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法干姜片炮制所得炮姜、姜炭中的挥发油成分,探求干姜不同加工方法对进一步炮制炮姜、姜炭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2种不同加工法制得的干姜片进一步炮制的炮姜、姜炭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成分,其中鲜切法干姜片制炮姜中有19种,传统法干姜片制炮姜中有17种;鲜切法干姜片制姜炭中有15种,传统法干姜片制姜炭中有18种。莰烯等成分传统法比鲜切法所得各炮制品中相对含量高;α-姜烯等成分则相对含量低。结论干姜片加工方法不同对进一步炮制炮姜、姜炭挥发油化学成分数量与质量均有一定影响,而炮制方法比加工方法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为不同加工法干姜片进一步制得的炮姜、姜炭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吴建华  马耀茹 《陕西中医》2002,23(5):449-450
本文对临床常用的生姜、干姜、煨干姜、炮姜和姜炭五种炮制品止血作用进行对比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煨干姜和炮姜水煎液可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 ( P<0 .0 5 ) ,而姜炭仅水煎液可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 ( P<0 .0 5 )。揭示姜止血作用的发挥与炮制程度密切相关 ,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炮姜和姜炭,被人们视为一物。但据清朝前历代本草载,二者差别颇大,名不同,物也异,效更殊。一、追其历史本为二物先有炮姜而后出姜炭。干姜始出《神农本草经》,其炮制品炮姜最早记载于汉《金匮要略方论》,曰:“干姜——炮”。晋《肘后备急  相似文献   

4.
炮姜与茜草炭加工方法改进刘立干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224002传统认为生姜发散风寒,和中止呕,加工制成干姜,炮姜,煨姜,姜炭,姜皮入药用,就有不同疗效和区别.为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操作,现改进炮姜与茜草炭加工方法介绍如下。1、炮姜:本人根据实践经验,对炮...  相似文献   

5.
炮制对生姜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生姜,干姜,炮姜,姜炭的挥发油含量及化学组成,以明晰炮制对姜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姜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GC和GC-MS法对挥发油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阐明姜炮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不同姜样品挥发油含量:生姜(扣除水分后)>干姜>炮姜>姜炭;不同样品的气相色谱图比较表明,生姜在炮制过程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没有明显变化,只是成分比例关系的变化,其中生姜中低沸点成分较干姜、炮姜、姜炭多;大量成分莰烯、β-水芹烯、α-姜黄烯、α-反式-β-香柠檬烯和倍半水芹烯在生姜及其不同炮制品均存在.结论:与生姜相比,炮制降低了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尤其是低沸点成分的含量;但是,不同姜炮制品在挥发油成分上具有一致性,有利于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历史上先后有鲜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炭等出现 ,且性味、功效各不相同。由于人们对炮姜、姜炭的炮制工艺和程度不太了解 ,因而二者混用的现象十分普遍。现就二者的混用原因、本草考证及区别方法作一浅析。1 混用原因炮姜、姜炭皆为干姜的炮制品。目前市场上仍存在视二者为一物的现象。一些医疗单位或药店也仅备一品 ,或炮姜、或姜炭 ,当然这有其历史渊源。首先体现在许多药学著作的论述方面 ,《中药大辞典》《中草药汇编》《中药学》(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均将两者合为炮姜 ;《…  相似文献   

7.
姜的不同炮制品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姜的不同炮制品的醚提液进行了气相-质谱-计算机检测。从生姜、干姜、炮姜、姜炭中各检出25、22、23、23个组分。并对它们各组分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各组分的含量都发生了变化,有些成分产生了质的变化,其中炮姜、姜炭中的挥发性成分均系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8.
姜不同炮制品的主要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姜的主要炮制品生姜、干姜、炮姜、姜炭进行薄层扫描比较,并以姜酚(gingerol)和6-姜醇(6-shogaol)为标准品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炮制品中所含成分的质和量均产生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姜和炮制品当中5种姜辣素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集姜以及姜炭、干姜、炮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姜酮、6-姜酚、10-姜酚、6-姜烯酚和8-姜酚进行测定。结果:从生姜到炮制的干姜、炮姜和姜炭,其中的10-姜酚、8-姜酚和6-姜酚含量逐渐降低,而6-姜烯酚含量则相对升高,姜酮在炮姜中出现,但含量较少,姜炭中的含量相对增加。结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对姜和炮制品当中的姜辣素含量进行准确测定,为姜和炮制品的测定提供了相应的分析方法,而在炮制过程中,姜辣素的成分含量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炮姜和姜炭     
炮姜和姜炭为功效不同的2个干姜炮制品种,过去药典及教科书上常将其混淆,应修正。查1977年版《中国药典》[1]“炮姜,取干姜分开大小或切块,照烫法用沙子炒至鼓起,筛去沙子,再炒至表面微黑色,内部棕黄色”,功能“化瘀止血,用于虚寒吐血、便血,产后瘀血腹疼”。没有姜炭的炮制方法和功能主治的记述。而这里的炮姜用的是炒炭法的手法及标准,功能主治也以止血为主,显然是指的姜炭,所以使人产生了炮姜即姜炭的想法。《中药炮制学》[2....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5,(4)
目的:比较姜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以明确不同炮制火候对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的4种不同炮制品挥发性成分,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姜4种不同炮制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3个成分,其中鲜姜、干姜及姜炭各有27种,炮姜24种。鲜姜含姜烯、α-柠檬醛及β-水芹烯较高,分别为22.59%、20.87%及11.01%。经不同程度加热炮制后,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产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干姜含α-柠檬醛高达40.48%,同时β-水芹烯的含量则略有降低,为10.38%;炮姜中新产生了32.73%的3,7,11-三甲基-1,6,10-十二烷三烯醛、16.38%的3,9(11)-二烯-10-过氧化物、3.36%的荜澄茄油烯,另外还产生了桉叶二烯及β-红没药醇等成分,而β-水芹烯含量最低,仅为1.95%;姜炭中的姜烯和β-倍半水芹烯均最高,且新产生了α-柏木烯、癸醛及γ-榄香烯等成分。结论:姜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不同,化学成分数量也不同。本方法适用于姜的挥发油成分分析,本研究为姜炮制品的质量评价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干姜炮制品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干姜炮制品进行质量研究.方法:通过对市售炮姜、姜炭产品的分析,了解产品的质量;参照饮片炮制规范,对4个主产地干姜各制备10个批次的炮姜、姜炭样品;通过对其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6-姜辣素含量测定,研究其工艺和质量的关系.结果:10批中试炮姜的总灰分6.3%~7.0%、酸不溶性灰分0.3%~0.7%、水溶性浸出物22.11%~41.61%、6-姜辣素在1.05~5.34 mg·g~(-1);10批市售品的6-姜辣素在1.01~4.81 mg·g~(-1).10批中试姜炭的总灰分5.0%~6.0%、酸不溶性灰分0.4%~0.6%、水溶性浸出物20.94%~44.92%;6-姜辣素含量在0.43~3.81 mg·g~(-1);10批市售品的6-姜辣素含量在0.44~3.07 mg·g~(-1).同批次间炮姜、姜炭间各项质量指标差异不明显;6-姜辣素的含量与产地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通过对炮姜和姜炭质量情况的分析,为姜饮片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姜炮制品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表明:炮姜、姜炭醚提物、水煎液、混悬液均有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倾向;生姜、干姜水煎液、醚提物均无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姜炭水煎液对小鼠的凝血作用有随剂量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干姜不同炮制品中总酚类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香草醛溶液为对照,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干姜炮制品化学成分中总酚类成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280nm处检测可得干姜的平均含量为1.149%,炮姜的平均含量为1.036%,姜炭的平均含量为1.573%。结论:姜炭的含量较高,可能是鞣质在280nm处也有吸收。  相似文献   

15.
生姜的传统炮制品种有鲜姜、干姜、炮姜、姜炭、煨姜等,此5种炮制规格在功能主治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故其临床效用亦各不相同,就生姜不同炮制品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加以简述,以期为生姜不同炮制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炮制对生姜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敬群  权建昌 《中成药》1992,14(1):20-22
为了探讨生姜炮制原理及炮制与临床用药的关系,对生姜、姜皮、去皮生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炭的历代炮制沿革,挥发油理化性质、组织结构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含量、物理常数及化学组分,组织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说明不同规格饮片,其功效不同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7.
姜作为胃肠病治疗处方中的常用药物,种类可分为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因炮制方法不同,故其性味、归经及主治特点各异。文章总结唐旭东教授治疗胃肠病用姜之经验,从胃肠疾病特点、各类姜之性味趋性及所主病证等角度进行论述,以期为胃肠病临证用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临床应用以干姜、炮姜或姜炭入药。近年来 ,临床存在干姜、炮姜、姜炭代用或混用的情况 ,这种混用 ,势必影响临床疗效 ,也有违中医辨证用药的基本理论。有鉴于此 ,笔者将三者的不同炮制工艺和作用浅议于下。1 炮制工艺1 .1 干姜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筛去碎屑。1 .2 炮姜 先将净砂置炒制容器内 ,用武火加热 ,炒至灵活状态 ,再加入姜片或块 ,不断翻动 ,炒至鼓起 ,表面棕褐色 ,取出、筛去砂、晾凉。1 .3 姜炭 先将净砂置炒制容器内 ,用武火加热 ,使细砂至 2 5 0℃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生姜及其炮制品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生姜及其炮制品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含量。结果:生姜及其炮制品多糖含量的顺序为:干姜〉炮姜〉姜炭〉生姜。结论:炮制对生姜及其炮制品的多糖含量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HeraclesⅡ快速电子气味分析仪因其可以将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与“气味”建立联系,逐渐被应用于中药“气味”研究中,但其适用度并不十分明朗。该文基于生姜3种炮制品干姜、炮姜、姜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验证HeraclesⅡ快速电子气味分析仪定性准确性及其适用范围。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和HeraclesⅡ快速电子气味分析仪对不同产地的10批生姜各炮制品中的成分进行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FA),考察产地及炮制程度对干姜、炮姜、姜炭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炮制程度对各炮制品有较大影响,产地因素对炮制品影响较小。同时,HeraclesⅡ快速电子气味分析仪和气质联用分别检测到42、45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29种,重合度64.4%,表明快速电子气味分析仪相较于气质联用在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可参考性。结合此气味分析仪方便快捷、处理数据准确高效的特点,在以挥发性物质进行整体评价为目的的“气味”研究中有一定的优势,并在中药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