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疏肝利湿方结合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在PTCD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肝利湿方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3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7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临床症状、卡氏评分变化及治疗后每日胆汁引流量并与单纯PTCD组27例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DB、ALT、AST、ALP、γ-GT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卡氏评分明显上升;在降低TB、DB、ALT、改善临床症状、增加卡氏评分及每日胆汁引流量方面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利湿方能显著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TB、DB、ALT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已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测定的患者,据B超斑块情况分4组,比较TB、DB。结果颈动脉硬化的程度与血清TB、DB呈负相关。结论人体内的胆红素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0岁。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伴皮肤、巩膜黄染及体重减轻,于2014年1月3日入院。患者生活习惯良好,无心、脑、肺等系统严重基础疾病,无遗传病史。入院血液生化检查:总胆红素( TB )255.1μmmol/L,直接胆红素( DB)173.6μmmol/L;肿瘤标志物 CA19-9:378.9 U/ml;肝炎病毒指标阴性;IgG 24.3 g/L。 B超检查示胰头明显增大,约6.5 cm×3.6 cm大小,未见确切占位,胆总管上端扩张1.2 cm;增强磁共振检查提示胰腺肿胀僵硬,平扫信号异常;增强扫描强化基本均匀,考虑胰腺炎可能大(如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胰头上方肝内外胆管扩张,主胰管轻度扩张(见图1)。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 AIP)。给予甲泼尼龙30 mg/d口服治疗。2周内胆道感染逐步得到控制,复查血液生化检查示 TB 81.2μmmol/L, DB 65.3μmmol/L;肿瘤标志物CA19-9:113.4 U /ml;IgG 19 g/L。磁共振检查提示胰腺肿胀明显好转。缓解后每1~2周减量5 mg直至5 mg/d维持剂量进入维持治疗期。经激素治疗后4周,复查血液生化检查示: TB 42.4μmmol/L,DB 31μmmol/L。肿瘤标志物 CA19-9:91.8 U/ml;IgG 14.9 g/L。磁共振检查提示胰腺体积明显缩小(见图2)。经随访1年患者无梗阻性黄疸发作。  相似文献   

4.
血清δ胆红素的二甲亚砜重氮试剂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δ胆红素的二甲亚砜重氮试剂测定法孙明洪(江西新余钢铁总厂第二职工医院,江西新余336513)血清δ-胆红素(Biliδ)含量的检测以及Biliδ占血清总胆红素(BiliT)的比率分析,对黄疸类型的鉴别及肝功能的恢复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作者...  相似文献   

5.
吴建新 《新医学》2003,34(3):198-199
答案题解1.本题中,通过检测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尿二胆)最快能初步判断黄疸的类型:①肝细胞性黄疸两者均阳性;②阻塞性黄疸尿胆红素强阳性,尿胆原阴性;③溶血性黄疸尿胆红素一般阴性,而尿胆原阳性。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只可区别肝外或肝内胆管阻塞的部位。B型超声波检查、肝功能检查也不能进行黄疸的分型。抗人球蛋白试验是判断自身性免疫性溶血的特异性检查。2.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GT)主要由胆管细胞合成、释放,经胆道排泄。胆道梗阻时,两者合成、释放增加,加之排泄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本院两家系5例及国内自1989年以来报道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文献10篇53例,共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8例中Gilbert综合征(GS)45例,Crigler-Najjar综合征(CNS)4例,Dubin-Johnson综合征(DJS)7例,Rotor综合征(RS)2例。起病年龄最小3d,最大23岁。58例均有黄疸,可呈间歇性。尿黄27例。有明显诱因38例。有家族史14例。总胆红素(TB)均升高,〈85.5/2mol/L 42例,〉85.5/2mol/L16例。尿胆原阳性21例。尿胆红素阳性3例。2例谷丙转氨酶(ALT)轻微升高。口服胆囊造影30例:28例Gs均正常,2例DJS不显影。肝活检23例:20例GS,1例RS均正常,2例DJS肝细胞内有褐色颗粒沉积。58例溶贫四项、肝胆脾B超均正常。22例GS、3例CNS-Ⅱ口服苯巴比妥有效。除1例CNS-Ⅰ在1岁内死于核黄疸外,其他各型预后良好。结论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分4类,以GS最多见。常青少年起病。临床上除黄疸及部分患者有尿黄外无其他不适,黄疸可呈间歇性,多为轻度,且多有诱因。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除胆红素增高外其余均正常,肝活检也只有DJS见褐色颗粒沉积。诊断依赖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CAl9-9结合总胆红素检测对肝胆胰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肝胆胰疾病患者120例,动态监测患者血清CAl9-9水平及总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良性疾病黄疸患者治疗后血清CAl9-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疾病患者及良性疾病无黄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l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良性疾病黄疸患者血清CAl9-9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和0.85,P均〈0.01),而恶性疾病患者及良性疾病无黄疸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二者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利用良性疾病黄疸患者治疗前后CAl9-9水平变化的显著差异,同时结合CAl9-9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临床上可用CAl9-9结合总胆红素检测来鉴别肝胆胰疾病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8.
周勇  伍晓汀  庄文  张明鸣  杨纲 《华西医学》2002,17(4):469-470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全肠外营养支持包致肝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急性胰腺炎,进行血清酶(GGT、ALP、ALT、AST),胆红素(TB、DB)、白蛋白(Alb)的动态定量分析,B型超声的动态定性分析,以及并发症(黄疸、感染等)和预后的观察。结果:17例患者中血清酶分别在发病初期和疾病后期出现两次高峰期,血清胆红素水平有随病情进展而降低的趋势,血清白蛋白则先降低后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17例患者中发生胆汁淤积7例,感染4例,无肉眼黄疸及死亡发生。结论:急性胰腺炎本身可以在早期引起肝功能损害,随病情好转而恢复;但当急性胰腺炎病期延长,全肠外营养支持所致肝胆并发症的发生则不容忽视,急需早期预防和诊治,提倡尽可能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9.
联用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华  李英 《新医学》2003,34(3):170-171
目的:观察联用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6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实验组)和49例非结核患者(对照组),采用两种结核(tubercle bacillus,TB)抗体检测方法TB-DOT结核抗体检测和“TB-CHECK-1”层析法结核抗体检测,结合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 derivative,PPD)试验,对其检出率及结核抗体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TB-DOT法特异性、敏感性和真实性分别为89.8%、74.3%、77.8%;TB-CHECK-1法特异性、敏感性和真实性分别为81.6%、71.3%、73.6%,均高于PPD试验(55.1%、67.7%、64.8%)。两种抗体检测方法联用检出率为82.4%,高于单独应用任一方法(分别为P<0.05、P<0.01)。结论: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两种检测方法联用可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检出率,并对痰涂片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较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林赛金  金瑞 《临床荟萃》1997,12(24):1113-1114
目的 探讨胆红素对肾脏的病理损害。方法 对肝功能衰竭90例尸检观察,结合临床资料,了解胆红素与肾脏病变关系。结果 90例肝衰中,发生黄疸肾26例,随着总胆红素的升高,发生黄疸肾的比例逐渐上升(P〈0.001)。结论 胆红素对肾脏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疸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血液中胆红素含量高于正常值,巩膜、体液和皮肤可见不同程度的黄染,称之“黄疸”。临床上常见,进一步了解黄疸发生的机制和不同类型黄疸的鉴别,对与黄疸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实用意义。1胆红素的正常代谢红细胞(RBC)生命为120天,当衰老的RBC在...  相似文献   

12.
样品空白速率排除胆红素对肌酐两点测定的负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碱性试剂作样品空白速率消除黄疸血清对Jafe反应两点法测定肌酐的干扰。线性范围在1393μmol/L内;CV2.09%~6.21%。50例黄疸样品(总胆红素Tbil平均为153.3μmol/L)和50例非黄疸样品(Tbil平均<20μmol/L),用速率法(原法)、本法及Rate-B法分别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黄疸组,本法与Rate-B法结果一致,方法判断可接受,原法与Rate-B法结果不一致,方法判断不可接受,而非黄疸组,无论本法还是原法都与Rate-B法结果一致,方法判断均可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KHC_3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并进行了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的评价。方法按照NCCLS评价方案对线性、精密度、方法比较和干扰试验作评价。结果精密度:总胆红素(TB)批内n=20,(?)_低=(34.1±1.42)μmol/L,CV%=2.94%;(?)_高=(360.0±2.04)μmol/L,CV%= 1.47%。直接胆红素(DB)批内n=20,(?)_低=(10.0±0.84)μmol/L,CV%=3.02%,(?)_高=(170.0±2.54)μmol/L,CV%=2.13%。TB批间n=20,(?)_低=(34.1±1.99)μmol/L,CV%=3.52%;(?)_高=(360.0±5.72)μmol/L,CV%=3.99%。DB批间n=20,(?)_低=(10.0±1.09)μmol/L,CV%=4.05%;(?)_高=(170.0±6.03)μmol/L,CV%=4.92%。线性范围:TB在0~480μmol/L、DB在0~170μmol/L范围内测定线性良好。回收试验:TB平均回收率为100.5%,DB平均回收率为99.8%。比对实验:与改良J-G法比较, Y_(TB)=1.005X_(TB)+0.789,r=0.991,Y_(DB)=0.953X_(DB)+1.975,r=0.978。参考范围:TB为1.55~22.7μmol/L,DB为0.25~5.01μmol/L。干扰试验:血红蛋白=10.0 g/L,葡萄糖=5%,枸橼酸钠=0.38%,肝素=1250μ/L,甘油三脂<3.2 mmol/L,维生素C<0.5g/L,EDTA-K_2<7.5 g/L时,对TB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血红蛋白=2.0 g/L,葡萄糖=5%,枸橼酸钠=0.38%,肝素<625μ/L,甘油三脂<3.2 mmol/L,维生素C<0.5 g/L,EDTA-K_2<4.5 g/L时,对DB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结论KHC_3法测定胆红素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抗干扰能力强,溶血、脂血无明显干扰,液体单试剂,室温保存,试剂稳定,无需配制直接上机使用,是一种崭新、实用的胆红素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s-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90例予静脉滴注s-腺苷蛋氨酸1000mg和多烯磷酯酰胆碱930mg,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90例单纯静脉滴注S-腺苷蛋氨酸1000mg,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同时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3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与直接胆红素(DB)含量,并进行瘙瘁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早产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瘙瘁评分、TBA、ALT、AST、TB、DB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ALT、AST下降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羊水粪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S-腺苷蛋氨酸与多烯磷酯酰胆碱联合较单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更能提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素E1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肝硬化残留黄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肝硬化残留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早期肝硬化伴残留黄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PGE1联合熊去氧胆酸,疗程30天,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 il)、直接胆红素(DB il),间接胆红素(IB il)、肝动脉阻力指数(R I)、肝动脉宽度(HA)及门静脉宽度(PV)变化。结果治疗30天时与对照组比较,TB il、DB il、R I显著降低[(51.60±4.53)μmol/L vs(53.65±4.16)μmol/L,(30.12±5.18)μmol/L vs(33.62±4.96)μmol/L,(0.70±0.04)vs(0.72±0.03),均P<0.05]。结论PGE1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肝硬化残留黄疸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脐血胆红素,皮测胆红素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通过脐血胆红素浓度测定与经皮测胆红素值,探讨两种方法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以达到早期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核黄疸的目的。1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1995年10月~1996年6月在我院出生,胎龄37~42周,母亲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新生儿204例作为研究对象。1.2方法:(1)新生儿娩出后即采集脐静脉血2ml,用美国IL公司Monarch15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脐血胆红素值。(2)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采用日本产经皮胆红素测定仪101型在其前额眉;司测定胆红素读数。(3)对脐血总胆红素≥30…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用目前临床上测定胆红素常用的单试剂法上机操作一段时间,常发现样品溶血或脂蚀等色泽度都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血清严重脂浊时,所测得直接胆红素的值常比总胆红素的值要高,影响了临床判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结合仪器的特点Q’,简单的把单试剂法改为双试剂的二点祛来排除溶血及脂浊的干扰,效果明显。1材料和方法1.1试剂1.1.1试剂组成:总胆红素试剂(TB):试剂A:对氨基苯磺酸5mmol/L,盐酸100mmol/L,表面活性剂1%;试剂B:亚硝酸钠72mmol/L。直接胆红素试剂(DB):试剂A:对氨基苯磺酸29mmol/L,…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黄疸期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探讨其在新生儿黄疸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0例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TB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高胆红素组新生儿血清TBA测定值较30例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黄疸程度呈正比。结论血清TBA测定在新生儿黄疸实验室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黄疸患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化及其临床价值,并观察各病因导致的黄疸患者的RDW变化关系。方法:抽取在2006年1~6月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2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与48例正常新生儿、18例痊愈出院的婴儿进行对照,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值。结果:正常组RDW均值为14.28%,黄疸组RDW均值为16.82%,痊愈组RDW均值为14.55%,各黄疸组与正常对照组RDW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外G-6-PD缺乏组);各黄疸组与痊愈组RDW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外G-6-PD缺乏组);痊愈组与正常对照组RDW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病因黄疸组间,除母乳组与其他组有差异外,其他组之间RDW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DW在新生儿黄疸诊断和预后观察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但从病因分类结果来看,RDW在各种病因引起的黄疸之间无明显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1995年5月我们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及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33例,取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31~72岁,平均50岁。黄疸出现时间12~45天,平均23天,有黄疸病史者9例。肝功能直接胆红素均高于间接胆红素,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血清谷雨转氨酶(SGPT)升高者占45.5%。术前均经B超检查发现肝内和/或肝外胆管扩张,CT检查32例均提示胆管扩张。1.2术前准备:所有病人术前应用保肝药物及维生素K1改善凝血功能。体温升高或血象增高者应用抗生素及灭滴灵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