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膜间皮瘤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X线诊断;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2例胸膜间皮瘤属局限型一例,弥漫型31例,弥温型均为单侧中等量以上胸液,左侧18例,右侧13例,累及心包者2例,合并胸膜增厚17例、胸膜结节18例;结论:临床上有进行性胸痛气短,而胸产中X线表现单侧胸水,合并胸膜增厚或膜增厚或胸膜结节者有助于诊断胸膜间皮瘤。 相似文献
2.
<正>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肿瘤,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或胸膜下间质组织。临床上与肺癌、结核性胸腔积液等难以鉴别。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诊治的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并复习文献,就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索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胸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组织或胸膜下间质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临床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分为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及弥漫性恶性间皮瘤两类,与预后有明显相关。前者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后者均为高度恶性。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最多,男性多于女性。1、病例介绍 患者,女,72岁。胸痛2月,气急胸闷1周,食欲差,体重稍减轻。经多家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多次抽水为血性,经抗痨治疗无明显效果。1995年3月12号入我院诊治。体检:胸廓基本对称,左侧胸腔叩诊浊音,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B超:左侧胸腔积液。X线表现为左侧第一前肋以下呈均匀一致,密度增高影像;心影及 相似文献
4.
5.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预后较差。现收集并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 30例 ,分析其CT表现特征 ,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3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均经胸膜活检病理证实。其中男 2 2例 ,女 8例。年龄 17~ 5 6岁 ,平均 4 1.2岁。临床表现 :胸痛 2 5例 ,气短 2 0例 ,咳嗽 2 0例 ,发热 8例 ,上腹痛 3例 ,无症状 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东芝TCT - 6 0 0HQ全身CT扫描机 110mA、2 4 0kV行平扫加增强扫描 ,层厚、层距均为 10mm。2 结果2 .1. 发病部位 病变在右侧 15例 ,占 5 0 % ;左侧 1… 相似文献
6.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刘永东胸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组织或胸膜下间质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临床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及弥漫性恶性间皮瘤两类,与预后有明显关系。前者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7.
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极少见的来源于中胚层的肿瘤 ,误诊率较高 ,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对国内 1980~ 1999年间发表的 138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男性 90 8例 ,女性 474例 ,男女比为 1 92∶1。年龄 15~ 83岁 ,其中 45~ 6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收集的16例组织学确诊病例进行常规X线片检查后经西门子4排螺旋CT检查,扫描层厚6mm。其中8例行MRI检查。结果:CT确诊15例,误诊1例。结论:CT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最常用的必不可少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进行X线与B超影像学检查,分析了X线与B超相结合检查优点。B超对诊断胸膜疾病具有独到之处,可弥补X线检查不足,有利于提高对本病正确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笔者分析21例胸膜间皮瘤的X线表现,结合病理及临床资料,讨论了胸膜间肿瘤瘤体及胸腔积液在诊断中的意义,并就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曾水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4):627-627
概括地描述1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所有病人均有胸痛。其中,气急、胸水7例,局部胸壁肿块2例,恶液质5例,病变局部肋骨破坏3例,肝区胀痛并右膈隆起2例。X线表现为所有病人均出现胸膜增厚、结节或肿块病变包绕患侧肺组织。认为当发现以胸膜为基底的不规则性胸膜结节或肿块,并伴有胸膜腔积液、胸膜增厚、胸腔积液不易抽出、病变邻近肋骨破坏时,应考虑为恶性胸膜间质瘤。 相似文献
14.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原发性肿瘤[1]。根据病理学及影像学异常表现分为局限性及弥漫性。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大多数是良性,但约近30%的局限性病变有恶性变倾向;弥漫性胸膜间皮瘤均是恶性[2]。大多数病人年龄在45~60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5.
胸膜间皮瘤的X线表现近年来报告较多,对其X线征象及临床表现认识已逐步提高,但对多浆膜腔间皮瘤病例,近来未见报道,临床认识不足,常至晚期及病理学证实后方可诊断,致延误患者治疗。本文报告一例多浆膜腔(心包膜、胸膜)间皮瘤患者X线及临床表现及一例胸膜间皮瘤心包转移的病例。 例1,女性,18岁,教师。患者以“左侧胸闷11个月,心悸,下肢水肿50天”为主诉入院。11个月前即感左侧胸闷伴上腹胀、烧心。外院B超示“多发胆囊结石”,胸透示“左侧胸膜炎”,抗痨治疗8个月无缓解,又照X线片 相似文献
16.
胸膜的恶性间皮瘤相对少见,在所有胸膜恶性肿瘤中不超过2%~3%。发病年龄高峰在40~60岁年龄组,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国外发病平均年龄60岁,我国为45.2岁。男:女=5:1(1.5/10万 vs 0.3/10万)。胸膜间皮瘤的确切致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人们公认胸膜间皮瘤的发生与石棉接触有关,约1/3的胸膜间皮瘤无石棉接触史。 相似文献
17.
18.
胸膜间皮瘤较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文对1984年以来经病理证实的13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正> 我院近十年来共收治23例胸膜肿瘤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均与X线检查对照,诊断符合率达到95%以上。全部病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报告证实。 仪器 使用日本TOSHIBA SAL—30A实时灰阶线阵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_2,患者取坐位胸背扫查。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58岁。主因剧烈胸痛,气短而入院。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