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解煤矿中小学生的贫血状况,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对某煤矿中小学生开展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某煤矿1995年10月和1997年10月在校小学生及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以常规法取左手无名指血20μL,采用日本产F-82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器,试剂为日本产东亚QLY-200溶血亲(均在有效期内);贫血判断按WHO诊断标准,轻度贫血:7~14岁男性及所有女性为90~<120g/L,14岁以上男性为90~130g/L,中反贫血;为60~<90g/L,重度贫血为<60g/L;用FOXBASE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引用Epi流行病…  相似文献   

2.
贫血会引起头晕、乏力,运动能力下降,影响运动成绩。单纯因运动训练因素引起的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我们每年对广东省运动训练基地内的全体运动员进行全面体检,并作血红蛋白(Hb)等测定,及早发现贫血并及时治疗,现将3年积累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贫血的诊断标准14岁以上的女性血红蛋白在105g/L,红细胞在3.5×1012/L以下;男性血红蛋白在120g/L,红细胞在4.0×1012/L以下;14以下,不论男女,血红蛋白低于120g/L,红细胞低于4.0×1012/L以下,均定为贫血。根据血红蛋白量,贫血分为轻度:Hb120~91g/L,中…  相似文献   

3.
吴萍  徐永发 《重庆医学》1995,24(1):11-11
营养性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我院于1993年5月对驻地某小学1338名学龄儿童进行了血色素普查。现报告如下: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1.对该校1338名在校学生进行发育营养状况(身高、体重)测定及血色素检测。1338名受检者均为7~13岁学龄期儿童,其中男性697人,女性641名,均为城区及郊区儿童。2.诊断标准:根据1988年10月洛阳会议拟定小儿贫血诊断标准:学龄期儿童血色素低于120g/L者为贫血。又分为轻度(Hb120—110g/L),中度(Hb109—90g/L),重度(Hb<90g/L),凡符合上述标准且除外是否疾病因素引起贫血,均纳入营养性贫血统计内。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贫血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治疗关系,对我院1995年4月至1997年12月收治住院的122例类风湿关节炎中资料较完整的类风湿关节炎贫血20例,进行临床分析,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例均系1995年4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19例,年龄52岁~68岁,平均60岁。诊断标准:20例类风湿关节炎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标准诊断,其中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者判为贫血。病程4个月~10年。…  相似文献   

5.
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500例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进行检测.RDW增高分别为:DHb〈90g/L且HCT〈0.25为98%;2)Hb:90~100g/L且HCT:0.25~0.30为97.3%;3)Hb:100~110g/L且HCT:0.30~0.35为84%;4)Hb:110~120g/L且HCT:0.35~0.45为80%。结果表明:RDW诊断贫血先于Hb,可早期发现贫血,特别是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小儿营养性贫血多见于2岁以下乳幼儿,为造血因子缺乏所致。由于血清铁、红细胞(RBC)内游离原卟啉、血清维生素B_(12)、血清叶酸含量的测定等实验室检查在基层仍未广泛开展,致使小儿营养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感到困难。笔者认为,在临床中多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营养性贫血的诊断、鉴别有帮助,较为实用。 1 掌握贫血的诊断标准,灵活分析化验结果世界卫生组织1968年提出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Hb)值的低限6个月~6岁者为110g/L,7~14岁120g/L,低于以上值时称之贫血。1周内新生儿一般以145g/L为Hb正常低限,生理性贫血Hb低限值一般定90g/L。 1.1 临床常根据Hb和RBC计数,将贫血分为不同程度,Hb在90~120g/L,为轻度,60~90g/L为中度,30~60g/L为重度,30g/L以下为极重度。相应的RBC计数分别为(3~4)×10~(12)/L,(2~3)×10~(12)/L,(1~2)×10~(12)/L,1×10~(12)/L以下。  相似文献   

7.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急诊之一 ,我院 1995~ 1999年间收住入院的顽固性鼻出血 2 0例 ,在鼻内窥镜下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5例 ,女性 5例 ,平均 48岁 (16~ 78岁 )。 2 0例患者中 ,合并高血压者 6例 ,冠心病 1例 ,糖尿病 1例。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8例低于正常 ,其中轻度贫血 (Hb90~ 110 g/ L) 3例 ,中度贫血 (Hb6 0~ 90 g/ L) 3例 ,重度贫血 (Hb<6 0 g/ L) 2例。由于部分患者在出血后不久血液浓缩或检测后仍继续出血未及时复查 ,而实际上贫血程度还要更严重。1.2 治疗方法 患者…  相似文献   

8.
1988年1月~1990年12月,我院收治各种病因住院的老年(≥60岁)患者共4202例。其中血红蛋白:男性<120g/L,女性<110g/L者定为贫血,共2919例,占同期老年总住院人数的69.4%。本文对其贫血的诊断标准、病因、程度及男、女各年龄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为做好老年人贫血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院从1998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过60岁以上老年缺铁性贫血60例,现就病因作一临床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60例患者,男性52例占86.7%,女性8例占13.3%。其血液学改变及临床表现均附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关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诊断明确后查找贫血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8月~1996年7月,我科运用纯中药健脾生血汤治疗缺铁性贫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张之南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一书中,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36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5岁;病因:肠道寄生虫病5例,胃部疾病10例,妊娠、哺乳期16例,月经量多11例,痔疮8例;测血红蛋白最高80g/L,最低35g/L;病程最长5年,最短3个月;曾服用铁剂治疗者22例。2治疗方法健脾生血汤基本药物组成:太子参20g或党参20g,白术15g,云苓30g,生山药30g,当归…  相似文献   

11.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静脉补充铁剂治疗慢性肾衰贫血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8—73岁,平均53岁。符合以下标准: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2周以上,每周充分透析(2—3次/周),或腹透患者病情至少稳定1个月;②贫血,血红蛋白60—90g/L或血细胞比容0.16—0.28;③近4周无输血史;④血清铁蛋白〈500μg/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30%。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既往无输血史,因肾病贫血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肾衰。实验室检查:Hb5.3g/L;血清白蛋白25g/L,球蛋白70g/L;血清免疫球蛋白:IgG39.60g/L,IgA0.15g/L,IgM1.31g/L;尿蛋白(+++)。因贫血严重拟输血,正定血型为A型,血清与A、B、O、AB型红细胞均不发生凝聚,进一步做吸收放散试验,证明该患者为A型,血清中缺乏抗-B抗体。  相似文献   

13.
贫血是孕妇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营养缺乏造成。严重的贫血对母体及胎儿有重大影响。WHO将孕妇贫血指标定为Hb<110g/L,国内一直以Hb<100g/L为诊断标准[1]。本文据国内标准对西宁地区(海拔2260m)妊娠晚期妇女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并以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值做为观察依据,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观察组为本院产科待产孕妇,共计486例,其中贫血者170例,年龄27士5岁。既往无贫血、出血及其他引起贫血病史。对照为本院门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患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血液科收治的8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者的年龄、血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而血红蛋白(Hb)及铁蛋白对于良、恶性病变无差别;铁蛋白和Hb的数值不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患者LDH〉300U/L,发生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约是LDH〈300U/L患者的26倍;患者CEA〉10μg/L.发生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约是CEA〈10μg/L患者的46倍;60岁以上患者发生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约是60岁以下患者的14倍:结论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如果年龄在60岁以上.或者LDH〉300U/L,或者CEA〉10μg/L应警惕同时并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应注意检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5.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和透析的46例慢性肾衰的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53岁。均存在肾性贫血,其血红蛋白(Hb)为60—90g/L,血清铁蛋白(SF)〈500mg/L。常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口服铁剂治疗1个月以上疗效不佳或4周内未用过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近1个月无输血史。排除血液及治疗性肝脏疾病,无铁剂过敏史。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笔者用“愈肾场”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37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7例均有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血清胆固醇增高(>625mmol/L)及不同程度的浮肿,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病程10天~3.5年不等。其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10岁15例,11~20岁13例,21~30岁6例,>31岁3例。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常规口服足量强的松,1天3次,每次15mg,血清白蛋白<20g/L者每周静注入血白蛋白10g(儿童5g)。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自拟“愈肾场”治疗(方药组成:生黄茂…  相似文献   

17.
1986年以来,我们在消化道出血手术治疗中应用GF-型管状吻合器和XF90mm或60mm缝合器实施手术168例,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8例,男性134例,女性34例,男女比例4∶1,年龄22~76岁,平均46.7岁。Hb4.0~10.5g/L,平均7.4g/L。输血量400~6800m...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刺五加注射液静滴加阿托品注射液肌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4例,并与单用阿托品治疗23例作临床疗效对照,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7例病人均为1996年1月~1997年12月在本院治疗病人,其中男性37例,女性20例,年龄在40岁~50岁3例,51岁~60岁20例,61岁~70岁32例;70岁以上2例。心率低于40次/分8例,40次/分~45次/分43例,45次/分~50次/分6例。1.2诊断标准:按1977年6月《中华内科杂志》在北京邀请有关专家研究制定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3观察方法:观察组及对照组随机选择,均为住院病…  相似文献   

19.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可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贫血状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剂量一般为50~100u/kg体重,每周2~3次皮下注射。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中共有9人使用rHuEPO,有3人在一年内先后出现动一静脉内瘘堵塞情况。资料分析男性2例,年龄分别为12岁、48岁;女性1例为55岁。进行透析治疗均在3年以上。内瘘阻塞时,应用促红素时间分别为3个月、4个月、6个月,血红蛋白(Hb)值分别为互10g/L、98g/L、103g/L.rHuEPO作为一种替代因子或药物已广泛用于终末期肾衰贫血的治疗,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刺激红细胞集落的分化,促进网…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轻度贫血食管癌患者术中输血与否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状况的影响,以探讨病人术中不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手术食管癌贫血病人80例,男性血红蛋白(Hb)范围在90g/L与120g/L之间,女性在90g/L与110g/L之间,随机分为输血组(T组)与非输血组(NT组)各40例,T组的Hb为(108.77.4)g/L,NT组的Hb为(109.36.4)g/L,全部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观察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随访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病例均为Ⅱ/甲愈合),T组有1例吻合口瘘和1例颈部切口感染,NT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轻度贫血食管瘤病人术中无特殊情况(如大出血)不输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