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师栗三萜皂苷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杨秀伟  赵静  欧阳顺和 《中草药》2002,33(5):389-391
目的 研究传统中药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种子的皂苷类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高效兴相色普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酸和/或水解产物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天师栗种了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得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七叶树皂苷(escins)Ⅰa、Ⅰb、Ⅱa和异七叶树皂苷(isoescins)Ⅰa,Ⅱa,Ⅰb,Ⅱb,Ⅲa。结论 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天师栗种子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蓑衣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玉溪地区产菊科紫菀属植物蓑衣莲的根部分离出四个化合物,根据其物理化学常数和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木栓-7-酮(friedelan-7-one)(Ⅰ),紫菀酮(ghionone)(Ⅱ),表-木栓醇(epi-friedelinol)(Ⅲ),另一成分的结构待定。  相似文献   

3.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而血栓的治疗主要从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和溶栓3个方面进行。该研究收集豨莶通栓制剂中7味活血化瘀中药的化学成分构建成分数据库,利用药效团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成分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以阐释豨莶通栓制剂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活性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首先,选择P2Y12,GPⅡb/Ⅲa和PAR1为研究载体,分别构建其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通过对药效团模型的验证和评价,获得P2Y12,GPⅡb/Ⅲa和PAR1的最优药效团模型。随后,利用PAR1,P2Y12和GPⅡb/Ⅲa的最优药效团模型筛选成分数据库以得到主要成分,包括三七总皂苷、水蛭素和红花黄色素类化合物。最后,利用分子对接方法进一步精简筛选结果,保留打分值高于原配体打分值,且与原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模式相似的化合物为高活性成分。最终筛选得到桃皮素为PAR1的高活性抑制剂,亚叶酸为GPⅡb/Ⅲa的高活性抑制剂,说明豨莶通栓制剂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功效可能是三七总皂苷和亚叶酸抑制GPⅡb/Ⅲa的表达;水蛭素和红花黄色素类化合物抑制P2Y12的表达;桃皮素抑制PAR1的表达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抑制血小板聚集。豨莶通栓制剂抗血小板聚集功效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阐释,为该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能够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消瘀止血片对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瘀止血片对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148例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98例用消瘀止血片治疗;西药组50例用安络血及维生素C、K、P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止血疗效及血小板聚集恢复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及34例健康人(正常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Ⅸ、GPⅡb/Ⅲa、GPⅠb、GPⅡb、GPⅢa和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中药组止血总有效率为89.8%,西药组为54.0%(P<0.01);中药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率为72.4%,西药组仅为4.0%(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GPⅠb/Ⅸ、GPⅡb/Ⅲa、GPⅠb、GPⅢa及p-选择素表达荧光强度均低于正常组(P<0.05);经中药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消瘀止血片在受体蛋白水平上调节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Ⅸ、GPⅡb/Ⅲa、GPⅠb、GPⅢa及p-选择素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出血性血小板病的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降压及防治血栓性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 10只 14周龄WKY大鼠为阴性对照 ,32只 1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为 4组 ,分别采用尾动脉法测血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含量。结果 :复方七芍降压片能够降低SHR血压及GPⅡb/Ⅲa。结论 :复方七芍降压片能有效地降低SHR血压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其作用机制与复方七芍降压片降低GPⅡb/Ⅲa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陷胸汤对痰热蕴结型心悸(非瓣膜型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对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陷胸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水平。结果:小陷胸汤能有效缓解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水平。结论:小陷胸汤治疗心房纤颤疗效确切;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水平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苏欣康(中药复方)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苏欣康组(口服苏欣康配方颗粒剂)和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于治疗前后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血小板GPⅡb/Ⅲa。结果苏欣康组血小板GPⅡb/Ⅲa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苏欣康具有抑制GPⅡb/Ⅲa活性的作用,治疗ACS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GPⅡb/Ⅲ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降压及防治血栓性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只14周龄wKY大鼠为阴性对照,32只1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尾动脉法测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含量。结果:复方七芍降压片能够降低SHR血压及GPⅡb/Ⅲa。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能有效地降低SHR血压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其作用机制与复方七芍降压片降低GPⅡb/Ⅲa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破格救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破格救心汤组.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死亡情况,并检测各组大鼠的心电图、心脏系数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破格救心汤组大鼠心衰表现明显好转;模型组死亡率33.3%,破格救心汤组和空白组无死亡.与模型组比较,破格救心汤组大鼠心电图S-T段回落,T波变缓,差异明显;心脏系数无明显差异(P>0.05);GP-ⅡbⅢa浓度降低(P<0.01).结论:破格救心汤治疗心衰大鼠有效,使用相对安全,这可能与附子、山萸肉、麝香等的强心作用及其对GP-ⅡbⅢa浓度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苄基丹皮酚肟(benzyl paeonol oxime,BPO)的抗血栓活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凝血因子分析仪,检测家兔血浆PT、APTT和TT;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PC、PS、AT-Ⅲ、GPⅡb/Ⅲa和cAMP含量。结果BPO对APTT有延迟作用,对ADP、AA、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升高血浆中蛋白C的浓度,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浓度,但未引起蛋白S的浓度变化;同时BPO可升高血浆中GPⅡb/Ⅲa的浓度,而对cAMP的浓度无影响。结论BPO具有优良的抗凝血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抗凝血机制可能与增强PC活性和促进AT-Ⅲ与凝血酶结合有关;抗血小板聚集机制可能与抑制纤维蛋白原和GPⅡb/Ⅲa的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方法:用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治疗26例ITP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阳性表达率、vWF活性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ITP患者的GPⅡb/Ⅲ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ITP患者vWF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ITP患者的GPⅡb/Ⅲa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ITP患者的vWF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有影响,对vWF活性无明显影响。该中药方治疗ITP患者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0期乳头状甲状腺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均行全甲状腺切除及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范围为Ⅱ区到Ⅴ区。结果 76例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患者中,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2%。Ⅲ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2%,Ⅱa区为9%,Ⅳ区和Ⅴb区分别为7%和8%。Ⅱb区为3%。在Ⅴa区没有淋巴结转移。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通常发生在Ⅱa区、Ⅲ区、Ⅳ区和Ⅴb区。其他区域转移率较低。对于N0期乳头状甲状腺癌,Ⅱa区、Ⅲ区、Ⅳ区和Ⅴb区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对于清除隐匿性转移已经足够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0期乳头状甲状腺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均行全甲状腺切除及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范围为Ⅱ区到Ⅴ区。结果 76例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患者中,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2%。Ⅲ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2%,Ⅱa区为9%,Ⅳ区和Ⅴb区分别为7%和8%。Ⅱb区为3%。在Ⅴa区没有淋巴结转移。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通常发生在Ⅱa区、Ⅲ区、Ⅳ区和Ⅴb区。其他区域转移率较低。对于N0期乳头状甲状腺癌,Ⅱa区、Ⅲ区、Ⅳ区和Ⅴb区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对于清除隐匿性转移已经足够了。  相似文献   

14.
作为药用食物中的功能性成分的探索研究,探讨了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皂甙成分的结构。 甲醇提取粉碎的印度产胡芦巴(10kg)种子。提取液上Diaion HP-20柱(甲醇→水),经顺相硅胶柱及反相ODS柱层析、HPLC分离精制,得4种新氟烷型皂甙(胡芦巴皂甙Ⅰa、Ⅰb、Ⅱa、Ⅱb),采用NMR等理化数据分析及化学方法确定了这些皂甙类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们采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3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3例(27足)中,男18例(22足),女5例(5足);单侧跟骨骨折19例,双侧跟骨骨折4例;致伤原因为高处坠落伤17例,车祸伤4例,行走摔伤2例;伴发损伤为胸腰椎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1例。术前均行双侧跟骨正侧位、跟骨轴位、CT扫描。按Sanders分型方法进行分型[1],Ⅱ型9足(Ⅱa3足、Ⅱb4足、Ⅱc2足),Ⅲ型14足(Ⅲab5足、Ⅲbc7足、Ⅲac2足),Ⅳ型4足。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平均8.9天(7~14天)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胡如雪  徐坚强  芮球红 《新中医》2016,48(5):134-136
目的:观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对中医药结合地塞米松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补脾益肾方结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案。记录不同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69.9%。其中Ig G组中单一抗GPⅡb/Ⅲa阳性、单一抗GPⅠbα阳性、抗GPⅡb/Ⅲa+GPⅠbα双阳性及抗GPⅡb/Ⅲa+GPⅠbα双阴性的有效率分别为87.5%、41.2%、61.5%、72.3%,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M组单一抗GPⅡb/Ⅲa阳性、单一抗GPⅠbα阳性、抗GPⅡb/Ⅲa+GPⅠbα双阳性及抗GPⅡb/Ⅲa+GPⅠbα双阴性的有效率分别为85.7%、85.7%、63.6%、67.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安全性较高。结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对中医药结合地塞米松治疗的疗效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Ig G抗体,以抗GPⅠbα-IgG抗体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7.
鬼箭羽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鬼箭羽系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rnus alatus (Thuhb.) sieb.的干燥枝条及其具翅状附属物,又名卫矛。我国各地均有出产,一年四季皆可采集,野生资源十分丰富。本品为目前临床应用相对较少的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味苦、性寒,入肝经;功能破血通经,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癥瘕积聚、风湿痹痛等。现就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 化学研究 卫矛主要含黄酮类及甾类等活性成分。申氏等[1]从卫矛中分得6个结晶成分,经光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证明晶Ⅰ为木栓酮,晶Ⅱ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盆外照射加252锎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晚期并发症情况,对治疗方案加以总结。方法:选择32例初治的临床分期为Ⅰb~Ⅲb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Ⅰb期5例,Ⅱa期9例,Ⅱb期8例,Ⅲa期5例,Ⅲb期5例。治疗方案:252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7~10Gy/次,1次/周,共进行4~6次,使宫旁A点累积剂量达35~45Gy;同时进行前后对穿野全盆腔外照射200cGy/次,4次/周;外照射20~30Gy后,盆腔野中央屏蔽挡铅3~4cm,继续四野外照射200cGy/次,4次/周,使外照射总剂量达到45~50Gy。总疗程约需5~7周。结果:32例患者分别于2年及3年进行随访,其2年和3年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均分别为100%(32/32)、90.6%(29/32),按临床分期其生存率为Ⅰb期100%(5/5),Ⅱa期100%(9/9),Ⅱb期87.5%(7/8),Ⅲa期80%(4/5),Ⅲb期80%(4/5)。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6.3%,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为3.1%。结论:252锎中子腔内后装加全盆外照射治疗各期宫颈癌,患者能较好耐受,且其Ⅱ、Ⅲ期患者2年及3年生存率较高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9.
海南山苦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海南山苦茶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溶剂法和色谱法进行成分的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的解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首次从海南山苦茶叶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羟基-4,5(R)-二甲基-2(5H)-呋喃酮(Ⅰ),没食子酸(Ⅱ),(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糖苷(Ⅲ),(Z)-3-己烯醇-β-D-葡萄糖苷(Ⅳ),3,4,8,9,10-五羟基-二苯并[b,d]吡喃-6-酮(Ⅴ),木栓醇(Ⅵ),β-谷甾醇(Ⅶ),木栓酮(Ⅷ)。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的降压效果及血小板激活在动脉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中心作用。方法以12只14周龄WKY大鼠为阴性对照,60只1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尾动脉法测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含量。结果给药4周后,复方七芍降压片低、中、高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血压、GPⅡb/Ⅲa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其中复方七芍降压片高剂量组疗效显著。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能有效地降低SHR血压及GPⅡb/Ⅲa水平,其作用机制与复方七芍降压片调动血小板激活在动脉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中心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