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蛇毒与丝裂霉素C对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蛇毒制剂与丝裂霉素C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移行和增生的影响,为青光眼手术中用药的选择作参考。方法将培养的第3~5代人结膜下成纤维细胞接种于涂有鼠尾胶原的24孔板中,待细胞生长融合后在培养板上划线,造成无细胞的裸露区,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蛇毒制剂、丝裂霉素C及二者的混合液,每6 h观察记录移行至裸露区的细胞。结果1.0×10-3U/mL的蛇毒制剂能够抑制人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移行而无细胞坏死,10μg/mL丝裂霉素C能抑制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移行但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坏死。结论一定浓度的蛇毒制剂和丝裂霉素C能抑制细胞移行,但蛇毒制剂的毒性较丝裂霉素C低,提示蛇毒制剂可能成为比丝裂霉素C更加安全的抗青光眼术中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膜对体外培养的兔眼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1只,取结膜下Tenon囊组织进行体外结膜下成纤维细胞培养,传至第3代后进行细胞鉴定,第4代细胞进行生长曲线测定,将培养的第4代兔眼结膜下成纤维细胞接种于合成的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膜上,接种后24 h、48 h、72 h采用MTT比色法评价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的兔眼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融合后呈梭形外观,角蛋白染色为阴性,波形蛋白染色为阳性,证明其为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培养的细胞在接种后第1-5天为指数生长期,第6天后进入细胞生长平台期.接种于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膜后24 h、48 h、72 h的细胞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207 1±0.082 6、0.173 6±0.079 6和0.181 4±0.047 5,而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283 7±0.011 0、0.272 1±0.083 3和0.307 0±0.055 6,同一时间点2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膜具有抑制体外培养的兔眼结膜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金华  魏厚仁 《眼科研究》2001,19(6):569-571
干扰黏附分子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联系,可能阻止增生性病变的发展。已有报道利用含去整合素的蛇毒,可在兔眼中防止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人工合成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类药物,可与细胞外基质中含不溶性RGD的蛋白质竞争结合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整合素,可降低成纤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减弱兔滤过术后伤口愈合反应,延长滤过泡存在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培养的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将第2代胎儿LEC于不同浓度的rhIL-1ra孵育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o tetrazole,MTT)法记录各孔黏附细胞数量的吸光度(A)值,并与空白组进行对照;将第2代胎儿LEC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后,与不同浓度的rhIL-1ra再共育24h后,MTT法记录各孔细胞数量的吸光度(A)值,并与空白组进行对照。结果:除1μg/L浓度组外,其余各组抑制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与胶原的黏附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组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100μg/L浓度组细胞收缩、变圆,但仍保持贴壁状态,与空白组对照可显著抑制已贴壁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结论:有>1μg/L的各组rhIL-1ra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胎儿LEC与胶原的黏附,并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具有浓度依赖性。仅100μg/LrhIL-1ra浓度组作用24h可显著地抑制已贴壁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但仍保持贴壁状态,提示该药可能具有较轻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去整合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中环行撕前囊膜,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抗粘附实验:将悬浮的细胞与不同浓度的去整合素(5μg·L-1、10μg·L-1、20μg·L-1、40μg·L-1、80μg·L-1)在37℃、50mL·L-1CO2条件下一起孵育30min。然后接种于涂有鼠尾胶原的96孔培养板。8h后,用HBSS轻洗各孔2次,MTT法测定粘附细胞的吸光度。抗移行实验:对融合的细胞进行划线,80μg·L-1的去整合素进行干预,24h、48h、72h后,细胞计数法观察裸露区内细胞的移行数量。结果不同浓度的去整合素(20μg·L-1、40μg·L-1、80μg·L-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24h、48h、72h内80μg·L-1的去整合素可显著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移行。结论去整合素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及移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去整合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中环行撕前囊膜,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抗粘附实验:将悬浮的细胞与不同浓度的去整合素(5μg·L-1、10μg·L-1、20μg·L-1、40μg·L-1、80μg·L-1)在37℃、50mL·L-1CO2条件下一起孵育30min。然后接种于涂有鼠尾胶原的96孔培养板。8h后,用HBSS轻洗各孔2次,MTT法测定粘附细胞的吸光度。抗移行实验:对融合的细胞进行划线,80μg·L-1的去整合素进行干预,24h、48h、72h后,细胞计数法观察裸露区内细胞的移行数量。结果不同浓度的去整合素(20μg·L-1、40μg·L-1、80μg·L-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24h、48h、72h内80μg·L-1的去整合素可显著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移行。结论去整合素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及移行。  相似文献   

7.
黄文礼  唐敏  顾青  樊莹 《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317-1320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teonide,TA)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功能和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细胞移行实验,细胞黏附实验,RT-PCR检测不同浓度TA(包括含赋形剂的和去除赋形剂的,以及纯赋形剂)在不同时间段对RPE细胞增殖,RPE细胞移行,RPE细胞黏附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损伤的影响.结果:浓度大于0.1g/L含赋形剂和不含赋形剂的TA以及单纯赋形剂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细胞移行实验:0.1g/L浓度TA在3个时间点与含血清对照组相比,对100mL/L血清刺激的RPE细胞的移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在24,48h与含血清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对RPE细胞的黏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不同浓度TA(含赋形剂)与RPE细胞作用24h后,结果mtDNA缺失片段不明显,未见明显差异,长片段明显,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TA对RPE细胞功能(移行能力,黏附能力,增殖能力)有抑制作用,对RPE细胞mtDNA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α-2b对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生长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新春  杜蜀华  魏厚仁 《眼科》1999,8(4):233-234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对体外培养的牛结膜下成纤维细胞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光镜、电镜观察该细胞在含不同浓度干扰素α-2b培养液中的生长形态和粘附移动能力。结果:干扰素α-2b能够使该细胞生长密度降低、伪足收缩、细胞变圆、移动能力减弱。结论:干扰素α-2b具有抑制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粘附和移动生长的能力,提示可用于翼状胬肉、青光眼滤过术后,以减少结膜下瘢痕形成导致的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9.
刘驰  付荣嵘 《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458-1460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的增殖、黏附和移行的影响及其受体整合素α5亚基的表达。方法: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接种于不同浓度的FN(0,10,20,40mg/L)包被的培养板中,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LE-B3的生物学特性,采用WST-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黏附情况,划痕法观察细胞的移行并记录细胞缺损区闭合时间,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整合素α5亚基的表达。结果:各浓度FN包被后,增殖实验中WST-8法检测的吸光值增高不明显(P>0.05)。随FN包被浓度的增高,黏附实验中的吸光值逐渐增高,划痕实验中缺损区闭合的时间逐渐缩短,各浓度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整合素α5亚基随FN包被浓度的增高表达增强(P<0.05)。结论:FN具有显著促进HLE-B3黏附和移行的作用,同时能上调其受体整合素α5亚基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α-2b作为青光眼滤过术后辅助用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Xiong X  Du S  Lü Y  Wei H 《中华眼科杂志》1999,(1):52-54,I005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IFN α-2b)对结膜下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机理和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应用方式。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IFNα-2b对体外培养的牛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的影响,并用IBAS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观察IFNα-2b对36只兔眼结膜下置线引起的瘢痕中胶原含量的影响及18只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房水蛋白的变化。结果 IFNα-2b具有减少成纤维细胞表达E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蛇毒制剂在兔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的效果和眼毒性.方法对10只兔双眼行巩膜全层咬切术,术后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5×10-2U/ml的蛇毒制剂0.5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裂隙灯观察眼前段.术后第21天,用鼠尾胶原作为房水外流示踪剂行前房恒压灌注及原位固定,对手术区组织行功能及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术后14,21天,实验组有5眼、3眼可见滤过泡,对照组无1眼有滤过泡.滤过泡消失眼的滤过口被瘢痕组织封闭,手术区结膜下纤维组织明显增生.有滤过泡眼的滤过口仍显开放,房水示踪剂经此开口流入滤过泡.结论蛇毒制剂能抑制兔眼滤过术后结膜下过分瘢痕化,延长滤过泡的存在时间和功能,其眼毒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MMP.3)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3(TIMP-1、TIMP.3)在结膜松弛症(CCh)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揭示四者表达水平变化与CCh的内在联系。方法体外原代培养CCh成纤维细胞,取第3—6代细胞,以2.5×10^5个/mL浓度接种于24孔板中培养,24h后提取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MMP-1、MMP-3、TIMP-1、TIMP-3的表达水平。不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MP-1的表达:CCh组成纤维细胞的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3的表达:CCh组成纤维细胞的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1的表达:CCh组成纤维细胞的蛋白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3的表达:CCh组成纤维细胞的蛋白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纤维细胞MMP.1/TIMP-1及MMP-3/TIMP-3的表达失衡可能参与了CC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外兔胚胎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克隆兔角膜缘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兔胚胎成纤维细胞体外克隆兔角膜缘干细胞。方法兔胚胎成纤维细胞经丝裂霉素C(MMC)处理成饲细胞,用消化法培养兔角膜缘基底层细胞并接种于含有经MMC处理饲细胞的12孔培养板,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其光镜特征、电镜结构,用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对克隆的细胞进行综合鉴别。结果克隆的细胞呈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电镜下可见微绒毛、桥粒、张力丝等典型上皮细胞结构,单克隆抗体AE1、PCNA染色后细胞大多数阳性,单克隆抗体AE5染色后细胞染色偶见阳性。结论体外兔胚胎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成功地克隆出兔角膜缘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几丁聚糖对兔结膜上皮细胞和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军明  张虹  杨红 《眼科研究》2003,21(6):594-596
目的 研究几丁聚糖对兔结膜上皮细胞和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消化法培养结膜上皮细胞 ,组织块法培养结膜成纤维细胞。通过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测定几丁聚糖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几丁聚糖在浓度 >0 0 3 %时能促进结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浓度为 0 12 %时促进作用最明显。结膜成纤维细胞在几丁聚糖浓度 >0 0 3 %时其增殖即受到抑制 ,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几丁聚糖有望用于预防睑球粘连  相似文献   

15.
王涛  王津津  李志辉 《眼科》2005,14(2):124-127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人工合成白细胞介素-1受体阻断剂CK-17对体外培养的兔Tenon囊成纤维细胞(rabbit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RTCF)增生及细胞分泌功能的抑制作用。对CK-17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增生方面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设计体外、对照干预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体外培养的兔RTCF。方法用细胞计数的方法检测RTCF增生的情况;用胶原检测试剂盒检测RTCF培养基中分泌的总胶原的含量。主要指标成纤维细胞记数,RTCF培养基中总胶原含量。结果(1)CK-17对RTCF的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CK-17对RTCF胶原分泌的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3)CK-17在实验浓度下对RTCF无细胞毒性。结论CK-17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兔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细胞总胶原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蛇毒制剂兆科降纤酶和抗αvβ3整合素抗体23C6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移行的影响. 方法以玻璃粘连蛋白 (Vn)、胶原包被培养皿,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兆科降纤酶和抗αvβ3整合素抗体,孵育60 min 后进行细胞粘附分析和移行分析.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兆科降纤酶和抗αvβ3整合素抗体干预后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凋亡检测. 结果兆科降纤酶和抗αvβ3整合素抗体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对Vn、胶原的粘附和移行.兆科降纤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小于0.05 μmol/L,而抗αvβ3整合素抗体的IC50高于2.5 μmol/L. 0.1 μmol/L的兆科降纤酶即可抑制81.8%的内皮细胞对Vn的粘附,10 μmol/L抗αvβ3整合素抗体则可抑制76.3%.经两者干预后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内均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 结论兆科降纤酶和抗αvβ3整合素抗体能显著抑制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和移行,其机理可能在于诱导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体外培养人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第3代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加入不同终浓度的b-FGF(0,1,0,10.0,100.0ng/ml),每组重复3孔,培养72h后,细胞计数。结果 b-FGF添加组,细胞增生呈浓度依赖性,b-FGF浓度越高,细胞增生越快。结论 白内障手术后房水中内源性b-FGF的增加可能是后发  相似文献   

18.
全反式维甲酸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性和黏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s)移行性和黏附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筛选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方法 于第二代体外培养RLECs中添加浓度为10-8—10-5mmol/L的ATRA,观察ATRA对RLECs移行和黏附的影响,用SABC法观察ATRA对RLECs细胞网络骨架改变和内源性层粘连蛋白受体(LN-R)的表达。结果 ATRA对RLECs的移行和黏附有抑制作用且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ATRA可使RLECs骨架重组并使其内源性LN-R表达降低。结论 ATRA能抑制RLECs的黏附和移行;ATRA能调节RLECs的网络骨架分布且明显降低其内源性LN-R的表达;RLECs的黏附和移行与RLECs的LN-R含量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结膜松弛症球结膜成纤维细胞,并对细胞进行鉴定,为结膜松弛症体外实验提供大量的细胞。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体外培养的人结膜松弛症球结膜成纤维细胞。方法以结膜松弛症患者手术切除的球结膜为材料,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细胞,胰酶消化、传代,并对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纤维细胞胞浆特异性蛋白的表达。主要指标细胞形态、结构、纯度。结果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2~5天见组织块能紧密贴附于六孔板,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块周围有细胞溢出,10~15天即可见细胞增生,细胞呈马赛克样,界线不清。传代至第2代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一致,大小均一,呈放射状排列,为长梭形或两头尖的长条状,胞质中有一个卵圆形的细胞核,周围有长短不等的细胞突起相互交联。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结膜松弛症球结膜成纤维细胞Vimentin表达阳性,Keratin(C11)表达阴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纤维细胞Vimentin表达阳性,Keratin(C11)表达阴性。结论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能够获得稳定的结膜松弛症球结膜成纤维细胞,经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鉴定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为结膜松弛症球结膜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体外培养条件下人胚胎和兔结膜成纤维细胞对5种抗肿瘤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长春新碱和阿霉素在0.001~10mg/L、5-FU在1~1000mg/L、顺铂在0.01~10mg/L的浓度范围内时,人胚胎结膜成纤维细胞对这几种药物的敏感性显著低于兔结膜成纤维细胞(P<0.01);两种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差别不明显(P>0.05).提示在进行眼内增殖性疾病防治药物的体外筛选时,用人结膜成纤维细胞较好;将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临床时,要考虑种属之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223-2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