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滔  张声生 《环球中医药》2009,2(4):265-268
中医“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逐渐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方面。脾胃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留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等论述体现了脾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临床防治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脾胃病时,注重贯彻“治未病”思想,注重脾胃,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刘祖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集萃(二)——脾胃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祖贻研究员认为:“脾胃健则脏腑和,脾胃伤则百病生”,提出“调五脏以和脾胃,和脾胃以安五脏”的观点.本文从脏腑相关,脾胃为枢、运脾和胃,旨在升降、顾护脾胃,重在气阴、杂病治脾,和调五脏四个方面对刘老的脾胃观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谢东宇 《四川中医》2008,26(12):39-41
通过对马培之著作的研读,从“秉承先贤经旨,注重脾胃调补”、“深求脾胃实学,注重临床实效”、“调营畅中,治疗脾胃病”、“气香宣透,醒脾运湿”、“甘温治虚痞,温而能守”、“调补中宫,治疗慢性疾病”、“立足脾肾,论治杂病”等七个方面介绍了孟河四大名家之一马培之脾胃学术思想,冀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李任先运用化痰法治疗脾胃病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任先教授诊治脾胃病经验丰富 ,认为“虚”和“痰”是脾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虚为生痰之本 ,痰为致虚之标。治疗脾胃病时强调“痰气同治”,以燥湿化痰、健脾养胃为要 ,疗效肯定。其从痰论治脾虚的思想对以脾气虚为主的脾胃病证治 ,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旭东  卞立群 《中医杂志》2012,53(14):1171-1173,1181
脾胃“通降理论”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提出的脾胃病论治方面的核心学术思想之一.对“通降理论”的内涵、治则治法及现代研究进展等内容作了系统的介绍,以发挥该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永盛教授是吉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60余年,被誉为“吉林四小名医”“小胡仙”.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尤其是对于脾胃病有独特的见解,临床经验颇丰.  相似文献   

7.
朱世楷教授认为,脾胃病之伤在气机,中焦气机不利,临床百病丛生,然其病机核心是“脾不升,胃不降”.朱老指出胃病多热,脾病多寒,临床虽多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证,但总以“虚”证贯穿于疾病始终.治疗时,补虚固本是基本治则,以调理气机升降为核心,同时应分清疾病寒热、虚实,随证化裁,补虚以静,调气以动,除其寒热,复其升降,补其脾胃.另外,治疗脾胃病仍应通过西医现代检查手段明确病情,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黄帝内经》“清浊相干”理论,对脾胃病病机及半夏泻心汤对脾胃病的治疗作用进行探讨。认为“清浊相干”是由于清浊二气混杂,所引起的阴阳逆乱、气机失衡的病理状态,可以用于阐释归纳脾胃病发病机制。基于“清浊相干”理论,可将脾胃病病机总结为脾胃气乱、营卫失和及寒热相争。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方剂,在治法上兼顾辛开苦降、通调营卫、寒热并调,可以通过调节气机升降、兼顾表里阴阳、兼施虚实补泻,从而达到调理脾胃病“清浊相干”病理状态的目的。结合现代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半夏泻心汤能够调节胃肠动力、恢复消化系统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并且具有在寒凉药物及温热药物并用的情况下发挥最大治疗效用的特点,与半夏泻心汤在“清浊相干”理论下发所挥的治疗作用相对应。深挖“清浊相干”理论内涵,并基于该理论探讨脾胃病病机及半夏泻心汤的治疗作用,能够进一步挖掘脾胃病与“清浊”理论的内在联系,为脾胃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思路及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金元医家李东垣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的理论,在其所著《脾胃论》中提出了“心之脾胃病”“肺之脾胃病”“肝之脾胃病”“肾之脾胃病”等五脏病的症状特点及其因机证治,通过分析李东垣治疗上述五脏病的遣方用药规律,深入探讨脾胃与其余四脏生理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冯新玲  何万春 《光明中医》2014,29(12):2629-2630
中医学脾胃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气血化生之源.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围绕“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一理论,从根本的病因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防治脾胃病。  相似文献   

11.
王庆国教授数10年来致力于脾胃病的中医临床辨治研究,尤其深谙经方治疗脾胃病之秘法,提出“少阳为表里之枢,脾胃为升降之枢,临床诊疗调枢为要”的临证辨治纲要。临证治疗脾胃病时,重视调少阳枢机重在运转枢机、疏利肝胆,调脾胃枢机重在补泻兼施、寒热同调,同时注重辨病辨证、中西合璧。善用半夏泻心汤、乌梅丸、柴胡桂枝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12.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继承金元时期李杲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脾胃当分论、分治”,首创“胃阴学说”,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脾胃学说.叶氏医案中有大量治疗木土关系失调的病案,注重木土关系是叶氏治疗脾胃病的又一大特点.通过对清代医家叶天士脾胃病医案的研读,对其治疗脾胃病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例举出叶氏的典型案例.从中可以充分学习和了解叶氏的学术思想、辨证规律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3.
胡刚主任认为脾胃病病机虽复杂,但离不开脾胃虚弱导致的升降失常,同时脾胃与肝胆同居中焦,两者相互联系、互为影响。故其治疗脾胃病擅长从“调理升降”“肝脾同治”“补益脾胃”三者着手。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脾胃病浅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内经》提出“人以胃气为本”之说。脾胃的重要性在中医学治疗思想体系中已得以建立,经后世张仲景承气在胃,李东垣升阳在脾、甘寒益胃、甘温健脾、苦寒降逆在胃、诸虚皆由脾胃等诸说的进一步发展充实,使“脾为后天之本”的思想深入医者之心,调补后天安五脏法也为广大医者所青睐。医家普遍认为脾胃病多由脾虚所致。故多用健脾益气之法。但是不详查病机,妄用补腻药物造成气、痰、湿、食、瘀等病理因素滞留的情况在临床中也并不鲜见。明代医家吴昆提出:“脾胃宜利而恶滞。”笔者认为这句话是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性,对脾胃病治法的高度概括。治疗脾胃病贵在求“通”,疏通气机,恢复脾胃正常升降功能为治疗脾胃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脾”在人体生理和病理上极为重要,临床各科有很多疾病均可通过调治脾胃而得愈,正如周慎斋指出:“诸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现谈谈脾胃学说在五官科临床的运用体会,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郑生教授继承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疗脾胃病“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学术思想,深刻认识肝、胃与脾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临床从湿祛脾自醒、肝疏脾复运、胃降脾可升3个角度“健脾”,在此基础上,明确药嘱对于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尤其强调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服药时间、服药方法等。该文整理、探讨李郑生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健脾”常用药物及特殊药嘱,概括其包含的指导思想,以期提高临床治疗脾胃病的有效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腹痛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脾胃系统疾病,病程缠绵,容易反复,其中“脾胃枢机不利”贯穿其发病过程的始终;“脾失健运”是对腹痛出现的病位、病机的总结概括。文章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阐释“脾胃枢机”的理论内涵,从“脾胃枢机”分析功能性腹痛发病的病因、病机,并初步探讨“调理脾胃枢机”对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腹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小儿正处生长发育时期,其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脏腑娇嫩,消化力弱,故若饮食不节,则伤脾胃,六淫外袭,亦极易顺传脾胃,所以小儿病脾胃者尤多。因此脾胃病辨治是儿科临床的首要课题。现就笔者治疗临床儿科常见几种病证的体会作一简述: 一、土不制水、湿聚痰凝水湿痰饮均为人体重要的致病因素。朱丹溪云:“百病皆有兼痰者”。然痰湿之生与脾胃关系密切。所谓“脾为生痰之源”是也.故痰  相似文献   

19.
劳绍贤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脾胃消化病专家,我国脾胃学说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从事脾胃学说的临床研究工作40余年,在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胃癌癌前病变等重大课题方面成绩斐然.劳绍贤教授指出岭南之地以脾胃湿热证为多见,病因在于内外相合,天人相应,倡导“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的现代中医学临证思维,临床时根据标本缓急,做到证、病、症3者结合,在治疗上强调湿热分解,重在治湿,并以调理脾胃为主,通达气机为要.本文主要介绍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相似文献   

20.
脾胃学说在妇科临床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垣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所著《脾胃论》一书,奠定了祖国医学脾胃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由生也”,“诸病从脾胃生者也”,成为临床辨证治疗的指导思想。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妇女以气血为本,气血是经、带、胎、产、乳的物质基础,由此可知脾胃功能失常是导致妇科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运用脾胃学说指导妇科疾病的辨证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多年来从事脾胃学说研究,并运用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1脾胃与月经异常脾胃功能异常,则机体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