入克雷伯杆菌建立大鼠肺炎模型。给药组自造模前1 d腹腔注射10 ml/kg穿心莲内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连续7 d。脱颈椎处死大鼠,取血清及肺组织检测。称量并记录大鼠右肺湿重/干重比值(W/D);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形态及纤维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裂解形式的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和IL-6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和NF-κB抑制蛋白(IκBα)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穿心莲内酯能降低W/D比值(P0.05),减轻肺组织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改善其组织形态和纤维化情况;下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P0.05);抑制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及NF-κB p65和IκBα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能抑制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的肺脏病理损伤和免疫功能紊乱,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通心络低剂量组(0.5 g/kg)、通心络高剂量组(2 g/kg)和尼莫地平组(2 mg/kg),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症状、脑梗死体积和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TLR4及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细胞凋亡数、血清IL-6、IL-1β及TNF-α水平、脑组织中Caspase-3、TLR4及NF-κB p65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给予通心络处理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细胞凋亡数、血清IL-6、IL-1β及TNF-α水平、脑组织中Caspase-3、TLR4及NF-κB p65的表达显著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能产生保护作用,减少脑组织细胞的凋亡,可能与下调TLR4、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2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AngⅡ诱导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在AngⅡ诱导的HMC细胞中转染miR-21模拟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核心分子IκBα和p65蛋白及磷酸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PMA处理,检测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AngⅡ组HMC细胞中miR-21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降低(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P0.05),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升高(P0.05)。进一步在AngⅡ组过表达miR-21后,IκBα和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亦降低(P0.05)。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后,IL-6、IL-1β和TNF-α的含量较AngⅡ+miR-21组升高(P0.05)。结论过表达miR-21能够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AngⅡ诱导的HMC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培养新生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RK5)基因沉默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别或联合RNA干扰沉默GRK5基因表达与NF-κB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进行实验分组。利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GFAP与活性caspase-3表达,细胞分泌TNF-α与NO的浓度,p65、TNF-α、IL-1β和iNOS的表达情况等。结果:GRK5 siRNA刺激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检测到NF-κB表达增多(P0.01),TNF-α、IL-1β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细胞分泌TNF-α和NO增多(P0.01),活性caspase-3表达增多(P0.01)。采用GRK5 siRNA+NF-κB抑制剂联合干预可部分逆转GRK5 siRNA引起的上述变化(P0.05)。结论:GRK5基因沉默可能通过刺激NF-κB表达增多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RK5的正常表达可能具有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相关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左旋丁基苯酞(1-NBP)对原代培养小鼠脑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后NF-κB、IKB-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脑胶质细胞,建立细胞OGD/R损伤模型.将胶质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Nc)组、OGD 24 h/R 24 h组、1-NBP 20、100及500 μmol/L组.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核蛋白中NF-κB蛋白表达和胞质蛋白中IκB-α蛋白降解情况.结果 OGD 24 h/R 24 h组NF-κB蛋白表达较NC组明显增加(P<0.01);I-NBP 100和500 μmol/L组NF-κB蛋白表达较OGD 24 h/R 24 h组明显下降(P<0.01).OGD 24 h/R 24 h组IκB-α蛋白降解比NC组增多(P<0.01);1-NBP 500 μmol/L组IκB-α蛋白降解较OGD 24 h/R 24 h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1-NBP能抑制脑胶质细胞OGD/R后炎症反应,表现为减少IκB-α蛋白降解,抑制NF-κB活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对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TREM2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C57BL/6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进行原代培养,将培养至10 d的混合胶质细胞分离,纯化出小胶质细胞,将其分为空白组和1、2、4、6、8、10μmol/L NF-κB抑制剂(PDTC)组。继续培养24 h后,CCK8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存活率筛选适宜PDTC浓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胶质细胞TREM2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给予NF-κB抑制剂后,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表达TREM2的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抑制NF-κB信号通路增加小胶质细胞TREM2的表达,进而可能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炎症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介素1β(IL-1β)与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内侧颞叶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经IL-1β和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预处理后,观察其增殖和NF-κB表达变化。方法:利用匹罗卡品诱导SD大鼠发作癫痫制成MTLE模型,根据自发发作出现和稳定时间分为急性期对照组(AC,制模后2 h)、急性期癫痫组(AS)、潜伏期对照组(LC,制模后3周)、潜伏期癫痫组(LS)、慢性期对照组(CC,制模后8周)和慢性期癫痫组(CS)。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IL组和PDTC+IL组,利用凝胶迁移电泳(EMSA)、免疫印迹(WB)、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法观察IL-1β和NF-κB的表达变化;MT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程度。结果:匹罗卡品诱导的MTLE模型大鼠海马内IL-1β和NF-κB在急性期、潜伏期和慢性期表达均增加,但以急性期和慢性期明显;IL-1β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上调星形胶质细胞内NF-κB的表达,而PDTC可以明显抑制IL-1β的上述作用。结论:IL-1β通过NF-κB促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这一改变可能与MTLE发病密切相关,探讨其机制可能为MTLE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模型组(Allen’s打击法制备SCI模型)、治疗组1(术后每天腹腔注射芍药苷30 mg/kg)、治疗组2(芍药苷60 mg/kg),每组16只。手术当天为第1天,分别在第0、1、4、7、14天时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测试。第4天和第14天每组分别处死8只大鼠,q PCR检测受损脊髓中TLR4和NF-κB p65 m 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检测受损脊髓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 p6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氧酶2(COX-2)、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BBB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2中评分较高。在第4天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TLR4、NF-κB p65、IL-1β、IL-6、TNF-α、i NOS、COX-2和Caspase-3的表达均增加(P0.05),Bcl-2的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中TLR4、NF-κB p65、IL-1β、IL-6、TNF-α、i NOS、COX-2和Caspase-3的表达均降低(P0.05),Bcl-2的表达升高(P0.05),这些变化均呈现剂量依赖性。第14天时,IL-1β、i NOS、COX-2、Caspase-3和Bcl-2的变化趋势与第4天时相同,但是各组中TLR4、NF-κB p65、IL-6和TNF-α表达均变化不大。结论芍药苷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神经保护功能可能与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炎和抗凋亡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脉通络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活脉通络饮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设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活脉通络饮低剂量组、活脉通络饮中剂量组、活脉通络饮高剂量组和银杏叶片阳性对照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术后24h后开始灌胃给药,每d给药2次,连续3 d。采用Western Blot定性和定量法检测脑组织中NF-κB和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组织NF-κB和IL-1β蛋白表达增强(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活脉通络饮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及银杏叶片阳性对照组大鼠脑组织NF-κB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或P0.05),而活脉通络饮高剂量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活脉通络饮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下调大鼠脑组织NF-κB和IL-1β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对β-淀粉样蛋白(Aβ)刺激下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活力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行混合胶质细胞原代培养,摇床振摇法分离小胶质细胞并行Iba-1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在培养的小胶质细胞中加入Aβ_(25-35)作用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并用CCK-8实验确定造模浓度及Cur的治疗浓度。将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Aβ_(25-35)模型组、Cur组、Aβ_(25-35)+Cur治疗组、Aβ_(25-35)+DMSO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NF-κB的表达情况,取上清液用ELISA检测HMGB1、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Iba-1的阳性率在95%以上,培养的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可用于实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示Aβ_(25-35)活化诱导后,细胞内的HMGB1、RAGE和NF-κB表达明显升高(P0.05),加入姜黄素后细胞内的HMGB1、RAGE和NF-κB表达明显减少(P0.05)。ELISA结果示Aβ_(25-35)活化诱导后,细胞上清液中HMGB1、IL-1β、TNF-α明显升高(P0.05),加入姜黄素后上清液中HMGB1、IL-1β、TNF-α明显下降(P0.05)。结论:姜黄素可明显抑制Aβ_(25-35)刺激下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的神经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在抑制NF-κB p65表达、调控LPS活化后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表达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NF-κB p65小干扰RNA(siRNA)瞬时转染入Ana-1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沉默效率,ELISA法检测LPS(1 mg/L)刺激下0 h、4 h、12 h和24 h Ana-1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IL-6和IL-10浓度.结果:NF-κB p65 siRNA转染24 h后,NF-κB p65在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均被明显抑制(P<0.05).RNA干扰组Ana-1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在相应时点内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IL-10表达显著升高,在12 h和24 h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实验初步证实RNAi技术能有效沉默小鼠巨噬细胞NF-κB p65基因的表达,下调其下游调控的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及上调抑炎症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脂(PDTC)干预后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过程中细胞凋亡以及NF-κB p65与iNOS的表达,探讨NF-κB与iNOS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进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制造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透射电镜方法和TUNEL法观察检测凋亡心肌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心肌细胞NF-κB p65的表达以及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心肌细胞iNOS表达。结果:缺血再灌组(IR组)和PDTC+IR组细胞凋亡情况及NF-κB与iNOS表达均显著强于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P0.05),而且PDTC+IR组的细胞凋亡情况及NF-κB与iNOS表达明显弱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IR可诱发NF-κB的活化以及iNOS的生成,而NF-κB的活化以及iNOS的生成均对心肌细胞的凋亡起促进作用。PDTC能有效降低NF-κB的表达,改善细胞氧自由基清除功能,降低细胞凋亡率,减轻MIRI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甜叶悬钩子苷(RUB)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改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RUB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神经炎症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UB进行干预,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及LPS+RUB(25、50和100μmol/L)干预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RTqPCR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环加氧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中p65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后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TNF-α的分泌量增加(P<0.01),促炎细胞因子COX-2、iNOS、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1),NF-κB和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且p65出现荧光...  相似文献   

18.
黄浩  黄文成  刘金凤  黄昭东  梁艺华 《免疫学杂志》2020,36(10):829-837,845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l(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il myeloid cells-1,TREM-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心肌功能障碍的作用以及对巨噬细胞RAW264.7迁移的影响。方法将健康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LP17组、LPS+TAK-242组并进行相应处理,6 h后超声心电图检测小鼠心功能指标,12 h取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巨噬细胞表面分子F4/80阳性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及IFN-γ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EM-1、BNP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IFN-γ的mRNA水平;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LPS组、LP17+LPS组、TAK-242+LPS组并进行对应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EM-1与TLR4的mRNA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及IFN-γ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观测RAW264.7细胞迁移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RAW264.7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超声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LPS组小鼠的EF与FS下降,LVD增大,IVS减小,LVPW变薄,变化均显著(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REM-1 mRNA与BNP 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F4/80有大量阳性表达(P0.01),ELISA检测显示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IFN-γ的含量增加(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也表明这些炎性因子mRNA水平升高(P0.05);与LPS组小鼠相比,注射TREM-1抑制剂LP17使EF、FS上升,有效抑制了LVD增大、IVS减小以及LVPW变薄的现象(P0.05),TREM-1 mRNA与BNP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心肌损伤减轻,F4/80阳性表达减少(P0.01),炎症因子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与注射TLR4抑制剂TAK-242的效果一致。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RAW264.7细胞后,细胞中TREM-1 mRNA与TLR4 mRNA水平升高(P0.05),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IFN-γ的含量增加(P0.05),细胞大量迁移(P0.01),细胞中TLR4、MyD88、NF-κBp65、p-IκBα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TREM-1抑制剂LP17预处理后再给予LPS诱导,细胞中TREM-1 mRNA与TLR4 mRNA水平降低(P0.05),炎症因子的含量下降(P0.05),RAW264.7细胞迁移被抑制(P0.01),TLR4、MyD88、NF-κBp65、p-IκBα蛋白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给小鼠注射TREM-1抑制剂可有效减轻LPS诱导的心肌功能障碍,抑制RAW264.7细胞TREM-1表达可抑制细胞的迁移,TLR4/NF-κB途径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后大鼠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模型组(ICH组)和亚低温治疗组(n=20)。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并给予亚低温干预。应用Berdson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P0.05),TNF-α和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肿周围脑组织TLR4和NF-κB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减少(P0.05),TNF-α和IL-1β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通过调控TLR4/NF-κB表达,减轻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C6胶质瘤微环境中是否存在NF-κB和STAT3的激活及高表达以及其与BMSCs恶性转变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共分4组:实验组(C6与BMSCs间接共培养空白)、空白对照组(BMSCs单独培养)、阴性对照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与BMSCs间接共培养)、阳性对照组(C6单独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RT-QPCR检测细胞中NF-κB P65、STAT3、c-Myc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NF-κB P65、STAT3、P-STAT3、c-Myc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 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29、CD90均呈阳性表达,CD45呈阴性表达;实验组BMSCs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核质比增大;实验组细胞上清液IL-6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NF-κB P65、c-Myc在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且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BMSCs处在C6胶质瘤微环境中存在NF-κB和STAT3的激活和高表达,且NF-κB的激活及高表达是BMSCs恶性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