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紫萍  邓英光  周枫 《中国药房》2014,(48):4591-4593
目的:比较氟康唑注射液和氟康唑滴眼液外用滴耳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成本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或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27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氟康唑注射液组88例,氟康唑滴眼液组190例,统计两组疗效及费用,并运用最小成本法进行分析。结果:氟康唑注射液组有效率为98.8%,氟康唑滴眼液组有效率为9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氟康唑注射液组治疗费用为(254.76±16.23)元,氟康唑滴眼液组治疗费用为(65.56±27.1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均较好,从经济学角度看,氟康唑滴眼液治疗成本较小,为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119耳)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60耳)和对照组55例(59耳)。对照组单用氟康唑滴耳液滴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氦氖激光联合氟康唑滴耳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增强药物治疗效果,无痛苦及不良反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陈萍  王玉红  朱凌云 《药学研究》2018,37(7):423-425
目的 比较0.2%氟康唑液和克霉唑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将74例确诊为外耳道真菌病的患者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0.2%氟康唑液耳浴,对照组使用克霉唑软膏自行涂耳。疗程2周,随诊3个月,比较两组不同药物治疗有效率。结果 随访3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有效率为70.9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2%氟康唑液耳浴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优于霉唑软膏涂耳,前者使用方便,涂布均匀,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特比萘芬喷雾剂、氟康唑滴液以及派瑞松软膏三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在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外耳道真菌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特比萘芬喷雾剂局部应用)、对照一组(氟康唑滴液局部应用)、对照二组(派瑞松软膏局部应用),每组各40例,2周为1个疗程,3~6个月随访,对比治疗前后总有效率。结果盐酸特比萘酚喷雾剂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总有效率为97.5%,氟康唑滴剂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总有效率达80%,派瑞松软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总有效率达87.5%;其中使用派瑞松软膏的患者依从性较差。结论盐酸特比萘酚喷雾剂是一种药性温和、作用强、疗效快、疗程短及反应轻的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大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31-2932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并作经济学评价.方法 80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进口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国产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与对照组的9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成本/总有效率比(C/E)为4.88,低于对照组的52.84.结论 国产与进口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均疗效可靠、安全,但是国产药更经济.  相似文献   

6.
聚维酮碘治疗外耳道真菌病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洪斌  沈川  樊慧红  黎红光 《医药导报》2005,24(12):1124-1125
目的评价聚维酮碘溶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外耳道真菌病患者65例(74耳),采用聚维酮碘溶液滴耳,浸渍15 min,qd;对照组61例(73耳)单纯应用4%硼酸乙醇滴耳液,每日3或4次。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间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3%,86.3%﹙P<0.05)。 结论聚维酮碘溶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能显著减轻患者症状,改善体征。  相似文献   

7.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耳道真菌病又称耳真菌病,是由浅部真菌感染耳道皮肤毛囊所致,属外耳道皮肤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治疗主要靠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对于外耳道真菌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耳真菌感染的外用药物。本研究发现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具有较广泛的抗真菌谱,其口服制剂和注射剂疗效显。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临床上主要用于静脉给药,虽然疗效显,但因不良反应大.不宜长期应用。外用滴耳较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具有药物用量小、易吸收、毒性小的特点,因此本研究将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改变给药途径,局部外用滴耳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以期减少氟康唑剂量,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真菌耐药性的产生。我院耳鼻咽喉科使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滴耳治疗耳真菌病70例,经临床观察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6,(2):428-430
目的:评价氟康唑与克霉唑软膏联合外用对外耳道真菌感染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门诊诊治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2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均给予氟康唑注射液与克霉唑软膏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3.00%(P<0.05)。结论:采用氟康唑与克霉唑软膏联合外用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病患者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外耳道真菌病(otomycosis externa)在耳内窥镜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疑似外耳道感染的患者247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电耳镜,耳内窥镜,实验室检查诊断外耳道真菌病2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愈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5.3%,有效率为11.6%,无效率为3.2% 对照组治愈率为72.3%,有效率为14.5%,无效率为13.3%.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31.77±3.09)天,对照组为(21.17±3.61)天.两组在临床疗效和治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窥镜可提高外耳道真菌病的诊断,与电吹风配合治疗可以缩短治愈时间和提高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217-219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灌注治疗儿童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门诊2015年9月~2016年12月诊治的60例外耳道真菌病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35耳),给予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灌注;对照组30例(33耳),给予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涂抹,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愈后,两组患者分别随访3个月,试验组30例35耳,治愈34例,好转1例,无效0例,复发1例,有效率100%,复发率2.9%;对照组30例33耳,治愈22例,好转5例,无效6例,复发7例,有效率81.8%,复发率21.2%。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灌注治疗儿童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滴眼液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8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加替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72.5%,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7.6±0.7)d短于对照组的(10.2±1.2)d,治疗费用(529.8±20.5)元高于对照组的(371.1±11.3)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相比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时间短,但治疗费用较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高,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夏天无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笔者所在科室门诊就诊的视疲劳患者400例,无其他眼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均已正确矫正屈光不正。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夏天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观察各项症状及视物持续时间的变化,共3~6个月。结果 试验组中视疲劳症状消失者40例,好转156例,4例无效。总有效率98%,平均用药60 d,在用药后眼痛,眼胀,眼干,视物模糊首先缓解,视物持续时间延长。对照组中有效20例,好转120例,60例无效,总有效率70%。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夏天无滴眼液能够有效地缓解视疲劳症状,是治疗视疲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氟康唑制成0.2%滴眼液,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无菌方法配置成滴眼液,选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 -200)测定滴眼液含量,对2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进行对照分组疗效观察。结果:氟康唑滴眼液制备,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结果准确,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总有效率为95.2%。结论:氟康唑滴眼液是一种可供临床选用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依据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通过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可以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好,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对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K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6例EKC患者,用正反面抛掷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眼压异常情况、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伪膜治疗有效率为95.3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自体血清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角膜上皮损伤患者94例,150眼,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69眼,给予贝复舒眼液点眼;观察组81眼,抽取自体静脉血,制备血清滴眼液点眼。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达71.60%,总有效率高达95.06%,明显高于对照组60.87%和81.1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结论自体血清滴眼液费用低廉,应用于角膜上皮缺损治疗切实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阿昔洛韦滴眼液在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 70例病毒性角膜炎病人 ,4 0例用阿昔洛韦滴眼液 ,男性 2 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4 8±s15 )a ;30例用利巴韦林滴眼液作为对照 ,男性 13例 ,女性 17例 ,年龄 (4 5± 16)a ,2药均每次 2滴 ,每日 5次 ,2wk为一个疗程。评价其症状体征的改善率、总积分改善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 7d后症状控制、显效、好转、无效分别为 9,3,8,2 0例和 2 ,7,3,18例 (P >0 .0 5 ) ;治疗 14d后分别为 31,7,2 ,0例和 12 ,9,7,2例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组治疗 7,14d后总评分分别为 (5± 3)分 ,(1.1± 1.4 )分和 (6± 5 )分 ,(2 .6± 2 .9)分 ,均较治疗前 [(10± 5 )分 ,(11± 4 )分 ]明显降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组治疗 7d时总有效率均为 30 % ;治疗 14d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95 % ,对照组为 70 % (P <0 .0 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阿昔洛韦滴眼液是一种新型、有效、安全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滴眼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经济性,为临床提供有效、安全、经济的干眼症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纳入标准的124例中、重度干眼症病例,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局部点眼治疗,治疗组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局部点眼治疗的同时,加以雾化治疗。以愈显率为疗效评价指标,并运用成本-效果法对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病例各62例。两组愈显率分别为56.45%、95.16%,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可得,以对照组为基准,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29,治疗组每获得1%总有效率,需多支付7.29元,远低于意愿支付阈值(两种治疗方案平均总成本为276.83元),提示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性更佳。敏感性分析显示两组的成本效果相对于药品价格及治疗费用波动稳定。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雾化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