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光量子自血疗法对高原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以头颅CT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光量子充氧自血回输治疗,同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比较治疗效果;并观察2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应用光量子自血疗法。结果:治疗组的加拿大神经缺陷标准(CNS)恶化不明显(P>0.05),峰值高而明显(P<0.05),而对照组的CNS恶化显著(P<0.05),峰值回升缓慢。结论:说明光量子自血疗法可明显减轻迟发性神经损伤,提高神经功能的康复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等的影响以取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将6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2组,比较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联合用药组)与用复方丹参治疗(复方丹参组)对患者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结果:治疗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联合用药组为84.6%,复方丹参组为59.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94,P<0.05);联合用药组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而复方丹参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提高(P<0.05),其它改善不明显。结论: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等,提高脑梗塞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综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UBIO)和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机制。方法:应用UBIO和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血脂、脑血流图变化。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血脂各项指标明显下降(P〈0.05 ̄0.01),脑血流图指标改善(P〈0.05 ̄0.01)。结论:UBIO并抗栓酶疗法具有降低血粘度、血脂、提高血氧孢和度和氧分压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32例(治疗组),与用心痛定治疗32例(对照组)作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6.3%,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率31.3%,总有效率59.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62.2%;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可加强体内自由基的清除,并降低血中脂质过氧化物的水平(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指标均提示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可靠。作者对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机制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2组168例高粘滞血症(BHS)病人,采用静滴复方丹参、维脑路 通(B组88例)和联合口服降粘活血饮(A组80例)治疗,并在用药前后作血液流变 学指标对比。结果表明:治疗前后自身对比,A组8项、B组6项血流流变学指标显著 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对比,A组2项指标优于B组(P<0.01)。提示依据血 液流变学原理,采用中西医结合降粘活血疗法治疗BHS,对防治心、肪血管疾病具 有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激光量子辐照血液疗法( Laser Quantum Irraduation on Blood Therapy, L Q I B T) 的治疗作用。方法:47 名高粘滞血症患者被分入 L Q I B T组及对照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1); L Q I B T组的疗效优于对照治疗组( P< 0.05)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 L Q I B T组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而对照治疗组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结论: L Q I B T能明显改善高粘滞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从而发挥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用维生素E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中自由基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56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 例)和对照组(22 例),2 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口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维生素E100 m g,每日1 次。2 组均于治疗14 日后观察血中自由基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 ,对照组总有效率59.1%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中自由基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 0.01 或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用维生素E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清除血中自由基,增强抗自由基物质的活力,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粘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法(UBI)治疗120例高粘血症,同时用常规药物(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疗法治疗118例高粘血症患者作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效率91.75%,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UBI为治疗高粘血症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95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2组患者于治疗后2周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均<0.01),且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和72.7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χ2=10.86,P<0.01)。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衰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脉络宁注射液联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与单用ILIB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脉络宁注射液联用ILIB治疗40例(治疗组)与单用ILIB治疗29例(对照组),均为每日1次,总疗程均为20次,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治愈率87.5%),好转5例;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72.4%),好转8例,治疗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用ILIB和单用ILIB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均满意,但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合用刺五加与甘露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16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71例。治疗组静滴刺五加和甘露醇,对照组静滴维脑路通和能量合剂,其它治疗2组基本相同,均14日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48例,进步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81%;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9例,进步3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1.69%。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治疗后有显著进步,对照组个别指标有显著进步。结论:静滴刺五加与甘露醇治疗脑梗塞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与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50例(对照组)作比较。2组治疗均以2个疗程(10日为1个疗程)为观察时限。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颅脑CT扫描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效率为78.3%;对照组分别为86.0%和48.0%,经χ2检验2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改善梗死区供氧供血,增强脑细胞活力,具有增强组织耐缺氧能力,对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脉络宁治疗对照组。观察给药前后临床积分、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神经系统每24小时IgG合成率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治疗后治疗组内皮素、一氧化氮、IgG合成率分别为(61.65±27.01)ng/L、(3217.89±740.51)ng/L和(8.65±1.03)mg/24h,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TCD提示峰值均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左、右大脑中动脉峰值分别为(74.10±6.14)cm/s和(73.16±6.12)cm/s。以上各参数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脉络宁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学方法指导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 2 0 0 0例中老年人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利用其指导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313例有症状者、2 99例有病史者、388例无症状者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平均增高分别为 6 0 1%、70 5 %、32 7%。有脑栓塞、脑梗死病史180例 ,经治 113例 ,未治 6 7例 ,3年复发率分别为 14 2 %和 6 4 2 %。 1313例有症状者 ,血液流变学检测血黏度增高者 84 5例 ,经治 70 8例 ,未治 137例 ,2年内发病率分别为 3 0 %、2 1 2 %。结论 中老年人血液流变学诸指标增高率较高 ,尤其是有症状和病史者 ,运用血液流变学方法指导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蝮蛇抗栓酶与川芎嗪加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8例用蝮蛇抗栓酶0.5U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B组22例用川芎嗪120mg加维脑路通400mg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20天。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93.75%,B组为95.45%,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A组(52.08%)优于B组(36.36%)。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除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粘附率A组较B组下降明显外,大多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川芎嗪加维脑路通与蝮蛇抗栓酶都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药物;蝮蛇抗栓酶疗效优于川芎嗪加维脑路通,但其禁忌证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液流变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2%和92.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7.9%和69.8%),P均<0.01。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PaCO2,升高PaO2;降低LPO含量,增强SOD活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方面的疗效较单纯西药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康脑明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和硝普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04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52例在常规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药治疗的基础上用正康脑明注射液400mg、黄芪注射液15~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硝普钠50mg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给常规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剂治疗。治疗1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3.5%)和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34.6%和76.9%,P<0.01和P<0.05);并且治疗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正康脑明注射液、黄芪和硝普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能量氦氖(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法(ILIB)对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30例脑梗塞患者ILIB治疗1个疗程前后的脉象、静脉回流血颜色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选取患者阳溪、孔最、手三里或三阴交等穴位附近处较粗大静脉(直径>2mm),穿刺后先使置留针回血管内充满血液,再进行激光血管内照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30例脑梗塞患者ILIB治疗1个疗程前后脉象、静脉回流血颜色以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及P<0.01)。结论:ILIB对脑梗塞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疗效从经络学方面解释,可能与络脉放血疗法与ILIB有机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不同类型及其不同阶段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检测10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明显降低,而脑梗塞患者血液粘度明显增高;恢复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较急性期明显增高,而脑梗塞患者的血液粘度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为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及不同类型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