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脑血流速度昼夜变化与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流速度昼夜变化与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的关系天津市河北区中山医院赵存敏解放军第254医院孙连贵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存在昼夜分布差异,为了探讨脑血流速度昼夜变化与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的关系,我们分别对20例住院脑血栓患者及同期的20例住院非心脑血管病患者进...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探讨脑血栓急性期病人血浆内皮素(ET)水平24h内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发病的关系。②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32例脑血栓病人和20例健康人2:00,8:00,14:00,20:00时血浆ET水平的变化。③结果脑血栓病人昼夜血浆ET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9.64-10.33,P均<0.001),且在24h内2:00ET水平最低,8:00最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2,P<0.0l)。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脑血栓病人24h的ET水平,均较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者显著增高(t=2.11-5.17,P<0.05,0.01)。④结论脑血栓急性期病人血浆ET水平24h内有早晨高和晚上低的节律性变化,其变化与脑血栓发病早晨为高发时间的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6名正常成人血清TSH,观察其昼夜节律。结果显示:正常成人TSH分泌高峰在23:30pm~03:30am,低谷在17:00pm~20:30pm;夜间平均TSH浓度显著高于日间。昼夜TT3,TT4浓度差异无显著性,且与TSH昼夜节律无关。对每0.5h节段取血所获TSH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提示18:00pm,24:00pm和02:30am三个取血时间所观察的TSH浓度基本能反映TSH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4.
中风发病时间昼夜分布差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本地中风发病时间与昼夜生理节奏的关系,我们统计分析了10年来本院收住院治疗的330例中风病例,现就昼夜24小时的发病分布作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些报告认为,急性心肌梗塞、可逆性心肌缺血、心源性猝死、致命性肺血栓栓塞及缺血性中风的发病高峰均出现在早晨。一些能触发缺血性意外事件的因素,如儿茶酚胺的分泌,皮质醇的分泌,血小板的凝集,心率,血压的改变等也存在类似的昼夜分布类型。以往,对缺血性疾病发病的昼夜分布研究主要集中于门诊病人,本研究调查了普通内科病房住院病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CPA)的昼夜时间分布。于1989年5月1日~1990年1月31日,作者调查了普内科病房住院病人发生CPA的患者。一旦确定为CPA时,于发病后  相似文献   

6.
滕州市乙脑发病与死亡时间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脑发病及死亡时间分布规律。方法:对滕州市1963-2001年乙脑疫情资料,按照乙脑发病强度和疫苗接种情况。利用圆形分布法^[1]进行不同时期发病及死亡时间的比较分析。结果:乙脑发病高峰日为8月16日,发病高峰期为7月28日-9月4日, 死亡高峰日为8月17日,死亡高峰期为7月29日-9月4日,经watson与williams检查,自然感染、疫苗推广和计划免疫等不同时期,乙脑发病的时间分布差异有显性(P<0.01),死亡时间分布特征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由于实施乙脑疫苗接种和疫源地处理,乙脑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空间分布趋于高度散发,发病与死亡高峰时间提前,且峰期缩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昼夜急性心肌梗塞(AMI) 发病时间的特点;方法 将1 天分为四个相等的时段,用X2检验, 比较各时段内胸痛出现发生率;结果 胸痛出现的时间有明显的节律,6 :00 ~12 :00 比其他3 个时段发生率高( P< 0 .05) ; 结论 对高峰期的多个触发因素进行干预,可预防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386例石淋猝发肾绞痛的时间与人体阴阳昼夜节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体阴阳昼夜节律与石淋猝发肾绞痛发作时间的关系。方法:以午时前后各分为1组,将每组病例人数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间病例的多少。再以》内经《有关阴阳消长的昼夜理论将1日分为4个时间组,即每3个时辰为1个组时间;平旦组(4:00~9:59)、日中组(10.00~15:59)、日西组(16:00~21:59)、夜半组(22:00~次日3:59),将每组发病人数进行统计并比较4组间病例的多少。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脑出血与脑梗塞发病的年龄、月份与昼夜分布规律,对631例脑出血与1156例脑梗塞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发病年龄、月份与昼夜分布均有明显的不同(P均<0.01)。采用圆形分布法统计学处理发现:两者发病年龄、月份与昼夜分布均有相对集中趋势(P均<0.001)。脑出血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9.8岁,较脑梗塞的66.8岁提早约7岁;脑出血一年中二次发病的高峰月份是2月9日与9月4日,较脑梗塞的5月2日与9月27日分别提早近3个月与23天;脑出血发病的昼夜高峰时间为15时1分5秒,较脑梗塞的7时46分37秒延迟约7小时。  相似文献   

10.
大量临床现象和统计数据表明,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有昼夜24h分布差异,即昼夜24h内存在一个高发时间段,Aqoodimarler等均认为并验证了清晨高发时间段的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国外多数报道发病最高时间段是6~10时,国内[1]报道最高时间段是9~12时,其次为21~24时。对于农民心、脑梗死性疾病昼夜发病规律报道甚少,1990~1998年我们观察心、脑梗死各300例,对二者昼夜24h发病规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脑梗死组3O0例,男154例,女146例,≤65岁考162例,≥65岁者13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0例,男165例,女135例,<65岁者156例,>6…  相似文献   

11.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的昼夜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卫  韩丽玲 《浙江医学》1998,20(1):21-21,25
为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昼夜变化,测定34例NIDDM患者血清生长激素0:00,8:00和16:00值,结果NIDDM患者生长激素昼夜变化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且生长激素0:00值与空腹血糖8:00值与胰岛素释放试验1h值0:00值与空腹C肽值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出血发病的昼夜变化规律与卒中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登记发病时间明确的758例脑出血患者,计算在早上(05:00-10:00)、下午(11:00-16:00)、晚上(17:00-22:00)和夜间(23:00-04:00)发病的频数,行频数分布拟合优度x2检验,检验脑出血发病昼夜变化规律;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昼夜变化规律与卒中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①早上和晚上是发病的两个高峰,分别占31.0%和35.9%,夜间和下午是两个低谷;年轻(≤60岁)者,晚上是发病最高峰,年老(〉60岁)者早上是发病最高峰;②无论有或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和卒中史危险因素,脑出血发病昼夜变化规律与总体相一致;③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饮酒史和卒中史与脑出血的发病昼夜变化规律不存在相关性。结论:脑出血的发病呈现早上-晚上双峰分布的昼夜变化规律,年轻者表现为晚高峰优势的特点,年老者表现为早高峰优势的特点,脑出血发病昼夜变化规律与传统卒中危险因素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时间生物节律理论,将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8个时辰组,分为针刺组与空白组,针刺组在不同时间用普通毫针针刺小白鼠足三里穴,用放射免疫法测其脑组织浆亮氨酸──脑腓肽含量。结果显示:空白组脑浆中脑腓肽含量随昼夜时间节律的变化而变化,各时间的针刺组脑腓肽均值较相应时间空白组增高,除10:00~12:00、12:00~14:00两组与空白组比较元统计意义(P>0.05),其它时间组与空白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缺血性中风时红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的粘附特点,采用流室系统对脑血栓形成、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红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粘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脑血栓形成组及短暂脑缺血发作组红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粘较量较正常明显增加;而短暂脑缺血发作组与脑血栓形成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作用增强可能在缺血性中风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与季节的关系。方法:采用圆形统计法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15年时间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110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发病高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高峰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r=0.825,P〈0.01),发病高峰时间约为1月15日左右,按季节应为冬末春初。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倾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胆绞痛发作的昼夜时间规律性,为临床胆绞痛的防治提供时间依据。方法:用“十二时辰分析法”、“四时间段分析法”对324例胆绞痛昼夜发病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昼夜十二时辰中,子时胆绞痛的发生率最高;在昼夜四个时间段中,夜半胆绞痛的发生率最高。结论:胆绞痛发病具有明显的昼夜时间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规律与昼夜时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统计136倒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时间,昼夜以每4 h为一个时间段,分别统计各时间段的发病人数.结果 8:00~12:00时段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高峰期.与其它时间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0:00~4:00时段为国人睡眠时段,发病人数最少(P<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惠者的发病时间与昼夜生理节律变化呈相关性.8:00~12:00为发病高峰时段.发病的时间规律与血压,血液成分的昼夜节律变化、血管因素及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峰时间段前的多个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于1996年~1997年对云南省澜沧江流域沿岸的多斑按蚊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该蚊地理分布广,种群数量占捕获按蚊总数的27.43%,夜间活动高峰出现于20:00至22:00之间,预期寿命较高,以人房周围栖息为主,兼野栖性,室外捕捉率与室内捕中率人有显著差异(P〉0.05),该蚊的季节消长与当地疟疾发病关系紧密等。  相似文献   

19.
对1987年~1992年冠心病发作猝死病人133例死亡时间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6:01~12:00时间段猝死76例,占57.1%,与其它时间段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提示冠心病猝死多发生在上午,有明显昼夜规律性。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体蠕形螨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明胶带法观察蠕形螨在人体面部的寄生、逸出及其在体外的存活能力。结果表明,毛囊蠕形(Demodex follculorum)主要以颚体朝向毛囊底中寄生,且常常有多条群居现象,而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两种人体蠕形螨昼夜均可主动爬出毛囊口出现在皮肤表面,,Df白天10“00-18:00为逸出高峰;Db则以夜间22:00-2:00逸出最多。此外,蠕形螨在体外有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