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你去杭州,逛过杭州的山水胜境后,那杭州四大专业博物馆之一,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值得一看。杭州胡庆余堂作为企业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在外人看来实在有点不可思议,要知道连大名鼎鼎的灵隐寺大殿也仅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但胡庆余堂的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古朴典雅,富有江南亭园特点,像仙鹤停留在吴山脚下,代表了晚清商业古建筑的特色,实在是当之无愧的。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我国七五期间建成的重点旅游项目,由国家旅游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投资创建的。它设在胡庆余堂古建筑群内,并以胡庆余堂命名。…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去杭州,逛遇杭州山水胜境后,那杭州四大专业博物馆之一,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值得一看。杭州胡庆余堂作为企业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在外人看来实在有点不可思义,要知道连大名鼎鼎的灵隐寺大殿也仅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但其建筑设计古朴雅致,别具一格,富有江南亭国特点,象仙鹤停留在吴山脚下,代表了晚清商业特色的古建筑,实在是当之无愧的。其建筑价值可与当今上海浦东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比眉。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我国七五期间建成的重点旅游项目,由国家旅游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投资创建的…  相似文献   

3.
杭州胡庆余堂系列介绍之五──从“戒欺匮”看杭州胡庆命堂职业道德慕名参观杭州四大人文景观之一的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穿过那挂满中药牌匮的鹤颈长廊,走进富丽堂皇的营业大厅,挂满中药文化对联映入你的眼帘,使你在购物、浏览中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奇妙享受。但稍加注...  相似文献   

4.
动态     
《新中医》1992,(10)
△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近日视察了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听取了有关负责人的汇报,并欣然提写了“振兴中药,造福人民”的题词,寄托了对中药事业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5.
《家庭中医药》2009,(3):F0003-F0003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坐落在风景优美的杭州吴山脚下,是中国首家中药专题博物馆,同时还是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7年开始筹建,1991年开馆。  相似文献   

6.
杭州胡庆余堂系列介绍之四──从“真不二价”谈杭州胡庆余堂的经营之道走过庭院式,挂满中药牌匾的走廊,进入富丽堂皇、宛如故宫偏殿的杭州胡庆余堂营业大厅,居中高悬的“真不二价”匾特别引人注目。“真不二价”作为成语,来源韩康卖药的故事。相传我国古代有个叫韩康...  相似文献   

7.
今年六月,承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之邀,专程前往观访。胡庆余堂国药号为清同治末年富商胡雪岩创办,地处吴山脚下,高墙深院,回廊飞阁,在全国药业古建筑中属硕果仅存者。现于经营药业之外,专设中药博物馆,展示传统中医药文化史实,桂馥兰香,独具特色。近年通过小说和电视剧《胡雪岩》的传播,影响甚广,已成为当前杭州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参观后,填了"瑞鹤仙"一词。所以选这一词牌,是因其建筑布局模仿白鹤图形,使名称与主题有些联系。但起句之后,填写很不顺手。自周邦彦、辛弃疾作此词牌以来,词调句逗出入较大,似未有定…  相似文献   

8.
杭州“胡庆余堂”,是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光绪四年(1878年)所创办的中药房。  相似文献   

9.
杭州胡庆余堂香港分号9月23日在港岛繁华商业街—弥敦大道开张营业,这是走上重振雄风之路后“江南药王”今年开设的第六家分号。 胡庆余堂传人—中国青春宝集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中医药》2009,(4):F0003-F0003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馆内用大量的实物、图片、文字来展示中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历代医药名人的铁闻趣事,馆内还展出了大量的中药传统制药器具和几千种中药植物、  相似文献   

11.
走过庭院式、挂满中药牌匾的走廊,进入富丽堂皇的杭州胡庆余堂营业大厅,居中高悬的“真不二价”匾特别引人注目。“真不二价”作为成语,源于韩康卖药的故事。相传我国古代有个叫韩康的人,深请医道,以采药卖药为业。当时卖药者常常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顾客因此也讨价还价,争执不休,而韩康所卖的药材货真价实,从不与顾客讨价还价。但是,病人吃了韩康的药,往往药到病除。于是随着韩康名气的远扬,“真不二价”成语也就传开了。胡庆余堂营业大厅高是此匾,也有一个故事,那是在胡庆余堂开业之初那年的冬天,正应是药店销售的旺季,可…  相似文献   

12.
“窄巷青墙,漆门轩宏。朱灯高挑,楹联四壁。大厅曲柜,回廊通幽。阁楼盘悬,深院缩天。花木错落,轻尘不起。古朴中隐现着几分神秘色彩,优雅里蕴藏有文化的积淀。”这便是国内外颇负声誉的百年国药老字号杭州胡庆余堂。 富有特色的民族建筑风格 杭州胡庆余堂由名噪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于清同治13年(1874年)。与普通药铺不同,胡庆余堂的设计古朴雅致,布局别具  相似文献   

13.
浙新 《光明中医》2008,23(10):1458-1458
7月26日是杭州胡庆余堂名医馆新馆启用的第一天,24位名中医免费义诊,受到了患者“热捧”。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西湖博览会时,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为我举办“万方楼珍藏名医处方展”。观者踵相接.中外人士都有。大家交相赞喻。不少人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李鼎教授、王新华编审。并还驾临寒舍访谈。后又移展温州。在报刊及电视上均有大场面的介绍。可谓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15.
<正> 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的前身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以下简称胡庆余堂),创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座落在杭州著名风景区吴山北麓、大井巷西首,是我国创设较早、规模较大,药号、药行与门市三者兼营的国药号,素以选药讲究、制作精细、品质优良而驰名中外。胡庆余堂创始人胡雪岩,名光墉(公元1823—1885年),原籍安徽绩溪。他原来是杭州一家钱庄的学徒,为人精明干练,善于应酬,不久升为“跑街”。后来发迹,自开阜康银号,并与官场人往来。当时正值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胡雪岩因替清军筹办钱粮和军饷有功,博得浙江巡抚左宗棠的  相似文献   

16.
浙江杭州百年老店胡庆余堂新近推出一种可替代“钡餐”的B超检查用药——“胃窗”。 传统的胃肠检查之前,病人总要喝含金属钡的饮品,以便在X光的照射下有胃的造型出现,这就是所谓的“钡餐”。但是以往为胃肠造型所用的“钡餐”是一种化学药品,不仅让人感觉恶心、难受,而且对胃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胡庆余堂最近研制出的以粮食为原料的新型造型剂——“胃窗”,不仅富含营养,能被胃吸收,而且还解决了胃镜检查中的许多难题。 胡庆余堂推出胃肠检查新药“胃窗”@王广文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动态     
《新中医》1985,(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庆祝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建厂110周年之际,为中医中药工作题词,题词是:“中医中药是门科学,门门科学都无止境。”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江南一带,名医众多,药铺云集。本文依据《胡庆余堂丸散膏丹全集》古本,仅从胡雪岩与胡庆余堂、胡庆余堂丸散膏丹与清代中药制剂等方面做一粗略探析,藉以说明清代中药制剂和剂型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医药总公司组织的“中药甘草炮制工艺改革和质量研究”技术鉴定会于7月20日在杭州结束。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外科研、教学、生产、管理、药检等部门的领导、专家、教授及技术人员共46人。用传统的炙法炮制甘草已不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甘草烘法新工艺于一九八二年列为国家医药管理局的重点科研项目,由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中药二厂、浙江医科大学、省药检所四单位共同承担,经过一年半时间试验,取得了成功,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鉴定委员会对这项科研成果作出了如下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20.
胡雪岩在1874年创办杭州胡庆余堂,不久就独步江南,享有“南有庆余堂”的美誉。这固然与其资金雄厚、经营有方相关,但不可忽视的是,他还善于用人,能妥善处理人际矛盾,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以前,杭州的药号经理,俗称“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