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优化杜仲腰痛浓缩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阿魏酸含量、成品含水量及溶散时限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清膏相对密度、药粉细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杜仲腰痛浓缩丸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清膏相对密度1.20 g·cm-1(25℃),药粉细度80目,干燥温度70℃,干燥时间12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有效地提高了杜仲腰痛浓缩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药川芎中阿魏酸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川芎中阿魏酸的稳定性 ,为其提取、浓缩及干燥等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反相 HPL C法测定阿魏酸峰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 ,在湿热条件下 ,阿魏酸很不稳定。当温度超过80℃时 ,阿魏酸峰面积急剧下降 ,且时间越长降低越多。但川芎药材在干燥条件下 ,其中的阿魏酸含量相当稳定。结论 在有关川芎药材的提取、浓缩及干燥过程中 ,为了获得较高的阿魏酸转移率 ,相关工艺的温度不宜超过 80℃ ,加热时间不宜超过 12 h。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设计,以藏木香中指标成分--土木香内酯的含量为指标,对复方玛诺西汤颗粒水煎煮的工艺条件,浓缩、干燥温度及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浓缩干燥时的温度、时间对土木香内酯含量影响很大,喷雾干燥明显优于真空干燥.  相似文献   

4.
陈萍  朱胤龙  力荔  郭五保  顾莹 《陕西中医》2007,28(4):484-487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并确立调脂胶囊中大黄等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物进行了浓缩、干燥方法研究。方法:以大黄酚、大黄素、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提取次数四因素,每个因素三个水平,进行工艺优选考察;对浓缩、干燥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分别以8、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0、1.0h;浓缩干燥时的温度、时间对大黄酚含量影响很大,喷雾干燥明显优于真空干燥。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适合制剂生产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筛选全银花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绿原酸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提取工艺,提取时间,浓缩干燥方法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发现绿原酸含量随加热,浓缩时间延长及温度升高而降低。结论 以水提2h(1h,1h),减压浓缩,真空干燥(50℃)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6.
肝宁颗粒剂中川芎的提取和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肝宁颗粒剂中川芎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提取液的浓缩及干燥方式进行考察。方法:以阿魏酸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80%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回流时间进行优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喷雾干燥的进样速度、进风口温度和药液相对密度进行优选。结果:80%乙醇用量10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的提取工艺较为合适,其中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喷雾干燥药液相对密度为1.15、进风口温度为120 ℃、流速为8.5 mL·min-1较为合适,其中进样速度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该提取工艺和喷雾干燥工艺所得产品中阿魏酸的含量较高,为川芎药材中阿魏酸的提取和干燥方式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缩泉浓缩丸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优化缩泉浓缩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诺卡酮含量、成品含水量及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药粉细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缩泉浓缩丸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制备工艺为药粉细度80目,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为12 h。结论: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缩泉浓缩丸各项指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工艺重复性好,适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中药复方制剂妇舒保凝胶的精制、浓缩及干燥工艺.方法 本试验以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总含量的保留率和纯度为评价指标,优选水提液精制工艺,以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总含量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转移率及干燥品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比较常用的浓缩、干燥方法,优选出最佳浓缩、干燥工艺.结果 最佳精制工艺为0.2 g/ml水提液在70℃下加入ZTC1+1-Ⅱ型澄清剂B组分0.6 ml/g,搅拌10 min,70℃水浴保温30 min;再加入A组分0.3 ml/g,搅拌10 min,70℃水浴保温30 min;静置12 h,过滤.最佳浓缩、干燥工艺为在真空度为-0.08~-0.09 MPa,温度为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5后,将浓缩液喷雾干燥.结论 优选出的妇舒保凝胶精制、浓缩、干燥工艺稳定可行、科学合理,可为大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愈痫灵颗粒剂浓缩、纯化及干燥的最合理工艺条件,缩小服用剂量,保证药效,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阿魏酸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及对比实验优选本制剂水提醇沉工艺中浓缩、纯化及干燥过程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药材水提液浓缩至0.5:1(即原药材量:浓缩体积(毫升));醇沉时药液含醇量达60%;在60℃以下浓缩、回收乙醇及进行干燥.结论:有效成分高得率能按上述条件下获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提高当归水提取物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研究超滤-纳滤集成技术用于当归水提取液纯化和浓缩的可行性。方法:以阿魏酸保留率为评价指标,以陶瓷膜孔径、工作压强、滤过温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当归水提取液的超滤纯化工艺。以阿魏酸泄露率为评价指标,以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料液温度为考察因素,通过全面试验确定当归水提取液的纳滤浓缩工艺。结果:当归水提液最佳超滤工艺为膜孔径50 nm,滤过压强0.10 MPa,滤过温度50℃;阿魏酸保留率>90%。当归水提液纳滤浓缩工艺为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200 Da,滤过温度45℃;阿魏酸泄漏率0.1%。结论:超滤-纳滤集成技术纯化、浓缩当归水提取物时,有效成分保留率高、料液受热时间短、能耗低,可提高当归水提物的品质并降低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检测驴胶补血颗粒(LBG)浓缩过程中的固含量、总多糖质量浓度和阿魏酸质量浓度3个质控指标,建立LBG浓缩过程中多质控指标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称量法测定固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HPLC法测定阿魏酸;以LBG浓缩过程中固含量、总多糖质量浓度和阿魏酸质量浓度为质控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PLSR)法进行参数优化,并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结果各个指标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均大于0.945 0。RMSEP和RMSEV非常接近,并且RSEP值均小于10%。建立的PLSR模型具有模型性能好、预测精度高的优点。结论 NIR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在LBG浓缩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茵泽驱脂丸提取、浓缩、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茵泽驱脂丸的提取、浓缩、干燥工艺.方法:提取工艺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优选试验,以总黄酮保留率为指标,优选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的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30 min,加水煎煮2次,第1次10倍量2 h,第2次8倍量1.5 h;浓缩与干燥的最优条件为60 ℃,-0.08--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提高当归干浸膏中阿魏酸含量的新工艺。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当归干浸膏 ,以总浸膏收得率及阿魏酸含量为指标 ,并与传统的烘箱干燥法进行比较。结果 :与烘箱干燥法相比 ,喷雾干燥干浸膏的浸膏收率提高9 41 % ;阿魏酸含量提高了1倍 ;总阿魏酸转移率提高约1 5倍。结论 :喷雾干燥法制备当归干浸膏 ,生产效率高 ,浸膏中阿魏酸含量高 ,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阿魏酸、绿原酸、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Z-藁本内酯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适宜当归的干燥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干燥处理后当归药材中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当归不同干燥品的指标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热泵干燥后的当归药材指标成分含量较高。结论:可考虑将热泵干燥技术应用于当归药材的干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番泻叶提取物中番泻苷B的影响.方法:以番泻苷B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减压浓缩和真空干燥时不同温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及喷速对番泻叶提取物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结果:番泻叶提取物减压浓缩和真空干燥时最佳温度均为60℃,耗时分别为87 min,58 h;优选的喷雾干燥工艺为进风温度120℃,出风温度55℃,喷速16 mL·min-1.结论:与喷雾干燥相比,真空干燥时番泻苷B含量损失较多;喷雾干燥既节约时间又有利于有效成分的保留,优选的喷雾干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对热不稳定的番泻叶提取物的干燥.  相似文献   

16.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Kom.、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foetidaL.的干燥根茎[1]。升麻配方颗粒是升麻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文献报道升麻中含有异阿魏酸、阿魏酸及其他三萜化合物、香豆素等成分[2]。异阿魏酸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为本品主要成分之一[3],《中国药典》2005年版将测定异阿魏酸作为评价升麻质量优劣的指标。本实验采用符合....  相似文献   

17.
川芎软化炮制及干燥方法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川芎饮片的软化工艺和干燥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HPLC法对川芎炮制后饮片中的阿魏酸含量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条件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5:75)v/v],磷酸调至pH 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新建了川芎饮片中阿魏酸含量测定HPLC方法,通过方法学考察验证了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以阿魏酸含量为指标,得到最佳炮制工艺为:加4倍量水,润软时间36 h,浸泡时间1.5 h,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4.5 h.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影响不大.结论: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的川芎炮制工艺在生产操作上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川芎饮片的质量进行了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行干燥技术的研究,揭示中药丸剂干燥与崩解时限的作用机制,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川芎茶调丸(水丸)、小活络丸(浓缩丸)水分、丸重、脆碎度为考察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影响丸剂崩解时限的主要因素。对川芎茶调丸、六味地黄丸、小活络丸三个品种,各5个批次进行平行试验。考察烘箱干燥法、真空干燥法、真空冻干法三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丸剂崩解时限、含量测定的影响做一比较;结果:利用真空冻干技术干燥,对不同品种的中药丸剂崩解时限均有大幅度的缩短。且川芎茶调丸中阿魏酸和六味地黄丸中的丹皮酚含量有一定的提高。结论:真空冻干技术在中药制剂生产中可有效的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川芎浸膏真空带式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川芎浸膏真空带式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膏含水量和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川芎浸膏带式真空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川芎浸膏带式真空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区温度为95℃,进样速度为10 Hz/s,履带速度为10 Hz/s.结论 采用真空带式干燥工艺干燥川芎浸膏,干燥速率高、产品质量好,符合GMP的要求,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心悦  丁可欣  葛改变  胡佳亮  吴飞  林晓 《中草药》2023,54(24):8064-8076
目的 研究胡黄连Picrorhizae Rhizoma在提取环节提取物指示性成分含量与颜色、苦味等感官属性之间的变化关联规律,及在浓缩、干燥环节温度对上述3类指标的影响。方法 基于HPLC技术建立胡黄连5种指示性成分香草酸及胡黄连苷Ⅳ、Ⅲ、Ⅱ、Ⅰ含量测定方法;使用色差仪对液体颜色以L*、a*、b*进行数值量化;采用健康志愿者人工评价法对苦度值进行量化表征。在水提环节对成分含量、颜色及苦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在浓缩及干燥环节对上述3类指标受温度影响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在水提环节,L*和b*值与各成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a*值与各成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苦度值与香草酸及胡黄连苷Ⅲ、Ⅱ含量及成分综合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浓缩环节,60℃温度条件下与70、80℃相比指示性成分含量更高,并且溶液颜色的L*、b*值更小,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