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基底膜的主要组成蛋白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和血糖变化的关系。 方法:选择1999/2003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n=8),微血管病变组(n=36)和无并发症组(n=38);以44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被试者的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同时测定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等相关生化指标,用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26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8.69&;#177;26.67)(78.41&;#177;19.12)μ/L,P〈0.01];其中微血管病变组高于其他各组(P〈0.01)。②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2.78&;#177;25.69),(147.02&;#177;27.64)μg/L,P〈0.01];其中微血管病变组高于其他各组(P〈0.01)。③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比较:各病程组间(〈5年,5-,≥10年)的血清Ⅳ型胶原水平虽逐渐递增,但无差异(P〉0.05)。病程6~10年及11-22年的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亦高于病程〈1年及1~5年者(P〈0.01)。④不同血糖值的糖尿病患者比较:三组(〈8,8-,≥11.1mmol/L)血清层粘连蛋白与Ⅳ型胶原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组间无差异。⑤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与血糖、病程呈正相关(P〈0.01,0.05)。⑥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P〈0.001)。 结论: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血糖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时血清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直接检测病人血清中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结果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时血清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或成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中Urea、Cr和尿中蛋白.结论病人血清中层粘连蛋白、IⅣ型胶原水平升高可作为较早反映糖尿病肾损害的报警指标,也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时血清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直接检测病人血清中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结果: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时血清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或成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中Urea、Cr和尿中蛋白。结论:病人血清中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升高可作为较早反映糖尿病肾损害的报警指标,也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用的指标。ⅣⅣⅣⅣⅣ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80例T2DM 微血管病变患者应用4周CSII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Ⅳ型胶原(CⅣ);纤溶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浓度的变化.[结果]①T2DM 微血管病变组患者CRP、hsCRP、CⅣ、PAI-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P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CSII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显著降低(P<0.01);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抵抗指数、CRP、hsCRP、CⅣ均降低(P<0.05); PAI-1显著降低(P<0.01),t-PA显著升高(P<0.01).[方法]T2DM微血管病变与血清炎症因子;CⅣ;纤溶因子有关,CSII治疗除能降血糖外,还能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CⅣ水平,改善纤溶因子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的水平变化及与恶性肿瘤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3例癌症患者、39例一般疾病患者及33例健康志愿者血清HA、Ⅳ-C和LN水平。结果癌症患者血清HA、Ⅳ-C和LN水平显著增高,较正常对照组、一般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A、Ⅳ-C和LN水平变化对癌症患者诊断、病情转归及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控制水平与肾脏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与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对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成人标本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hs-CRP、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微量清蛋白尿组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而临床蛋白尿组也明显高于前面两组(P<0.01),并且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密切关系,随病程延长各物质浓度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的排出与血糖控制水平、血管炎症标志物以及患者的病程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前房灌注加压法制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抗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抗体对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基膜的细胞外基质进行免疫组化反应,观察视网膜微血管基膜的细胞外基质和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含量的变化。方法:实验在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室完成。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1h再灌注1h组、缺血1h再灌注2h组、缺血2h再灌注1h组、缺血2h再灌注2h组,每组18只。缺血再灌注各组采用提高眼压法造成视网膜缺血后,恢复眼压形成血流再灌注,每组取8只大鼠视网膜组织用抗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抗体标记,测定阳性染色平均单位面积。每组取10只大鼠测定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浓度的变化。结果:9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视网膜微血管基膜的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阳性染色平均单位面积:缺血再灌注各组比正常对照组小(P<0.01)。②视网膜微血管基膜阳性产物呈不连续线状的数量:缺血再灌注各组比正常对照组多(P<0.01)。③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含量:缺血1h再灌注1,2h组,缺血2h再灌注1,2h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1.82±1.97)μg/g,(40.45±3.92)μg/g,(43.68±4.01)μg/g,(68.76±5.37)μg/g,(13.37±1.23)μg/g,(F=6.634~8.987,P<0.01)]。随缺血再灌注的延长,大鼠视网膜线粒体钙含量逐渐增高。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含量升高,并可能激活细胞外的蛋白酶,降解微血管基膜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导致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检测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5例肝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炎组(45例)、肝硬化组(30例)、肝癌组(2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结果为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各指标的阳性检出情况及其水平。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的阳性检出率为83.33%、32.50%、56.67%、40.00%和95.00%、45.00%、70.00%、55.00%,显著高于肝炎组的31.11%、26.67%、28.89%、20.00%(P0.05);肝癌组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为(384.50±9.23)、(183.50±7.50)、(115.73±6.88)g/L;(142.22±3.72)、(522.62±10.36)、(177.46±6.68)g/L;(126.50±7.02)、(155.20±4.26)、(622.75±11.60)g/L;(159.10±6.05)、(150.09±9.03)、(159.50±5.20)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血清透明质酸显著高于肝炎组,肝癌组的血清透明质酸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显著升高,联合检测该类指标对肝病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空腹C肽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糖耐量异常患者(IGT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1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NC组)。T2DM组根据有无冠心病再分为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并发症组(T2DM合并PVD组)68例,糖尿病无周围血管并发症组(T2DM无PVD组)72例,比较各组血清空腹C肽、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T2DM组血清空腹C肽高于IGT组、NC组(P<0.05);T2DM合并PVD组血清空腹C肽水平低于T2DM无PVD组(P<0.05);IGT组血清空腹C肽水平高于N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PVD与空腹C肽、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除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等有关外,还可能与空腹C肽水平有关,血清空腹C肽可能成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及与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04-01/0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152例实验对象,包括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44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32例、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6例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行常规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测量,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测定其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结果用x珔±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多元逐步回归。结果:①2型糖尿病伴有或不伴有大血管病变患者及无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1.745±0.475),(1.329±0.464),(1.413±0.565),(1.034±0.276)μg/L,P<0.05~0.01;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和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基本相似;2型糖尿病伴有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较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及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者明显增高(P<0.05)。②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和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P<0.05的水平上有显著的正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