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了本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急诊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管理与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参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的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术前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准备,术中监测管理,术后终末消毒、术后器械及标本处理,制定手术患者、感染性废物的安全转运流程等。做好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防护和管理工作,医护人员做好自身防护,能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医院扩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下单孔胸腔镜急诊手术的优势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方法回顾性分析涿州市医院在2020年1月至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6例急诊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术前筛查、手术室预防、麻醉、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及诊治要点,总结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优势。 结果6例患者术前CT及血常规筛查均为阴性,经过术后证实最终均未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诊手术按照潜在感染进行防护准备,尽量缩短麻醉和手术过程。6例手术胸腔内操作均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术中另备一套吸引器加强胸腔内烟雾气体吸引。1例行支气管肺修补,4例行肺部分切除术,其中2例合并肋骨骨折的患者加行腔镜辅助下肋骨骨折固定术,1例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5.8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一次性器材及消毒处理的费用较疫情前平均增加约30%。 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烟雾密闭性好的特点,适宜疫情期间急诊手术采用;疫情期间围手术期预防处理应加强防护等级,即使初次CT及血常规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阴性的患者也应按照潜在感染患者对待。  相似文献   

3.
钱维明  徐琴  朱莉莉   《护理与康复》2020,19(11):98-100
总结1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儿行三脑室病灶切除术的围术期防护管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做好转运及手术间准备、人员安排与分工;术中规范执行防护装备的穿戴/脱卸、手术操作的防控措施、标本送检等;术后加强转运人员防护及器械、布类、转运床、垃圾、锐器盒和手术间的处理。通过一系列措施,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转至ICU,手术相关接触人员无一人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时机选择已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北京协和医院组织相关多学科专家,遵循简明、个体化、分层分型、临床可操作的原则,结合最新临床指南、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与经验,编写了《北京协和医院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术前评估与手术时机选择建议(2023)》。本建议提出,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术前评估需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史、症状严重程度、康复情况等;综合考虑患者基础疾病、症状严重程度、手术麻醉等因素,进行全面、个体化的评估,从而为医务人员开展术前评估及手术时机选择提供决策支持,有助于加强围术期管理并提升术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5.
总结1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晚期患者行二次剖宫产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围手术期加强全程医院感染防控,做好母婴病情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针对性的出院指导。经治疗和护理,患者14 d后痊愈出院,新生儿17 d后顺利出院,未感染冠状病毒,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模式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病人实施麻醉介入紧急气管插管术的临床效果及操作医护人员感染病毒风险结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1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病人在护理配合模式下进行麻醉介入紧急气管插管术,优化医护人员及麻醉医师插管抢救的分工合作,建立紧急气管插管防护流程,保障插管及抢救成功率,降低医护操作人员感染概率。[结果]本研究中9例为一次插管成功,2例二次插管成功,插管及抢救成功率均为100%;追踪检查参与插管操作的医护人员及麻醉医师均无感染临床症状,肺部CT检查影像学正常,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病人行紧急气管插管术,制定严密防护标准及麻醉护士配合流程,可明显提高一次性插管及抢救成功率,同时可有效避免医护操作人员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7.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首发于中国武汉。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均已有确诊病例。该病传播迅速,且存在明确的人际传播。但对于围手术期,尤其是胸外科,NCP患者则尚未见报道。本例病案主要描述了1例肺癌围手术期合并NCP患者从术前检查到术后最终确诊的诊治全过程,包括患者术前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术后发热症状及胸部CT影像演变过程和相应治疗防护措施以及确诊后的诊治流程等,为胸外科围手术期合并NCP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特殊防护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欧阳芬  吴荷玉  杨英 《全科护理》2020,18(9):1091-1093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脑外伤术后食管异物的急诊处理,包括立即启用应急处理流程,安排病人在负压手术间进行手术,使用传染性病人专用通道,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各进去1人参与手术,参与手术人员均采用三级防护。最终手术顺利进行,病人成功取出食管异物,无并发症发生。医护人员由于防护得当,没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交叉传染,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处理,防止病毒扩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胸部肿瘤手术患者的防控管理。方法疫情期间对病房、医护人员、患者安全、围术期加强防控管理,从而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得到安全、及时和有效的治疗管理。结果经过积极防控和管理,113例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均能顺利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4.75±3.08)d,住院期间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事件。结论通过在住院环境、医护人员、患者综合防控管理,能确保胸外科肿瘤手术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初期获得安全和及时的治疗,降低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妇科术后患者感染防控和护理管理措施。通过结合国家推荐方案和临床实际情况,妇科护理团队提出妇科术后患者的感染防控和护理措施,其中感染防控措施包括流动人员管理、医务人员防护、设置隔离病房、确定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运流程和环境管理,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1.
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防控的角度,总结2020年2月收治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例妊娠晚期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的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术后孕妇及新生儿COVID-19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患者于产后14 d顺利出院,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均零感染。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20年2月以来,抗"疫"复工有序推进。各医院(主要是各非定点医院)在抓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的同时,正在逐步恢复常规医疗工作,常规手术随之逐步开展。为了安全、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常规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和新冠肺炎感控工作,防止因恢复常规手术麻醉可能伴发的潜在感染风险,做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根据部分恢复常规手术医院的管理经验,汇总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常规手术麻醉管理和防控流程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防控的角度,总结2020年2月收治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例妊娠晚期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的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术后产妇及新生儿COVID-19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患者于产后14 d顺利出院,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均零感染。  相似文献   

14.
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居围术期死因首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脏病日趋年轻化,伴发心脏病接受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预后与麻醉处理是否合理密切相关,且每一类心脏病围术期处理原则不尽相同,麻醉方式及药物对不同心脏病影响各异。对于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全国性专家共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非心脏手术麻醉分会根据国内合并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例数较多的多家大型医院临床管理经验,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形成《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2020)》。本共识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不具强制性,仅供麻醉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25例HIV感染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2月-2012年10月在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行妇科肿瘤切除术的25例HIV感染合并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与管理;术后加强专科护理、消毒隔离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等。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伤口愈合好,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均无交叉感染。结论全面、正确的围术期护理对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有重要意义,加强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可有效防止职业暴露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围术期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包括麻醉对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围术期低体温导致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机制,各种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SSI的关系,以及充气加温装置升温对SSI的影响等,认为医护人员通过增进低体温与SSI关联的了解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防控气性坏疽病人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方法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和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经过手术室屏障隔离、手术人员防护隔离,严格环境管理和手术后严格消毒物品等有效措施,术后无任何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结论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使具有高度传播危险的气性坏疽致病菌可能的传播扩散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手术室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围术期应用辅助供氧治疗对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2期)、CBM、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围术期辅助供氧治疗与常规氧浓度通气对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影响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3月。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包括3 5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围术期辅助供氧组术后SS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68,95%CI(0.47,0.99),P=0.04],但两组在术后肺不张发生率、因手术部位感染需再次手术发生率及术后30天内死亡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围术期辅助供氧治疗能够降低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在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本科从人员、环境、眼科医疗设备与器械的管理等方面出发,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为指南,结合日间病房的空间特殊性,以及眼科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类传染病的密切相关性,全方位做好眼科日间病房感染防护工作,将患者入院、手术到出院的全过程缩短在8h内,减少患者在院时间,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管室专职麻醉护士参与全身麻醉下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导管室行全身麻醉下介入手术的患者4724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2225)和观察组(n=2499)。在围术期,观察组患者采用专职麻醉护士参与患者围术期管理的模式,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导管室护士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及苏醒期的麻醉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全身麻醉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意外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意外事件处理及时率及并发症好转率提高、患者在苏醒室停留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介入手术围术期,专职麻醉护士参与患者围术期管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麻醉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加快患者的周转,促进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