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谷琳琳  张颖  张杰  余其贵 《安徽医学》2013,34(11):1598-1601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加平台呼气阀(PEV)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并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PEV。观察两组神志转清时间、生命体征(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PaCO2、PaO2、SaO2、pH值)、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预后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中2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l例。对照组中5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aCO2及APACHE11评分均明显下降,神志转清时间缩短,PaO2、SaO2、pH值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BiPAP呼吸机加PEV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有良好的同步性能和漏气补偿功能,提高了舒适感,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神志转清时间,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CO2储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加平台呼气阀(PEV)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70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并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PEV,并加用纳洛酮和尼可刹米静滴治疗(疗程3d)。观察两组神志转清时间、生命体征、动脉血气、APACHEⅡ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aCO2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神志转清时间缩短,PaO2、SaO2、pH值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例因疗效不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1例。对照组5例因疗效不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2例。结论早期使用BiPAP呼吸机加PEV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神志转清时间,减少气管插管,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CO2潴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COPD合并肺性脑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BiPAP通气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气分析指标、失败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BiPAP通气组治疗后24小时内46例患者神志转清,4例需改用有创通气,治疗后1~6小时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与治疗前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组治疗后1~6小时动脉血气及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BiPAP通气组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早期应用BiPAP通气能迅速改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气体交换,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对37例AECOPD伴肺性脑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h、48h的动脉血气及临床变化。结果35例患者5例死亡,其余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值升高(P〈0.05)PaCO2水平降低(P〈0.05),PaO2水平升高,病人意识改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邓庆中 《当代医学》2011,17(21):153-153,133
目的探讨运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方法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肺性脑病的患者7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9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予肺性脑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有效率为50%,治疗组有效率为有效率为91.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H、PaO2、PaCO2、呼吸、心率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肺性脑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3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小时、1天和2天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性脑病可提高PaO2(P〈0.05),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治疗24小时后PaCO2/pH值明显下降,疗效确切显改善(P〈0.05)。患者神志恢复。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性脑病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神志,降低气管插管率,降低病死率,并且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临床急救措施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1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BiPAP通气,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结果治疗组患者意识障碍改善率高于对照组(χ2=6.000,P=0.014),气管插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χ2=4.088,P=0.04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8 h后治疗组患者PaO2、PaCO2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较单独使用BiPAP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郭玉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11-111,116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的同时加用纳洛酮。通气前、通气3h及通气24h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26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例;对照组治疗成功18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12例。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3h后PaO2增加(P〈0.05),但pH和PaCO2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部分患者甚至加重;24h时PaO2维持在较高水平,pH和PaCO2改善仍不明显。结论: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降低气管插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宁学聪  王志华 《广东医学》2016,(23):3575-3577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80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iPAP治疗反应,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组和治疗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动脉血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血糖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结果 26例患者治疗失败,治疗失败组患者的年龄、心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血糖均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成功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的年龄、心率、CRP、血糖及血清白蛋白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心率增快、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CRP升高、血糖升高、低蛋白血症是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失败的危险因素,而高龄、心率增快、CRP升高、血糖升高、低蛋白血症是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醒脑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22例,在BiPAP基础上分别联合纳洛酮+尼可刹米+醒脑静治疗、纳洛酮+醒脑静治疗和纳洛酮治疗,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纳洛酮+尼可刹米)+醒脑静有效率为90.9%,并且在症状改善时间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著好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BiPAP与呼吸兴奋剂及醒脑静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BL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17例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h、1d、2d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2h后PaO2明显改善(P<0.05),神志、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治疗24h后PaCOJpH值明显改善(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可提高PaO2,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重度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度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和BiPAP组。BiPA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BiPAP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有效率、无效率、死亡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BiPAP组治疗(2~12)h后有13例患者神志转清,(12~24)h后有5例患者神志转清;常规组(2~12)h后有4例患者神志转清,(12~24)h后有10例患者神志转清。常规组和BiPAP组pH值和PaO2均升高,PaCO2均下降(P<0.01),BiPAP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BiPAP可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度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性脑病惠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wentilation,NIPPV)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COPD合并肺性脑病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NIPPV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NIPPV治疗,监测血气分析、心率、神态、血压等变化,分析结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NIPPV组治疗后24h内22例患者神志转清,3例需改用有创通气,治疗后1~6h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与治疗前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组治疗后1~6h动脉血气及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NIPPV组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无创正压道气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具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BiPAP无创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Ⅱ型)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2例慢阻肺Ⅱ呼衰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和常规治疗。通气前、通气2h及通气结束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16例患者中14例治疗成功,另外2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中9例治疗成功,7例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4例治疗成功患者BiPAP无创通气治疗前后pH、PaCO2明显下降、PaO2显著升高。结论BiPAP无创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可以提高BiPAP无创通气的疗效,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机经鼻面罩正压敢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同时加用BiPAP通气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意识障碍缓解程序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H值改善及PaCO2下降的差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PaO2上升差值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iPAP通气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16.
曾锤利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03-1504
目的:探讨BiPAP通气联合纳洛酮在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内一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各41例。两组均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BIPAP呼吸模式呼吸机联合纳洛酮辅助治疗,对照组单纯BiPAP通气,不予纳洛酮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变化更为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死亡率和治疗无效率分别为5.3%(2/41)和11.2%(5/41),治疗组死亡率和治疗无效率分别为0(0/41)和7.3%(3/4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动脉血及上腔静脉血氧分压差(△PO2)比较,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当患者PaCO2显著增高或伴轻型肺性脑病时,纳洛酮联合BiPAP通气治疗可显著减轻二氧化碳潴留,较单用BiPAP通气更有效地降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ViSION型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 应用BiPAP ViSION型呼吸机对21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鼻/面罩连接单向呼气活瓣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其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及临床表现变化。结果 通气治疗后19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氧饱和度(SaO_2)明显升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降低(P<0.05);肺性脑病症状消失,昏迷患者神志转清。2例病情恶化,其中1例改用有创通气后好转,1例拒绝有创通气死亡。结论BiPAP ViSION呼吸机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较为肯定,正确的护理对提高其疗效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21例AECOPD呼衰并肺性脑病患者应用经(鼻)面罩(BiPAP)治疗,比较通气前、通气后2-4小时、通气后24小时的pH值、PaCO2、PaO2,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插管率.结果 BiPAP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对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疗效肯定,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减少插管率,基层医院可以作为对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重要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纳洛酮联合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早期肺性脑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收治41例COPD合并早期肺性脑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41例此疾病患者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BiPAP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BiPAP+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8h后血气指标改变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PH值、PaO2均有明显上升,PaCO2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明显,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BiPAP可有效改善COPD合并早期肺性脑病血气指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率,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9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h后、治疗3d后呼吸、心率、动脉血气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5.83%,治疗组有效率为76.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H、PaO2、PaCO2、呼吸、心率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