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闽航 《贵州医药》1998,22(2):106-107
乳幼儿肺炎是乳幼儿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文结合临床表现分析了500例乳幼儿肺炎的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本院1987年1月~1995年10月间收治的摄有胸片的乳幼儿肺炎500例,男性284例,女性216例,其中新生儿270例(54%),1月~1岁60例(12%),1~5岁170例(34%)。1.2临床表现500例乳幼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39例(7.8%)、气促19例(3.8%)、神萎22例(4.4%)、拒奶纳差22例(4,4%)、体湿升高102例(20.4%)、体温正常或不升54例(10.8%)。肺部闻及干湿性oy音127…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不同时间康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肠胀气及缺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2至6月的剖宫产术后产后肠胀气及缺乳患者20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按摩治疗组、康复按摩对照组两组,每组103例;治疗组产妇产后24 h内即进行康复按摩,对照组康复按摩从产后24 h后开始;治疗3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103例患者的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5.70±4.46)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4.47±4.96)h,初始泌乳时间为(15.17±7.12)h,母乳喂养率为98.06%;对照组103例患者的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8.86±5.53)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42.83±8.74)h,初始泌乳时间为(24.71±4.87)h,母乳喂养率为77.67%;治疗组患者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产后24 h内进行康复按摩对预防产后肠胀气和治疗产后缺乳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如引起胃穿孔是新生儿气腹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屡有报告,现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4例分述如下。例1 男,4天。足月顺产,生后2天开始呕吐,拒乳。查体:心肺正常,腹胀,腹壁静脉怒张,肠鸣音弱。X 线所见:胸腹部联合直立式前后位片示双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肝脏及胃向下及中线移位。  相似文献   

4.
1961年10月至1962年1月我們运用中医辨証論治原則治疗小儿肺炎60例,茲作初步分析如下: 60例中絕大多数为乳幼儿(3岁下者有53例)均有起病急,发热、呼吸困难、青紫等病状,且多数病情甚为严重,肺部可听到水泡音及喘鳴,周围血象指示白血球及中性百分比增高,X綫检查肺部亦符合急性炎症改变,所以  相似文献   

5.
自微乳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自微乳释药系统的组成、体外释药研究方法及自微乳新型制剂的研究进展.自微乳新型制剂主要包括固体自微乳、过饱和自微乳和正电荷自微乳,新型自微乳制剂可以弥补其不足,更好地发挥自微乳固有特点.  相似文献   

6.
虚汗停颗粒剂复方革珊瑚含片减肥降酯灵片脉络宁针华蟾素针华蟾索针华蟾素针华蟾索片华蟾索片乳癖消片金嗓消音丸金嗓利音丸金嗓开音丸金龙胶囊 10g×6包 12片×4板O.3g×20片×6板 10ml×10支 2ml×10支 5ml×10支 10ml×5支 1.5g×30片 2g×20片O.32g×100片 36g 36g 36g O.25g×30粒广州江西吉林南京安徽安徽安徽安徽安徽沈阳西安西安西安北京 11.60 3.69 88.10110.00 80.00135.80229.80276.10 14.30 13.90 13.90 13.90330.00 14.00 5.OO 85.OO121.00 85.00198.00198.OO177.80229.80 16.60 18.10 18.10 18.10242.00以上价格按沪价商(…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健康妇女阴道分泌物为分离源分离乳杆菌,寻求阴道优势乳杆菌,为治疗细菌性阴道疾病提供菌株基础。方法采用传统方法分离鉴定乳杆菌,筛选能产生过氧化氢的优势菌株,并用16SrR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并验证了其抑菌试验效果。结果从健康妇女阴道中分离到9种乳酸杆菌种属,主要有卷曲乳杆菌,格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等,其他也有罗伊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大多数乳杆菌都能产过氧化氢,且对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卷曲乳杆菌,格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等是妇女阴道内主要的乳杆菌种类,能产过氧化氢,并可以抑制病原菌生长。  相似文献   

8.
陈培栋 《中国药房》2007,18(34):2706-2707
微乳(Microemulsion,ME)是由乳化剂、助乳化剂、油相和水相组成的光学上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的液-液分散体[1],只要组分的比例合适即可自发形成均匀透明或微呈乳光的体系并保持稳定。以微乳为流动相进行的色谱称为微乳色谱[2]。微乳色谱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其中微乳电动色谱的研究应用较多。本文简单介绍微乳的色谱行为,并就近年来微乳色谱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介绍微乳电动色谱、微乳液相色谱、微乳薄层色谱、微乳毛细管电泳。1微乳的色谱行为微乳体系中由于引入表面活性剂,其亲水亲油性使得较大范围极性的物质都能在微乳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丹酚酸B脂化乳,并考察其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制备丹酚酸B脂化乳粒、脂化乳。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比较脂化乳粒、脂化乳中丹酚酸B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变化。结果不同制剂中丹酚酸B在人工胃液中的量均有所降低,但脂化乳和脂化乳粒均较水溶液中丹酚酸B的量高,3 h后丹酚酸B水溶液中药物的量分别较脂化乳、脂化乳粒少19.3%、6.4%。不同制剂中丹酚酸B在人工肠液中的量均有所降低,但脂化乳、脂化乳粒均较水溶液中丹酚酸B的量高,6 h后丹酚酸B水溶液中药物的量分别较脂化乳、脂化乳粒少32.7%、5.3%。结论丹酚酸B脂化乳、脂化乳粒均能提高人工胃、肠液中所包载药物的稳定性;且脂化乳效果优于脂化乳粒。  相似文献   

10.
周岁内的婴儿因吃乳过多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以致麻痹性腹痛,农村较常见。病儿常突然啼哭,挺胸不安,大汗淋漓,手足发冷,口唇紫绀,体温不高,肠胃蠕动停止,肠鸣音消失,有时呃逆,夜间多见。用针灸用的5分长毫针在肛门周围刺3—4针,然后用食指粘食油和盐面塞入肛门转一下,听得“普”的一声,有绿色便汤流出立刻止痛,不用任何药物。我们用此方曾治愈数十例。  相似文献   

11.
斯岩  王水  肇毅 《江苏医药》2012,38(21):2531-2533
目的 探讨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的病因及对治乳管炎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0例乳头溢液病例资料的镜下图像特征、镜下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针对106例诊断为乳管炎症的患者进行乳管内灌洗治疗,并随访1年.结果 镜检诊断为单纯乳管扩张138例(14.1%),乳管炎症353例(36.0%),乳管内乳头状瘤366例(37.3%),乳管内乳头状瘤病77例(7.9%),乳管癌16例(1.6%),乳管炎症353例,未见明显异常30例(3.1%).48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乳管镜下诊断符合率达92.3%.106例乳管炎患者接受乳管药物灌洗治疗,75例溢液症状消失或缓解,总有效率达83.9%.结论 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可直观的了解病因,准确定位病灶,提高术前诊断率,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和过大的手术范围.乳管内灌洗是治疗乳管内炎症的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脂化乳,并考察丹参酮ⅡA脂化乳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为脂化乳作为口服制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丹参酮ⅡA混悬液、脂化乳、脂化乳粒。以原型药物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质量浓度。比较丹参酮ⅡA混悬液、脂化乳、脂化乳粒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变化。结果不同制剂中丹参酮ⅡA在人工胃液中的质量浓度均有所降低,但脂化乳、脂化乳粒均较混悬液中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高。在人工胃液中,3 h后混悬液中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比脂化乳粒少11.8%、比脂化乳少33.3%。脂化乳粒、脂化乳在人工肠液中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几乎没有变化,混悬液中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有所降低,但较胃液中降低幅度有所缓和。在人工肠液中,6 h后混悬液中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比脂化乳粒少20.3%、比脂化乳少25.8%。结论丹参酮ⅡA脂化乳、脂化乳粒均能提高人工胃、肠液中所包载丹参酮ⅡA的稳定性,且脂化乳效果优于脂化乳粒,提示稳定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人工胃、肠液中制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对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管内乳头状病变行乳管内视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视镜检查,对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的乳管内视镜下的特点予以分析。结果72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中,单发性乳头状瘤55例,多发性乳头状瘤12例,乳头状瘤病5例。共发现98个病灶,其中30.5%的病灶位于总乳管,44.4%位于乳管的Ⅰ级分支,13.9%位于Ⅱ级分支,位于Ⅲ级和Ⅳ级分支的病灶仅占6.9%和1.4%。病灶距乳头开口的平均距离为2.9 cm。2例患者乳管内视镜检查未见新生物。结论乳管内视镜可以对乳管内乳头状病变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定位,乳管内视镜是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盐酸罂粟碱 卵磷脂微乳的制备与透皮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大烈  潘葵  王渭滨 《医药导报》2007,26(12):1482-1485
[摘要]目的探讨以卵磷脂微乳为载体,制备盐酸罂粟碱 卵磷脂微乳透皮给药系统,促进盐酸罂粟碱的透皮吸收。方法以伪三元相图考察油包水型微乳形成区域;以十四酸异丙酯 卵磷脂 乙醇 水作为微乳的组成部分,正交分析法筛选微乳处方,测定微乳黏度;采用智能透皮仪,大鼠离体皮肤作为透皮模型,与盐酸罂粟碱水溶液及盐酸罂粟碱 卵磷脂混悬液对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微乳中盐酸罂粟碱经皮渗透稳态流量。结果微乳各组分及比例对微乳粒径均有影响;盐酸罂粟碱 卵磷脂微乳的经皮渗透稳态流量大于对照组。结论微乳各组分及比例对微乳体系处方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以微乳为载体可以促进盐酸罂粟碱的经皮渗透。  相似文献   

15.
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周仕萍  关翔 《安徽医药》2009,13(10):1234-1235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治作用。方法对37例乳头溢液患者使用乳管镜检查进行检查,对乳管扩张症及乳管炎者同时进行药物冲洗,对乳管内占位者进行定位。结果16例诊断为乳管扩张症伴乳管炎,12例诊断为单纯性乳管炎,乳管扩张症及乳管炎的患者经用药物灌注冲洗后溢液量明显减少,乳房胀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7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拒绝手术;2例考虑为导管恶性肿瘤。结论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定位性,并起到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实验室前期研究得到的微乳处方为基础,采用乳糜微粒阻断法研究微乳处方中不同链长度油相对葛根素微乳经淋巴转运的影响。方法:采用乳糜微粒阻滞技术阻断药物淋巴转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葛根素浓度,比较阻断组与未阻断组生物利用度来计算淋巴转运的比例。结果:长链油微乳的淋巴转运比例为49.7%,中链油微乳、及短链油微乳为29.8%、22.5%。长链油微乳的淋巴转运比例高于中链油微乳及短链油微乳,且其生物利用度也高于中链油微乳及短链油微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链油微乳更能促进葛根素经肠道吸收,增加其在血浆中的浓度,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含阿拉伯胶的盐酸小檗碱自微乳,考察其体内外性能。方法:以天然乳化剂阿拉伯胶部分代替合成非离子型乳化剂聚山梨酯80制备盐酸小檗碱自微乳;评价两种自微乳的自乳化速率、微乳形态、粒径分布和释放度;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对两种自微乳的吸收动力学进行体内评价。结果:与合成乳化剂自微乳相比,天然乳化剂自微乳的自乳化速率基本相同,微乳乳滴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有所变大,体外释放速度略有降低,对盐酸小檗碱在大鼠在体肠吸收的促进效果更好。结论:用天然乳化剂阿拉伯胶部分代替合成乳化剂所制备的盐酸小檗碱自微乳可保持自微乳原有的体内外行为。  相似文献   

18.
油酸微乳对利多卡因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建忠  晏马成 《医药导报》2005,24(9):811-813
目的研究油酸微乳对利多卡因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在制备相图的基础上,考察了微乳的组分对微乳形成的影响。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比例,制备利多卡因的油酸微乳处方,考察微乳、乳剂、胶束和饱和水溶液在透皮吸收方面的差异。结果以Labrasol为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为助表面活性剂所得油酸微乳的区域较大,微乳对利多卡因有明显的促透作用,透皮速率依次为微乳>乳剂>饱和水溶液>胶束。结论油酸微乳可促进利多卡因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导管造影在乳导管内乳头状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由乳导管造影 后收治的67例乳头状病变行术前术后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术前乳导管造影诊断为乳头状瘤61例、乳头状瘤病4例、乳导管扩张症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乳导管内乳头状瘤43你(单发41你,多发2例)、乳头状瘤病3例、乳头状瘤恶变1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乳导管造影对乳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确诊率是71.79%。结论:乳导管造影对乳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临床上仍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治疗乳痈初起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痈,即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组织的急性化脓感染,多发生在哺乳期,分外吹乳痈和内吹乳痈。产后的乳痈初起,为外吹乳痈。作者自2003年以来,对产后乳痈初起60例应用中草药内服加外敷,与静滴青霉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