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兵奇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04-180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01期间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1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全部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良性6例(50%),潜在恶性2例(16.67%),恶性4例(33.33%)。所有手术切除标本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 ll7阳性9例(75%),CD34阳性8例(66.67%),细胞呈上皮样或菱形,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26个月,术后1年内复发3例,死于本病2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外科手术是胃肠道间质瘤的唯一根治手段。  相似文献   

2.
彭友 《西南军医》2014,(5):533-53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显示21例为良性GIST,4例为恶性肿瘤,11例为混合性的肿瘤疾病。随访两年发现3例因肿瘤复发致死,2例于术后4周肿瘤复发后再行手术治疗,其他患者基本正常。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检查较为复杂,需要借助相关的病理检查才能证实。利用手术治疗GIST患者,疗效良好,并且靶向技术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GIST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 18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肿瘤位于胃12例,小肠4例,结肠2例。16例完整切除,2例姑息切除,CD117阳性率96.2%,CD34阳性率75.6%。结论 GIST是一类具有恶性倾向的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多变,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标记物,手术及应用分子靶向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16例原发胃肠道间质瘤中原发于胃10例,原发于十二指肠1例,发生于回盲部1例,发生于小肠2例,横结肠系膜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内生性生长者1例,外生性生长者11例,腔内外生长者1例。影像学判断GIST良恶性的符合率为81%(13/16)。结论:外生性生长是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的生长方式,也是诊断的主要依据。CT是该病术前诊断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异生血管CT表现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有异生血管的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14例,CT增强表现有异生血管给瘤体供血,并参考相关文献分析。结果:单发团块影11例,两个或多个团块3块,9例肿块型囊变;肝左动脉供血的1例空肠间质瘤,2例胃间质瘤;腹腔干分支供血的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胃间质瘤及1例肠系膜间质瘤;脾动脉供血的1例肠系膜间质瘤;髂外动脉分支供血的3例回肠间质瘤;髂内动脉供血的2例结肠间质瘤。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血供十分丰富,可由本脏器的原始血管供血,同时还可存在瘤体以外脏器的血管供血,在较大肿瘤的定位时,有异生血管形成时,以胃肠道间质瘤为多见,同时有异生血管的肿瘤以腔外型最常见,而绝大多数以恶性为主,同时也为临床术前手术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病的X线征象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资料,对其术前CT检查(12例)、常规X线造影(3例)、DSA检查(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间质瘤单发4例,多发1例(胃和小肠各有一个间质瘤),恶性间质瘤10例,均为单发。恶性肿瘤一般较良性肿瘤大。CT密度均匀性:良性肿瘤均匀3个;恶性肿瘤均匀3个,不均匀7个。CT密度:良性者与消化道壁相比密度相等3个;恶性者等密度3个,低密度3个,等低密度3个,等低高密度1个。肿瘤灶边缘:良性者3个均无分叶,界限清楚;恶性者有分叶5个,无分叶5个。CT增强后强化:良性者增强后强化均匀,恶性者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与其它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各种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27例经超声检查发现29个病灶,超声提示20个为胃肠道间质瘤,6个超声仅提示肿瘤存在,3个误诊为其它疾病;其中9例行CT检查发现9个病灶,7个提示为胃肠道间质瘤,1个仅提示恶性肿瘤,1个误诊为外生性胃癌;4例行MRI检查发现4个病灶,3个提示为胃肠道间质瘤,1个误诊为胰腺囊腺癌;6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具体病灶,3例提示胃肠道外压性改变,1例误诊为胃窦部溃疡并窦道形成,2例仅提示胃炎。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具有较典型超声、CT和MRI表现,据囊实性成分多少分为3型:Ⅰ型实性,Ⅱ型囊实性以实性为主,Ⅲ型囊实性以囊性为主,其中Ⅱ型最多见,增强扫描时实性部分多不均匀性强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筛查手段,CT与MRI对其定位及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42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26例,小肠12例,乙状结肠及直肠各1例,肠系膜2例。肿块横径1.2~22.0cm,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多向消化道腔外生长。平扫密度均匀8例,均匀强化,平扫密度不均匀34例,呈不均匀强化,其中1例见点状钙化。CT检出肝脏转移1例,椎体及肾脏累及1例,前列腺受累1例,输尿管受累1例。本组病例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3.9%(39/42)。误诊为腹腔占位1例,后腹膜肿瘤1例,胃癌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能较清晰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特征,以及与胃肠道的关系,并了解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5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5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4例,3例直径小于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恶性9例,密度不均,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脾转移。交界性2例,直径分别为3.6cm和4.3cm。结论: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病变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37例胃肠道间叶来源的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应用CD117、CD34、Actin、S-100四种抗体对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原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20例均表达CD117,阳性率100%;原诊为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的17例表达CD117,阳性率94.5%,其中2例只表达Actin.37例肿瘤中表达CD34阳性率72%、Actin阳性率56%、S-100阳性率10%.结论 在37例肿瘤中,35例为胃肠道间质瘤,占94.6%.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间叶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CD117、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最可靠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T和钡餐造影检查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外生型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口服阳性对比剂常规CT增强加三维重建;以及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用卡方检验分析两者在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20例研究对象中,CT定位诊断正确13例(65%),定性诊断正确18例(90%)。消化道钡餐定位诊断20例,正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12例(60%)。两者在定位、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上差异值分别为P<0.01、P=0.038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两者结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5%(19/20)。结论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明显,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而定位准确率低。钡餐造影明确间质瘤与肠管关系;定位诊断优势明显。CT结合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能明显提高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胃肠间质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经我院超声内镜诊断并经病理或免疫组化确诊为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超声内镜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肿瘤较大、边界不规整、溃疡形成、回声不均匀及高回声改变为恶性胃肠间质瘤常见的超声内镜特点,超声内镜诊断良恶性胃肠间质瘤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3%(24/26)。结论超声内镜可作为判断良恶性胃肠间质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辅助临床早期治疗胃肠间质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其相应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总结病灶特点,并与既往PET/CT报告及病理报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18例间质瘤,原发瘤灶均为单发,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10例,3例良性病变PET显像均为阴性表现,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15例均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核素异常浓聚灶,CT表现3例良性间质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滑肿块影,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CT表现不一,多数病灶内可见坏死、囊变区,部分病灶内可见出血,少部分病灶内密度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大部分病例可准确定位、定性诊断,少数病例定位诊断及病理学分型不明确。结论PET/CT在对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鉴别间质瘤良、恶性,且一次扫描可判断肿瘤有无转移,但对于间质瘤恶性程度分级上还有一定困难,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7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经CT和病理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同时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肿瘤的性质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效调查78例患者,良性28例(35.9%),恶性50例(64.1%),肿瘤直径范围为0.5~26.7cm,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 (95%CI):28.13(6.21~250.84)]、肿瘤形态[OR (95%CI):(3.61~322.97)]、强化程度[(OR (95%CI):19.44(3.60~326.02)]以及强化方式[(OR (95%CI):19.74(1.48~264.17)]都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直径5cm及以上、肿瘤形态不规则、强化程度明显以及强化方式不均匀都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独立预测因素,患者出现这些CT征象可初步诊断为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64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GIST患者影像资料,并与临床及病理表现对照.6例患者先行消化道钡餐检查,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2例胃肠道间质瘤中位于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4例,回肠4例,腹腔网膜2例.腔外型生长者6例,腔内生长2例,腔内外生长者12例,2例系膜来源间质瘤.肿瘤直径2.5~16cm不等,肿瘤大于5.0cm者多有中心或偏侧坏死区,且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时考虑肿瘤恶变.多数病灶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明显强化.22例中5例恶性,其中2例伴肝转移,1例伴有肺转移.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很好的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其CT动态增强检查结合后处理重建功能在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及对临床治疗指导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X线钡餐检查的影像表现。资料与方法:对5例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的临床和X线钡餐检查的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食道间质瘤2例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胃间质瘤3例常表现为消化道出血、中上腹不适、腹痛、腹部包块等。恶性肿瘤可有体重减轻,发热,偶有腹腔播散和肝转移症状。X线钡餐检查的影像表现良性间质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可有浅分叶:切线位显示弧形、半圆形充盈缺损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夹角多呈钝角。其表面粘膜展平或消失,部分有小龛影。恶性间质瘤形态不规则,其表面粘膜破坏,有多发龛影。邻近结构有受压改变。结论: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钡餐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X线钡餐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结合超声内镜和MSCT检查,祢补钡餐的不足。确诊仍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附16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评价CT和MRI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资料。结果:16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胃部9例,空肠3例,回肠、食管、直肠及后腹膜各1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10例。CT和MRI表现:粘膜下富血供性肿块,肿瘤倾向于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增强后良性者强化均匀,边界清楚,恶性者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结构侵犯。结论:CT和MRI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肿瘤位于胃部5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肿块直径<5.0cm者3例,直径≥5.0cm者7例。呈类圆形2例,呈多分叶状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4例,低度恶性6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表现有一定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并可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但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评估应用明胶海绵微粒TACE(GSM-TACE)联合伊马替尼治疗进展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2013年1月—2019年1月收治9例不能外科手术的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规律服用伊马替尼治疗进展后,选用GSMs-TACE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CT随访结果,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术后采用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标准评估疗效,术后每月随访1次。结果 9例GIST肝转移均为接受伊马替尼治疗6~30个月进展的患者,且无外科根治性手术指征;9例患者共接受17次GSM-TACE治疗;根据mRECIST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中位生存时间(24±4.4)个月;无肝脓肿形成,未发生与介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GMS-TACE联合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春生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0):1053-105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的特点。结果良性9例,恶性16例。胃部18例,食管1例,空肠4例,回肠2例,均为单发病灶。CT表现:(1)平扫,表现为圆或类圆形肿块影,9例良性肿块,8例边界清晰,16例恶性中11例边界不清,7例边缘呈分叶状,2例可见小钙化。(2)增强,25例肿瘤实质可见强化,以动脉期强化明显,但静脉期强化范围较动脉期广,其中15例肿块边缘模糊。结论螺旋CT是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平扫结合增强检查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并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