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兵  刘庆丰 《微创医学》2011,6(2):142-143
目的探讨运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联合口腔黏膜修复下睑全层缺损的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术前用超声多普勒探测并标记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设计额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转移修复下睑全层缺损,再移植游离的口腔黏膜作为衬里。结果 12名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能纠正下睑外翻,眼闭合完全。结论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及口腔黏膜修复下睑全层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择理想的眉再造术式。方法通过对5年中46例73侧眉缺损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回顾性分析,遴选理想手术方案。结果颞浅血管额支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良率为89%,其次为颞浅动脉顶支头皮岛状皮瓣、头皮游离移植、头发种植等方法。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眉再造首选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选择理想的眉再造术式。方法 通过对5年中46例73侧眉缺损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回顾性分析,遴选理想手术方案。结果 颞浅血管额支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良率为89%,其次为颞浅析动脉顶支头皮岛状皮瓣、头皮游离移植、头发种植等方法。结论 颞浅动脉额支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我科为一位烧伤后左眉完全缺损的女性患者行头皮岛状皮瓣眉毛再造术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19岁,1982年因烧伤致使左眉完全缺损,于1984年1月住入我科行左眉再造手术。术前剃去患者头部毛发,用龙胆紫仿健侧眉毛描绘出左眉及颞浅动脉的额支走行。在局麻下,于左耳尖前约3cm处,沿左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切开头皮、皮下组织及颞浅筋膜,暴露颞浅动、静脉及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眉区和耳后区的皮肤对比结构 ,设计出以颞浅动脉耳后支为蒂的耳后发际皮瓣 ,转位眉再造 ,为临床整容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 :解剖经红色乳胶灌注的头颅标本 45侧 ,以耳廓前缘根部前上方 1 5cm处为定点 (A点 )测量颞浅动脉在耳后上方的分支。取新鲜头颅标本 2例 ,在眉毛和耳后区取皮肤做石腊切片 ,H -E染色 ,在光镜下观察两个部位的结构特点和毛根的特点。结果 :颞浅动脉耳后支的可游离长为 (13± 1 8cm)大于A点至眶上缘中点的距离(11 5± 1 5cm) ;耳后区皮肤毛发结构与眉区皮肤结构相近 (毛发斜行 )与受区原形相配。结论 :以颞浅动脉耳后支为蒂发际皮瓣转位眉再造可以A点为旋转轴点。  相似文献   

6.
钟雷  卢帆 《四川医学》2012,33(1):48-50
目的 选择理想的眉再造术式.方法 通过对12年中30例38侧外伤性眉缺损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回顾性分析,遴选理想手术方案.结果 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头皮游离移植和头发种植等方法.结论 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尤其是全眉缺损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1 患者 ,男 ,2 3岁。出生后即被发现右眉中央缺损 ,眉弓部凹凸不平 ,随年龄增大日渐明显 ,影响外观 ,无头痛及呕吐 ,否认有外伤史及局部感染史 ,无家族遗传病史。专科情况 :右眉中 2 / 5缺损 ,头尾侧残眉离开正常位置呈“八”字形移位 ,残眉区眉弓各出现一骨性隆起 ,其上额部可触一蚕豆大骨缺损凹陷 ,有搏动感 ,该处发际下移。X光片可见右眶缘上方 1cm处额骨呈类圆形缺损 ,大小 2cm× 1.5cm ,边缘锐利 ,缺损区两侧骨皮质增厚 ,隆起。手术方法 :术前手摸结合多普勒测定患侧颞浅动脉顶支走向 ,据所需转移长度在颞浅动脉顶支走向的远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依据、方法及手术时间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行腮腺肿瘤手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复合麻醉成功后,先解剖颞支,在完成腮腺区肿瘤切除后术后,采用神经解剖术方法对面神经颞支的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面神经颞支位置在耳屏前缘,在走行过程中逐级发出分支,颞支主要分布在眼轮匝肌外侧,额结节下方的眼轮匝肌与额肌交汇处则构成了其分布的最后区域,不仅能支配眼轮匝肌,同时能支配额肌、皱眉肌。眶外上缘到颞支外上缘间的垂直距离为(1.2±0.3)cm。66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神经受侵切断,但并未发生神经受损并发症,其他患者神经定位均显示准确;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手术过程时间最长与最短分别为1h和40 min,人均手术时间在46min;无一例患者有涎瘘现象。结论在腮腺手术中,采用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定位神经位置,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在腮腺手术中具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顺序和方法及手术时间。方法:采用先解剖面神经颞支行腮腺手术113例。结果: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解剖面神经,眼睑闭合障碍和口角歪斜几率低,神经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结论: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先解剖面神经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眉再造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眉是颜面部重要的美学标志,有阻挡额部汗液流入睑裂的功能,在情感交流、情绪表达时眉的动态变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各种原因导致的眉缺损因明显影响容貌和功能常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需要通过整形手术再造眉。我科自2002年7月~2006年12月采用全厚头皮游离移植和颞浅动脉岛状皮  相似文献   

11.
万睿  陕声国  林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7):2525-2526,2530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处理睑袋整形术后下睑外翻的方法.方法 自颞部发际内经皮肤真皮层至下睑皮肤埋置锯齿线,头皮悬吊提紧从而纠正下睑外翻.结果 应用此法治疗7例睑袋整形术后下睑外翻,术后睑外翻完全纠正.随诊6~12个月,有1例因悬吊处线结脱落,术后3个月时行上睑皮瓣转移术修复下睑外翻.结论 锯齿线悬吊术是一种有效的纠正轻中度下睑外翻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面部不会增加切口疲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颞浅血管额支蒂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带蒂颞浅血管额支皮瓣移位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2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的头面部进行解剖,并对颞浅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测,并在尸体上进行手术设计。结果:颞浅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穿腮腺实质上行,在颧弓上方分为额,顶两终末支,额支又于外眦上方分为额顶支和额眶支。额支、额眶支血管外径均在1mm左右,可游离血管蒂长度为130mm以上。结论:以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皮瓣可用来移位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逆流颞顶筋膜瓣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①在 12侧成人头颅标本上 ,对颞顶筋膜的形态和血供进行巨微解剖观测。②在 4侧头颅标本颞顶区的不同位置采集软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③分别以颞浅动脉的额支或顶支或额、顶支双蒂设计逆流颞顶筋膜瓣应用于临床修复头颅深度软组织缺损。结果 ①颞顶筋膜主要由颞浅动脉供血 ,额支与顶支是颞浅动脉的终末分支 ,颞浅动脉经额支、顶支与耳后动脉、枕动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及对侧颞浅动脉有丰富吻合。颞浅静脉由静脉额支和静脉顶支汇合而成 ,动、静脉额支及动、静脉顶支基本伴行。②以额支、顶支为蒂的逆流颞顶筋膜瓣可获得的面积分别为 ( 119 75± 2 1 19)cm× ( 59 70±10 16)cm、( 110 67± 2 1 61)cm× ( 58 64± 7 65)cm。③临床应用 4例逆流颞顶筋瓣均获成功。结论 逆流颞顶筋膜瓣供血可靠 ,具有采取方便、供区隐蔽等优点 ,适用于颅、顶、枕等处深度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张志钢  袁贤瑞  赵杰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925-927
目的了解国人面神经额颞支在额颞区的显微解剖,为临床手术预防额颞支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国人成人头颅标本10例(20侧),模拟额颞颧入路对面神经额颞支及额颞区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并对其测量。结果面神经额颞支通常有1~4支,在颧弓上缘与颞浅动脉起始部距离为(0.8±0.3)cm,在颧弓表面行走于颞深筋膜浅层与结缔组织融合膜的浅层,向上行于颞区,位于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浅层之间,而在眶外侧角水平以上则行走于帽状腱膜浅层。结论为防止面神经额颞支损伤,切口应在颞浅动脉后,并采用筋膜间皮瓣技术。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颞浅动脉耳后支皮瓣修复上耳轮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脉耳后支皮瓣修复上耳轮组织缺损的解剖基础、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06年5月,通过研究颞浅动脉耳后支皮瓣的血供特点,设计颞浅动脉耳后支皮瓣修复上耳轮组织缺损患者23例,一期进行耳轮精细结构的塑形,其中最大修复面积达到4 cm×1.5 cm。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存活,随访31~2个月,耳轮外形良好。结论颞浅动脉耳后支皮瓣修复上耳轮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易行,皮瓣血供可靠。修复后耳轮组织质地、颜色与正常相近,耳廓外形恢复良好,供瓣区位于耳后,术后瘢痕隐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中防止损伤面神经额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标志点A~E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mm;(27.02±0.78,19.96±6.86)mm;(36.14±8.09,26.45±7.22)mm;(54.07±1.59,33.27±6.02)mm;(59.93±8.94,37.48±5.37)mm;②面神经额支外上支在F点和G点坐标值分别为(36.14±8.09,0)mm;(54.07±1.59,15.28±4.87)mm;③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呈直线相关,C、D两点之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8.64+0.48X,r=0.67,P<0.001。④面神经额支外上支在F和G点之间呈直线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18.66+0.58X,r=0.74,P<0.001。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都可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定位,越靠近眉外端两者距离越近,F点和G点连线以下为颞动脉活检中易损伤面神经额支的危险区。  相似文献   

17.
在九具防腐尸体结扎17侧颞浅动脉近心端,于远心侧推注氯仿油画红染料,观察耳后乳突区皮瓣的血管供应。发现此区除有耳后动脉和耳后动脉与颞浅动脉吻合支分布外,颞浅动脉顶支也有耳后支呈垂柳状直接分布。颞浅动脉发耳后支呈垂柳状直接分布于耳后乳突区皮肤,至今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这一吻合区和颞浅动脉耳后支的发现,为开拓以颞浅血管为蒂的耳后乳突区岛状皮瓣远距离转移,整复颜面部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介入方法行单侧颞浅动脉血管造影术,观察能达到保证头皮血供的动脉最低数目.方法:用介入技术,行单侧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造影(6例),于正侧位观察头皮的动脉血供.经颈外动脉造影时,在生理状态下和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分别在正位片上测量经颞浅动脉顶支的造影剂显示的最远点.结果:颞浅动脉的额支、顶支、枕动脉主干以及眶七动脉分支走形基本平行,各终末端在头顶部最密集.在生理状态下和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显影的至远点距正中线的夹角分别为(7.81±0.76)°和(20.91±1.76)°(t=26.310,P<0.001).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单侧颞浅动脉顶支的血供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皮血管交联成网,单侧颞浅动脉与双侧多组动脉交通.行吻合单侧颞浅动脉的头皮再植术,是治疗头皮撕脱伤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手术方法矫正瘢痕性下睑外翻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手术方法矫正各种瘢痕性下睑外翻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各种瘢痕性下睑外翻患者27例,33眼,根据患者外翻程度和局部专科情况,行皮片游离移植15例,临近皮瓣转移术9例,颞浅动脉额支为蒂的岛状皮瓣3例。结果:27例33眼成功率87.9%,2例出现局部皮瓣感染、坏死,2例皮片挛缩。手术后由于下睑外翻导致的各种合并症明显好转。随访观察2~19个月所有病例术后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瘢痕性下眼睑外翻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吴皓月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98-1699
目的:提高治疗烟雾病的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的手术配合技术水平。方法: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总结。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配合,患者手术效果良好。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