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春荣  宋巧凤  王希柱  王晓玲 《河北医药》2012,34(21):3254-3256
目的本研究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NT-proBNP、MMP-9和hs-CRP血浆浓度的影响。方法确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同时具有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其中50例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20mg联合依折麦布10mg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40mg,6周后比较2组血脂,NT-proBNP和MMP-9、hsCRP血浆浓度的变化。结果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血脂降低明显(t=2.12,P=0.041),且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较阿托伐他汀组降低hsCRP、MMP-9的血浆浓度更明显(t=4.34,P=0.005)。但单用阿托伐他汀组NT-proBNP较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改善明显(t=-2.2,P=0.056;t=-3.12,P=0.03)。结论虽然阿托伐他汀组联合依折麦布较阿托伐他汀组更降低高脂血症及炎性反应,但是阿托伐他汀组较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对NT-proBNP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肖四海  宋巧凤  刘春荣  王小玲 《河北医药》2012,34(11):1650-1652
目的 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内皮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具有高脂血症患者102例.其中51例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20 mg联合依折麦布10 mg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40 mg,6周后比较2组之间血脂、内皮功能及炎症指标.结果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血脂降低明显(t=2.12,P=0.041),且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较阿托伐他汀组降低CRP(t=4.34,P=0.005).但单用阿托伐他汀组一氧化氮(NO)水平及FMD较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改善明显(t =-2.2,P=0.056;t=-3.12,P=0.0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虽然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阿托伐他汀更降低高脂血症及炎症反应,但是阿托伐他汀组更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HT5"H方法 从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组(B组)、依折麦布联合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各抽取60 例病例,对其治疗12周末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血脂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均<0.05).B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检测值均分别低于A组(PWTBZ均<0.05);C组治疗后 TC、TG、LDL-C均分别低于A组(P均<0.05);C组治疗后TC、LDL-C低于B组(P<0.05).C组治疗后TC、LDL-C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均<0.01);C组治疗后TC、LDL-C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P均<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WTBX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疗效。方法 136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及单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P0.05),尤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C、LDL-C、TG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C虽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降脂作用,能提高降脂达标率。  相似文献   

5.
邱柳霞 《北方药学》2016,(3):133-134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hs-CRP、MMP-9、ET1、NO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11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依折麦布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血脂水平及血清hs-CRP、MMP-9、ET1、NO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TC、LDL-C、TG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试验组LDL-C降低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MMP-9、ET1水平均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试验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主要冠脉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效果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NT-proBNP和MMP-9浓度水平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的临床研究.方法 我院确诊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EH+T2DM)患者100例观察组,同时就诊的单纯高血压病(EH)患者80例对照组,均抽血化验NT-proBNP、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血糖.根据血脂结果,将观察组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接受阿托伐他汀20 mg、40 mg每晚一次口服,治疗12周后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 EH+T2DM患者血NT-proBNP、MMP-9、hsCRP水平明显高于EH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脂及NT-proBNP、MMP-9、hsCRP水平均下降,B组下降更明显,与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H+T2DM比EH患者中NT-proBNP、MMP-9及hsCRP浓度水平升高;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EH+T2DM患者NT-proBNP、MMP-9及hsCRP浓度,揭示了他汀类药物非调脂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每组 49例,观察组应用依折麦布 10 mg/d联合阿托伐他汀10 mg/d,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 2周.观察治疗 2周后患者的血脂、HsCRP、肝肾功、CK的变化及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周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HsCRP均较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 ( P〈0.05).且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 (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05).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单用阿托伐他汀更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增加阿托伐他汀剂量或联合依折麦布对基础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出现高残粒样微粒胆固醇(RLP-C)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d-1)治疗后出现高RLP-C(≥0.13 mmol·L-1)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0 mg·d-1,n=38)和联合药物组(阿托伐他汀10 mg·d-1+依折麦布10 mg·d-1,n=37)。比较两组进入研究时及6个月治疗后血脂水平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的变化。结果两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LP-C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6月前明显降低;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比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更有效地降低RLP-C[分别为(-47.7±18.2)%和(-33.3±24.3)%,P<0.01]和提高FMD[分别为(48.5±45.2)%和(28.9±27.8)%,P=0.03]。结论对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出现高RLP-C血症的患者添加依折麦布有助于降低RLP-C和改善FMD。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ACS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依折麦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TC、TG、LDL-C和hs-CRP均明显下降(P<0.05),而联合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②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能够明显改善ACS患者血脂状况,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炎性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0%,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华  陈婧  赵晓辉 《中国药业》2014,(12):46-4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观察组联合给予依折麦布10 mg/d,均睡前服用,疗程4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血脂达标率及临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水平相比,观察组治疗后HDL-C明显升高,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HDL-C虽有所升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达标率为53.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66%(P<0.05);观察组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血脂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林凯  肖映珠 《北方药学》2021,18(3):47-48
目的:探究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类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未达标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100例LDL-C未达标的经阿托伐他汀钙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40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实验组采用依折麦布联合20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各血脂指标和胆固醇代谢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TC、LDL-C和7烯胆甾醇、菜油甾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类治疗LDL-C未达标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调节血脂指标,改善胆固醇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清CRP变化及血脂达标率。结果2组治疗前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及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TC、TG、LDL-C、HDL-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血脂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的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的治疗,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血脂变化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A组、B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O5;治疗后B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有明显疗效,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明显,临床效果安全稳定,但对于更大剂量是否适用于老年患者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缬沙坦80mg,C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缬沙坦80mg,均1次/d,服药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B组及C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ACS患者早期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及缬沙坦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疗效。方法50例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12周时测患者血清MMP-9和hs-CRP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MMP-9和hs—CRP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12周时MMP-9和hs—CRP较4周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MMP-9和hs-CRP的浓度,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MMP-9和hs-CRP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长期采用氯氮平治疗患者血液流变与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且需要长期采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运动、饮食与心理干预,同时口服氯氮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液流变与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可以有效调节长期采用氯氮平治疗患者的血液流变与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采用依折麦布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浆浓度、肌酸激酶、肝功能、血糖及胰岛素等的变化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AST(谷草转氨酶)等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LDL-C、总胆固醇(TC)是下降的各项指标较之前相比含量水平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12周后实验组TC、LDL-C、TG水平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下降(WTBX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胃肠道等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81.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有较好的效果,且降脂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杨锐能 《北方药学》2016,(11):126-12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后血浆中hs-CRP与sOX40L含量的变化.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接诊的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n=90)与B组(n=90),A组给予10mg/d的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B组给予20mg/d的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hs-CRP及sOX40L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B组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组,P<0.05;B组血浆hs-CRP及sOX40L水平变化差值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药物较小剂量可达到更明显的疗效,有效缓解了患者的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明沈  卢敏 《海峡药学》2011,23(3):95-9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抗高血压、降颅内压、阿司匹林抗凝和活化脑细胞等基本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1次,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TC、TG和LDL-C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和MMP-9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血浆hs-CRP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血脂、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