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论寒温统一     
外感病学是研究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寒温之分不仅严重影响了外感病学的自身发展,还冲击着中医学的理论根基,使比较全面、系统、严密的中医理论在伤寒与温病中经常处于互相矛盾、难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给学习中医、传播中医、发展中医带来诸多困难与困惑。此外,由于《伤寒论》与《温病学》自身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还加大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怀疑,动摇了学生的专业思想基础,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中医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结束寒温分离对中医事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伤寒与温病的合二为一,建立一个统一、完整、开放的外感病学体系,不仅能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充实、完善提供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也有利于外感病学全面、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寒温统一     
齐英 《光明中医》2006,21(12):16-16
1 外感热病的自身特点及规律,是寒温统一的基础 "外感"与"温病",是外感热病的两大类别,多种病变类型,大多具有外感热病的一般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3.
吕黎明 《福建中医药》2010,41(3):55-55,58
<正>伤寒和温病学说在中医发展史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了伤寒病和温病的两大辨证体系,至此寒温理论争论不休。其理论源泉可上溯《内  相似文献   

4.
李永清 《新中医》2008,40(3):98-99
外感病学包括<伤寒论>与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伤寒论>偏重于风寒之邪为病、易伤阳气的论述,用六经辨证;温病学侧重于温热之邪为病、易伤阴液的阐发,用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笔者认为,此两种辨证论治体系,各具明显的针对性与局限性,都不能全面、客观地阐释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指导临床辨冶,而只有寒温统一,才能使中医学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有效、合理的利用,有利于辨证论治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也有利于外感病学的全面发展.试探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伤寒论治,出现寒温的分论,到治伤寒详寒略温,后产生温病学派的分岐与寒温之争的交点等方面,阐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学术争鸣与学术融合,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达到寒温的统一。为外感热性病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淑芬教授寒温并用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淑芬教授认为阳气郁遏是火热病机中的重要环节,治疗外感发热善于寒温并用,以辛温解表之品,配合寒凉药疏表达邪,开郁透热,并防寒凉冰伏,收效甚捷。本文介绍黄教授寒温并用治疗风热郁表、邪热闭肺、太阳少阳合病、暑湿郁滞病案4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谈到外感病因与病机问题,指出风、热、湿、燥、寒五淫的含义有三:一为气象学因素,二为病原微生物,这都属于病因学范畴;三为病机反应,此则属于发病学范畴。但它们都是可以而且应该统一起来讨论的。其次谈到“瘟疫”正名及其与五疫的关系问题,指出“瘟疫”只是五疫中的一种疫病,并不能代表一切疫病。最后谈到外感病毒的解毒问题,指出必须针对外感病不同的病毒,采取不同的解毒治法,才能提高疗效,不可偏执清热解毒一法去泛治一切外感病。并以流行性出血热为例,来说明寒温统一论在指导急性热病辨证论治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从脾胃病临床诊治现状出发,将《伤寒论》经典理论与温病热病证治互补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应用于脾胃病临床,提出"寒温可以一统"的观点,具体如下:(1)外感热病中寒温可以一统。温病是对伤寒热病阶段的有效补充,温病理论体系很好地补充了从伤寒表实证到里热证的辨证治疗短板。(2)内伤杂病中寒温可以一统。脾胃病患者临床多见寒热错杂征象,"寒温一统"在李东垣"补脾胃、泻阴火"的脾胃内伤治疗方法中有所体现。列举全国名中医蔡淦教授医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寒温并用法源于《内经》,仲景加以发挥,成为其遣方用药的独特风格。寒温并用法,即以寒凉药与温热药相互配伍应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其不仅是寒热错杂一类病证的主要治则,同时也是临证用药时不可或缺的配伍技巧。仲景寒温并用法,方药组成严谨,临床效果显著,为后世制定和应用寒温并用的药方提供了理论基础。寒温并用法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尤多用于病在卫表,或半表半里,或寒热夹杂,或风温郁热、温遏热伏等证。笔者现就寒温并用法治疗外感急性发热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寒温并存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昌国 《中医杂志》2008,49(9):860-861
关于中药的寒温并存现象,在古代各家本草著作中多有论述.本文以古代文献为依据,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1 一药二性并存不悖  相似文献   

11.
"非典"寒温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西医专家一致认为,"非典"初期是治疗的关键时期,有效地抗病毒治疗可以遏制病情的进展与恶变.对于中医而言,最关键的是对其寒、热属性作出正确的判定.当前我们深入展开针对"非典"中医病证寒、温属性的研讨,对于有效应对可能再次爆发的"非典"以及重新认识传统中医外感热病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历史上(1986-1989年)先人救治流行性出血热病413例的病例资料总结发现,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是以湿、热、瘀、虚为主要病因,内外因结合为本病发生与发展的决定因素;证候特点是:寒热虚实错杂、以湿热瘀证为主;主要病位在少阳三焦;治疗原则当寒温内外统一,并始终注意宣畅三焦。  相似文献   

14.
试论清代两位寒温融会医家的外感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清代名医俞根初、吴坤安两位医家学术思想的探讨,表明在清代寒温争论之时就有力图使寒温融会的外感病学医家及专著的出现。俞、吴二氏建立了以六经为支架,融会卫气营血和三焦的外感病辨证施治理论,为中医外感病学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外感病观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子光 《新中医》1992,24(4):39-40,28
伤寒与温病两个学派的论争,在历史上促进了中医学的大发展,其成就是辉煌的。但在临床上,寒温并无绝对界限,往往同一疾病寒温互相渗透,或在不同的阶段表现或寒或温,因此对同一疾病时而用伤寒法,时而用温病  相似文献   

16.
李幸  万松 《河南中医》2012,32(7):822-823
大凡感寒之类可用六经辨证,病温之类可参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这是目前外感病辨治的一般通例和基本法则.刘英锋教授在汇通寒温辨证纲领的基础上,采取“寒温合方”的变通之法,能较好地解决一些临床问题,不仅能提高外感疑难病证的疗效,还能在理论上提升对整个外感病变发病机理与辨治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从寒温并施的概念与分类、目的与应用、复杂情况三方面探讨相反相成配伍思维的意义。寒温并施是相反相成思维指导下的最常用的方剂配伍方法之一,通过寒温相反相制而又相成的关系,使方剂以有机整体的形式更好地对应于疾病的寒热性质。寒温并施配伍的意义主要有三:一是为了制约某些药物的寒热偏性,以达到顺利地发挥其某种特定功效的目的;二是通过寒温之药的相互制约,使配伍而成的药对或方剂,在整体上不过于寒或过于热,以更好地适应病情,并防止寒热太过导致不良反应;三是可产生单纯寒药或热药所不具备的新效能。  相似文献   

18.
马国慧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511-511,515
本文据《内经·热论》理论探讨体质因素对伤寒、温病发病的直接影响,论证了中医外感热病者由感受寒邪引发,但因患者体质和体内原有的宿疾和伏邪有异。则表现出寒温不同的症候。  相似文献   

19.
1临证举例例1龙某某,男,53岁,1983年3月初诊。素体瘦弱,去冬参加兴修水利劳动后,畏寒倦怠,两下肢软弱无力,几月来逐渐步行不稳,小腿肌肉日渐萎缩,枯瘦如柴,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弱无力。证属寒湿凝滞,阳气壅遏,而致形成虚寒痿躄。治宜辛温助阳,健脾益气。方药:熟附、桂枝、防风、白术、白芍各15g,生姜、黄芪各10g,黄柏6g。5剂后,觉身暖,精神稍振,双下肢不仁不用,更方:熟附片、党参各20g,黄柏6g,黄芪30g,白术、怀牛膝各12g,白芍、熟地各15g,当归20g。10剂后,症状…  相似文献   

20.
清代名医俞根初,浙江绍兴陶里人氏,精读古今医书,汲取各家之长,对仲景伤寒学说研究尤深,《通俗伤寒论》为其代表作。俞氏根据外感病的临床特点,运用四诊所得,提出了“火化、水化,水火合化”的“三化”理论及寒温融合辨证的内容,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