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评价运动试验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和预后意义,并与运动试验时出现心绞痛者进行比较.2982例资料取自冠状动脉外科研究登记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583例左主干狭窄(内径缩小≥50%)或某主支狭窄(内径缩小≥70%),为明显冠状动脉病变(CAD);1117例非明显CAD;282例无CAD.造影后一个月内按标准或修订的Bruce方案进行活动平板试验,凡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较静息时)压低≥1mm且持续≥0.08S,或者出现心绞痛,为阳性.各例逐年随访达7年(至少5年),99%病例完成随访.明显CAD者根据运动试验结果分组:424例(组Ⅰ)缺血性ST段压低组无心绞痛;232例(组Ⅱ)出现心绞痛但无缺血性ST段压低;456例(组Ⅲ)兼有缺血性ST段压低和心绞痛;471例(组Ⅳ)既无ST段压低也无心绞痛.  相似文献   

2.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试验是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病人的诊断及预后的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最常用于评价预后.判定运动能力,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与程度及疗效的判定。对被选择的病人而言,代谢性血气分析,药物,放射性核素显像,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技术可增加运动试验的信息内容。运动试验,最主要的特征是通过测定受试者的运动能力,来帮助建立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评价其预后。对冠状动脉介入后再狭窄的评估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运动试验的时间已前移至梗塞后3天。严重高血压和流出道梗阻型心肌病已列为相对禁忌症,既往认为可行运动试验的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列入相对禁忌症。运动试验的诊断指标评价,除运动诱发的ST段压低,ST段抬高:最大ST/心率斜率外:运动中QT离散度QTd和OTcd的变化可提高运动试验的准确性。运动试验对无症状者或低危人群用运动试验来筛选冠心病的价值很小,对有症状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有诊断及预测价值。对老年性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及早期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运动试验是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病人的诊断及预后的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1928年Feil和Siegel就已认识到了运动心电图的诊断性应用价值[1]。目前运动负荷试验的临床应用已从单纯判定心肌缺血发展到分析病情及评价疗效和预后等方面。但是冠状动脉造影问世后不久人们发现,对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病率低的人群以运动诱发的ST段压低作为该病的诊断指标显然有其局限性。目前,运动试验最常用于评价预后,判定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异搏停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疗效虽已得到证实,但大多数试验的观察时间少于4~6周.为此,本文在63例稳定型和不稳定心绞痛病人中先比较异搏停与心得安或安慰剂短期双盲临床试用的结果,接着用异搏停治疗至少一年,并进行主观和客观的临床评价,旨在探讨异搏停在缺血性心脏病病人中长期治疗的价值.稳定型心绞痛:66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每周至少发作心绞痛2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示ST段压低至少1毫米.患者先作异搏停与安慰剂或心得安的双盲交叉临床试用,分别交叉服用异搏停(240~  相似文献   

5.
长期口服心得安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在急性停药后可出现心绞痛加剧、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和猝死等,但其确切发生率和机制尚不明了.钙离子拮抗剂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对其急性停药反应亦了解甚少.本文使用心得安和异搏停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有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双盲交叉试验,比较二药的抗心绞痛疗效和急性停药反应.方法:20名有稳定型心绞痛史3月以上的患者(19名男性,1名女性),每周心绞痛发作至少3次,平板运动试验时ST段有水平或下斜型压低至少1毫米并持续至J点后80毫秒.患者首先进行2周  相似文献   

6.
大量资料表明,应用β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能显著降低心绞痛患者胸痛的发作频率。在缓解心绞痛和改善运动能力方面,β阻滞剂与钙离子拮抗剂的联合应用比两药单独应用更为有效。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选择取决于识别主要的发病机理。无痛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提供了一个区别心绞痛不同发病机理的方法。有心绞痛主诉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显示,既有伴胸痛发作的ST段压低,也有相同数量的不伴胸痛的ST段压低。  相似文献   

7.
<正> 以Holier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Totalischemic burden,TIB),核素心肌显像估测缺血心肌面积(Ischemia myocardial area,IMA),结合临床缺血相关事件为指标,评价长效异乐定ElantanLong,EL)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长期抗心肌缺血作用.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按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且静息及运动(活动平板)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或冠状动脉造影示一支或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以上者,SPECT证实.  相似文献   

8.
持续性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持续性ST段压低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具有心电图持续性ST段压低并伴有相应临床症状,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87例,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价其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中的意义。结果心电图ST段持续性压低患者87例中,冠脉造影显示29例存在冠状动脉狭窄(33.3%),其中单支病变12例,多支病变17例,58例冠脉正常或狭窄〈50%(66.67%)。结论持续性ST段压低并不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异性表现,对于持续性ST-T压低的患者,不能简单定论为冠心病心肌缺血,只有存在确定冠状动脉病变证据,临床又能除外其他病因时,才考虑诊断缺血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9.
1928年Feil及Segal发现心绞痛伴有ST段压低后,ST段压低即作为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冠状动脉狭窄在50~70%时,可无症状,心电图并无缺血性证据,因为此程度的阻塞性病变并不使冠状动脉血流明显减少。冠状动脉造影亦证实在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患者  相似文献   

10.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附2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等检查方法诊断21 例微血管性心绞痛。结果 静息心电图9 例正常,12 例有缺血性ST- T 改变,超声心动图21 例正常;心绞痛发作或运动时21 例ST 段压低≥1m m ;平板运动试验21 例阳性;16 例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21 例正常,其中15 例行左室造影正常。结论 微血管性心绞痛是由于小冠状动脉扩张贮备降低或异常收缩而导致的心肌缺血。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平板运动试验等无创性检查及冠脉造影结果。对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滞剂效果好。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具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患者行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及冠状动脉超影检查。结果静息心电图正常18例,有缺血性ST-T改变1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30例,超声心动图正常28例。30例患者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平板运动试验30例均阳性。结论微血管性心绞痛是由于冠脉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微血管结构异常导致的心肌缺血。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治疗以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尼可地尔疗效显著。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特异性约77%。造成假阳性(非缺血性ST段压低)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心房复极作用.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组与ST段压低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ST段抬高组与ST段压低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阳性率、血管狭窄程度以及受累支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的ST段抬高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痉挛所致心肌局部...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检出的老年人缺血性ST段压低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7例老年人尸检中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时的缺血性ST段压低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的缺血性ST段压低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0.9%,特异性为84.6%,准确性为82.9%。对单支血管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66.7%,对双支或三支血管病变为86.7%。21例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达Ⅲ级或Ⅲ级以上)患者中,17例动态心电图检查时有缺血性ST段压低,其中11例(64.7%)无心绞痛或相关症状,说明日常活动情况下,动态心电图检出的缺血性ST段压低,不论有无心绞痛均明显提示冠心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踏板运动试验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踏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选取11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且于造影前或造影后1周作踏板运动试验的患者,观察以直径法确定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与踏板运动试验结果对比.结果显示:踏板运动试验中ST段压低出现越早、ST段压低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出现ST段压低的导联数目越多,冠状动脉狭窄越重.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踏板运动试验阴性者,多为单支或轻度病变.认为踏板运动试验可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帮助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很有价值,但某些因素可以引起假阳性,电解质、毛地黄是影响ST段常见的因素。主观或客观地过度换气对心电图ST段的影响多年来已有所注意,然而。很少注意到ST段压低的变化。本文报告11例(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30岁~55岁)于运动试验和静止时由于用力过度换气时而出现“阳性”ST段压低。5例临床疑有冠状动脉病而  相似文献   

17.
运动试验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常用辅助检查,但其漏诊率很高,因此运动试验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可能。通过测量运动试验阴性患者运动前及运动后QT离散度(QTd),并结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运动试验阴性患者QTd对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随机选择130例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在排除运动试验禁忌证后,进行运动试验。运动试验采用次极量活动平板试验,以无运动中诱发典型心绞痛,无运动后心电图2个导联以上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斜大于或等于1mm及ST段上斜型压低大于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运动试验ST段压低不同幅度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和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114例运动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ST段压低幅度分为0.5~0.9mm组、1.0~1.9mm组和≥2.0mm组,比较3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临床特点。结果:3组患者间的性别、年龄、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和室壁运动障碍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在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发生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间血管狭窄90%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经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管狭窄90%以上是ST段压低幅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运动试验诱发的ST段压低幅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且血管狭窄90%以上是ST段压低幅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但ST段压低幅度不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和发生部位。  相似文献   

19.
心脏X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1910年,Olsder报道1例男性青年患者反复发作心绞痛,死后尸体解剖却发现其冠状动脉正常,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1967年,Likoff等首先报道一组有典型劳累型心绞痛。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女性患者,才引起临床重视。1973年,Kemp等首先将此征候群命名为X综合征。1991年,Cannon等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观察提出“X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是冠状微小动脉异常。因此建议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标准为:有典型劳累心绞痛、运动实验阳性(ST段缺血型压低〉0.1mv)、左室功能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麦新碱激发试验阴性,或临床上捧除冠状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20.
作者间歇应用硝酸甘油贴剂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206例,以活动平板试验评价其疗效。对象选择标准是年龄21~75岁的确诊为心绞痛的门诊患者,其它条件如下:(1)停用所有预防心绞痛药物,不能停用β阻滞剂者则剂量维持不变。(2)运动试验可诱发中等度心绞痛(指心绞痛迫使患者停止运动)。(3)运动试验出现 ST 段压低。(4)无 ST 段改变者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