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体在随着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其全身各个器官、组织、细胞都发生着衰老的变化。机体衰老是细胞衰老的结果,而细胞衰老是DNA的维持、修复、控制过程失败的结果。最近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机体的衰老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它是一些衰老相关性疾病(如肿瘤、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脏疾病等)发病中基因表达改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皮肤衰老的因素衰老是机体的自然衰变过程,皮肤衰老则是人体衰老的外部表现。皮肤衰老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遗传、年龄、阳光、吸烟、职业及某些疾病和机体的代谢障碍等。①遗传因素遗传是皮肤和全身衰老最主要的原因。人体老化的特点是一种萎缩性改变,包括全身各器官的萎缩、  相似文献   

3.
衰老是机体的自然衰变过程,皮肤衰老是人体衰老的外部表现。皮肤老化分为时程老化与光老化,但病理上均表现为皮肤变薄、弹性减退、皮脂腺汗腺分泌减少、弹力纤维变性、胶原含量减少、皮肤中过氧化脂质和变性蛋白沉积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改变显示衰老皮肤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减少,Ⅲ型胶原基因表达增加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降低。有人认为DNA复制与衰老密切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改变是引起衰老的主要原因。目前延缓皮肤衰老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进行调控、延缓细胞衰老;二是根据皮肤结构变化进行结构重塑。  相似文献   

4.
所谓“营养”是指人体吸收及利用食物的过程,包括摄取、消化、吸收和体内利用等。一个人生命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营养,合理的营养不仅可以保持生命的持久活力,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更有延年益寿,青青容颜的目的。人体的衰老是自然界的必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发生很多变化,  相似文献   

5.
皮肤衰老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衰老是指机体器官对环境改变适应性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进而易患疾病或引起死亡的一种现象。衰老一方面受机体预定的基因程序调控 ,另一方面由内外“磨损和消耗”所引起 ,二者同时表现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皮肤由于位于体表 ,是最早显现机制衰老的组织 ,易于观察 ,可作为研究衰老的重要靶器官 1、2 。皮肤衰老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 ,所谓自然衰老 (intrinsie aging)是指由于机体内不可抗拒因素 (如重力、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随机体衰老而改变 )及遗传等因素所引起。其皮肤衰老的体表特征为皱纹的出现和皮肤的松弛。由环境因素如…  相似文献   

6.
衰老是指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组织结构、形态器官、生理功能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多方面的全身退行性变化。中医学认为衰老的机理很复杂,除了与遗传体质有关外,五脏虚损是衰老的主要机理,此外与机体气血精津液的消耗,有害物质的蓄积有关[1]。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明确指出人体衰老的具体表现:"女子…五七,阳  相似文献   

7.
皮肤老化是人类整体老化最显而易见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发展和加剧,不仅直接影响着皮肤组织的正常结构和生理机能,而且也间接地影响着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导致新陈代谢不同程度的失衡,甚至有可能促进和加快机体的衰老和死亡。因此,探讨皮肤的老化和抗老化,成为衰老生命科学研究中一项涉及面非常广且又错综复杂的热门课题。为此,我们采访了海军抗衰老研  相似文献   

8.
皮肤衰老及抗衰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衰老是指随年龄增长机体发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衰退的渐进过程。衰老一方面受机体的基因程序调控 ,另一方面由内外“磨损”和“消耗”所引起 ,二者同时表现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皮肤位于体表 ,是最早显现机体衰老的组织 ,易于观察 ,已成为研究衰老的重要靶器官[1] 。一、衰老皮肤的改变1.表皮 :衰老皮肤的表皮细胞渐呈扁平 ,表皮与真皮交界平坦 ,表皮钉突变浅、减少[2 ] ,表皮与真皮结合不够紧密 ,皮肤易受外力损伤形成水泡。角质形成细胞 (角朊细胞 )增大 ,部分角化不全 ,轮廓较模糊 ,活力下降 ,细胞间连接疏松 ,水合能力下降。老年人皮肤含水…  相似文献   

9.
衰老是机体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的自然变化过程,随着人体内分泌功能减退,机能出现衰退,适应环境能力下降,内环境稳定性下降,同时在紫外线等的外在损伤下,皮肤下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和基质结构以及代谢发生改变,出现胶原交联、溶解性下降、脂褐素堆积、血管弹性下降等问题,导致皮肤松弛变薄、色斑产生、毛发变白等一系列皮肤衰老表现。雌  相似文献   

10.
中药延缓皮肤衰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现已明确皮肤衰老是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中医理论认为,皮肤衰老以及整个机体衰老的直接原因是五脏虚损、气血失调。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含有各种氨基酸、脂类、多糖、果胶、维生素、微量元素、有机酸、生物碱、皂苷等多种成分,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皮肤微循环,提高皮肤胶原纤维及胶原蛋白含量,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如人参、黄芪、茯苓、珍珠、白芷、红花等中药均具有养颜防衰、祛斑防晒、除皱增白的作用[2]。本文就中药延缓皮…  相似文献   

11.
面部的衰老发生在所有的面部解剖结构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骨骼、韧带、肌肉、筋膜、脂肪和皮肤都会发生改变。自2007年面部脂肪室的概念被提出以来, 关于面部脂肪室衰老的研究不断涌现。该文作者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面部脂肪室解剖的认识过程及衰老进程中脂肪室形态学的变化, 并总结了基于脂肪室的面部年轻化策略, 有助于临床医师了解脂肪室与面部衰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皮肤衰老作为机体衰老的外在表象,一般分为自然老化和光老化。自然老化多表现为细小皱纹、皮肤松弛、干燥和粗糙;光老化多表现为弹性丧失、皱纹粗深、皮革样外观,常伴有色素沉着。中医学认为机体衰老的机制主要有阴阳失调、脏腑虚衰、精气衰竭,而皮肤衰老则多与脾肺关系密切。本文从文献研究方面探讨皮肤衰老与脾肺气虚之间的关系,为健脾补气、益卫固表而延缓皮肤衰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机体衰老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经受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机体系统器官结构与生理学方面的老化导致机体生物学方面的变化,二是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使得已经减退了的心血管储备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外科医生术前必须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状况,以便术中、术后做到心中有数,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手术风险。1老年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一般而言,心血管系统从30岁开始出现衰老,由衰老引起的心血管机构及功能的改变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某些老年人虽然没有明显的心血管疾病,但可因手术等应激而…  相似文献   

14.
骨衰老是机体成骨、破骨、成脂、成软骨失衡的一种生理或病理状态。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调控性细胞死亡方式,在骨衰老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研究发现,铁死亡在成骨、破骨、成脂、成软骨及骨细胞中均发挥关键调控作用。本文分别从上述五个方面探讨铁死亡与骨衰老的相关性,为防治骨衰老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女性生育力的降低显著早于全身机体的衰老,卵巢储备一般在35岁开始下降。目前卵巢衰老的诊断主要依据年龄、基础血FSH、抑制素B和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及窦卵泡计数。卵巢衰老包括生理性卵巢衰老(NOA)、隐匿性卵巢功能不全(OPOI)和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在IVF周期中补充生长激素、脱氢表雄酮以及辅酶Q10可以部分改善NOA患者的IVF结局。目前针对POI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联合体外激活的POI临床研究获得了较好的妊娠结局。干细胞移植干预POI患者的临床研究提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逆转卵母细胞衰老的技术中,自体生殖系线粒体能量移植(AUGMENT)在小规模临床试验中能够显著改善卵母细胞的质量和临床妊娠率。本文就卵巢衰老的临床诊断、发病机制和干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等骨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胞衰老已被证明是导致骨代谢过程中骨量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囊泡内含有不同种类的miRNAs、蛋白质、脂质、mRNAs、tRNAs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被认为具有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即SASP因子相似的功能。本文将总结近年来机体或细胞在衰老时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与SASP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展望细胞外囊泡在未来衰老引起的骨代谢性疾病治疗研究中存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肾脏衰老是一个多因素的复合调控过程,复制性衰老、应激性类衰老是目前已发现的与肾脏衰老密切相关的两条主要途径,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端粒长度的关键物质(p16、p53、端粒酶等)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成为肾脏衰老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衰老的Leydig细胞中睾酮合成降低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睾酮是男性体内主要的雄激素。老年男性体内睾酮水平下降使机体呈现肌肉松弛、骨质疏松和性欲减退等衰老现象,这与睾酮合成减少及其分泌节律改变密切相关。除了。肾上腺皮质有少量分泌以外,睾酮主要由睾丸间质中的Leydig细胞生成。对于衰老Leydig细胞中睾酮合成减少的机制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体视学原理,在光镜下对衰老大鼠睾丸各结构成份进行了定量观察研究,以探讨睾丸各结构成份年龄性变化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长,睾丸曲细精管的体密度(Vv)、表面积与体积之比(Sv/Vv)均明显降低(P<0.01);而线密度(Lv)则无明显变化(P>0.05)。2.老年组曲细精管的生精细胞除精原细胞的体密度(Vv)明显降低外,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的体密度(Vv)均有较大的增加,差异显著(P<0.01)。3.间质体密度(Vv)、曲细精管基膜调和平均厚度(th)两个参数值在衰老大鼠睾丸中增大,间质中毛细血管的线密度(Lv)降低(P<0.01)。上述测量结果提示:衰老大鼠睾丸曲细精管的萎缩退化主要与精细胞发育障碍有关。此外,由于间质纤维化、曲细精管基膜调和平均厚度增大造成生精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缺乏。  相似文献   

20.
皮肤老化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老化是机体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的变化过程,同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最明显就是光线对皮肤的损伤作用。所以,有人认为皮肤老化体现两个过程,即自然老化(又称时程老化)与光化性损伤(光老化)。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避开生老病死的规律,也不会脱离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人的脸上时程老化与光老化没有明显的界定。皮肤衰老临床特征包括皮肤干燥、粗糙、松弛、起皱纹、萎缩,以及出现花斑状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和发生肿瘤等。目前对皮肤老化预防与治疗的方法有很多,但不外乎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内治主要是服用有抗皮肤衰老作用的制剂;外治除了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