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定了403例5—14岁健康儿童桡骨的骨矿物质含量(BMC)、骨面密度(BMC/BW)、骨宽(BW)。结果提示:BMC 和BMC/BW 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高,男性 BMC 与年龄呈高度相关(r=0.72),女性 BMC 与年龄呈中度相关(r=0.65),自7岁开始,女性 BMC 明显低于男性(P<0.01)。  相似文献   

2.
何敏  姚珍薇  唐良萏  卢起  骆建云  王雅 《重庆医学》2012,41(29):3041-3042,3045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40岁以上人群正位腰椎骨密度2 325例,按年龄、性别分组统计。结果男女骨密度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中老年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为42.2%,骨质疏松为37.3%;中老年女性骨量减少为19.8%,骨质疏松为66.5%;5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2.3%,女性为79.7%,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加,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低骨量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男、女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别用HAMD、HAMA量表进行评定,将评定结果进行男、女对照研究。结果:男性老年期抑郁症的激越和疑病症状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性的行为迟滞显著高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显著高于男性(P<0.01),早醒也高于男性(P<0.05)。男性老年抑郁症的躯体症状中呼吸系统症状显著高于女性(P<0.05),躯体性焦虑较女性高(P<0.05),而女性的消化系统症状要显著高于男性(P<0.01)。体重减轻和迟滞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1)。结论: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昆明地区2156例正常人骨矿物质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昆明地区1—91岁2156例正常人(男1079人,女1077人)尺桡骨矿含量(BMC)调查,结果:(1)BMC 30岁前上升,30—39岁在高峰,40岁后下降,尺、桡骨矿水平无显著差异。(2)从16岁开始,女性BMC显著低于男性,50岁以后两性差异更显。(3)青春期骨矿加速增长,女早于男,平均年增7.38%,男后来居上,年增10.69%。(4)女性绝经以后骨盐丢失加快,平均每年丢失0.83%,是男性0.27%的三倍。(5)75岁以后,女性保留骨量占峰值的74.78%,男性保留占89.14%%,差异非常显著.(6)BMC与身高、体重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赤峰地区成年人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变化规律,为O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赤峰市4 633例成年人采取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 Bravo型骨密度仪,检测腰椎、股骨颈及大粗隆处骨密度(BMD),对测定结果分性别、年龄段进行分析,比较各年龄段女性和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结果:赤峰地区骨量减少总患病率为39.30%,其中男性为39.46%,女性为39.21%,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36~50岁以及75岁以上年龄组男性骨量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15.43%,其中男性为5.31%,女性为21.5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女性50岁以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以大于5%的速度增长,且女性50岁以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P<0.05)。结论:①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远高于男性,绝经后及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早期进行骨密度筛查防治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②男性骨质疏松往往被忽视,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均不低,如何重视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1981~1982两年中,我院共收治各种传染病7116例,其中破伤风231例,占住院病人的3.2%。除2例外其余均来自农村。其中男性163例,女性68例,男:女为2.1:1;新生儿破伤风159例(男108例,女51例);儿童(13岁以内)25例(男19例,女6例);青壮年(14~55岁)40例(男29例,女11例);老年(56岁以上)7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糖与血清镁、磷、钙含量相关性,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中老年人员618例,男313例,女305例,年龄40~70岁,平均58.8岁。按有无DM分成2组:A组(DM组):男153例,女159例,年龄40~70岁,平均58.2岁。B组(糖耐量正常组):男160例,女146例,年龄40~70岁,平均59.6岁。所以人员均无严重钙、磷、镁代谢紊乱,无慢性腹泻、呕吐等,未使用抗肿瘤药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未长期或大量使用利尿剂。由护士对618例体检者进行采血取样,共获血清样本618份,血清样本经处理,进行了血糖、血清镁、血清磷、血清钙水平的测定。结果:(1)A组比B组血糖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B组比较,A组存在钙缺乏(P<0.01)及镁缺乏(P<0.01),两组血清磷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2)血镁含量,血钙含量与血糖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31、-0.282,P<0.01);血磷与血糖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031,P>0.05)。结论:血清钙、血清镁和DM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相关,对于大规模体检人群尤其是DM及其高危人群应及时检测其血清钙、血清镁含量,采取相应措施对纠正糖代谢异常及电解质紊乱,保持体内代谢平衡,对预防及治疗DM及其并发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亲和层析法提纯 FSH 抗原,对51名健康老年人(男28名、女23名)应用放射免疫双抗体分离法,进行血清 FSH 值测定。结果28名健康男性老年人血清 FSH 值为11.45±7.87,高于健康男性成年人,差异显著(P<0.05):但低于23名健康女性老年人,差异十分显著(P<0.01);与男性冠心病患者对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老年人中,血清 FSH 值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尤为明显,对其可能产生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合并糖尿病(DM)的男女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合并DM的CHD患者88例。男48例,女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支架植入资料。结果:1男性组吸烟(79.2%)及具有三个以上危险因素者(83.3%)明显高于女性组;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无显著性差异。2男性组前降支病变显著高于女性组(77.1%VS40.0%,P<0.01);女性组右冠状动脉病变显著高于男性组(80.0%VS50.0%,P<0.05);3女性组直径2.5~2.75mm血管的病变长度(mm)显著长于男性组(32.0±2.4VS19.4±8.7,P<0.01),女性组在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植入的支架的长度(mm)显著长于男性组(28.0±5.8VS21.2±4.3,23.7±9.5VS17.2±5.6,P<0.01)。结论:吸烟是伴有DM的男性CHD患者重要危险因素,DM在老年女性CHD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女性CHD患者主要累及较小的冠状动脉且病变弥漫。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是利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对763例正常人(年龄范围1~70岁)头发微量元素锶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锶含量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1~20岁年龄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发锶含量都与年龄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男:r=0.8109,P<0.0005;女r=0.7127,P<0.0005);21~40岁年龄组,男女发锶含量与年龄无相关关系(男:r=-0.1607,P>0.05;女:r=-0.2127,P>0.10);41~70岁年龄组,男女发锶含量与年龄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男:r=-0.7448,P<0.0005,女:r=-0.8071,P<0.0005)。  相似文献   

11.
用 BM—4型骨密度扫描仪对4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病人和38例正常人前臂挠骨、尺骨下1/3位点线密度(BMC),面密度(BMC/BW)测定,结果正常男性 BMC2.059~2.485g/cm,女性为1.627~2.038g/cm,正常男性 BMC/BW0.788~0.957g/cm~2,女性0.792~0.829g/cm~2,甲充病人 BMC,BMC/BW 男性30岁以上年龄组及女性病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贵州铜仁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青年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特点及差异性,为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资料。方法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年龄在18~20岁的来自铜仁的28名苗族、38名土家族和40名汉族女性青年,检测了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钙和磷水平,并同时测定了她们的身高和体重。结果铜仁地区苗族和土家族女性OC和BAP水平高于汉族,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血清钙磷及身高和体重也都低于汉族,其中苗族组血清钙、身高和体重显著低于汉族组(P<0.01)。土家族组在各项指标均比苗族组高,但仅BAP和体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本研究血清钙磷乘积与OC呈负相关(P<0.05),而OC与BAP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铜仁苗族、土家族与遵义汉族女性青年在OC、BAP、血清钙、身高及体重上有明显种族差异,苗族与汉族间差异比土家族与汉族间差异较大,数据表明土家族在各指标上接近汉族。  相似文献   

13.
该文501例老人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6.7%。其特点是随年龄增长收缩压增高,舒张压趋于稳定,脉压增大。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查了男、女老年人(60~90岁)的血浆睾酮和雌二醇总量。老年高血压组男性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增高,而睾酮/雌二醇比值较对照显著降低(P<0.01);老年高血压女性组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而睾酮/雌二醇比值增高。男性血压正常组和高血压组雌二醇平均水平都显著高于女性相对应组的平均水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特点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临床特点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方法对35例男性甲亢患者与同期54例女性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59岁的男性甲亢多于女性(P<0.05),<40岁的女性甲亢多于男性(P<0.05),男性甲亢的平均年龄高于女性(P<0.01)。男性甲亢在突眼征、心律失常(尤其心房纤颤)、周期性麻痹、药物性肝损害等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01,P<0.01,P<0.05)。男、女性甲亢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男性甲亢的年龄、突眼征、心房纤颤、周期性麻痹、药物性肝损害等临床特点与女性之间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灰阶实时超声对胆系结石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报道用灰阶实时超声显象仪,对15 856例健康体检人群(包括城市和乡村)进行了胆道系统(下称胆系)结石普查,结果表明,患胆系结石者553例,总患病率为34.88‰,且有以下特点:胆囊结石最多(男、女分别为81.15%、87.29%);城市人群胆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乡村(P<0.01);城市人群中女性胆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约为2.5:1(P<0.01),也明显高于乡村女性(P<0.01);乡村人群中,男、女性胆结石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城市与乡村的男性胆结石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城市和乡村的男、女性胆结石患病率都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作者还讨论了胆结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男女两性老年人肥胖与血脂相关关系的差异,对北京976例(男607例,女369例)60~93岁老年人进行抽测。男女两性老年人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无显着差异,女性老人TC、TG、空腹血糖明显高于男性(P均<0.01),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P<0.01),肥胖发病率高于男性,但无显着性差异;男女体质量指数(BMI)与TC、TG均有明显相关关系,男性稍强于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为老年男女预测血脂水平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鸡西地区从业及退休人员空腹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查健康体检者空腹血脂水平来分析本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方法:检测鸡西地区4972例成人忌食后空腹血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的年龄组间血脂差异和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结果:总体血脂异常率61.2%,男性:73.4%,女性47.8%。男性TC平均4.91mmol/L±0.89mmol/L、HDL-C平均1.22mmol/L±0.31mmol/L、LDL-C平均3.34mmol/L±0.86mmol/L、TG中位数1.47mmol/L;女性TC平均4.73mmol/L±0.91mmol/L、TG中位数0.92mmol/L。TC、TG、LDL-C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H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减低(P<0.01);TC在25岁~44岁男性高于女性(P<0.05),55岁以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LDL-C在25岁~44岁间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TG在25岁~54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55岁以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鸡西地区成人中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女性别问血脂异常患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成人性激素 (E2 ,T)、甲状旁腺激素 (PTH)及骨钙素 (BGP)的增龄变化及性别差异 ,并探讨对骨代谢的临床意义 .方法 :正常成人 2 2 9名 (男 12 1,女 10 8) ,年龄 2 0~ 91岁 ,10岁分组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2 ,T ,M -PTH ,BGP .结果 :女性E2 30~岁开始下降 ,4 0~岁开始显著下降 (P <0 . 0 1) ,5 0~岁下降 92 % ,>80岁下降 97% ;男性T 5 0~岁开始下降 ,6 0~岁开始显著下降 (P <0 . 0 5 ) ,>80岁下降 4 3% ;女性PTH 30~ 4 9岁低谷 ,5 0~岁显著升高 (P <0 . 0 1) ,并形成高峰 ,>80岁仍维持较高水平 ;男性PTH 5 0岁开始升高 ,>80岁仍高于青壮年 ,但差异不显著 (P >0 . 0 5 ) ;女性BGP 30~ 4 9岁低谷 ,5 0~岁显著升高 (P <0 . 0 1) ,6 0岁后逐渐降低 ;男性BGP 5 0~岁无升高 ,6 0岁后进行性降低 ,<80岁最低(P <0 . 0 5 ) .结论 :女性E2 下降早、多、快 ,男性T下降晚、少、缓 .绝经后PTH、BGP显著升高 ,符合绝经后骨代谢“高转换型” ,男、女老年期BGP下降符合老年骨代谢“低转换型” .继发PTH升高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不同民族同年龄段老年居民血清钙(Ca)、磷(P)、镁(Mg)、铁(Fe)、转铁蛋白(TRF)、碱性磷酸酶(AKP)等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对186例60~79岁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老年人血清Ca、P、Mg、Fe等水平进行了测定,比较两民族间各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汉族血清Ca、P、Mg、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P<0.01~0.001),两民族血清TRF、AK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女性血清Ca、P、Mg、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P<0.05~0.001),汉族男性血清P、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AKP水平明显低于维族(P<0.05~0.001);汉族女性血清P、Mg、AKP、TRF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0.001),维族男性血清Fe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新疆和田地区同年龄段维族和汉族老年居民血清Ca、P、Mg、Fe生化指标的差异可能和两民族居民不同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百分比及体质指数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2型糖尿病259例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用DEXA测量骨密度、体脂含量百分比,并检测生化指标。按不同肥胖评价标准进行分组,分析体脂含量百分比、体质指数与骨密度关系,并对影响骨密度因素作相关分析。结果:(1)按体质指数分组:肥胖组体脂含量百分比和体质指数高于超重组及正常组(P<0.05)。(2)按腰围分组:男肥胖组体脂含量百分比及骨密度高于男正常组(P<0.05);而女性肥胖组与女正常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肥胖骨密度高于女肥胖组(P<0.05)。(3)性别、体质指数、病程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男性的骨密度高于女性,体质指数和骨密度呈正相关,病程和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体脂含量百分比、BMI与骨密度有密切关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保持适当体重可能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老年2型糖尿病女性骨密度下降比老年男性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