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研究型心理咨询模式的心理资本团体心理辅导对留守初中生心理资本的干预效果,帮助留守初中生提升心理资本水平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方法选取广西百色某初级中学39名留守初中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19)和控制组(n=20),对实验组留守初中生进行8周的心理干预,控制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自编的心理资本量表(初中生版)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估。结果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主效应(F=15.71,P0.001)与组别主效应(F=4.79,P0.05),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F=7.493,P0.001)均显著。实验组后测心理资本得分(4.17±0.41)显著高于前测(3.73±0.45),但与追踪测试(4.18±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研究型心理咨询模式为基准的团体辅导方案能有效提升留守初中生心理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2.
心理咨询是一种助人的过程。目前,在学校教育、临床治疗及其他社会机构中已受到广泛重视,并逐步被推广应用。为了使团体心理咨询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作为一个团体的领导者除了必须要有团体动力的知识和团体咨询的理论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团体咨询的各种技术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引导团体朝着发展的方向,从而达到团体咨询的目标,促进团体成员个人的成长与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我表露团体辅导对提高初中生自我表露的有效性,为提高初中生自我表露的水平和提升人际关系效能感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初中二年级2个班共123人,实验组63人,对照组60人。对实验组进行自我表露团体辅导,为时8周,每周1次;对照组进行常规学习。2组学生在辅导前和辅导后分别完成中学生自我表露问卷和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调查。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自我表露的内容和功能认识维度、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信任感和主动性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在上述4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表露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初中生自我表露的水平和人际关系效能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咨询在社区戒毒工作中运用的实际效果,拓展社区戒毒的工作方法,提升社区戒毒的工作效能,巩固戒毒效果,促进成功戒断。方法通过9节互动讨论、主题参观、电影观摩等多元形式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咨询对社区戒毒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团体心理咨询后,干预组、对照组的配对t检验在SAS领域存在显著差异(M差值=-7.150,P=0.028),在SDS、就业动力领域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347、0.494);干预组在团体心理咨询前后的SAS、SDS、就业动力领域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是0.012、0.001、0.042,M差值分别为5.400、6.950、0.200)。结论团体心理咨询可有效降低社区戒毒人员的焦虑水平,对降低抑郁、激发就业动力具有积极作用。社区戒毒工作中,运用团体心理咨询具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对合同制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80名作为干预组进行6周团体心理咨询,同时选取该院80名合同制护士作为观察组,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采用自编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两组护士分别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护士在年龄、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和婚姻状况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1);采取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患者护理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明显低于观察组护士。两组护士在护理专业、时间分配、工作环境、患者护理、管理以及工作压力源总分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团体心理咨询有助于帮助合同制护士了解自己、减轻工作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团体心理咨询在缓解高考考生考后综合征方面的作用。方法设计了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并在活动前后用4种量表对团体成员进行了测量。结果结合其他定性研究方法,我们发现: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考生的考后综合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接纳程度,恢复正常的学习能力。结论对今后的团体心理咨询研究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点中学学生令人羡慕,是社会看重的时代“宠儿”。然而,顺境下易形成脆弱稚嫩心理。我们从近五年来对600多人欢的咨询材料中抽出150例初中生的个案作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预备班4名,初一班7名,初二班41名,初三班78名。独生子女占98%。85%是自愿接受咨询,其他均“受命而来”。1.2咨询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运用“自律训练法”、“暗示训练”、“行为训练法”、“娱乐疗法”、“疏导疗法”、“生物反馈法”(请医院协助)等。1.3咨询工具智力方面有“团体IQ筛选”、“WAIS-GR”、“CRT”。人格气质… 相似文献
8.
信阳市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市某初中二年级两个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干预 ,另两个班做对照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评分比较差异。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后干预班和对照班在MHT3项内容量表上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干预后男生在对人焦虑内容量表上评分变化明显 ;而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量表上评分变化明显。结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团体心理咨询中领导者扮演着各种有利于团体积极、健康发展而所需的多元角色。一个合格的团体心理咨询领导者应该根据团体的性质、内容、目标、团体成员的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恰当、灵活地扮演好领导者、导演、倾听者、陪伴者、观察员等多种角色。团体领导者扮演好多元角色的主旨在于更好地促进团体动力,提高助人自助的团体心理咨询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南阳市城区初中学生早餐状况,为开展中学生合理膳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5月,在南阳市城区抽取5所不同层次的初中学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一、二、三年级学生1 627名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 627人,每天吃早餐的占63.86%,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的占33.87%,不吃早餐的占2.27%。每天吃早餐学生所占比例,一年级为71.35%,二年级为63.38%,三年级为56.31%(P〈0.01);男生为66.31%,女生为61.20%(P〈0.05);认为早餐非常重要者为71.62%,认为无所谓者为45.17%,认为早餐不重要者为4.44%(P〈0.01)。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的588人中,不吃早餐的原因,时间不够的占38.27%,没有食欲的占35.71%,家长不够重视的占16.33%,控制体重的占9.69%。吃早餐的1 590人中,早餐营养充足的占5.72%,营养较好的占16.98%,营养质量差的占77.30%。上午课间有饥饿感者所占比例,每天吃早餐者为36.19%,不吃早餐者为66.50%(P〈0.01)。[结论]南阳市城区初中学生不吃早餐现象严重,吃早餐者早餐质量差者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日常饮食相关行为状况,为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相关政策与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6月,对许昌市市直4所初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106名学生,调查前1周内,每天吃早餐的占67.63%,每天喝牛奶的占29.66%,每天吃蔬菜的占72.51%,每天吃水果的占43.22%;没在地摊吃过东西的占53.89%,没吃油炸食物的占26.13%,没喝碳酸饮料的占40.05%,不吃甜点心的占11.03%。[结论]许昌市市直初中学生每天都吃早餐、进食健康食物者所占比例较低,进食非健康食物者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与获得途径的关系,以寻求有效的知识传播方式。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10所学校352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种不同知识获得途径及途径多寡对掌握艾滋病知识的影响。结果艾滋病知识得分平均为19.93±6.187,通过电视广播途径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人最多为69.5%,其次是卫生宣传栏为53.5%;学校老师、医学书籍与艾滋病知识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58和0.156,标准化回归系数也排在前两位;回归分析显示学校老师、医学书籍、家长教育、报刊杂志、卫生宣传栏是影响艾滋病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艾滋病知识得分与获得途径得分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97。结论学校老师、医学书籍、报刊杂志、家长教育、卫生宣传栏是适合在学校传播艾滋病知识的有效方式,多种方式相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城区初中生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区初中生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成都市城区6所初中共1209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骑车违规行为(43.3%)。多种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学校、家中、交通场所是最容易发生严重伤害的地点。结论城区初中生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率较高,学校、家庭、社会应引起充分重视,共同预防、控制和减少非故意伤害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城区初中生故意伤害相关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区初中生故意伤害相关行为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成都市城区6所初中共1209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61.3%的学生曾经受过欺侮,男生高于女生(P〈0.01)。25.2%学生经常因学习或成绩感到心情不愉快,13.7%的学生有过自杀意念,39.4%的学生有过离家出走意念。女生自杀意念率和离家出走意念率高于男生(P〈0.01)。结论学校、家庭、社会应引起充分重视,共同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控制和减少故意伤害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17.
浙江省初中学生尝试吸烟行为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尝试吸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地区4所学校的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抽取154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尝试吸烟率为31·8%,平均尝试吸烟年龄为(10·81±3·33)岁,原因为好奇想试试(64·3%),学生得到第1支烟的方式多为同学朋友给(31·7%),吸第1支烟的地点多在家中(27·9%),对"不吸第一支烟是避免成为吸烟者的关键"的认识为56·8%。影响尝试吸烟的因素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为年龄、女性、教师中有人吸烟、朋友中有人吸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结论浙江省初中学生具有更为普遍的尝试吸烟的行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控制吸烟活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团体心理辅导实验效果,以制定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量表。方法采用自编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测查表(MHRS-HS),对全国10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2016名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在4所高中学校对935名高中生进行短程团体辅导实验研究。结果MHRS-HS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和效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在性别、年级、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地区等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2个月的团体辅导实验,高中生在学习动力、人际沟通、自我意识、生活调适4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善(P值均<0.05)。结论目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