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述中医证候理论与热力学理论的内在关联性,详细阐述采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基本原则、方法、技术、手段,以及热力学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特点和优势等,提出证候热力学研究概念.并举证典型的证候热力学病例、证候热力学循证研究及红外成像中医研究的文献报道,对证候热力学研究的科学性进行佐证.  相似文献   

2.
从证候及其信息现代研究的角度,阐述近年来对证候现代规范化标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在证候量化研究中运用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回顾,论述了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在相关因素赋分和确定诊断阈值中的运用.通过总结和归纳,得出结论:联合选择应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从多角度综合分析探寻证候的内部特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将为中医证候的量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5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中医证候数据挖掘的特点、关键环节、应用方向和主要方法,并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元统计分析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针对中医证候信息普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变量值的分布多数为非正态分布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特点,分析不同多元分析方法在证候信息分析时的优缺点,探讨目前进行证候研究时最佳的统计方法。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取各统计方法之长,弥补单用一种统计方法的不足,联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证候数据分析是目前较佳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6.
问卷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卷法,是社会调查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是调查者运用事先设计好了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问卷主要是评定被调查者的"主观感受"("软"指标),与中医问诊的内容相似.而对于通过问诊获得的这些主观症状和模糊概念的收集与系统化研究,一直是当前中医界证候研究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有更多的学者通过研制症状调查问卷,开展对中医症状、证候的研究,以期获得突破,达到对中医症状的系统性收集和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实现中医问诊和辨证的规范化、客观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历代文献,对"证"、"证候"进行了源流考证。经对历代医著、医家见解的整理,认为应采纳证、证候同一概念说。  相似文献   

8.
用隐结构法研究中医证候的基本思想是运用隐结构模型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的、未经过医生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多维聚类分析,为证候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在系统阐述隐结构分析及隐结构模型诠释的原理和工具的基础上,提出了隐结构法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的意义及步骤,并以抑郁症的隐结构模型为例,示范了隐变量和隐类诠释的方法和步骤,以期为今后从病证结合角度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证候简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证候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证修具有整体性、恒动性、模糊性、复杂性、定位性和隐匿性,认识和掌握这些特性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防治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粗糙集理论与证候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粗糙集理论是研究不完整数据、不确定知识的表达、学习及归纳的数学方法。它在医学界的应用还处于萌芽状态。本文着重回顾了粗糙集理论的一般知识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简况。重点论述借助于粗糙集理论,挖掘中医诊断学理论内部知识,将其运用于中医诊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148-151
目的 分析将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所获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 年4 月至2019 年10 月本院就诊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4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用中医治未病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 IgG(10.95±1.01)g/L、免疫球蛋白A IgA(1.97±0.52)g/L、免疫球蛋白M IgM(1.41±0.43)g/L 均高于对照组的(9.98±1.15)g/L、(1.79±0.49)g/L、(1.27±0.36)g/L(P<0.05);观察组治疗后疲劳评定量表评分FAI(91.16±10.28)分低于对照组的(99.04±9.8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 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5.69±4.12)分低于对照组的(7.70±4.50)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职能(67.20±10.39)分、生理机能(70.13±10.24)分、情感职能(71.42±12.57)分、精力(75.76±13.23)分、社会功能(85.91±11.74)分、精神健康(75.70±13.18)分、健康状况(69.84±10.46)分、躯体疼痛(65.52±7.56)分高于对照组的(60.44±11.32)分、(62.76±9.27)分、(61.50±13.59)分、(68.53±14.25)分、(78.65±12.96)分、(65.41±14.36)分、(64.12±11.17)分、(58.29±8.83)分(P<0.05)。结论 将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证候要素研究中潜在变量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几种潜在变量模型统计方法,对1 280例高血压病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盲法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探索了疾病中医证候分类和证候要素提取的研究方法。提出病证结合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的思路,即在临床流行病学全信息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潜在变量模型中因子分析模型、结构方程模型、项目反应理论中的等级反应模型、潜在类别模型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认为疾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和证候要素的提取研究采取潜在变量模型等系列分析方法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中医辨证要素的分布、组合情况。方法对100例失眠患者的中医辨证要素进行判断,比较单纯失眠患者与失眠伴情绪障碍患者辨证要素分布的差异。结果100例失眠患者中火热证占92%,血虚证占79%,气郁证占78%,气虚证占74%,这4个辨证要素的出现率均在70%以上;4、5、6个辨证要素组合共占62%;失眠伴情绪障碍较单纯失眠与气虚证关系更密切。结论火热证、血虚证、气郁证和气虚证是失眠常见的辨证要素;失眠病机复杂,虚实夹杂者多见;失眠伴有情绪障碍在一定程度与气虚证相关。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②方法选择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肾阴虚型、痰湿壅盛型、瘀血阻络型、阴阳两虚型,检测、统计相关的临床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③结果四组辩证分型在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临床指标中存在统计学差异。④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MS发生过程有密切关系,各分型间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红外热图技术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按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筋脉瘀滞组),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湿注骨节组),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痰瘀交阻组)分为3组各50例,并以50例健康人自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通过PFK-800医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主要为膝关节前侧面、胫侧面、腓侧面,并记录相应区域的体表温度值.结果 1.筋脉瘀滞组与痰瘀交阻组患膝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注骨节组与筋脉瘀滞组及痰瘀交阻组患膝温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各证型组患者患膝前侧、胫侧、腓侧温度与健膝温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各证型组患者健膝温度与对照组健膝温度比较:胫侧健膝温度筋脉瘀滞组、痰瘀交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侧健膝温度湿注骨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的辅助诊断,并可有效地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将中医辨证理论和证候的获得过程与隐变量和隐结构分析的思想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探索隐结构法对证候研究的实际意义.证候就像隐类分析一样是通过可见的"症状显变量"来探求内在的不可见的"证候隐变量",并建立证候隐变量和症状显变量以及证候隐变量之间的隐结构,但是传统中医证候的结构是由人脑从经验而习得的,而隐结构模型的构建则是由电脑基于相应的统计学原则,通过对临床流行病学所收集的症状数据分析所构建的.此模型不仅符合中医辨证理论,而且具有定量化的优势,可作为中医证候客观化和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癫痫中医临床症状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找出癫痫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和主要趋势,为癫痫的临床诊疗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2例癫痫患者临床病例,总结出中医临床癫痫常见症状及主要证候,并制定癫痫中医证候判断标准。结果202例癫痫患者辨证分为五证,其中风痰内阻证65例,占32.2%;痰火上扰证59例,占29.2%;脾虚痰盛证31例,占15.3%;心脾两虚证29例,占14.4%;肝肾阴虚证18例,占8.9%。最常见的中医临床症状及舌脉表现属于风痰内阻证及痰火上扰证。结论观察发现癫痫以风痰内阻证及痰火上扰证为临床常见证候。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中医证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肠癌中医证型构成分布主次,为临床治疗提供辨治方向。方法检索近10年网络数据库中西医学期刊,从383篇论文中收集中医治疗大肠癌确诊病例4 543例,对32种证型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比较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及其差异。结果大肠癌常见中医证型依次是脾气虚弱型、湿热内蕴型、气血两虚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和脾肾阳虚型。结论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中医主要病理机制与脾气虚弱、湿热内蕴、气血两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和脾肾阳虚等相关,其证型结构的排列主次可为制定大肠癌中医治疗方案的框架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早发型及晚发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证候学特点及证类分布特征。方法8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其中15岁以下起病的早发型患者61例,平均发病年龄(9.36±2.69)岁;15岁以上起病的晚发型患者27例,平均发病年龄(19.78±6.11)岁。制定并采用统一的中医证候学观察表进行临床观察,对比分析证型学观察结果。临床研究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分析。结果①全部患者均有嗜睡。两组患者肌无力、猝倒、睡瘫、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的发生率相近(P均(0.05)。②早发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主要证候类型为脾虚湿困(83.6%)。晚发型患者仅有2例患者为脾虚湿困证,而湿热困脾证、脾虚肝旺证、痰浊蒙遮清窍证以及胆热痰扰证构成比率明显高于早发型患者(P均(0.05)。两组脾肾阳虚证、瘀阻脑窍证构成无显著差异。结论早发型睡病证候表现多以脾虚为本、痰湿为标,可能与体质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