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气管、支气管内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及阻塞的疗效。[方法]经支气管镜介入对24例气管、支气管内恶性肿瘤造成的气道狭窄患者进行冷冻治疗,症状、镜下表现同治疗前进行比较,以观察其疗效。[结果]24例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管腔再通、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均有缓解。显效50%(12/24),有效41.7%(10/24),总有效率91.7%,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气管、支气管腔内恶性肿瘤,能缩小瘤体,通畅管腔,缓解阻塞性肺炎,缓解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做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内镜激光消融联合激光光动力学治疗气管支气管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气管支气管肿瘤患者先用YAG激光经内镜进行消融治疗,然后按2mg/kg静注光敏剂(photosan或癌光灵),48及72h后用630nm激光照射肿瘤部位。[结果]完全效应(CR)32例(57.1%);明显效应(SR)21例(37.5%);微效应(MR)3例(5.4%)。2例类癌患者现已分别存活4年和3年2个月,虽已有转移但仍生存。其余患者生存时间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1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结论]经气管镜激光消融联合光动力治疗气管支气管肿瘤起效快,能迅速改善症状,也能取得较为满意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CTVB)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经纤维支气管检查和病理证实的气管、支气管肿瘤患者进行CT仿真内窥镜检查,包括中央型肺癌33例、肺癌术后8例,肺癌放疗后2例及气恶性肿瘤2例。用新型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后,将数据建成CTVB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对照,24例与病理标本进行对照。结果CTV显示了100%的段以上支气管和80%以上的亚段支气管,肿瘤呈块状或结节状,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肺癌术后正常的支气管残端呈光滑的盲端,肿瘤复发呈结节状突出,与纤维支气管镜所见基本一致,肺癌放疗后支气管腔轻度凹凸不平及管腔狭窄,结论CTVB是一种新的无创性观察气管、支气管腔的方法、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所见,结合其他三维重建功能,能同时显示管壁的厚度和肿瘤向管腔外侵犯的范围,但与纤维支气管镜相比,不易观察支气管黏膜的表浅病变且不能活检。  相似文献   

4.
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腔内恶性肿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管、支气管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为探讨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我院自2003年开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下冷冻治疗支气管腔内中央型肺癌28例,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微波治疗气道肿瘤的操作要点、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中央型支气管肺癌及3例气道良性肿瘤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微波行热疗。结果:该疗法对60例肺癌患者完全缓解22例(36.7%),部分缓解28例(46.7%),其中腔内肿块型总有效率93.1%(27/29)。3例气道良性肿瘤均获显效。阻塞性肺炎总好转率88.5%(46/52),肺不张总有效率85.2%(23/27)。对改善气喘、发热症状疗效显著,有效率分别为89.1%(41/46)、93.8%(45/48)。结论:气道良性肿瘤及伴支气管阻塞的中央型肺癌是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微波热疗的良好适应证,它能为气道肿瘤患者提供除手术、放疗及化疗外,又一安全、实用且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疗法(氩气刀APC)联合冷冻治疗气管、支气管内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及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内镜专用氩气刀及冷冻治疗仪,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7例气管、支气管内恶性肿瘤所造成的气道狭窄,对患者症状、镜下表现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7例患者先后进行了12次氩气刀治疗(1例3次,3例2次,3例1次).其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显效4例,有效3例,有效率100.0%,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 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氩气刀治疗,可以缓解咳嗽、呼吸困难等气道狭窄引起的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记忆镍钛合金支架治疗气道狭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气管癌或其他疾病致气道狭窄病人42例,用纤维支气管镜导引、在X线监视下,置入记忆镍钛合金支架。结果:显效,气管管腔直径≥1.7cm或主支气管管腔直径≥1.3cm者32例。有效,气管管腔直径≥1.2cm或主支气管管腔直径≥0.8cm者10例,总有效100%。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置入记忆镍钛合金支架治疗气道狭窄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硬质气管镜结合可弯曲性支气管镜治疗大气道内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 大气道内肿瘤常伴有严重呼吸困难,患者难以平卧,局麻下气管镜检查受限.硬质气管镜具有通气功能,全麻下行硬质气管镜检查、治疗比较安全.本研究旨在探讨硬质气管镜结合可弯曲性支气管镜,应用冷冻联合氩等离子体凝固(APC)治疗大气道内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经病理明确的气道内恶性肿瘤,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气管镜治疗模式.①A组:采取硬质气管镜结合可弯曲性电子支气管镜,应用冻取结合APC治疗大气道内肿瘤19例.全麻下经口插入硬质镜,然后结合电子支气管镜,采用冻取联合APC的方法,尽量一次性消除气道内肿瘤;②B组:单独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单用APC治疗20例类似气道内病变患者,仅用APC烧灼肿瘤,然后用活检钳取出或冻取坏死物质,根据病人的最大耐受程度,尽量清除气道内肿瘤.结果 A组气管及支气管术前阻塞程度均明显重于B组.但A组气管和支气管首次消融范围均大于B组,两组气管和支气管消融范围均无明显差别.A组所需气管镜操作次数明显少于B组,对患者的改善程度也优于B组.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硬质气管镜结合可弯曲性支气管镜能快速冻取肿瘤,联合APC也能快速凝切肿瘤和止血,两种镜子结合应用,是严重气道阻塞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单独应用电子支气管镜仅适合硬质气管镜有效治疗后的维持治疗或气道肿瘤较小、阻塞程度不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有多种支气管镜技术用于气管支气管管腔内肿瘤的治疗,尤其对于良性肿瘤及早期的管腔内恶性肿瘤,支气管镜治疗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某些情况下可替代手术治疗,如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在西方国家已作为影像隐匿肺癌(roentgenologically occult lung cancer,ROL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马伟  陈燕  柯玲 《肿瘤》1996,(Z2)
HO:YAG激光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管支气管肺癌马伟,陈燕,柯玲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肺科,上海市激光医学研究中心(上海200001)有约1/3肺癌病人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其中腔内突出型肺癌病人肿瘤造成阻塞症状常无有效治疗方法。我们于199...  相似文献   

11.
Sutedja TG  van Boxem AJ  Postmus PE 《Clinical lung cancer》2001,2(4):264-70; discussion 271-2
Bronchoscopic treatment modalities such as lasers, electrocautery, cryotherapy, photodynamic therapy, and brachytherapy are potentially curative for patients with very-early-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the central airways. Previously, studies had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surgery, surgical bronchoplasty,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The cure rate of intraluminal bronchoscopic treatment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functional status and tumor stage. Intraluminal tumors are curable bronchoscopically when they are accessible to th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strictly intraluminal, and superficial with visible proximal and distal tumor margins. Early-stage cancer infiltrating deeper into the bronchial wall may already harbor metastases to the regional lymph nodes; hence, curative intraluminal treatment is not feasible. The use of new diagnostic tools (eg,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utofluorescence bronchoscopy, and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may improve staging to select the category of patients in whom intraluminal bronchoscopic therapy with curative intent is appropriate. An accurate intraluminal tumor staging will improve our ability to exploit the curative potential of many bronchoscopic techniques for complete tumor erad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very-early-stage intraluminal NSCLC in their central airways. The use of bronchoscopic treatment as a less morbid alternative than surgical resection will benefit patients most when tumor is detected at the earliest stage possibl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后装设备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将192Ir导入支气管内进行腔内放疗,治疗癌性支气管阻塞。方法 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后,将施源器导管经活检孔导入病变部位,接后装机进行放疗,每次6~8Gy,每周1次,连续3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第1、4周复查。结果 胸部X线检查示:CR15例(23.08%),PR28例(43.08%),MR12例(18.46%),总有效率(CR+PR+MR)为84.62%。纤支镜检查示:CR25例(38.46%),PR28例(43.08%),MR9例(13.85%),总有效率为95.38%。结论 该方法对肺癌引起的支气管阻塞具有良好的再通效果,作用快,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内镜引导下食管癌冷冻治疗后的进食缓解情况以及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2004年1月至2004年4月内镜下对30例食管癌行食管腔内冷冻,再开胸手术切除,用光镜及电镜观察癌细胞变化及局部淋巴反应,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冷冻治疗后进食缓解率63.3%(19/30)。食管癌周围淋巴结广泛肿大,呈滤泡增生反应,癌细胞坏死。冷冻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和NK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冷冻后CD4^+、CD19^+较冷冻前增高,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后CD8^+ 30.92%,低于冷冻前的34.98%(P〈0.05)。[结论]采用JT冷冻治疗机及其配套的食管腔内软管冷冻探头进行食管癌腔内冷冻,能杀伤癌细胞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操作方法方便快捷,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联合全身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化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5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9%,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氩氦靶向治疗肺部肿瘤72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T引导,对725例肺部肿瘤患者及其816个病灶行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治疗。动态观察肺部肿瘤治疗前后胸部CT、18F-FDG和经皮肺穿刺病理活检等变化、并发症和生存率。[结果]直径<4cm的435个肺内肿块,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96%,显效率达97%;直径>4cm的381个肿块,冰球覆盖肿瘤面积为82%,显效率为68%。手术过程安全,无一例死亡。术后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出现少量咯血约占38%,发热35%,气胸25%,胸腔积液6%等轻微副作用,经对症处理可恢复正常。术后1周左右CT影像特征可见肿瘤区域阴影增大,多呈蜂窝空洞样破坏,CT值较冷冻前降低。FDG肿瘤显像示瘤体局部异常放射性浓聚影明显减少。术后3~12个月复查CT示肿瘤明显缩小,部分患者肿瘤消失。肺活检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内肿瘤细胞呈凝固性坏死,3个月后可逐渐吸收或纤维化改变。术后随访0.5年、1年、2年和3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1%、76%、36%和18%,中位生存时间17.8个月。[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而轻微。该方法尤其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难于耐受手术,或其他疗法治疗失败的恶性肺部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经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化疗,于首次化疗后3周左右在CT引导下对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1次,随访并记录术后3个月、半年、1年的有效率、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与单纯采用吉西他滨、顺铂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有效率与生存率的比较。[结果]联合组术后3个月、半年、1年有效率/生存率分别为92.3%/100%、76.9%/96.2%、46.2%/84.6%,对照组有效率/生存率分别为85.2%/100%、63.0%/85.2%、25.9%/66.7%,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与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率的意义。[方法]159例L3、L4(Ⅱ-Ⅳ期)胃癌手术患者,对比研究腹腔温热化疗组化疗方案(78例)与对照组(81例)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并发症比较:腹腔温热化疗组腹胀及肌酐升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vs.14.8%,P〈0.05;11.5%VS.1.2%,P〈0.05),但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术后复发转移:腹腔温热化疗组腹膜腔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1%vs.54-3%,P〈0.05)。腹腔温热化疗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6%VS.32.1%,P=0.003)。[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进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能够减少腹膜腔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全身化疗,观察组实施全身化疗联合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14%)高于对照组(53.57%)。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观察组咳血(2.03±0.21)分、咳嗽(2.14±0.30)分、呼吸困难(1.98±0.22)分,低于对照组的(3.15±0.37)分、(3.20±0.34)分、(3.18±0.33)分。治疗后观察组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肺癌患者采用全身化疗联合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效果显著,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74例痰血,胸片阴性的病人进行了纤支镜检查.其中14.36%(25/174)确诊为肺癌,有重度吸烟史的肺癌病人占76%;68%肺癌采用手术治疗,肺癌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非肺癌组.结论(1)痰血、胸片阴性伴有重度吸烟史的老年病人有必要行纤支镜检查;(2)病灶多起源于段支气管以上,气管癌占一定比例(4/25);(3)重复纤支镜检查能提高肺癌的检出率;(4)所检出的肺癌多数可采用手术治疗;(5)对年龄<40岁,痰血、胸片阴性的病人也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紫杉醇(PTX)联合顺铂(DDP)组成的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TP方案化疗:P1X 175mg/m^2 ivgtt d1;DDP 40mg/m^2 ivgtt d1-3,21d为1个周期。[结果]5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37.3%,稳定率54.9%,临床获益率达92.2%。37例初治组有效率40.5%,其中CR2例,14例复治组有效率28.6%,CR1例。毒副反应主要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Ⅲ~Ⅳ度骨髓抑制(17.6%)。[结论]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