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围绕推拿功法学学科特点,分析推拿功法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从教学内容、教师意识、考核评价方面论述推拿功法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评价其实施效果,实现对中医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西北医学教育》2017,(2):311-313
纵观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的毕业生,在临床中能够灵活运用推拿作为治疗手段者不足十分之一。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推拿功法基础不牢,学习时没有勤加练习,被体能所限,导致身体耐疲劳能力较低,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推拿消耗,使得大部分学生最终不得不放弃推拿。针对此种情况,从教学目的、授讲内容、课程设置、课程的考核评估方法等方面对推拿功法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提高推拿功法学课程教学成果,为学生日后的推拿临床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推拿疗法并能够在临床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推拿治疗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推拿手法、推拿功法与经络腧穴,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该课程是我校首批校级精品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推拿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使之在今后工作中,成为独立运用推拿治疗疾病的高级推拿专业人才。笔者根据多年的推拿教学体会,不揣浅陋,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研究讨论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来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功法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间歇牵引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治疗中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NCNP患者的VAS评分和颈椎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治疗后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来治疗NCNP有显著的疗效,患者的颈椎疼痛缓解,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78例,分成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间歇牵引治疗,实验组给予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和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治疗中,采用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颈部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传统推拿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吸收推拿功法的基本方法和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主张推拿治疗的早期介入,并在肢体功能的自主训练、推拿手法结合康复手法的分期治疗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用"推拿功法康复"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推拿功法康复"的基本原理、功法训练科学化的必要性及其运动医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认为:"推拿功法康复"的基本原理是以运动的方式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其作用是维持和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展机体的代偿功能;只有正确认识功法训练的客观规律,才能掌握科学的功法训练方法,进而能保证功法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功法训练科学化是"推拿功法康复"的必然要求;运动医学在"推拿功法康复"计划中的系统应用能为功法康复训练提供科技保障,以功法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为基本路线,可建立运动医学在功法康复训练科学化中的系统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推拿功法学是中医推拿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功法学开展的必要性、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训练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科学而严格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无发生身体和心理的意外,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推拿功法上教学的信心,为传统针灸推拿传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医传统推拿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者肌力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针推康复科就诊的65例符合骨骼肌减少症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推拿功法易筋经锻炼组(33例)和空白对照组(32例),其中,易筋经锻炼组进行12周持续推拿功法易筋经锻炼干预,分别于易筋经锻炼前和锻炼4、8、12周时应用电子握力器及椅上坐起和蹲下站起测量的方法,对参与研究的患者分别进行左、右手握力和双下肢骨骼肌肌力的测量。空白对照组只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指导,不参与易筋经锻炼,但与易筋经锻炼组同时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然后分别进行2组组内和组间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 2组组间干预前左右手握力、15 s椅上坐起与蹲下站起次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推拿功法易筋经锻炼组组内干预12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左右手握力明显增加(均P<0.05),15 s椅上坐起与蹲下站起次数明显增加(均P<0.05);12周后2组组间相比,易筋经组双手握力与15 s椅上坐起与蹲下站起次数均明显增加(均P<0.05);对照组组内4次试验测量结果经对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持续推拿功法易筋经锻炼,可以明显改善老年人骨骼肌肌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仿生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即推动了现代中医临床的发展。仿生学对中医保健功法、中药学、方剂学、病因病机、针刺手法、推拿手法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不仅给中医仿生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又能有效的应用于临床。促进仿生学与现代中医药诊疗技术相结合,必将对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发扬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段位等级制度由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制定,目的是对武术练习者的技术和理论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及其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做出评定。在高校开展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其意义在于有助于中国武术和传统医学的相互渗透,提高大学生习武的热情和积极性,改善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进一步通过高校武术课程的改革,把日常教学和习武通段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培养武医结合的新型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12.
笔者依据少林武术文化在国际上传播的广泛性,探求少林武术文化在汉语言推广方面的功能及价值。结果表明:少林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文化品牌效应,对汉语言推广具有语言教育功能、文化载体功能、文化体验功能、政治濡化功能等;少林武术文化与汉语言推广相结合,具有了解学习语言文化背景、激发语言学习动机、商业价值、汉语言推广多样化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武术运动对高校学生学业紧张压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高校学生压力源情况调查表及《学业紧张压力量表》对驻保高校学生压力源及武术运动对高校学生学业紧张压力的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 对调查对象的压力来源分析得出大学生各项均分所示压力大小情况,压力排在前3位的为学习问题、个人发展、人际交往。武术运动组高校学生学业任务、紧张反应、应对资源的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64.56±13.57、41.01±11.22、65.08±17.94。非武术运动组高校学生学业任务、紧张反应、应对资源的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86.49±13.47、62.08±15.14、75.42±12.20。武术运动组的高校学生学业任务、紧张反应、应对资源的总均分明显低于非武术运动组(P<0.01)。紧张反应及应对资源与学业任务的相关分析显示,紧张反应及应对资源与学业任务各个子项和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武术运动紧张压力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校学生心理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任务不适、任务冲突、自我保健(β值分别为0.879、0.534、-0.153);高校学生身体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任务不适、责任感、任务冲突、自我调节(β值分别为0.451、0.226、0.222、-0.068)。 结论 武术运动有利于缓解高校学生学业紧张压力。  相似文献   

14.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武术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份和要素 ,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外传播中 ,中华武术应以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为根本宗旨 ,以武术健身功能的开发为传播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实施武术拳操教学的可行性。方法:将我校2012级126名本科生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66名采用武术拳操教学,对照组60名采用初级长拳(第三路)教学,共42学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在教学试验前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能力、课堂参与程度及课堂氛围进行评价。结果:教学后试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能力及课堂参与程度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增加不明显(P〉0.05);且试验组三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课堂氛围明显较对照组活跃(P〈0.05)。结论:高等院校开展武术拳操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在高水平的武术比赛中,为了获得比赛最佳成绩,运动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术计划,通过自我调节达到最佳比赛心理状态,并体现在比赛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武/martial"、"站桩/stance"、"太极拳/shadow boxing"三组武术运动术语英译为例,就词源、词义和翻译技术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以揭示中西方在运动养生观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器械感是影响武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器械感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器械套路质量和比赛成绩.本文通过对武术器械感的专业阐释,培养运动员对其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展开针对性训练,实现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部心理学名著.从祝由到<祝由科>再到<黄帝内经>,从巫到巫卜祝工史的演化再到诸子百家的形成与争鸣,从巫术到仪式、叙事、医技、体疗、占卜等疗法的变化再到文学、艺术、医学、神秘学、武术等心理相关疗法的完善,无不是来自黄帝时代的巫师及相关的知识系统.一切文化的源头都是巫术,中国传统文化如此,中国的本土心理学也如此.黄帝内经心灵学,正是在这样一个心理文化的沃土中诞生的奇葩.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其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同时作为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全国各大普通高校的体育课都开设了太极拳教学课程,尤其在全国的中医药院校更是将其列为必修课.将传统文化融于太极拳教学中可更好地提高太极拳课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