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滨海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评价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的接种状况,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对滨海县的5个乡镇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5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763.05;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6.22%,GMT为1∶101.13;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51.05%,GMT为1∶10.85。结论滨海县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较低,低年龄组应继续加强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外地驻呼和浩特市民工中麻疹、白喉、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A群脑膜炎球菌的抗体水平.方法 2003年对呼和浩特市的3个工地民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5.0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339.7;白喉抗体阳性率为40.50%,GMT为10.282 4;A群脑膜炎球菌抗体阳性率为35.54%,GMT为11.459 5;乙脑抗体阳性率为50.41%,GMT为11.956 4.结论 外来民工白喉、乙脑、A群脑膜炎球菌抗体水平较低,应开展麻疹、白喉、A群脑膜炎球菌、乙脑监测和接种疫苗工作.  相似文献   

3.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麻疹IgG抗体水平 ,可分析其发病原因。在 2 0 0 0年对 184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的病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法测定了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显示 :在这些病例的发病早期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 90 76 % ,GMT为 1∶10 37 4 7;其中 <8月龄者IgG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最低。出疹与采血间隔天数长 ,IgG抗体阳性率和GMT高。相同的采血时间 ,IgG抗体GMT以免疫史不详者最高 ,零剂次免疫者高于 1剂次免疫者。提示未进行麻疹疫苗免疫和麻疹疫苗初免失败是发生麻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玉溪市产妇体内麻疹抗体及胎传抗体水平,同时观察麻疹疫苗(MV)免疫后抗体产生效果,从而提出有效预防控制麻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玉溪市的产妇82人在预产期前采血、产后婴儿脐带血及所生婴儿MV免疫后血清标本共246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其抗体水平。结果82名产妇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4.15%,GMT 1:234.11;新生儿胎传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14.63%,GMT 1:2.25;两者之间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26,P<0.01;t=13.25,P<0.01)。所观察的82名儿童免疫前与免疫后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82.05,P<0.01;t=118.81,P<0.01)。不同性别儿童MV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t=0.15,P>0.05)。结论所观察产妇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较高,但胎传抗体和GMT较低,新生儿抵御麻疹野病毒感染能力较弱;经1针次0.2 m l冻干沪191株MV接种免疫后,产生的麻疹抗体免疫效价并不十分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应用ST、IHA、ELISA三种方法对健康成人进行了白喉免疫力的测定。
ST用常规法,IHA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1981年制定的白喉抗毒素试验方法,ELISA用间接法。ST阳性率为39.24%,IHA阳性率为51.97%,ELISA阳性率为81.02%。三种方法以ELISA最敏感,三种试验一致符合率为61.3%。IHA抗体水平在1:4~128之间,GMT=18.85,抗毒素单位在0.0157~0.5之间,GMT=0.073,ELISA抗体水平在1:64~1:2560之间,GMT=441。IHA与ELISA之间敏感性相差23.37倍。由于ELISA敏感易行,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玉溪市1~15岁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进行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间接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共调查1686名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2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51.30。调查县间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6,P〈0.05;F=6.39,P〈0.05);年龄间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P〈0.05),大年龄段GMT相对较低;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05,P〈0.05;t=8.55,P〈0.05)。结论玉溪市各县间麻疹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大年龄儿童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对大年龄儿童的麻疹强化免疫,流动人群为麻疹接种薄弱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福氏2a痢疾结合疫苗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按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以不含福氏2a痢疾结合疫苗成份的磷酸缓冲盐水作为安慰剂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试验疫苗组和对照组免疫后临床反应、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增长倍数.结果 福氏2a痢疾结合疫苗无严重的全身和局部反应,试验疫苗组和对照组全身和局部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试验疫苗组经2针全程免疫后2周和12周,抗体阳转(≥4倍增长)率分别为86.27%和79.74%;GMT分别为1:3783.55和1;2983.32;抗体GMT较免疫前分别平均增长12.47倍和9.83倍.而对照组2针免疫后2周和12周,抗体阳转(≥4倍增长)率分别为8.18%和8.49%;GMT分别为1:361.83和1:326.21;抗体GMT较免疫前分别平均增长1.08倍和0.98倍.全程免疫后试验疫苗组与对照组抗体阳转率、GMT、抗体滴度,较免疫前平均增长倍数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氏2a痢疾结合疫苗是安全的,在≥2岁的观察者中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临床试验注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2003L03808号.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成都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在6个监测点选择3~11岁、12~17岁学生,18~60岁、〉60岁社区居民,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测定甲流抗体。结果监测对象H I抗体阳转率为71.46%,H I抗体达保护性水平比例为75.86%,免后GMT为72.32,GMT增长倍数为23.78倍。3~11岁、〉60岁组H I抗体阳转分别为59.52%、58.06%;H I抗体达保护性水平比例为64.29%、60.54%;免后GMT分别为39.66、42.07;GMT增长倍数分别为10.99、25.24倍。结论各年龄组疫苗免疫效果存在差异。3~11岁、〉60岁组免疫效果较其他2组差。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于1988年7月-1989年7月,用间接血凝法对洛阳市区2~45岁正常人群502人进行了破伤风抗体监测,结果:破伤风抗体≥0.01Iu/ml者占34.26%,GMT为0.008。2—4岁、5—9岁组79.37%者对破伤风有免疫力,GMT分别为0.05、0.02。15岁以上明显偏低,83—93%的人缺乏破伤风免疫力。103名20—40岁育龄妇女有免疫力的占15.53%,GMT为0.004。表明成年人群普遍缺乏破伤风的保护抗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本县1204名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进行麻疹抗体(IgG)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个观察对象中麻疹 IgG 的 GMT 为575.21;1岁以上人群的 GMT 为694.49,尚未达到麻疹显性感染保护滴度;年龄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8月龄的婴儿 IgG 的阳性率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降低,城镇与农村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农村不同地区亦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2年上海部分0~5周岁儿童的血清轮状病毒LLR型中和抗体水平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为疫苗的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2012年6—8月上海市静安区儿保门诊部就诊的儿童中,筛选无发热、无轮状病毒感染疑似症状的健康儿童血清标本210份,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儿童血清对轮状病毒LLR型疫苗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0份0~5周岁儿童血清中,轮状病毒LLR型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7.1%,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5.36;0~6个月婴儿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16.0%,GMT为1∶28.72;7~11个月儿童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5%,GMT为1∶25.88。1~2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0.0%,GMT为1∶30.78,2~3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0.0%,GMT为1∶32.99,该两年龄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6.67%,GMT为1∶54.84,4~5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63.33%,GMT为1∶44.55,此两年龄组(段)儿童的阳性率和GMT均显著高于3周岁以下各年龄组,此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3周岁儿童中和抗体水平较低,特别是7~11个月年龄组为最低,提示可能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儿童群体。  相似文献   

12.
小月龄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消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母婴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关系,婴儿胎传抗体衰减进行分析,探讨小月龄婴儿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s,Live;MV)的免疫策略.方法 在浙江省宁波市、山东省济南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选取0、3、6、8、9月龄未患过麻疹的本地常住婴儿及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9.3%,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为1:738.93,到3月龄时抗体阳性率下降至22.3%,GMT为1:36.63,6、8月龄时抗体阳性率只有6.9%、6.7%,GMT分别为1:6.89、1:3.69;母亲的抗体阳性率为84.3%,GMT为1:516.94;母婴麻疹抗体的相关系数为0.840.结论 降低小月龄麻疹发病,必要时对6月龄婴儿实行MV初免以提高保护率,同时提高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人疱疹病毒6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西安市区不同人群人疱疹病毒6型(HHV-6)的感染和免疫水平状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检测儿童、成人和育龄妇女血清HHV-6IgG抗体。结果6个月~2岁幼儿的HHV-6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92.9%和1:152,高于其它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P<0.05)。116份育龄妇女血清HHV-6抗体阳性率为72.4%,GMT为1:61;在孕妇和正常妇女之间,以及不同孕期的孕妇之间,HHV-6IgG抗体的阳性率和GMT均无差异(P>0.05)。结论HHV-6在不同人群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HHV-6感染多可能发生在婴幼儿期,以水平传播为主;妇女妊娠期间无HHV-6的活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C群抗体水平及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分布情况,评价江苏省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状况、工作质量,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流脑A群、C群血清抗体水平和流脑免疫成功率,咽拭子用于脑膜炎奈瑟菌(Nm)的分离。结果检测流脑A群抗体1964人,抗体阳性率为86.56%,GMT为1∶5.84;检测流脑C群抗体932人,抗体阳性率为57.51%,GMT为1∶2.68;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χ2=222.51,P<0.05),GMT(F=39.44,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流脑C群抗体阳性率(χ2=194.12,P<0.05)、GMT(F=42.86,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健康人群A群、C群流脑带菌率<1%。A群流脑多糖菌苗基础免疫成功率为88.98%,GMT为1∶5.58,抗体4倍增长率为71.65%。结论近期内江苏省不会发生流脑A群流行,存在暴发或散发流脑C群的可能。应加强流脑监测,大力推广A 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逐渐将其纳入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白喉免疫状况。[方法]分别于1988~1994年、1997~2000年、2003年抽取部分县市区,对不同年龄组部分健康人群进行白喉抗体水平监测和锡克氏试验。[结果]白喉抗体不同年龄人群的保护率为71.80%~91.33%,平均为83.30%,抗毒素几何均值为0.0578~0.2173IU/ml,GMT为0.115IU/ml,标准差为0.038。免疫成功率为88.75%~100%,平均为93.10%,免疫后抗体滴度GMT为0.3294~1.1941IU/ml,平均为0.9653IU/ml。锡克试验阴性率为93.24%;各年龄组阴性率为84.84%~98.15%。[结论]2岁~、5岁~、8岁~组白喉抗体保护水平较高,为86.06%~91.33%,抗体GMT为0.1121~0.2173IU/ml;<2岁、2岁~、5岁~、8岁~、11岁~、15岁~组锡克氏试验阴性率为90.66%~98.15%,15岁以上白喉抗体水平和锡克氏试验阴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杨克志  马淑贞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296-2298
目的通过监测深圳市某街道辖区外来人口麻疹抗体水平,及时发现高危人群,为及时调整该辖区麻疹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将某街道外来人口分为8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30人,共245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采用Excel数据库分析处理。结果共监测合格标本245份,麻疹抗体阳性率75.5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14,有效保护率57.14%。其中,1~10岁麻疹IgG抗体GMT均〉1:800,而10岁-抗体GMT均〈1:800,20岁一抗体有效保护率为37.50%,GMT也降到了1:351。所有年龄组中,0~8月龄抗体阳性率最低,有效保护率为0,GMT是1:115。同时对20名20-40岁育龄妇女的麻疹抗体滴度进行分析,阳性率为75.00%,有效保护率为35.00%,GMT为1:336。结论外来流动人口中青年劳务工及育龄妇女是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杨云  张援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2):173-174
[目的]了解费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 年 4 月,在费县城乡分层随机抽取679名2~39岁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检测麻疹 Ig G抗体。[结果]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7 1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542 77;抗体阳性率6个年龄组均在81%以上,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年龄组的GMT均在1∶3 0以上,2~4岁组最高,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区人群阳性率及 GMT均高于乡村人群;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及 GMT均高于无接种史者。[结论]费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作好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8.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交叉加强免疫抗体应答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双价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1年后分别用双价苗和Ⅰ型、Ⅱ型单价苗分别进行加强免疫,以观察不同型别疫苗加强后机体的抗体应答水平及区别,以确定加强疫苗剂型。方法:对206名疫苗接种中的部分接种,在基础免疫后2周及1年后(加强前)和加强后2周、1年分别采集血清,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CPENT)检测IFA-IgG抗体和中和抗体。结果:(1)基础免疫后2周IFA-IgG抗体阳转率为96.76%,GMT为38.05;中和抗体阳转率:Ⅰ型为100%,Ⅱ型为92.50%;中和抗体GMT:Ⅰ型为20.82,Ⅱ型为15.66。(2)基础免疫后1年(加强前)IFA-IgG抗体阳转率降为51.91%,GMT也降到25.45;中和抗体阳转率:Ⅰ型为55.81%,Ⅱ型为46.51%。中和抗体GMT也分别降到5.45和5.18。(3)加强免疫后2周IFA-IgG抗体阳转率回升到98.46%,GMT也上升到38.02;同时中和抗体率:3组两型抗体均为100%阳转;Ⅰ型抗体GMT分别为20.01,46.66和12.42;Ⅱ型抗体和GMT分别为20.00、19.99和16.82。结论:在双价疫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通过3种疫苗加强免疫,产生的IFA抗体和中和抗体在阳性率和GMT水平3组间很接近,但Ⅰ型苗组应答的Ⅰ型中和抗体GMT是3组中最高的。提示:在双价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使用与该疫区相同型别的单价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以降低疫苗接种成本和减轻接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京市白喉、破伤风健康人群免疫水平.[方法]采集健康人群血清,采用间接血凝法(IHA)测定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白喉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6.9;抗体阳性率为91.3%;破伤风的GMT为1:36.6;抗体阳性率为82.3%.白喉和破伤风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在25岁以下人群中形成了较好的免疫屏障,但GMT在16~25岁年龄组有明显降低,因此要加强对大年龄组白喉、破伤风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人群的麻疹免疫状况 ,为麻疹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 1 998~ 1 999年在山东省青岛市和泰安市对不同年龄组人群采血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麻疹血凝抑制 (HI)抗体。 [结果 ]在沿海 (青岛 )、内陆 (泰安 )两市合计检测 71 1份标本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 91 .70 % ,抗体水平 (GMT)为 7.36。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 90 %以上 ,2~ 4岁组的 GMT较高 ;麻疹抗体阳性率与 GMT沿海高于内陆。 [结论 ]山东省麻疹的免疫水平较高 ,但地区间还存在不平衡 ,应继续加强麻疹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