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军丽  张颖 《山西中医》2005,21(2):16-17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肠易激患者112例,按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气郁结型38例,脾胃虚寒型31例,肠道湿热型19例,肾阳虚衰型24例,分别治以舒肝健脾和胃,温中散寒、健脾渗湿,清热利湿,温肾健脾。服用相应中药,20天为1疗程。结果:治愈75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4%(95%CI=90.8%~98.9%),各证型之间综合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947)。结论:辨证分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辨证分型治疗中肝气郁结、脾胃虚寒较肠道湿热、肾阳虚衰型为好,但未达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94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排便过程异常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笔者有幸跟随龙祖宏老中医学习,辨证分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4例,男19例,女75例;年龄21~64岁,平均24.25岁;病程均3年以上。中医辨证分为3型:肝郁脾虚型34例,肝肠气滞型30例,脾气虚弱型30例。1.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1986年成都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上制订…  相似文献   

3.
辨证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4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水章 《山西中医》2006,22(6):12-1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辨证分5型论治肠易激综合征45例,并设普瑞博思或吗丁啉治疗2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7天1疗程,连用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分型论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疗程较短。  相似文献   

4.
辨证分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为基础,临床以腹痛不适、腹胀、肠鸣、腹泻和粘液便为特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根据其症状归属中医腹痛、泄泻、久痢等范畴。笔者遵循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治则,对该病进行分型论治,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病程6个月~5年;全部病例均经西医确诊。2 分型治疗2.1 肝脾不和型 腹痛而泻,胁肋胀满,肠鸣矢气,恼怒后加重,舌淡,苔白,脉弦。治以抑肝扶脾,选痛泻要方加味。处方:白芍20g,白术15g,陈皮10g,防风10g,柴胡10g,山药15g,黄芩10g,佛手10g,…  相似文献   

5.
例 1.秦某 ,男性 ,36岁。脘痞 ,腹痛 ,便溏 1年余 ,腹痛位置不固定 ,腹鸣 ,便溏 ,每日 3~ 6次 ,便后痛减 ,无明显消瘦。曾服抗生素治疗 ,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体无异常 ,经胃肠透视 ,结肠镜检诊为肠易激综合征。舌淡 ,苔白腻 ,脉沉弦细。予痛泻要方 :防风 6 g、白术 12 g、白芍 15 g、陈皮 6 g,停用其它一切药物。 3剂后腹痛消失 ,大便每日 1次 ,先硬后溏 ,脘痞 ,舌淡红 ,苔黄腻 ,脉弦细。改用泻心汤法 :党参 15 g、半夏 12 g、黄芩 10 g、黄连 10 g、干姜 10 g、甘草 5 g。 3剂后脘痞减轻 ,舌淡红 ,苔黄腻 ,脉弦。上方加木香 6 g继服 3剂 ,…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以下简称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据临床所见,有腹泻型与腹痛型IBS之分。近年来笔者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腹泻型IBS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与用得舒特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1996年12月~1997年7月间在我院消化内科的住院病人。治疗组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0~76岁,平均46.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8年。对照组30例中,男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0年。1.2 诊断标准 根据1988年罗马国际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为腹泻…  相似文献   

7.
刘沈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辨证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沈林教授从事中医事业 2 0余年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学贯中西 ,勇于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对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的辨证及治疗形成了独特见解。笔者有幸跟从刘师读研三年 ,侍诊左右 ,对刘师治疗IBS的经验略有所得 ,今择要简介如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功能性疾病 ,约占胃肠道疾病的 30 % 5 0 %。本病多见于壮年 ,男性略多于女性。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症状 ,并伴有明显的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本病发病机理尚不…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的分型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炜 《山西中医》2004,20(5):17-18
目的 :观察中药分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肠易激综合征 39例分为脾胃虚弱、肝气乘脾、脾肾阳虚及肠燥津枯 4型 ,采用中药治疗 ,4周为 1疗程 ,连服 1~ 2个疗程。结果 :39例中 ,显效 2 2例 ,有效 14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为92 .3%。结论 :采用分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四逆散为主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lleBowelSyndrome简称IBS),是一种与精神因素有关,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引起的常见肠道功能性疾病。笔者自1992年10月~1997年Ic月以四逆散为基础方辨证治疗IBS患者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l一股资料120例中,男36例,女B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l年,最长35年,其中2年以内34例,2年以上~5年68例,5年以上一10年6例,10年以上~15年5例,15年以上7例。本组病例均符合1986年11月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订的IBS诊断标准。以腹痛、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为主诉,病程反复1年…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结肠易激综合征7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锦辉  陈植荣 《新中医》2003,35(12):53-54
结肠易激综合征(IBS)病因病机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为了探索中医辩证治疗IBS的有效方法,笔者对治疗后经随访半年以上的IBS患者74例进行四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4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3例,女4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7岁,平均42岁;病程均在半年以上。 诊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原因及发病机理不甚明确的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性和大便性状异常、可持续存在或间隔发作,但又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可以解释的症候群,包括以往称之为粘液性肠炎、痉挛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等,现统称为肠易激综合征.本病呈良性经过,但发病率高,病情迁延,患者深感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的药物相对较少,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笔者采用辨证施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6例,并与同期25例肠易激综合征服用得舒特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肠易激综合症是内科的常见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大便不爽、时干时溏或形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明显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它是道最常见的和最典型的功能性疾病。该病由于症状顽固,疾病迁延不愈、复杂、轻重悬殊,患者常伴有精神症状。我们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雷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7):520-520
笔者在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 6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59例比较,取得较好的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9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1~21年,平均3.2年.对照组59例中,其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1~22年,平均3.3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自拟愈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并常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表现。我院沈玉明老中医采用自拟愈肠汤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群  刘光元 《江苏中医》1996,17(6):11-11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0例陈雅民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067000丁广庭,傅清源承德市滦河镇医院笔者应用自拟缓激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0例,疗效显著,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4例,女1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3岁,平均43岁;病史在1~2...  相似文献   

18.
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久泻之成因多责之于脾,而本于肾.因脾主升清,司运化,肾为胃关,司二便.若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伤损脾胃,脾虚失运,寒湿自生,中虚下陷,则水谷精微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久泻不愈.脾虚日久损伤肾阳,或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则令泄泻不止,肝气乘脾所引起的腹痛腹泻大多由于脾胃素虚,郁忿诱发肝气横逆而发病.治疗当以健脾渗湿;温补肾阳,收敛止泻为主,缓而取效.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久泻之成因多责之于脾,而本于肾。因脾主升清,司运化,肾为胃关,司二便。若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伤损脾胃,脾虚失运,寒湿自生,中虚下陷,则水谷精微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久泻不愈。脾虚日久损伤肾阳,或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则令泄泻不止,肝气乘脾所引起的腹痛腹泻大多由于脾胃素虚,郁忿诱发肝气横逆而发病。治疗当以健脾渗湿;温补肾阳,收敛止泻为主,缓而取效。  相似文献   

20.
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文 《国医论坛》2006,21(3):30-3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肠道疾病的30%以上.本病对症治疗虽可获效,但根治往往困难.笔者自2000年~2003年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该病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