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6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47例。平均年龄15.3±2.6个月(4~28个月),平均体重8.2±1.3kg(5.0~10.0kg)。结果全组治愈46例,死亡1例,为法洛氏四联症(TOF)术后,死亡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部严重感染。停机拔管后并发肺炎3例,肺不张2例,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暂时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重度低氧血症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婴幼儿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符合婴幼儿生理特点的围术期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小儿心脏外科技术的进步,能有效矫治的先天性心脏病适应证的扩大,手术年龄不断降低,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病均能在婴幼儿期间得到有效的治疗。我院从1996年2月—2001年9月对160例36月以下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59例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对59例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心内直视手术,其中男41例,女18例,手术年龄22d~3岁,平均14.76±10.02月,体重3.0~13.0Kg,平均7.53±2.39Kg。病种包括:法洛氏四联症(TOF)32例,法洛氏四联症伴肺动脉闭锁(TOF/PA)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5例,主动脉缩窄(CoA)伴室间隔缺损(VSD)3例,主动脉弓中断(I-AA)3例,完全性房室通道(CAVC)4例(均为RastelliA型),重度肺动脉狭窄(PS)伴三尖瓣发育不良2例,右室双出口(DORV)6例,完全性无顶冠状窦1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3例,病死率5.1%,均因低心排不能脱离心肺机而死亡。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残余病变、低心排、重复气管插管和感染。结论手术治疗是挽救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积极有效的手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体外循环技术、积极防治术后低心排等各种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方法及围术期处理对策。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连续手术治疗7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月龄为8.74m±3.74m(3m~17m),平均体重为6.14kg±0.81k(g4.05kg~7.0kg)。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肺高压)6例,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高压2例,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高压1例,VSD、ASD或卵圆孔未闭合并肺高压9例,房-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法乐氏三联症、法乐氏四联症、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各1例。结果23例患儿均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一期根治性手术。4例出现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肺不张,治愈21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8.70%)。死亡原因均为低心排综合征。结论在婴幼儿期行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根据婴幼儿生理特点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HD)非择期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婴儿CHD的手术方法与时机。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共施行婴儿CHD非择期手术81例,平均年龄7.55个月(6d至12个月),平均体重6.89(2.5—10)kg。病种分布: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3例;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48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2例;法乐氏四联症(TOF)12例;三房心(CTA)合并PH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VSD;房间隔缺损(ASD)合并PH6例,其中3例合并VSD,1例合并PDA;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例。全部病例均在中低温或深低温低流量或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结果79例行心内畸形根治术,2例行姑息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为6.17%。存活76例,术后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左向右分流合并PH以及某些复杂紫绀型CHD,宜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6kg以下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技术。方法 统计分析2002年10月~2003年10月间70例6kg以下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症复杂危重,以低心排、低O2、喘憋、肺不张、心律失常为最常见。本组死亡4例,病死率5.71%,死亡原因均为严重低心排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尤其是合并肾功能衰竭时,最为凶险。结论 防治小婴儿术后发生低心排、呼吸衰竭、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重点包括改良超滤、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输液速度和量的控制、加强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控制和预防感染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我院经右腋下小切口低温体外循环下修补先天性心脏病 (CHD) 34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治疗组CHD患儿 34例 ,男 19例 ,女 15例 ;年龄 2~ 14岁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 18例 ,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ASD) 14例 ,法洛四联症 (TOF) 2例。对照组 5 0例 ,为随机抽取同期我院收治CHD患儿 ,男 2 3例 ,女 2 7例 ;年龄 3~ 14岁 ;膜周部VSD 2 2例 ,继发孔中央型ASD 2 4例 ,TOF 4例。所有患者均有相关体征 ,并经心脏超声及胸部X线检查明确诊断[1]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13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病死率2.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无后遗症发生.本文重点讨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麻醉及体外循环方法,手术方法,术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9.
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呼吸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年龄小于6个月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50例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管理的临床资料,心内畸形根治术占95.6%,患儿手术时年龄11h至6个月,平均年龄(3.1±2.3)个月;手术时平均体重(4.3±1.5)kg,其中体重小于5kg316例。均使用了人工呼吸机支持,麻醉清醒前均采用压力控制(PC)模式,清醒后均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控制(PC)+压力支持(PS)模式。结果本组治愈530例,死亡20例,死亡率约3.8%,其中死于呼吸功能衰竭5例;存活510例,术后合并肺部并发症23例(占4.3%),包括低氧血症5例,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11例;再次气管插管8例。术后呼吸机辅助4~306h,平均20.8±19.3h,ICU停留时间36~384h,平均63.7±53.4h。结论呼吸道并发症是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重视术后呼吸道管理,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产前及产后诊断治疗一体化管理初步经验.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孕早期建卡并在孕早中晚期规律产检、分娩或终止妊娠及进行产后新生儿先心病筛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70805例.对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的孕妇提供多学科咨询,并用双指标法对全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TOF)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婴幼儿TOF根治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自2003年3月~2005年2月,我科共手术治疗婴幼儿TOF。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术前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确诊并根据其数据计算McGooN指数,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残余梗阻2例,低心排2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2例;随访2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紫绀消失,生长发育明显加快。结论 婴幼儿TOF根治术是安全可靠的,合适的手术方式,合理的体外循环及加强术后监护是提高婴幼儿TOF。根治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小儿腹部损伤的早期正确诊断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2004年收治的58例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临床资料。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腹部X线检查、CT、B超阳性率分别为48.3%、23.5%、91.3%和73.8%;39例手术,19例保守治愈出院,其中死亡3例。死亡原因主要是出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是降低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病死率的关键。连续生命体征监测、诊断性腹腔穿刺、CT、超声检查的合理应用,可早期诊断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腹腔镜探查是创伤小、诊治结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背侧腰切口在小儿泌尿外科的应用。方法 在十二肋与髂嵴之间、竖脊肌外侧作皮肤小切口,切开胸腰筋膜,进入腹膜后间隙,显露肾及输尿管上段。共应用20例22侧,年龄9个月。13岁,男16例,女4例,左侧7例,右侧11例,双侧2例。结果 经此切口实施了14侧肾盂切开取石术,2侧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侧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侧肾切除术,随访无切口及腹部并发症。结论 小儿背侧腰切口适用于病变定位第四腰椎横突以上的上段输尿管及肾的手术,其优点是不切断重要的肌肉、层次简单、显露迅速、创伤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种漏斗胸手术术式间的疗效差异,寻找最佳术式。方法收集本科漏斗胸患儿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2~14岁。15例采用胸-肋骨翻转加克氏针固定,21例采用胸骨上抬加克氏针固定和部分肋软骨切除。随访1~6a,术后1a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胸骨上抬加克氏针固定和部分肋软骨切除(优16例,良5例)疗效优于胸-肋骨翻转加克氏针固定(优9例、良5例、差1例)(χ^2=3.18 P〈0.01)。结论胸骨上抬加克氏针固定和部分肋软骨切除术是漏斗胸外科矫形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右胸小切口术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右胸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的优缺点。方法 采用右胸小切口术式治疗先心病患儿 2 0例 ,其中室间隔缺损 (VSD) 1 4例 ,房间隔缺损 (ASD) 5例 ,法洛三联征 1例。结果 与传统术式相比 ,右胸小切口术具有切口美观、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结论 对符合适应证先心病患儿可优先选择右胸小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小儿包皮过长及包茎应用POLY—RING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OLY—RING行小儿包皮过长及包茎环切术89例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手术耗时短,出血少,无血肿,无术后出血、包皮嵌顿、皮内结节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6例,外观形状完全满意者82例:结论该法简单、痛苦小、不出血、并发症少。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在婴幼儿硬膜外麻醉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宜剂量。方法选择1~3岁的病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用0.2%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第一次硬膜外麻醉剂量分别按2mg/kg和8mg/kg预算。比较两组病人阻滞起效时间、硬膜外镇痛维持时间及镇痛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相似,罗哌卡因组的起效时间明显晚于利多卡因组,但镇痛时间则明显长于利多卡因组。结论在婴幼儿用0.2%罗哌卡因穴1.581±0.204雪mg/kg行硬膜外麻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利多卡因相同。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卵巢囊肿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卵巢囊肿疗效。方法 对比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39例小儿卵巢囊肿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其中21例行传统手术治疗,18例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行传统开腹手术的病人平均住院日为7.40—1.05d,其中2例(0.91%)因粘连性肠梗阻二次手术治疗,1例(0.49%)并发术后切口感染,行腹腔镜治疗的病人平均住院日为4.10—0.98d,随诊半年尚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采取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12岁CHD患儿985例,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616例,取右腋下切口5~9 cm,第4肋间进胸,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其中同期行三尖瓣成形154例,二尖瓣成形32例,肺动脉瓣狭窄矫治12例,右室流出道疏通9例。余369例采用正中切口。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右腋下切口组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切口长度缩短,胸液量减少,输血量减少。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对儿童CHD行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疼痛轻,切口更隐蔽、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