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主要利用CD4为受体、CCR5和CXCR4为辅助受体感染人CD4+T淋巴细胞,并在大多数感染者中引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1].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具有丰富的CD4+ CCR5+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组织.现已有研究表明,CD4+T细胞缺失和持续的免疫活化是HIV感染的主要免疫病理特征.病毒感染导致肠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黏膜屏障破坏,从而导致机体慢性免疫活化,这可能是HIV-1致病的重要机制[2-3].  相似文献   

2.
葛晓龙  曹裕  王婷婷 《免疫学杂志》2014,(12):1113-1117
Th17细胞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能够分泌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的CD4+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慢性炎症关系密切。Th17细胞在肠道内的增殖、分化、成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肠道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Th17细胞又能根据肠道内的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来维持肠道免疫稳态,如IL-17、IL-22等。另一方面,肠道免疫机制异常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参与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反应,调节Th17细胞在肠道内的动态平衡对于治疗肠道疾病意义重大。本文就Th17细胞在肠道内的增殖分化、生物学功能、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以及关于Th17细胞动态平衡的调节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2例为研究组,正常对照者60例.比较其外周血Treg/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频率及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Treg频率、Il-10和TGF-β水平显著降低;研究组厚壁菌门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互养菌门、放线菌门及梭杆菌门占比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双歧杆菌属、瘤胃球菌属、粪球菌属、假丁酸弧菌属及毛螺菌属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葡萄球菌属及梭杆菌属占比则升高;重症肺炎外周血Treg频率、IL-10及TGF-β水平均与厚壁菌门、双歧杆菌属及瘤胃球菌属成正相关,而与葡萄球菌属及梭杆菌属成负相关,而Th17及IL-17则相反.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Treg/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参与肠道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20只C57 BL/6小鼠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暴露组,建立6000 m高原低氧模型,造模成功后收集两组小鼠粪便、血液和近端结肠组织。采用16S rDNA测定粪便中肠道菌群结构;检测小鼠血液生化指标;HE和PAS染色观察结肠肠道黏膜结构的改变;RT-qPCR测定结肠组织ZO-1、Occludin、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小鼠血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值显著升高,高原低氧模型建模成功;16 SrDNA结果显示肠道菌群紊乱、多样性下降,黏蛋白降解菌艾克曼菌,普雷沃氏菌、梭状芽胞杆菌XVIII等致病菌含量上升,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罗斯氏菌、Odoribacter菌、Lachnospiracea菌、Butyricicoccus菌和欧氏菌等益生菌含量下降;HE和PAS染色结果显示结肠组织上皮连续性中断、腺体萎缩、隐窝变短、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提示肠道结构损伤且黏膜屏障破坏;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 ZO-1 mRNA表达水平下降,进一步暴露组小鼠肠道黏膜受损,炎症因子IL-6和TNFα 的mRNA表达量上升,可能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 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的肠道损伤可能与肠道菌群改变有关。肠道菌群紊乱、多样性下降,致病菌相对丰度上升,益生菌相对丰度下降,菌群的这些改变造成肠道黏膜损伤,引起肠道炎症,进而出现肠道损伤,最终导致高原肠道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5.
Th17细胞已被划分为一个不同于Th1、Th2和Treg的新的T细胞亚群,以分泌IL-17为主要特征。Th17在防御胞外细菌感染、介导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免疫调节紊乱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免疫学和基因学的发现表明Th17及Th17效应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对Th17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Th17细胞与Th1、Treg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4~+T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环境中可分化为Th1、Th2、Treg、Th17四种亚群,在一定条件下,各Th细胞亚群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从而使机体的免疫效应和免疫抑制处于精细而复杂的平衡状态。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研究Th17细胞与Th1细胞、Treg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临床难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睡眠剥夺大鼠肠道菌群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解性T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和高剂量小檗碱组(BBR1和BBR2,100和200 mg/kg,灌胃10 d干预)。小站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检测大鼠直肠内容物中细菌数量,流式细胞计量技术分析大鼠肠道Th17/Treg细胞比值,并检测肠道白介素17(IL-17)、RAR相关孤儿受体(ROR)C和叉头框蛋白P3(Foxp3)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肠道内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增加(P0.05),而其他检测菌群数量降低(P0.05);Th17/Treg细胞比值升高(P0.05);IL-17和RORC表达升高(P0.05),Foxp3表达降低(P0.05)。小檗碱处理降低产气荚膜梭菌数量(P0.05),增加其他检测菌群的数量(P0.05);降低Th17/Treg细胞比值(P0.05);下调IL-17和RORC表达(P0.05),上调Foxp3表达(P0.05)。结论小檗碱能够拮抗睡眠剥夺诱导的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和Th17/Treg细胞失衡。  相似文献   

8.
Th17细胞及IL-1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Th17细胞是最近发现的CD4^+效应T细胞的新亚群。初始T细胞在TGF—B和IL-6的共同作用下分化发育成为Th17细胞,后者可以分泌IL-17、IL-21、IL-22等多种细胞因子。其中IL-17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和Crohn’s病)中起关键作用,但在SLE中的作用尚不清晰。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Th1/Th2模型为理解CI4^+T细胞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了框架,近期的一些研究详细地描述了CI4^+T细胞效应性应答的一个分支,以前从未被认知的细胞系——Th17细胞系有望改变我们对于免疫调节、免疫发病机理和宿主防御的理解。来源于初始T细胞前体分泌IL-17的效应T细胞如Th17细胞特异性分泌的众多因子正迅速地被发现,这些细胞因子参与了固有免疫系统信号通路的调节,为促使T细胞前体向Th1、Th2和Th17细胞的发育提供了不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类肠道内含有大量微生物群,这一复杂而重要的生态系统构成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肠道黏膜是机体的重要屏障,正常的肠道微生态和肠黏膜屏障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内稳态。一旦肠道微生态被破坏,肠道菌群失衡,并通过各种途径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进而有害病原菌入侵。  相似文献   

11.
辅助性T细胞17(Th17)具有高度可塑性,在一定炎症环境下可分化为主要表达γ干扰素(IFN-γ)的Th1样Th17细胞(CCR6+CXCR3+).目前认为,这些Th1样Th17细胞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致病细胞.本文就Th1样Th17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化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h17、Th9 细胞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7 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3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将哮喘患者分为间歇与轻度持续组20 例,中度持续组25 例和重度持续组22 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完成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值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BMC 中CD3+ CD8- IL-17+ 、CD3+ CD8- IL-9+细胞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患者Th17、Th9 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中重度哮喘患者Th17 及Th9 细胞水平显著高于间歇与轻度哮喘组(P<0.05),而间歇与轻度哮喘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 及Th9 细胞的表达均与FeNO 值正相关(r 值依次为0.501、0.438;P<0.05),与ACT 评分、肺功能FEV1、FEV1/ FVC 及PEF 负相关(r 值依次为-0.441、-0.362;-0.307、-0.377;-0.419、-0.411;-0.428、-0.24;P<0.05),同时Th17 与Th9 细胞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率正相关(r 值为0.443,P<0.05)。结论:Th17、Th9 细胞在哮喘患者中高表达,具有协同致炎作用,且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提示Th17 及Th9 细胞对哮喘患者病情评估有潜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机体免疫系统是抵抗外来病原体和各种损害的防御系统,根据CD4^+T细胞的功能经典地分为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3个亚群。Th1介导细胞免疫,Th2介导体液免疫,而Treg则在维护机体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发现一群不同于Th1、Th2、Treg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Th17细胞。已证实Th17细胞与清除胞外病原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随着人们对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癌等肝病认识不断加深,这种新型的Th17细胞在这些疾病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也不断的被研究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常情况下,肠道内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维持肠内免疫稳态和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侵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来研究发现Th17细胞异常分化、激活、增殖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IL-22、IL-21、IL-26)是导致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故本文着重对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总结了其潜在的机制,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霍乱毒素(CT)是霍乱弧菌分泌的不耐热肠毒素,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活性和佐剂活性,是当今研究最多且最深入的黏膜免疫佐剂之一.目前有关CT黏膜佐剂作用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来研究发现CT发挥黏膜免疫佐剂作用与其诱导Th17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现就Th17细胞在CT发挥黏膜佐剂效应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的方法,并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h17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16例AS患者(AS组)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结果用流式细胞仪结合不同荧光素标记的CD3、CD8、CD45和IL-17A单克隆抗体可准确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数量。对照组中Th17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58±1.09)%;AS患者组中分别为(3.06±2.24)%,AS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结论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该种细胞可能参与了A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17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不同于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活化的Th17细胞可分泌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多种促炎症因子,Th17细胞不适当的激活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在体内阻断Th17细胞的分化、扩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可预防、延缓或阻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安石榴苷(PUN)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模型小鼠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PUN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C57BL/6小鼠以9种CUMS方法在28 d内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PUN高、中、低剂量用药组(50、25、12.5 mg/kg)和模型组。用药组连续6周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旷场实验等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黏膜屏障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qPCR法检测肠壁炎症相关因子NOD2、NRLP3、IL-6和TNF-α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LPS、IL-6和TNF-α水平及小鼠全脑中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水平;16S rDNA检测肠道菌群。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和糖水偏好度显著上升,旷场实验的小鼠活动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5),同段小肠黏膜ZO-1、Occludin的表达量增加;血清中LPS、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脑内5-HT和D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肠道菌群结构改变显著。结论:PUN可改善CUMS模型小鼠的抑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减轻肠壁炎症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CIM+辅助性T细胞(Th)通常可分为Th0、Th1、Th2和Th3等细胞亚群.Th1细胞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组织损伤的主要细胞.近年来发现一群主要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不同于Th1/Th2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11117细胞.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炎性反应和移植排斥等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Th17细胞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不同于Thl和Th2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以几-23依赖性分泌IL-17,而极少表达IFN-γ和IL-4为特征.Th17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机体炎性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移植排斥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国、内外对Th17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节、分化、诱导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就Thl7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与临床肿瘤关系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