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通心络胶囊干预的影响。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为观察组,均测定诊断时的血清CRP,控制血糖12周,然后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B组),第13周开始给予口服通心络(2粒,3次/d)12周,观察其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观察组血清CRP水平(4.80 mg/L±1.74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2.76 mg/L±0.64 mg/L),P<0.01;(2)随着观察组血糖的控制,CPR水平下降至(4.06±1.28)mg/L,其下降幅度与血糖下降幅度呈正相关(r=0.382 4,P< 0.01),但仍高于对照组;(3)通心络可使观察组中A组和B组的CRP水平降低,A组(0.38±0.03)mg/L 与B组(0.56±0.05)mg/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但对血糖无影响。结论通心络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CRP水平,减轻2型糖尿患者的炎症状念,因此对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心络胶囊辅治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辅治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氯沙坦50~100 mg/d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48例,在氯沙坦50~100 mg/d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30 d。结果2组治疗后30 d与治疗前比较,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0 d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和血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氯沙坦具有明显降血尿酸作用,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单盲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氯沙坦50~100mg/d口服降压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氯沙坦50~100mg/d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每日3次;2组持续治疗30d后再次测定上述项目。结果 2组治疗后30d与治疗前血尿酸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30d治疗组降血尿酸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0d与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血糖和血脂比较,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氯沙坦具有明显降血尿酸作用,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通心络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8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缬沙坦胶囊80 mg,每日1次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口服,2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血压、血糖及肾功能的指标改变.结果 联合用药后血压、血糖、尿蛋白排泄量,24 h尿蛋白(g/L),血、尿β2-微球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总有效率达97.7%.结论 缬沙坦联用通心络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平稳降低血压、稳定血糖,保护肾功能,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不同时间服药对高血压患者降压及控制血压晨峰的疗效。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早晨顿服组32例,分次服用组32例,使用拉西地平4mg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62.5mg,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观察降压疗效及血压晨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早上顿服组与分次服用组服药后比较:(1)24h平均收缩压140.6±12.7 mmHg vs121.5±10.6 mmHg(P<0.01);(2)夜间平均收缩压125.4±10.6 mmHg vs110.4±9.8 mmHg(P<0.05),夜间平均压舒张压81.2±6.2 mmHg vs75.2±5.6 mmHg(P<0.05);(3)血压晨峰值36.8±6.2 mmHg vs22.4±5.3 mmHg(P<0.01)。结论:拉西地平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不同时间分次服用可平稳降低夜间血压,有效控制晨峰现象,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彭蔚芳  张建中 《海南医学》2004,15(1):27-27,26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联合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降尿蛋白作用。方法  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将血糖控制稳定后分为两组 ,两组间各参数无显著差异。A组 3 4例为福辛普利加氯沙坦治疗组 ,口服福辛普利 10mg,每日一次 ,氯沙坦 5 0mg,每日一次。B组 3 0例为对照组 ,服用保肾康 3片 ,每日三次。观察治疗 0、1、3、6、12个月 ,检测空腹血糖、尿蛋白量、平均动脉压、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 A组治疗 3个月后 ,尿蛋白量与治疗前及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 12月后 ,肾功能无恶化。结论 福辛普利联合氯沙坦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通心络对高血压病肥胖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高血压病肥胖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高血压肥胖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每日晨口服非洛地平5 mg,每周随访1次,若舒张压≤12.0 kPa,则维持原剂量,若舒张压>12.0 kPa,则隔日增加剂量1次,每次增加5 mg,每次最大剂量为20 mg,同时接受行为干预(限盐、忌酒、适量运动等),总疗程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通心络胶囊6粒,分3次口服,总疗程3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PFV)、晚期流速峰值(APFV)及峰值比(E/A),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等生化指标评价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DLc/LDLc、EPFV、E/A较治疗前增高(P<0.01,P<0.05),APFV、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绝对值、TG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EPFV、E/A、HDLc/LDLc较对照组升高(P<0.01),APFV、ISI绝对值、TG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通心络能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高血压肥胖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经1个月准备期,血糖、血压、血脂等达标后,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组给予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肾功能、24 h尿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除对照组低切黏度与纤维蛋白原外,2组肾功能、尿蛋白定量、血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除血尿素氮与低切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各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能有效降低DN患者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通心络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脑电图的影响。方法120例VD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予通心络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B组予盐酸多奈哌齐5mg口服,每日1次。2组均12周为1个疗程。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检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组60例均完成1个疗程,B组有2例失访,58例完成1个疗程。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B组为6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MMSE、WMS、ADL积分均显著提高(P<0.01),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血流平均速度均增加(P<0.01),α波频和波幅、θ波频均增加,θ波幅减低(P均<0.01)。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VD疗效与多奈哌齐相当,可用于V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血脂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85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45例(通心络0.79 g,每日3次,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40例(仅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其他治疗2组无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脂联素水平,并检测患者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1)治疗4周后2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通心络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通心络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血清脂联素变化与LDL-C变化呈负相关(通心络组:r=0.719,P<0.01,对照组:r=0.668,P<0.05)。(3)2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TC及LDL-C浓度,加用通心络后效果更加明显,且药物安全性好;LDL-C与脂联素的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和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北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病人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9例,晨服单一药氯沙坦50mg/d;B组49例,晨服单一药氨氯地平5mg/d,观察8周。治疗前后测血压、血尿酸。[结果]与用药前比较,服药8周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血尿酸均下降,与用药前比较,氯沙坦组下降显著(P〈0.05),氨氯地平组下降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沙坦与氨氯地平降压疗效相似,均可作为抗高血压一线用药。其中,氯沙坦对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尤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陈阳  胡蕴刚  朱福 《疑难病杂志》2003,2(5):277-279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依那普利治疗 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 2型糖尿病肾病 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 ( 4 7例 )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 ,疗程 4月 ;对照组 ( 4 7例 )仅用依那普利。结果 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在降血压、改善血糖、调脂等方面的作用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治疗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有较好的改善及保护肾功能 ,减少尿蛋白作用 ,且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均有良好的作用 ,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氯沙坦联合苯那普利对慢性肾衰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 9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成氯沙坦组 (A组 ) ,苯那普利组 (B组 )和氯沙坦加苯那普利组 (C组 ) ,治疗 12周。分别观察第 4、8、12周血压变化 ,第 12周肌酐清除率 (Ccr) ,尿蛋白量 (pro) ,卧位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及副作用。 结果 治疗 12周A、B两组Ccr无明显下降 ,C组有所增加。三组尿 pro均有所减少 ,C组较A、B组更明显 (P <0 .0 1或 0 .0 5 )。三组均有降压作用 ,C组控制更理想。结论 氯沙坦联合苯那普利应用对肾脏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②方法 将 68例患者血压控制于 1 4 0 90 mmHg以下 ,稳定 1周后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治疗组 34例 ,给予氧沙坦 50mg,每日 1次 ;苯那普利组 34例 ,给予苯那普利 1 0mg ,每日1次 ,疗程 1 2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 4小时尿蛋白、肾功能、血钾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③结果 两组血压于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 ,氯沙坦与苯那普利均能显著降低尿蛋白 ,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对肾功能的影响 ,于第 4周结束时两组治疗均无明显改变 ,但在 1 2周结束时两组治疗前后均出现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氯沙坦能明显降低血尿酸 ,且无干咳、高血钾等不良反应。④结论 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安全、有效 ,具有非降压依赖性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与脑血流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 (治疗组 ) 4 5例 ,常规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 4 5例。观察 2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血流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3.3% (P <0 .0 5 )。治疗后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均为P <0 .0 1) ,但治疗组 (8.4 2± 2 .2 8)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 (12 .4 5± 2 .6 4 )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 ;治疗后 2组脑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明显改善 (P <0 .0 1) ,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脑血流量 ,且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波依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慢性肾衰竭并高血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50 mg/d,波依定10 mg/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 mg,每天2次,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Cr)、尿素氮(BUN)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显著下降(t=17.26、11.29,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82,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含量显著降低(t=9.81、6.47,P<0.01、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t=2.46,P<0.01);治疗组治疗后Cr、BUN明显降低(t=2.69、2.41,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t=0.17、1.65,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t=2.47、2.05,P<0.01)。结论氯沙坦与波依定在降压的同时对慢性肾衰竭并高血压病人肾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作用。方法:将我院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氯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氯沙坦+氨氯地平),每组40例,三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血压,并采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联合治疗组血压下降情况与氨氯地平组、氯沙坦组相比,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量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联合治疗组呈进一步下降趋势,与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压,较单一用药效果好,并且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合并尿酸增高的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组(n=29)及卡托普利组(n=30),疗程均为1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钾(K+)、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卡托普利组均有明显降压、减少尿蛋白、降血尿素氮、血肌酐的作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联合治疗组尿蛋白降低程度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SBP、DBP、BUN、Cr降低幅度较卡托普利组更为明显;两组FBS、Hbalc、K+、CH、TG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更有效、更合理,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黄晖  刘鹏鹰 《华夏医学》2004,17(3):324-325
目的 :探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5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给罗格列酮 4 mg,1次 / d,B组给格列喹酮 30 mg,1次 / d,共 3月。治疗前后用放免法测定2 4 h尿蛋白、同时送检肾功、空腹血糖 (FBG)、餐后 2 h血糖 (2 h BG)、糖化血红蛋白 (Hb A1 c)。结果 :罗格列酮治疗后2 h BG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疗效与格列喹酮相近 (P>0 .0 5 ) ;罗格列酮治疗组患者尿蛋白明显减少 (P<0 .0 5 ) ,格列喹酮组尿蛋白稍减少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